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邯郸市第六中学 李建国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方向。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指出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理解科学探究,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呢?本文想就我对新课标的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对探究式学习进行一下探讨。一、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1 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行为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保证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核心即学生的主动性。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科
2、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实施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实施探究式学习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尽管不同的学科对探究式学习有不同的要求,但总体而言,探究式学习主要有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和交流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模式。 3 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的过
3、程不是以单向的、简单的、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立体的、多方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新,树立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的观念。把自己由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助手、朋友和向导,由对学生课程成绩的简单裁判转变为对学生学习发展的积极激励,由重点教学生会做题转变为重点教学生会学习。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教学观,是实施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又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组织教
4、学的主要形式。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此,我想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直接引入课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关键。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以探究式进行教学。科学探究的教学结构可以由探究式学习的几个要素构成,教师可以以这些元素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主动实践为核心,对于探究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目的要明确,要有一定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发展目标定下具体的措施。在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题二氧化碳的教学中,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设计的核心就是探究方法的培养。设计的总体思
5、路是:以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为载体,先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在探究过程中学会探究;再取出二氧化碳的一条性质为研究对象,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探究。改讲授性课堂为研究性课堂;改教师实验引导为学生主动实验探究。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经过这些精心设计,这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性被大幅度调动,主动参与探究,普遍感觉收获很大。优秀的课堂设计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对于化学课来说,特别是要注重实验教学,设计各种探究式实验。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在保证科学性和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加以肯定,并在课堂上展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
6、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实施探究式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探究的几个要素。好的课堂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2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将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这种理念的直接体现。教学方法的优化是将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必须承认,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种种制约,探究式学习还不能完全展开。但是,教师必须把探究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多设计探究式问题,多运用对话、讨论、辩论等方式,多注意学习方法培养,多安排探究
7、式实验,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多进行创新研究。教师要会讲,更要会听;要会答,更要会问。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如在研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我没有直接讲授有机高分子的作用。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赛。学生非常主动的讨论,争辩激烈,对问题认识深刻到位。只有将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细节中,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将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如果只是将探究式学习的几个要素机械地搬到课堂上,探究式学习将流于形式化,教条化,表面化。3努力创设学习场景,使探究式学习贴近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身边的事件往往会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化学教学应该体现出
8、“从生活进入化学,由化学回到生活”的理念。教师要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创设学习场景。我们身边的学习场景是丰富多彩的:实验、问题、故事、新闻、实物、图片、模型、科学史实、生活现象等都可以引入课堂。教师要从真实的场景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化学课上,我非常注意化学场景的设立,如我校最近对车棚进行了油漆,我马上将这一事件引入课堂,探究金属的防锈;又如一节课上正好天上下雨,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探究“我们城市的雨是否酸雨”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在课上引入场景,探究“如何判断食品是否达标” 。这些熟悉的场景,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三维的全面发展都
9、会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场景的创设,要求教师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多动脑筋,多注意观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创设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探究价值大的学习场景。 4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让探究式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目标。方法培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式学习中的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分类、数据处理、猜想假设、分析归纳、类比推理、模型化等,这些基本方法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对于这些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在教学中有计划分层次地不断渗透,不断提高。方法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耐心细致,不能急于求成。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有限,方法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方向。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主义认为,旧概念会对新概念的理解认识产生阻碍,我们对探究式学习的认识同样如此。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一门新的课题。及早转变观念,尽快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和探索,多在教学实践中下工夫,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就一定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