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与新旧教材(人教版)对比解读及教学建议,谌建民 2011年8月绵阳市教师培训,第一部分 必修I,1宇宙中的地球,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增加) (1)内部圈层与界面地震波是难点 (2)外部圈层要区分岩石圈/地壳/地幔,2.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 必修II,1人口与城市,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二、与老师们共勉的话题,教师的态度、能力对新课程影响很大 培训是获得“高端指导的机会” 课改要从老师的学习改变开始,还要随着教师学习的深入而深
2、入 选课、走班、选修、学分使新课程显得很“复杂”,但在民主与独裁专制二者中,你怎样选择?,三、与老师们研讨的几个问题,如何读标准 关于教学与考试 关于教师成长,如何读课标,狭义理解“课程标准” 注意“标准” 要体现的目标;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注意行为动词的程度差异;如“描述”、“分析”等 注意方法限定:如“运用地图”、“运用事例”等 应分解课程目标到节、课时 (目标可控) 活动建议仅仅是建议,而非标准,起提示、参考作用,期末质量测试如何考,教学质量测试命题的基本设想: 教学质量测试试题样题及分析:,教学质量测试命题的基本设想:,1.试题命制依据“课程标准”,并落实课程目标。教
3、材只是学习时的材料,是命题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 2.学期和学年末试题有较宽的覆盖面,章节覆盖率达100%,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为48:52. 根据绵阳教学实际,测试难度略高于省血液水平考试难度。选择题难度设置为0.70,非选择题难度为0.60,同时试题应具备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 4.侧重学科主干和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只是技能考查,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5.试卷结构为选择题(32个)和综合试题(3-4个)两大类;考试时长9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整体难度0.65.,测试样题及分析,例1:世界10国人口表 例2:绵阳城市人口变化 例3:地形对聚落和交通影响 例4:地震,如何处理教学与高考,现
4、实与现象:假设考生带教材进考场,考生成绩能有大幅度提高吗?对“死记硬背”说“不”;考生做再多的题,看到高考试题仍然感觉“意外”对“题海战术”说“不”;书上有的都没考,考的都是书上的原理的教学 中学地理教学的两种倾向 :(1)按“从事地理专业倾向”;(2)“无视地理素养倾向”:如分科早,如何处理教学与高考,按课标要求教学和应考 将正常教学和高考复习分开 教学内容不必做“加法” 按课标内容重构教学内容结构教学中研究落实的 对高考不必过多顾虑,轻松应对 重点明确“教什么”,至于“怎样教”主要看效果和效率,教学原则,研读课标,明确目标 先慢后快,效益优先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图表为本,能力为重 新旧对
5、比,切忌杂乱,调研发现的问题,(1)内容与课时矛盾突出:每一个学校都反映教学内容多,课时严重不足,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老师对课程标准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调研听课中发现,有相当多的老师对课程标准在理解上“偏高”,用惯性的教学大纲思维去理解新课程标准。这也是造成(1)问题的原因之一。 (3)新旧教材删增内容的处理问题:调研中发现,部分老师对新教材中已经删除的旧教材内容“恋恋不忘”。实行新教材+旧教材。而对新教材课标规定的内容,在处理上存在问题,加深了教学难度。 (4)对多元评价存在疑问:相当一部分老师固守“分数”评价,期待主管部门的终结性评价机制,而对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置疑,或不知如何运用。(有为才有位),谢谢! (办) 2294380 (手)13458083481 (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