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警报:环境激素可能让人类不育而灭绝环境激素肖像环境激素是指从环境中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并干扰其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能对生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导致人类和动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绝大部分环境激素都是由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使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现已成为继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 8 万种化学物质直接为人类所用,许多有害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但这些有害物质并非都是环境激素。迄今发现约有 70 种化学物质显示不同程度的雌性激素作用,数量似乎不多,但它
2、们已经使人类生活于环境激素的汪洋大海中,因为这微不足道的数十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或是普通老百姓容易接触到的物质。它们有的是塑料增塑剂,有的是食品或化妆品的添加剂,有的是农药,有的是防腐剂,有的是重金属(现在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还有些存在于汽车尾气、家用电器中双酚 A 是 PC 的重要原料,许多日常消费品如食品包装容器、婴儿奶瓶等儿童用品都可能含有双酚A,双酚 A 在加热时能析出,进入到食物和饮料当中。二恶英也是一种较为有名的环境激素,曾经让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那原本英俊的脸变得惨不忍睹。二恶英的毒性非常强,只需一盎司(28.35 克)就能将100 万人致于死地,它可以在垃圾焚烧、冶金、造
3、纸以及杀虫剂生产中产生。环境激素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正常激素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当它们进入人体后,就会鱼目混珠地与这些正常激素的“受体”相结合,随后向人体发出错误的指令,诱使机体渐渐改变某些生理功能并最终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病变。环境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具有延迟性的特点,人体在胚胎、幼年时所受到的影响可能到成年和晚年才显露出来。环境激素在环境中非常稳定、不易分解, 土壤中的一些残存农药历经数十年依然存在,它们进入人体后也极不容易去除,因为环境激素通常是脂溶性的,不会随水排出体外。环境激素与人体健康环境激素对人类的毒害非常大,首先它会损害人的生殖机能,导致人体生殖异常,一个显著的后果就是造成人类男性“雌性
4、化”。环境激素等工业污染正使男性精子数量日益减少,早在 1992 年丹麦研究人员就报告,在短短 50 年内,人类男性的平均精子数几乎减少了一半:1940 年 1 毫升精液中含 1.13 亿个,而 1990 年则减少到 6600 万个。其他许多国家也做过类似研究,法国 1945 年出生的男性在 30 岁时 1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平均为 1.2 亿个,1962 年出生的男性 30 岁时则为5100 万。前些年日本的调查发现,30-35 岁的日本男子 1 毫升精液中精子数平均为 8400 万个,而 20 岁左右的男子只有 4600 万个。据有关报道,中国成年男性的精液质量也正以每年 1的速度下降。1 毫
5、升精液所含的精子数低于 2000 万个以下便可能导致男性不育,400 万以下便是完全的男性不育症。有人惊呼: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不出 21 世纪,全人类便会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在环境激素面前,女性也存在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等生殖系统被损害的问题。一些调查还表明,环境激素引起了女性的性早熟。例如在美国,48.3%的黑人女孩和14.7%的白人女孩在 8 岁以前就开始月经初潮,而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也显示女孩月经初潮由 20 年前的 14 岁左右提前到现在的 10 岁左右。环境激素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并诱发肿瘤,例如多氯联苯(常存在于电器中)可显著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现今在一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里,
6、普通传染病已成为夺人性命的最大杀手,这有可能是这些国家的人长期暴露于频繁使用的农药中,这些农药降低了人的免疫力。还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癌、生殖器癌以及乳腺癌等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激素有关。神经系统也会受到环境激素的损害,这进而会影响到人的心情、记忆力、学习能力等,表现为行为异常、注意力分散。近几十年来,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暴力犯罪增加迅猛,一些人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方面加以分析,都有其道理,但近年来有证据表明环境激素污染可能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显而易见的是犯罪率的上升势头与环境(激素)的污染程度成正比。堵截环境激素面对如浪似潮的环境激素污染,许多科学家呼吁,各国应当积极行动起
7、来,对环境激素展开围追堵截,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减少环境激素的排放,包括新技术(如有害物质的排放技术)的开发、污染物监管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的是,要让广大国民懂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污染和破坏环境无异于自取灭亡。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环境激素的防范,比如说不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以及不要将塑料包装材料拿到微波炉中加热,因为这些材料在热作用下会释放出环境激素物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对婴幼儿的保护,因为他们的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对环境激素的抵御能力最弱,切忌给婴幼儿使用塑料用品。奶瓶最好是玻璃制的,玩具应当用木制品代替塑料制品。日常生活中个人还要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
8、,平时应多吃谷物和黄绿叶菜、多喝茶,这些食物或饮料容易使二恶英等环境激素从体内排出。尽量少吃近海鱼类。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金枪鱼和青花鱼等大型鱼类体内浓缩的化学物质非常多,在日本人通过食物摄取的二恶英总量中,一多半来自鱼类。此外,女性还要慎用已烯雌酚和避孕药这些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类药物,大量事实证明这些药物对女性并不总有好处。环境激素这一恶魔是在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反过来它又挑战人类文明,类似的悲剧已经太多了,成也科技,败也科技,人类的未来之路是星光坦途还是坎坷荆棘完全取决于人类如何驾御科学之剑,如何让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恶的那刃失去锋芒,这是科技文明发展必然带给人类关于自身命运的生
9、死之问,对此,今天的人们应当予以及时理性的思索并给出直截了当的回答。论文写作的 3C: 完整性、清晰性、可信性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编辑部发表了系列文章,谈论文写作要注意什么问题。该刊 2012 年第 1 期由 Yan(Anthea) Zhang 和 Jason D. Shaw 合写的文章属于这个系列的第 5 部分,专门讨论“方法”与“结果”两小节的写作。我觉得,文章所谈的内容不仅适用于管理学论文,而且具有超出管理学学科的一定的普遍意义,故简要介绍其观点。两位作者对该刊保存的大量拒稿信档案进行了考察,看看被拒文稿有什么共同问题,结果发现,它们主要在 com
10、pleteness(完整性)、 clarity(清晰性)和 credibility(可信性)这 3C 中的至少一方面出了问题。“方法”小节的 3C 完整性“方法”小节要实现 3 个目标,每个目标都涉及完整性的问题。1. 要交代研究过程的 how、what 和 why。比如,论文涉及的所有测度值如果能放在附录中就很好。2. 使得读者读完论文后,能够就本文的优点与缺点作出评价。3. 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人家有可能重复本项研究,得出同样的结果。清晰性作者在清晰性方面经常出问题,比如,说本文所用的指标是对原有指标做了改进,却没讲清楚到底是怎么改动的,改动的依据是否充分。可信性1. 一定要交代为什么选取某
11、个样本。2. 最好简要小结一下本文采用的构念(Construct )的定义,然后再描述相关构念的测度指标。3. 说清为什么要进行某种操作。比如,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指标时,应说明本文除了最后选定的指标外,还考察过哪些其他指标,为什么弃用那些指标。4. 一定要就模型设定和数据分析方法展开一些论证,比如同样对于面板数据,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小节的 3C完整性文章采用的分析单位、样本规模、模型的变量等,一定要阐述清楚。清晰性常见的问题是,有的作者没有把研究发现与起初的研究假设关联起来。有时候,你得出的结果不能支持假设,但是,不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结果,与期望值符号相反的结果,也
12、是同等重要的。有的作者喜欢将这些不太理想的结果给隐藏起来,反而被审稿者逮个正着。另外,对于不同的变量,这一段是按这个次序叙述的,下一段也按这个次序来叙述,也有助于文章的清晰性。可信性1. 要回答,为什么自己对结果的阐释是合适的。2. 如果存在着多种指标、方法和模型设定方式,而作者只选了一种,就可能被批评为“摘樱桃”挑选有利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假设。因此,最好要提供补充性的分析和稳健性检验。3. 即使所得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读者仍会问:那又怎么样?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效应未必是实际意义重大的效应。因此,可以做一些追加分析来表明研究结果确实具有实际意义。霍金揭开宇宙真实形状:难以置信的超几何体我们
13、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由一种人 们还完全不了解的神秘“暗能量”所驱动。霍金的新宇宙图景是重复排列的形状,正如埃舍尔的画作 “圆形极限 IV”中的嵌套的蝙蝠和天使一样。虽然这些是平面 图,但是它是作 为双曲面空 间物体的投影图像,很像地图是地球仪的平面投影一样。斯蒂芬霍金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宇宙或许有着让超现实主义画家最难以置信的画作一样的几何结构。这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霍金所得出的最新研究结论。该发现或许使荷兰画家 M.C.埃舍尔(M. C. Escher)的粉丝们感到高兴。霍金的研究团队声称他们的研究为超弦理论(superstring theory)所需要的空
14、间几何结构提供了道路。超弦理论是仍旧停留在假设阶段的最有希望的“万有理论”候选者。他们的计算基于一种数学扭曲(mathematical twist)理论,之前认为是不可能的。如果该结论成立,那么它将能解释宇宙是如何从大爆炸中产生的,同时也能使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得到统一(引力量子化)。霍金的一位同事托马斯赫托格(Thomas Hertog)说:“我们已经有了通向建立超弦理论的新途径。”霍金的新宇宙图景是重复排列的形状,正如埃舍尔的画作“圆形极限 IV”中的嵌套的蝙蝠和天使一样。虽然这些是平面图,但是它是作为双曲面空间物体的投影图像,很像地图是地球仪的平面投影一样。例如,虽然蝙蝠在平面投影中好像
15、在边缘区域以指数速率在收缩,但是在超空间中它们都还是相同的大小。这些在投影中显得扭曲了的图像是由于双曲空间不能放置在平面中的缘故,因此它们看起来像是扭曲了的马鞍形山地地形图。这些不是我们的宇宙看起来的样子。科学家通过对宇宙大爆炸的回声“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测量以及对超新星距离的测定,得出了我们宇宙是平坦的而非扭曲的结论。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由一种人们还完全不了解的神秘“暗能量”所驱动。我们不知道暗能量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能为我们提供解释这种加速膨胀的数学语言。一种叫“宇宙学常数”的常数项进入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就能使宇宙永远膨胀下去,但只有这个常数是正号(+)的情况
16、下才行。现在,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永远膨胀的宇宙当中和说我们宇宙的宇宙学常数是正号是等价的描述。然而,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广义相对论描绘了当前宇宙的这个层面,但它还是不能描绘宇宙大爆炸本身。广义相对论是在大尺度中起作用的理论,而量子力学则统治着微观世界,这意味着你不能够预测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宇宙中。另一方面,超弦理论提供了一幅宇宙历史的完整图像而且能把引力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但是它所描绘的宇宙有一个负的宇宙学常数。这给理论物理学家留下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运行的很好,但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描述;另一方面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但不能描绘真实的宇宙。现在,霍金、赫托格和哈特尔提
17、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发现了能够利用负的宇宙学常数产生加速膨胀宇宙的方法。这意味着超弦理论或许能够完整描绘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这项提议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霍金和哈特尔为了绕过广义相对论的缺点寻求整个宇宙的量子图像的理论中成长出来的。在量子力学中,一种称为“波动方程”的方程描绘了微观粒子所有可能的量子态,每一种量子态都赋予一定的概率。霍金和哈特尔寻找一种类似的波动方程,该方程能够从宇宙大爆炸中产生出不同的宇宙,包括太阳系永远也不能产生的宇宙或其中的生命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演化的宇宙。在过去的 30 年里,霍金和哈特尔曾经试图在他们的宇宙波动方程中强行插入正的宇宙学常数,因为这被认为是符合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现在他们把负的宇宙学常数引入到波动方程中,看起来能够描绘我们宇宙的产生,同时也为超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