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825478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逻辑学图文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逻辑学:属于思维科学。思维科学揭示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对象是 思维形式结构 。指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 逻辑常项 ,和 逻辑变项 构成。不变成分,决定逻辑内容可变成分,决定逻辑内容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性: 任意代入皆真逻辑规律 任意代入皆假逻辑矛盾 不确定真假逻辑学的主题:判断推理的有效性语言三要素逻辑学的性质: 基础性 +工具性 +人类性逻辑学的作用:有助于辨别与战胜各种谬误和诡辩,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交际。第二章 概念*对象的属性 是对象的 性质 和 对象之间的关系 的统称。本质属性/偶有属性/ 固有属性“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物美价廉” “劳动产品”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2、的思维形式词项变项命题变项基本符号:语言的基本材料语形规则:让符号构成字、组、句语义规则:赋予其意义内涵:本质属性外延:对象类 若“1”属于“2”的外延,则“1”应有“2”的内涵例: 中学生 学生 中国 联合国 相容不相容“定义” “适当的概念陈述”说出本质属性 说出固有属性被定义的概念=(邻近)属概念 + 种差1.普遍概念:外延分子多于一个2.单独概念:一个分子(*单独概念不能限制)3.空概念:无分子1.实体概念2.属性概念1 正概念(*对正概念下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2.负概念1 集合概念2.非集合概念概念的分类关系 全同属种交叉矛盾(外延之和=论域)对立(外延之和论域)定义*定义规则:P1

3、7三要素 规则 *划分和分解 用“B”是否是“A”的方式验证。AAB B C“中学生”是“学生” (划分) “保山”不是“云南” (分解)概括和限制概括:扩外延,减内涵 “男人”“人” *充分条件限制:扩内涵,减外延 “动物”“哺乳动物” *必要条件判断:对 某对象 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皆有真假表达判断的语句被称为“命题” 原子命题:是不包含和自身不同命题的命题。命题复合命题:只包含和 自身不同命题 的命题被包含命题“支命题”*它的真值由其之命题的真值惟一地确定。划分子项外延之和 = 母项子项外延不相容子项外同一层次依照统一划分标准母项子项划分标准“矛盾”联言 是对

4、几种事物情况同时都加以断定的复合命题。“pq” “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合取选言 是断定在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复合命题。相容选言:至少有一种,也可都存在“pq” “全假才假,一真即真” 析取不相容选言:有且只有一种存在“pq” “一真一假才真” 不相容析取假言 是断定事物之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命题。充分条件: “p q” “前真后假才假” 蕴含必要条件: “p q” “前假后真才假” 逆蕴含充要条件: “p q” “前后相同则真,不同则假负命题:否定一个命题的命题“p q” “原真非假,原假非真” 并非真值形式 :是由命题变项和真值联结词合乎定义地构成的符号表达式。*由 n 个命题变项加

5、以定义的是“n 元真值联结词” 。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可真式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等值于第二节 命题推理推理:是由 若干命题 得出 一个命题 的思维过程前提 结论 *100%证据支持为“必然性推理 ”。/100%证据支持为“或然性推理”推理的有效性,不是就推理的内容和意义而言的,而是就推理的形式结构而言的。 (*结论正确,也不一定有效)真实结论 推理有效 + 前提真实命题推理有四种:1.联言推理: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依据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2.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选言命题,并依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3.假言推理:前提中有一假言命题,并依据假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

6、推理。4.二难推理:是由两个假言命题和一个二支选言命题做前提构成的命题推理。第四章 词项逻辑传统的逻辑原子学第一节 直言命题直言命题 :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1 主项所断定的对象四要素 2 谓项所断定的的性质3 联项所做的断定 “质”4 量项主项外延被断定的情况 “量”A:全称肯定种类 E: 全称否定I:特称肯定O:特称否定*词项的周延性:在一个直言命题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被断定,就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量决定主项是否周延,质决定谓项是否周延*见下表命题名称 主 谓A 全E I 特O 对当关系同一素材的命题:即主、谓项相同的命题(逻辑变项相同的命题)A 反

7、对关系 E逻辑方阵从属关系 从属关系矛盾盾矛I 下反对关系 O反对:A 真则 E 假,A 假 E 不定从属:(详见 P82)以上有四组关系矛盾:真假情况相反下反对:I 假 O 真, I 真 O 不定第三节 命题变形直接推理直接推理: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的推理形式1.换质法:换联项 2.换位法:换主谓项 *注意周延3.质位混换法第四节 直言三段论三段论 :是由三个直言命题构成的推理形式 1 包含且只包含三个不同词项2 每此项出现两次3 两名提为前提,一命题为结论规则格 与 式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任何结论轮 两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

8、论必是否定的 若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是否定的 *两个特称前提无结论 *量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四种: 256 式三段论的省略式:是省略一个前提或结论的三段论第七章 模态逻辑第一节 概述模态 :“modal” , “形态,样式” 。指客观事物或人们认识的存在和发展的样式、情状、趋势等。模态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表现为一定的认识或观念,这就是 模态概念模态词 :语言中用来表达模态或模态概念的词语或符号。分类: 客观模态: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样式、情状和趋势等。主观模态:指人的认识中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逻辑模态:指逻辑上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非逻辑模态:指逻辑模态之外的模态,物理模态、生物模态

9、、哲学模态等等狭义模态:(真性模态)是关于必然性与可能性等这类性质的模态广义模态:包括关于应该、允许、禁止等的道义模态,以及关于知道、相信等的认知模态等。第二节 模态命题及其推理必肯 P必否 P P 反对 P可肯 P可否 P 从属 矛盾 矛盾 从属P 下反对 P引入新概念:“Df”“定义 ”Df:P = df PDf:P= df PDf:P= df P PDf:P= df PP直言模态对当关系推理1.SAP 1 反对 22.SEP 3.SIP 3 44.SOP5.SAP6.SEP 5 67.SIP8.SOP 7 下反对 8*箭头表从属直言模态阵图 *直线表矛盾*虚线表反对或下反对道义命题及其推理道义模态逻辑:主要研究道义模态命题及其推理道义“deontic” 又叫义务、规范道义模态命题:实在一定情况下给人的行为提出某种命令或规定的命题道义词:“必须” 、 “允许” 、 “禁止”必肯:规定某种行为必须履行的命题。 Op必否:必须不履行。 O p允肯:可以实施。 Pp六大道义命题 允否:可以不实施。 P p禁肯:不得实施。 Fp禁否:不得不实施。 F pOp 反对 O p从 从属 矛盾 矛盾 属 道义方阵Pp 下反对 P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