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课 在反思中成长,在总结中提升【教育案例】做事磨蹭的豆豆没少听爸爸妈妈的唠叨。 “豆豆起床了。 ”“怎么还不起来,时间不早了。”“豆豆快点吃饭。 ”“豆豆快点换鞋。 ”豆豆一天的生活中离不了“快点”两个词。随着年龄的增长,豆豆对爸妈的催促产生了“免疫力” 。催促的次数越多,动作越慢。无奈之下,豆豆爸和豆豆妈商量对策,改变了策略。星期一早上,豆豆依旧赖床不起。听到爸爸的催促后,嗯了一声,便又呼呼大睡。大约过了近半个小时,迷迷糊糊的豆豆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怎么爸妈没再烦人地催了呢?等他翻身起床一问爸爸,才知时间已过去一大半,还有 5 分钟就上课了。这可急坏了豆豆,穿衣、洗脸、刷牙动作异常地迅速
2、。妈妈故意大声地说:“糟糕!今天我也赖床了,起来晚了” 。 “我还没洗脸、刷牙呢!妈妈,你快点!”豆豆急红了脸,嗓音也提高了八度。随后,豆豆连爸爸做的早餐也来不及吃,背上书包飞快地冲出了家门。一边跑,一边喊:“妈妈,您怎么这么慢,快点呀!”妈妈虽然大声地回答:“好!”可迟迟出不了门。最后,因为妈妈的磨蹭,豆豆迟到了 30 分钟。面对同学异样的目光和老师的批评,豆豆非常难过。放学后,豆豆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妈妈向豆豆道歉。让妈妈吃惊的是豆豆居然也向她道歉:“妈妈,都怪我每天都要你提醒,今天早上,爸爸提醒过我的,我自己赖床,才迟到的。 ”听到这,妈妈的眼圈湿润了,没想到,今天孩子居然在犯错之后开始
3、自我反省、自我总结了!妈妈马上转变了态度,对孩子所犯的错表示理解,对孩子的进步表示肯定和表扬,和豆豆一起对今天迟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过去做事磨蹭的原因、弊端,进行了总结。豆豆和妈妈一起总结了以下几点:1、妈妈催促的次数太多,帮的太多,给的机会也太多,自己少了锻炼的机会。 2、做事边做边玩,事情既没做好,更占了玩的时间。3、什么事都靠爸爸妈妈,自己从没想过办法解决。豆豆还自己提出了改进措施:1、每天自己定闹钟起床、睡觉。2、爸爸妈妈最多提醒一次。3、一周中,动作过慢的次数较多,减去周末看动画片的时间,反之,增加。随后的时间里,妈妈每天都坚持让豆豆在睡前对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反思、总结,既总结失
4、败,更总结成功。第二天、第三天妈妈陪豆豆一起总结。渐渐地,豆豆养成了反思、总结的好习惯,变得越来越有思想,越来越独立自主,常常能总结出出人意料的观点,学习上尤其是写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成了学校知名的“作文明星” 。妈妈惊喜孩子的点滴进步与变化,也为自己默默地付出感到欣慰。【案例分析】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面对豆豆的磨蹭,妈妈一味催促、责骂的教育方法一点也不奏效,让孩子体味失败,总结教训,反而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自我反省、总结的能力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进步的前提。成年人如果具备了自我反省、总结的能力,做到自律、自省,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就能规划并实现好自我人生。当遇到困难和挫
5、折时,也能够及时调整情绪,勇于进取,走向成功。孩子因尚未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不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因此需要我们正确地对孩子加以引导,培养孩子自我反省、总结的能力。平常大多家长总喜欢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一遍又一遍地地告知孩子,并强调其利弊。越是这样,孩子越叛逆,越要和家长对着干,叛逆心理会与日俱增。很多家长自认为任何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当,孩子会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犯很少错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既让家长“省不了心” ,更让孩子的成长“省不了力” 。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难教,2心都操碎了,却不知自己在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无用功” ,操了很多的“空心” 。缺少自律与自省的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情
6、况、新问题,永远都无法独自解决,家长也会觉得越来越“闹心” 。反思与总结是对过去的回味和咀嚼。俗话说“既要埋头拉车,又要回头看路” 。家长单方面“授之于鱼”式的说教,孩子不一定听得懂,领会得了,落实得好。孩子的成长之路更多的需要是“授之以渔” ,创造条件让孩子走点弯路,吃点亏,碰碰壁,再和他一起反思、总结,并循序渐进加以引导,是最好的“授之以渔” 。孩子多一次回味、多一次反思,才能多一层领悟、多一次提高,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起点走向高点。【智慧故事】反思的力量朋友应聘一家独资公司。该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安排在会计室分三天作三次考核。第一次考试,朋友便以分的好成绩排在第一。一位叫小米的女孩以分的
7、成绩排在第二。第二次考试试卷一发下来,朋友感到纳闷,当天的试题和第一次的试题完全一样。开始她认为发错了试卷。但监考人员一再强调,试卷没有发错。既然试卷没有发错,朋友也懒得去想,自信地把笔一挥,还不到考试规定时间的一半,试卷便全填满了。朋友把试卷一交,其他应聘的考生也陆陆续续地把试卷交了上去。人人脸上都春风得意,显然,个个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第二次考试考分一出来,朋友仍以分不动摇的成绩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米以分的成绩排在第二。第三天准时进行第三次考试。“这次该不会拿同样的题目给我们考吧?”进考场前,应聘的考生们议论纷纷。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上顿时开了锅,因为试卷和前两次完全一样!“安静
8、,安静,大家听我说,这次考题和前两次一样,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执行,如有谁觉得这种考核办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试卷,我们随时放你出考场。 ”监考人员把桌子拍得“啪啪”响。众人一看招聘人员发怒了,只好老老实实低下头去答卷。这次考试更省事儿,绝大部分考生和朋友一样,根本用不着看考题, “刷刷刷”就直接把前两次的答案给搬上去了。不到半个小时,整个考场都空了。只有那位叫小米的考生仍托腮拍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时而修改,时而补充,直到收卷铃响才把答卷交了上去。第三次考分出来,朋友长长舒了一口气。她仍以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这次没有独占鳌头。考生小米这次也以分的好成绩和她并列第一。但朋友一
9、点也不担心被她挤下来。第四天录用榜一公布,朋友傻眼了:上面只有小米的名字,她落选。朋友当时就找到总经理办公室,理直气壮地质问他:“我三次都考了分,为什么不录用我而录用了前两次考分都低于我的考生呢?你们这种考核公平吗?”朋友显得异常激动。总经理笑呵呵地凝视着我的朋友,直到她心平气和才开口说话了。“小姐,我们的确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公司并没有向外许诺,谁考了最高分就录用谁。考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不错,你次次都3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一成未变。如果我们公司也像你答题一样,总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去经营,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
10、华,她更应该懂得反思、总结,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有发展,我们公司之所以三次用同一张试卷对你们进行考核,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也在考你们的反思能力。这次你未能被选用,我实在抱歉。 ”朋友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地退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反思、总结是一种自觉的、高层次的思维。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在不断反思、总结中,就能不断修正自己的偏向,使自己的每一步更加正确,走得更稳。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人生的境界也能因此一步步提高,从而使我们成为一个杰出的、成功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 【现身说法】“失败乃成功
11、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正是因为我们经历了吃亏,做错事之“堑”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过失,总结教训,才长得了“一智” 。梳理过去,反思、总结,才能明得失,知事理,促提高。然而,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部分家长往往对此忽略。培养孩子自我反省、总结的能力,不妨借鉴以下几点:一、让孩子在实时点拨中尝试反思总结家长应每天抽时间跟孩子相处,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去揣摩孩子的内心感受,跟孩子沟通交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以朋友的身份,更能让孩子接受,切忌喋喋不休、唠叨不止。部分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耐不住性子,非打即骂,不“就地正法”决不罢休,忽略让孩子反思、总结这一关键环节,结果是家长
12、打了骂了,孩子没有多大改变,有的仍在原地徘徊,有的甚至还倒退。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时间和空间,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以朋友的角度从侧面引导,对其进行必要的、及时的疏导,让孩子去尝试反省、总结。开始孩子在反省、总结时有可能会过多地推卸责任,也可能会“恶人先告状” ,对此,部分家长难以接受,便气急败坏地对其批评指责,殊不知,如此的暴躁脾气却扼杀了孩子刚刚树立起的反省的勇气。家长应保持冷静,既理解他们,但也要客观地指出其行为的对错与否。对孩子的批评也要符合实际情况,不夸张,就事论事,不做过多的更坏的推断,如此宽容、泰然地处事,孩子反而会感谢家长的理解,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调整自我心态,接受家长建议,
13、自觉地尝试自我反省,尝试改变自己的处事方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二、让孩子在反思总结中为自己犯的错“买单”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很称职,关心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殊不知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会让孩子不会反思、总结,更不会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 11 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人家要求索赔12.5 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帮助他反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可小男孩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这个男孩靠打工赚钱,终于还清父亲的 12.5 美元。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
14、选为美国总统。孩子犯了错误,作为父母应当怎么办?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而里根父亲的可贵之处就是让孩子懂得:犯了错误,就应该认真反省,勇于承担后果,不逃避,不推卸责任。如今的独生子女,优越感特别强,有父母这座大靠山,什么事都不在乎,有事皆由父母兜着。所以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总是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更缺少自律与自省。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会对家庭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4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计划、安排,做生活的主人,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中去反省、总结失败成功的原因,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让他们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其明白自己犯的错,就该自己负责,
15、从而使其引以为戒。三、让孩子养成事后反思的好习惯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就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家长在孩子要做什么事情,即使去哪里玩,怎样玩,都一并代劳,给他们去安排,把自己的经验一一的告诉孩子,告诉他们如何去做,表面上是关心孩子,让他们少走弯路,其实这样的教育,孩子表面上听懂了,能够模仿了,但是,孩子心灵深处并不知道这样做的道理,结果有可能造成孩子当着家长是一套,背着家长又是一套;在有限的范围内,知道相同的事该怎么做,在更大的范围,在没有先例可仿效的情况下,就不知所措了。孩子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的机会。家长好心办坏事,这就使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进展很慢,很艰难。应
16、该让孩子自己多尝试、多锻炼,看着孩子走弯路、吃亏、碰壁,仍保持观察者的姿态,等孩子吃亏、碰壁后,再让他们反思失败、碰壁的原因,想想自己有哪些情况没有考虑周到,哪些地方出现了差错,让孩子反思之后再尝试,才能达到进一步教育的目的。孩子尝试一遍,反思一遍,经历越多,办法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多。为孩子提供尽量大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孩子们像这样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用,学会去安排,去组织,自然而然地就学到了适应环境的本事。孩子做任何事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反思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思事情的全过程,对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因为过程比结果更
17、重要结果有很多偶然因素在里面,过程却是实实在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四、让孩子在反思总结中不断提升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他认为反思、总结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 5 只苍蝇和 5 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过了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 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来,而那 5 只蜜蜂则全部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它们一味地朝光源飞,被撞后不长教训。而苍蝇为什么找到了出口呢?它们在被撞后
18、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虽然孩子不注重反思不至于象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擅于反思无疑会窒息孩子的创造,阻碍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反思中成长,让孩子在总结中提升。【拓展阅读】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
19、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亲子作业】51、每天家长和孩子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总结,并制定改进计划、措施。2、孩子每天将自己的得失记录在一个“心灵本子”上,通过这个“心灵本子”来正视自己、检讨自己,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改变和自我教育。3、初期,家长陪同孩子反思、总结;中期,家长督促孩子反思、总结;后期,家长引导孩子自主反思、总结,并针对孩子的反思、总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名人名言】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德国)海涅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中国)毛泽东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曾子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别人更加知耻。 (希腊)德谟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