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手养鱼基础知识培训养鱼先养水,是养热带鱼的不二法门,养水,说白了,就是养硝化,所以本贴还是从硝化菌说起,经典的文章硝化细菌的自白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 ,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
2、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 (像电线杆) 。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 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
3、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 0.2ppm 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 有人认为鱼的排泄物可以当作水草氮肥,可水草根本无法直接利用
4、鱼类排泄物。这些排泄物必须在那些腐生细菌的“帮助”下(可不是我们兄弟哦,这种事可不能争功)变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氨、硫化氢等(净是剧毒物,这帮小子) 。我们得给它们收拾残局,把氨转化成水草可以直接利用的硝酸盐,这才把大家的草养得肥肥壮壮的,鱼儿也避免了氨毒之苦。 下面着重介绍下我们的生活特点: 1、我们属于自给自足性的自食其力的细菌,科学家叫我们自营性细菌,我们用最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为碳源来构成我们的身体,而建造我们自己的能量源泉就是我们氧化氨和亚硝酸盐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可见我们的工作也不光为了大家,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自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菌不为己,天-”不说了,有点太不厚道了。我们
5、这种生存方式,大家看是不是和水草很相似啊,只不过水草是利用光能来养活自己,我们是利用化学能而已,而另一些家伙比我们聪明得多,它们被称为异营性细菌(就是那些专门制造毒物的家伙) ,它们用有机物做碳源来构建它们的身体。 2、我们除了像水草一样进行糖类合成反应外(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化学能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 ,也需要其他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磷、钾等,用以代谢合成我们生长所需的一些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所以大家给水草施的肥料和二氧化碳,我们也笑纳了些,抱歉没打招呼哦。 3、要说我们最不喜欢呆的地方,那就是一个充满了有机废物(如鱼便便)的环境,因为过多的有机物让我们无法忍受,我们又不能把它们当作食物,过多
6、的有机物将会抑制我们的生长和繁殖,但是哥哥硝酸菌对有机物并不那么敏感,有时甚至还能“吃”些水溶性有机物(啊,变节啊) ,但大多时候我们配合还是非常默契的,兄弟就是兄弟嘛。因为我们有这一特性,所以大家就别指望我们在有一大堆鱼便便的肮脏的过滤棉上安家了,最适宜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比如生化球、生化环、生化棉这样的,当然在水流流过我们家之前最好把水里的鱼便便、烂叶子提前过滤掉,不然的话,这些东东堵在我们家里,我们可就惨啦,拜托了啊 4、前边说过了,我们很多兄弟都是游泳健将,我们可以在水中做主动的迁移,虽然这很耗费体能,但如果我们居住的家园受到外来干扰、没有食物吃、有外族入侵、生活环境突然变化时,我们还是会
7、做主动的战略转移的,在转移的途中,我们可是不会吃任何东西的,所以一旦我们背井离乡,请赶快给我们找一个家吧,让我们固定下来好为大家更好地服务。不用担心我们无法在固体表面固定的问题,我们兄弟可是这方面的高手,我们在水中到处游荡时,如果发现有什么固体物质,就会立即分泌一种粘性物质,牢牢地把自己粘到那上边,这样一层层地粘上去,直到形成一个膜,大家都管我们形成的这个膜叫“生物膜” ,水质的净化就要靠它了。 5、再透漏些比较隐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繁殖了。我们的繁殖速度说起来真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微生物世界的“大象” ,繁殖周期非常长,和那些异营性的腐生菌比较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在 20 个小时内,1 个异营
8、性细菌可以分裂成 1000000000 个,但我们还停留在 1 个的状态,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维持生命和繁殖的物质都是靠自己制造的,要耗费大量能量和时间,而那些异营性细菌则可以利用很多现成的东西。讲到这里就不能不说一种发生在开缸后不久容易发生的问题,我们暂且叫它开缸综合征。有些人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鱼儿会不明不白的死去,这主要是因为鱼类的排泄物被那些异营性细菌分解为氨等有毒物质,它们繁殖得实在太快了,相信大家都了解夏天饭菜变质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氨在产生,直到超出了鱼、虾能够忍受的极限,它们就,好痛心啊,那大家问,你们干什么去了?真白养活你们了!各位老大先别急,这事不怪我们,在刚开缸的一个月内
9、,因为我们生得实在太慢了,根本没办法处理那么多的氨,寡不敌众啊。所以提醒各位在开缸后的一个月内勤换换水、少喂喂鱼、用点细菌制剂吧。 6、大家可能认为我们兄弟也太逊了,生得又慢、长得又慢,怎么还没有被淘汰掉呢?达尔文的理论看来问题是不小啊。先等等,我们兄弟虽然有弱点,但也有其他细菌不具备的优势呢!最主要一点就是我们在食物短缺等恶劣环境下可以像冬天的狗熊一样“休眠” ,避免了像其他细菌一样被饿死的命运,我们的休眠期最长可以达到 2年之久。利用这个原理,有人把我们制成了菌液出售,可以长期保存,其实那里边就是“休眠”的我们。 7、我们还对氧有一种由衷的偏爱,在缺乏氧气的环境里我们根本就无法高效率地处理
10、氨和亚硝酸盐,以至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所以大家如果想让草缸的水质真正良好的话,就让水草制造更多的氧气给我们吧,大家会得到回报的。 8、可能还有人不知道,我们对光线有多么厌恶。弟弟亚硝酸菌对近紫外线的可见光非常敏感,所以不要把飞利普 865 照到我们身上哦,紫外线对我们的杀伤力更是巨大的。所以让我们在黑暗中工作吧,我们会感谢大家的。9、在酸碱度方面我们也提点小小要求:我们在弱碱性的环境里生活得更舒服些,如果是草缸,最好也别把 PH值调整到 6 以下,对我们的健康很不利的呀。另外,最适合我们的温度是 25 度哦。 10、有些毒物也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如一些治疗鱼病的鱼药、硫酸铜或螯合铜等,所以在治疗
11、鱼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我们都死光光了,你的缸即使不是新开的,也有可能发生开缸综合征的。 最后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水族箱中即使添加我们也无助于改善水的浑浊问题,因为我们是被大家用来对付氨和亚硝酸盐而不是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细菌乃至藻类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会使你的水族箱中的水变得更优质、更适合生物之生长。新手养鱼,必须先了解湿马四 硝化菌!相信你看完这个就有了些大体了解了! 基本了解了硝化菌,下面就是养水!咱们一步一步来“养鱼先养水”这是养鱼成功的不二法门。初次设缸的难度也就在于此。什么是“养水”呢?难道水不是越清越好吗?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 ,此话确实是先贤经验的总结,且
12、符合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水养鱼最好呢?先听一下鱼友们说一说水的分类。水有四种:一是新水,也就是刚刚晾好的自来水或新打的井水水。这种水尽管十分干净,但却与自然界中鱼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由于水中没有硝化细菌群落, 鱼儿的排泄物、散落的食物残渣腐败变质后分解为氨,鱼儿极易中毒。二是老水,呈浅绿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质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类,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经过氮循环,分解为对鱼无害的硝酸盐。这种水对鱼的生长极为有利。 三是绿水,水中的有机质含量过多,于是蓝藻、绿藻及褐藻大量繁殖,细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的呈浓浓的绿色,有时会发出臭味,极易造成整缸的鱼死去。 四是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绿水中
13、藻类和微生物含量太多,将水族箱里的氧气消耗殆尽,造成藻类和嗜氧性细菌的死亡,使水变成清澈无比、没有氧气而且有大量的厌氧性有害细菌的死水。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老水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诚然,目前我们加到水族箱中的是新水,如何把它变成老水呢?为了增加水中的腐殖质,可以有意识的让一些水草的枯枝败叶腐烂在水中,甚至在底砂中埋入数枚死虾肉(死鱼闯缸所用之法) 。然而更可行的方法可能就是用鱼“闯缸”:即把几条既便宜又强壮、易养的鱼放养在新设的水族箱中(也许这并不仁慈,因为鱼极易死亡) ,饲喂几天后水中便产生了一定的氨,这时可添加少量的商品品硝化细菌,然后再饲喂几天,再加少量的硝化细菌。如此反复几次,约一个月的
14、时间便可建立起较硝化菌群。 硝化细菌是好氧菌,因此,养水过程中加氧泵、过滤器最好一直开着。由于一开始水中氨含量极少,即便加较多的硝化细菌,也会因缺少食物而死亡,因此硝化细菌应逐步添加。如果能够从老鱼友那里索得一些正在用的底砂、滤棉等放入缸中、过滤器中,无疑对加快水的老化大有裨益。如果不采取以上措施,当然也可建立起消化菌群,只是时间要长得多,得几个月! 在养水的过程中,注意灯光应逐步打开,逐步增加每天的照射时间,并且不要添加水草液肥。因为刚栽植的水草新陈代谢较微弱,不能及时吸收水中的养分,如果光照较强,肥料较多,藻类就会大量繁衍,进一步争夺水草的养分,造成恶性循环。一开始几天,可先不开灯。然后开
15、一只灯,每天开 2 小时。再过几天后,每天开 3 小时一个月后,可基本达到正常开灯时间,每天 8-12 小时,液肥的添加则更应晚些 -以上是比较标准的程序,新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说实话,完全照这个走下来真是太麻烦了!最简单的就是整好过滤以后 24 小时开泵,四五天左右就可以下鱼了,养鱼尽量少,前期少喂食或者不喂食、少换、勤换点水,勤洗滤棉(硝化菌绝大多数都在生化滤材上,后面有介绍) ,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基本稳定了-此方法适合大部分常见的鱼(但是照我的法子养死了鱼,绝对是人品问题,概不负责的) ,要是你养了比较贵重的鱼,那么请你老老实实按照标准程序来,安全第一!了解了硝化菌,那就
16、先给硝化菌弄个家吧,呵呵,那就是过滤啦!简单的说,没有过滤就养不好鱼,过滤是鱼缸的精髓所在!只有过滤设置好了,好水无压力!最普遍的上滤。原理是由潜水泵把水从缸中抽上缸顶的“盒“,“盒“内放置滤材 ,“盒“的底部有出水口让水自然流回缸中。 优点:1、维护方便:由于在鱼缸上部,对过滤器的维护非常方便,一般几分钟就能几决问题。 大多数成品缸就是配备的这玩意,好操作2、上滤的下水能充分撕裂水面,大量溶氧,所以溶氧效果很好3、不像侧滤那样怕缺水了缺点: 1、由于上滤水流比较急,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逃逸,如果是喷淋进水,这个问题将更严重,所以草缸不适宜。2、要是出水不流畅,就会水漫金山,后果很严重!3、体积不
17、能太大,否则严重影响美观,这样导致过滤器容积较小,除物理过滤外,供放置生化滤材的空间不够,导致生化过滤严重不足,这个是最需要解决的啦 (具体看我搜集的帖子 http:/ )侧滤侧滤者,鱼缸一侧的过滤也!呵呵,有点比较白痴的解释!但确实是这么回事。它利用的就是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实际利用中,鱼缸中的水位调整到一定的程度后,开动侧滤中的水泵,水泵就会把滤桶里的水抽到鱼缸中,鱼缸中的水位上升,水流就会通过侧滤的下吸通道和上溢通道流回到滤桶里,水流能带走鱼便、剩余的鱼食、油膜等鱼缸中常见的垃圾到滤桶里,滤桶里的过滤棉能过滤出大块的垃圾,玻璃环、生化球等生化滤材能培养硝化菌,分解鱼缸中的亚硝酸盐和氨,以达
18、到水质清澈、减少换水量之目的! 侧滤制作很简单,因为有上溢和下吸的能力,上溢,能过滤水面油膜,并且不断撕裂水面,提高水中溶氧;下吸,能把鱼缸底部的鱼便等垃圾抽到滤棉上;并且侧滤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盛放玻璃环等生化滤材,培养强大的的硝化系统,给心爱的鱼儿一个安逸的家,所以深受鱼友喜爱。但是除了老手造缸能直接在缸里粘侧滤之外,大多数侧滤是鱼友了解了侧滤的效能后,后来的加的,一般的成品鱼缸都是用上滤或者外置滤桶,几乎没有见过自带侧滤的成品缸。为什么呢?因为侧滤对于新手来说确实不如上滤好操作,并且侧滤有一个致命弱点:容易缺水!要知道,开泵循环的情况下,在鱼缸中缺少的每一滴水,都是先从滤桶里的水量减少的,
19、所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鱼缸失水,都会引起侧滤滤桶里的水分减少,减少多了,只有一个后果水泵烧掉!因此隔几天就要往滤筒里添加水分。据此:在加侧滤以前先要考虑明白你是否经常好几天不着家?如果是这样,ok,你就免用了! DIY 看这个帖子 http:/ http:/ 1,虹吸管与溢流管 2 三部分。由虹吸管与溢流管 2 组成的虹吸-溢流管是比较常见的设计,增加溢流管 1 是为了消除水流量与底缸大小间的关联。如果没有溢流管 1,停电时鱼缸内在溢流管 2 出水口以上的所有的水都会流到底缸里,而如果抬高溢流管 2出水口的位置又会减小水压差从而减小水流量。增加溢流管 1 后,停电时只有高于溢流管 1 的水才会
20、流入底缸。而水流量是由溢流管 2 出水口位置决定的,水流量与底缸大小间不再关联。由于溢流管 1 的弯头低于溢流管 2 的出水口,停电时虹吸管内仍充满水,来电后虹吸自动恢复。所有管子都用 6 分管。但是实际上虹吸管内与溢流出水口的水流形态是不同的。在虹吸管内水流是充满整个管道的,但是从溢流出水口进入软管后因为水流速很快而管子又很粗,所以水流无法充满管道了,从封闭流体变成了半开放流体。半开放流体上面的空间必须有空气,而上方的空气又会不断地被快速流动的水流拖走形成局部真空,气压差会造成水流不稳定不断从溢流管 2 的开口处吸入空气,就产生了噪音。解决噪音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溢流管 2 的开口处
21、通一根气管到出水口处,空气可以通过气管补充到半开放流体上方,噪音就没有了。反气举反气举结构很简单,一般是用大口径的 PVC 管子制作,管道一头打上封堵,在下部筒壁上或者封堵底部打 N 多出水孔,将气泵带气管的气石放入筒内底部,再放入容量 80的玻璃环就成了,将反气举置于上滤下水口下面接住上滤排下的水,筒身要高于水面 4、5 厘米,以免水从反气举上部溢出,启动气泵打气就算正常运行了。反气举主要是生化过滤,水自上而下流动,由底部出水;而空气由下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水流和气流运动方向相反,水流和气流相对运动速度大,此时水压变小,空气溶解度变大,提高溶解氧,使硝化细菌的效率提高很多.这是反气举的示意
22、图实际应用中,可买直径 10-16cm 粗的 PVC 管子加工,我曾经给一个朋友的 1.2 米缸加了一个 11cm 直径的反气举(效果显著吖) ,刚开始买的是 14cm 直径的,太粗了,很难看,就换了根细的,大伙可以参照下自己的缸买合适的管子。长度以高于水面 4、5cm 就行了,在底下的一端要买一个封堵,可用 PVC 胶粘好。整个管子+封堵花费也就是 10 元多点,很便宜。DIY 的可以参照上图和这个帖子 http:/ 可以参照观赏鱼吧的这个帖子 http:/ 介绍完过滤,下面介绍滤材的选择 最常见的就是滤棉,作为物理过滤的主要材料,在缸中必不可少,但它的作用就是隔离大块的脏物,除此以外基本无
23、他用,不要妄想滤棉能养出什么硝化群落,很多人都有个错误认识,认为滤棉上有很多硝化,脏了也不舍得丢,在你的滤棉上并没有多少硝化,当你的滤棉已经很脏,不要洗了又继续用,直接把它丢掉换块新的,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隔离垃圾。而且在它完成任务的同时,它也可能寄养了许多的有害细菌了生化棉 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很大而喜欢使用。它密度较低,较硬,不易变形,主要用作消音(滴漏),隔泡之用,亦有养菌的功能,但因其表面积小,养菌数量远不及玻璃环。在我们本来就有限的过滤空间里,它实在不是什么好选 生化球 也叫黑球,有几种规格,塑料制品,表面积较大,中空,有的中间还有一块生化棉,中空结构可将水流分成细流,同时在水流中
24、亦互相翻滚碰撞将大颗粒的垃圾挤碎然后再由硝化分解,是一种较为好用的滤材,缺点是比较贵,而且,将它泡在水中是不会产生作用的,主要用于滴漏槽和其他下水位玻璃环 最经济高效的滤材,一般由滑石粉烧制而成,多孔,表面积大,适合大量硝化菌居住,是养鱼不可缺少的滤材。因是做养菌之用,所以不需要经常更换,基本上放下去就不需要理会了,如果时间太长孔隙堵塞厉害,可用清水清洗之后继续使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半年一换,每次换总量的 1/2,留一半老环加一半新环即可 切记,新买回来的环一定要用清水洗净,最好再用开水泡 10 分钟珊瑚骨 比玻璃环便宜的滤材,因为也是多孔结构所以表面积也很大,但当然不够玻璃环大,适用于
25、喜碱性硬水的鱼类,同时还有稳定 PH 的作用活性炭 可有效去处水中异味和黄色物质,分解溶解性有机质,石碳酸、单宁酸及自来水中的残留氯等,但同时也吸走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一般只是在用药后或水质变黄后才作极短暂性使用,一般有经验的玩家都会尽量避免使用 使用前用自来水冲洗一下,不掉黑渣滓就可以用了,千万别搓!一般常用的滤材只需要上述即可满足鱼缸中的净化循环了,就我个人意见,大家大可不必太相信产品宣传,在过滤系统中只需要有过滤棉和玻璃环就已经足够,而且一定要尽可能最大量的使用玻璃环,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滤棉而只使用玻璃环,硝化群落强大才是鱼缸健康的硬道理,如果大家有认真留意我发的过滤
26、系统图片,就会发现到我一直把玻璃环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占有最多的比例,而我用这个方法饲养过的各种鱼种一直都是健康少病的,我一瓶 N 年前的甲基蓝放到至今也还是漫漫一瓶未使用过,白点等疾病已经是好几年未见过了。硝化强大病菌的生存空间就少,高等植物强势藻类的生存空间就少。 上面帖子有点长,确是本贴的精华所在,建议新手一定看完!其他的可以不看啊这个一定得看!搞好过滤养好了水,养鱼就成功了八成了!切切!武 2 狼曰的养鱼的准备工作 既然缸和过滤都已经准备好,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养鱼呢?答案是 NO,一个新的鱼缸就象一个新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有害物质是多多的,我们装修完房子后,都回开窗放 2 个月等气味
27、散掉再搬进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对小鱼们那么无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个步骤当然就是“养缸” 。对我没有说错,不是养水,是养缸,当然我们是要放水去养咯,把缸好好的洗几遍,然后放满一缸水,再狠狠的洒他几包盐下去呀,不要问我洒多少,只要你还舍得,只要还会溶解,继续洒吧,浓盐水会把病菌,异味,还有表面一层不稳定的玻璃胶全部清掉,就这样一缸盐水静静的养一个礼拜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养一个月,你以后的小鱼们会用健康来感谢你的。不经过养缸这个阶段,有时会在你放水下鱼后发现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么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为有别的细菌在抑制你的宝贝硝化,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你将养什么死什么 养
28、缸结束了,把缸里养缸的水全部清掉。第 2 步,当然不是下鱼啦,我们接下来是要养水了,说白一点,2 个目的,1 是要让一缸水老化,2 是要培养出硝化。这个时候要先设想好你未来鱼缸的样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还要不要种点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先把造景的硬件洗干净放下去,然后再放满一缸水,把泵开开,不要跟我说你不舍得开,不要跟我说你怕吵,那我还是劝你放弃养鱼了,要不,你养几条泥鳅看也不错哇。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泵将不会停止了,除非换水,停电和它坏掉。硝化依赖你缸里的水流生存,当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 4 小时,硝化就会开始死亡,12 小时,硝化就大量死亡,24 小时,
29、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养过硝化了,因为你的缸里已经没剩下什么了。放水开泵 3 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孔雀或者斑马之类的,我们叫开缸鱼,虽然不是什么好鱼,不过我们也要讲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鱼,让人家去喝新鲜氯水,不然鱼要是会说话,一定会问候你家人的,基本从下开缸鱼开始,我们就算是正式的培养硝化了,这些鱼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颗粒,而且它还会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这时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点点便便已经忙死它们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瓶装硝化啊什么粉状硝化啊,那些不是好东西,经常有人问,买的硝化臭臭的,还有浑浊颗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你上当了,你买的不是硝化,或者说是假硝化,
30、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无味的,而且包装上肯定有写出厂日期的,超过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放了开缸鱼,接下来就慢慢养咯,一般养水时间应该在 2 个礼拜到 1 个月以上,期间不要开灯,只需要 24 小时开泵。 这里要理解一下养水的原理了,一般在养水的期间我们主要是要培养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厌光。设缸初期,菌类未稳定,这时候下鱼,往往会造成水质越来越差,最后变一缸“牛奶” ,非常适合喜欢牛奶的人观赏。所以养缸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为硝化服务不是为鱼,为硝化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我们说的养鱼先养水(菌) 。养水期间我们不能开灯,是要让硝化活跃起来,同时,因为这时候水质不
31、稳,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设缸初期爆发,就很容易令缸报废,因为以后你很难再把它清除干净了,开缸阶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争抢地盘的阶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后可能要用开水煮才能彻底清除了。这时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经过滤材,也是为了让硝化活跃和繁殖,不要说现在缸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就不开泵了,现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员,好好对待它们 我以前就说过,淡水鱼缸玩的是生态,海水鱼缸玩的是器材,当然这个说法未必那么贴切,不过,淡水鱼缸是靠生化过滤循环来维持的,而不是靠物理过滤循环,这是一个你肉眼看不见的生态循环,我们称之为氮化合物循环氮化合物循环是你鱼缸里一个非常重要
32、的程序。这周期包含数个由不同细菌所引发的步骤。你将会明白为何你要提供那些细菌一个“家”以便进行这氮化合物循环 。第一步: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 ;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 ;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鱼类有致命的毒害。第三步: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 ;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鱼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硝酸盐及后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
33、(也叫做反硝化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 不幸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后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厌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条件比硝化更加严厉,一般新手很难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后,我们就应该换水了。 厌氧菌的设置和饲养比较麻烦,常常会带来日后鱼缸管理的不便和隐患。如果不是个疯狂玩家一般都不会去尝试,因为换水同样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养反硝化更多的时候被我们看作是一个技术的挑战而不是实用的行为。一般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与硝化环境相反,在缸中设置一个底氧区,而这个底氧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区(硝化区)相对应,以达到和硝化的
34、平衡,因为这 2 种细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过于活跃就会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过于活跃,同样也会令硝化衰败。一般的做法是会在缸中铺上厚底砂作为厌氧区,厚度应该达到 10 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虽然名厌氧,但也不能完全无氧,所以这个区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极其缓慢的水流缓缓经过砂床,如果水流过大,将变为高氧区而硝化活跃失败,如果水流过小或没有,将变为垃圾的积累地令反硝化无法存活最终变成 NO3 的积累区而失败,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采用反底砂过滤方式(套管最好采用细管) ,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断的尝试直到找出适合的强度,同时,培养反硝化期间,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白球,会
35、慢慢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价钱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稳定是一个更加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纳如养水阶段,相信很多玩家亦会无法接受半年只看一个空缸的结果,所以,要尝试的玩家三思!接下来自然是买鱼了,购鱼需要注意一 不要买刚进商店的鱼,等检疫和观察期过后再买;二 初养者不宜养珍奇、昂贵、难度大的鱼;三 不要买看上去不健康的鱼,这种鱼很可能有不治之症;四 群居性的鱼应该在同一群鱼中选购;五 一定要弄清楚鱼的习性,不要混养区域性太强的鱼,也不要把食草性的鱼和水草同养;六 购买前一定要弄清楚鱼长大后的体形会有多大,对水质是否有特殊要求;七 不要购买体型
36、相差太悬殊的鱼一同饲养。 购鱼之前,最好能准备一个检疫缸,以后也可以充当医疗缸和繁殖缸,这一样东西十分有必要,但很多人都不那么在意。检疫缸不需要太大,新鱼回家最好不要马上放到主缸,应该在检疫缸生活 1 个礼拜以上,观察情况稳定而健康后才放入主缸,免得可能出现问题而把我们辛辛苦苦养成的一缸水一夜之间败掉。检疫缸虽然小,依然需要基本维生设备,一个小小的上滤是应该的,如果鱼体较大,也应该增加一个气泵,灯光可以不要,只要你能清楚观察鱼的状况。 鱼回家后,不能直接下缸,因为还有两个步骤:对温和对水。几乎没有任何鱼类可以毫无困难的从一种水体转移到另一种水体,迁徒性鱼类除外,所以新鱼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鱼连
37、装鱼的袋子一起放入缸里的水中,袋子不可解开,这样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让袋中的水和缸中的水温度达到一致,这就叫对温。然后我们应该把缸里的水舀出半盆,解开袋子,把袋子里的水倒点出来,再把盆里的水装点进去,一开始的比例应该小一点,然后约每 10 分钟交换约 10%的水,一般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完成,较敏感的鱼类时间应该稍长点,期间要注意一旦鱼有缺氧症状就要用气泵打足氧气。对水完成后,盆里和袋里的水已经混为一体,用网把鱼捞出来放到主缸,对水留下的水全部不要,以防带入病菌和藻类。 新鱼终于下缸,这个时候的鱼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来适应,由于紧张感和对水的比适应,可能表现出无精神或亢奋的状态,不要去管它,
38、一般鱼类都需要 3-7 天去适应新环境,期间应该少开灯,尽量让鱼尽快适应,这期间不可喂食,一个是怕食物污染水质引起体弱的鱼死亡,一个是让鱼保持饥饿感而在适应后顺当开口进食。等到 3-7 天适应期过后,开始逐渐延长照明时间,开始 3 小时,2 天后 5 小时,再 2 天后 7-8 小时,进食也是如此,开始只须极少的喂一点,以后每天逐渐增多直到达至正常的量(正常的量是指鱼在 5 分钟内吃完食物,并且达到7 分饱,依然有进食的欲望但肚子已经饱满) 。当灯光和进食都已正常后,恭喜你,你已经在规律的维持你的心爱水族世界了。 最后就是日常的维持了,在硝化十分理想的情况下,我们的缸里还是会逐渐积累硝酸盐(N
39、O3)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借助换水来解决,而且不要以为自己的水质很好就可以偷懒不换水,或许你的水质可以维持半年不用换,但是一旦 NO3 的问题爆发出来,换来的就可能是一缸生物全部死光,或者硝化系统在一夜之间崩溃掉,病菌疯狂发展。所以,养成规律定期的换水习惯,每个星期换水一次,视情况而换 1/5 或 1/3,把一切可能的风险减到最低。然后就是关于用药的问题,虽然如果能严格按这个帖子的步骤去打理一个缸,病毒生存发展的机会会是十分的小,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有准备,万一鱼得病了,我们尽量不要把鱼药直接放到主缸中去,而应该把病鱼捞出来在医疗缸里治疗,因为盐和各种鱼药不仅能杀死病菌,同样会杀死硝化菌,只是严不严重的问题而已,硝化也是一种菌,能抵抗盐和药物的细菌虽然有但是也不多。越强的药如福马林,就会破坏得越严重。如果一定要在主缸下药,最好完成治疗以后再在主缸中建立一次硝化群落。 这个帖子主要是写给新手看得,可能写得比较长,而且不是很全面,但是希望新手们可以耐心的看完它,相信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应该可以比较容易的成功养好一缸漂亮的鱼,最主要,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