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木品种和数量的研究(小班)活动背景:活动场地为幼儿园建构活动室,活动时间共 30 分钟。有 6 名幼儿,分 别为 4 男、2女。提供 3 种类型的积木,正方形积木 35 块、大号 圆柱形积木 24块、中号 长方形积木 72 块 (分成两篮)、小号 长方形积木 69 块。活动实录一:活动开始后 5 分钟,天芝用 2 块小号的长方形积木竖起来,并排放在了中 间。在外面,他用 3 块小号 长方形平铺在地面,连接起来。又选了一个中号的长方形积木连接,后面又接上了 3 块小号的长方形。此时,一 篮中号的长方形积木用完。10 分钟之后,天芝在围起来的积木一边上面用正方形叠放。没过一会, 积木倒塌了,他又
2、用正方形一个一个地叠起来。这时,正方形和小号的长方形也用完了。活动后的 20 分钟,积木全部用完。天芝到别人搭的积木那里,拿了 2 块中号长方形积木,竖 起来放在地面。不久后, 积木倒塌了,天芝重新将长方形积木竖起来,旁边摆上了 2 块正方形积木。一会,他又用小号长方形的积木在一旁叠加起来,还用 2 块正方形叠在最上面。活动实录二:舟舟在正方形上面放一个圆柱体,然后又在上面横放一块小长方形,接着往上加正方形和圆柱,旁 边竖起一块长方形。然后在旁边用中号长方形平铺起来。这时 ,中号 长方形用完,舟舟开始用正方形 进行平铺。不一会,积木倒塌了,舟舟开始重新搭。活动开始的 15 分钟,正方形的积木也
3、用完了。 这时,舟舟的 积木又倒塌了,他又开始重新搭。不一会,他到其他孩子那拿了几块积木,并且和旁边的孩子说起话来了。分析解读:本次活动是一次无主题的自由建构,孩子完全根据自己的喜爱自由的搭建。过程中,孩子都是独立的建构,并无合作,也并没有因为场地的 缘由发生矛盾。可 见,这样的建构活动孩子是喜欢的,场地也是足够孩子们活动的。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次活动都将积木全部用完了,并且最先用完的都是中号的长方体积木, 紧接着是小号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后是圆柱体。可见,孩子们特别喜欢用较大号的积木,并且在这几种积木中比较偏好长方体的积木。同时,在活 动的最后,孩子都有些无所事事。可见,30 分钟活动的时间内,
4、这些积木要同 时满足 6 个孩子还是有所欠缺。品种上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适当地增加一些。因此,我将积木的种类进行了调整,提供了 4 种类型的积木,分 别为正方体 104 块、大号圆柱体 48 块、大号长 方体 36 块、中号 长方体 72 块、小号 长方体 72 块、薄形大号长方体 24 块、三角形 35 块。并且再次进行了无主题的建构活动,场地为幼儿园建构活动室,活 动时间 共 30 分钟。有 6 名幼儿,分别为 4 男、2 女。活动实录三:活动开始时,雨婷用 4 块大长方体围成一个长方形,并用大长方体在上面开始平铺加盖。之后,在上面放上了一个圆柱体,并用小长方体平铺在上面。然后站立走了一圈
5、,拿了一块大长方体,和旁边幼儿对话: “这是什么?”“ 我的城堡, 欢乐城堡。 ” 10 分钟之后,雨婷开始帮旁边的孩子,不管自己搭的了。她不断来回走 动拿正方体、三角形和圆柱体积木,放在平 铺的积木上,最后,手里拿着大 长方体积木,一边点一点数数:“1、 2、326。”“还有底下呢! ”说着,她继续数:“1 、210、20。” 活动开始后 5 分钟,大长方体用完。10 分钟后,大的薄形长方体用完。接着, 圆柱体和三角形相继用完。活 动结束时,正方体剩 79 块,幼儿用 25 块。小长方体剩55 块,幼儿用 17 块。中长方体剩 43 块,幼儿用 29 块。活动实录四:妮妮一开始就选用小长方体
6、围合连接成长方形,然后在里面平铺满小长方体。过了一会,她又将它们分开,一个一个地竖了起来,并且在上面平铺连接,搭 建了两层。不久,她又推到了。这次,她用两块小长方体竖起来,上面横放一块积木,这样不断地往上拼搭。活动开始 15 分钟后,大长方体用完,中长方体用完。 紧接着,大的薄形长方体、三角形、圆柱体用完和小长方体也相继用完了。活动结束时,正方体剩 91 块,幼儿用 13 块。分析:这次活动中,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开始从平铺、 垒高发展到围合、搭桥等技能,同时,在游 戏中他们也开始有所变化,表 现出不同的游 戏方式。对于新增加的积木种类,孩子并不陌生,会自主选择和使用,而且剩下的 积木数量
7、并不多。因此,小班一次活动的品种至少有 4 种,而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体、三角形都是孩子们较为熟悉的几个品种,比较适合他们的活动。从两次活动来看,孩子最先用完的都是大号长方体,可见孩子们喜欢大号的积木,在大号积木上的数量要有所增加。两次都剩下的是正方体,而且均剩下较多的数量,幼儿真正使用的数量并不多。可见,正方体的数量可以有所减少,但从第一次活 动来看,至少需要 35 块。由于参与活 动的幼儿是不固定的,孩子在活动中存在搭完了拆、再搭的情况,在其他几种积木的使用上有些不稳定。但是可以发现,中、小号 长方体的数量是足够的,而应在大号长方体的数量上有所调整。 圆柱体和三角形在活动中都没有剩下,
8、可 见在数量上这些数字是基础,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思考:通过这些活动,对于积木的品种,我发现到小班的孩子至少需要 4 种类型的积木。那么同一类型的积木到底适合提供大小不同的几种呢?如长方体中,薄型的长方体适不适合小班孩子去观察和建构,他们会区分吗?又如,圆柱体积木需要进一步加入小、中号吗?它们适合小班孩子建构表现吗?同时,对于一些类型的积木也得到了数量上的“基数 ”。如,长方体 72 块、正方体 35块等。那么,在同一类型的积木中,在数量上的提供是不是需要遵循比列 进行提供?如长方体的积木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在数量上选用大的 36 块,中的 72 块,小的 144 块;又如正方体和三角形,正方体 35 块、三角形 70 块等,帮助孩子在建构的活动中更好地感受形状、大小和数量的变 化。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进一步地研究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