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溃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68 例.txt 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把人给扔了把胎盘养大?别把虾米不当海鲜。别把虾米不当海鲜。溃结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68 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乙状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表现,病程迁延难愈,并发症较多。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溃结宁治疗本病 68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 例均符合 1993 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 36 例,女 32 例;年龄 2030 岁 25 例,3140 岁 33 例,4150岁 8 例,51 岁以上 2
2、例;病程最短 6 个月,最长 13 年。2 治疗方法2.1 溃结宁 1 号:苦参 30g,制乳香、没药各 10g,制象皮、血蝎各 1g,儿茶 3g,明矾、蜜蜡各 6g。上药加水 1000ml,浸泡 30 分钟后,水煎浓缩至 200ml,将 38左右的药液装入净盐水瓶,输液管下端接 18 号导尿管,按密闭输液法排空气体,患者取侧卧位,将导尿管润滑后,插入肛门 1520cm,用胶布固定。以每分钟 30 滴的速度滴入,点滴完毕,静卧 30分钟后,再让患者变换体位静卧。隔日 1 次,15 次为 1 疗程。2.2 溃结宁 2 号:黄芪、败酱草、薏苡仁各 30g,黄连 6g,乌梅、厚朴、白芷、蒲黄各10g
3、。加减:脾虚湿盛酌加四君子汤、砂仁;脾肾阳虚酌加四神丸、附子、干姜;肝郁脾虚加四逆散。每日 1 剂,水煎分服。另冲服云南白药每次 0.2g,30 天为 1 疗程。病情缓解后,为防止复发,坚持服参苓白术散,每次 12g,每日 23 次,连用 3 个月以上。3 治疗结果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2,68 例经 1 个疗程治疗后,49 例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肠粘膜恢复正常);18 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有少量红、白细胞);1 例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镜检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 98.5%。4 病案举例
4、张某某,男,35 岁。农民。患者腹痛、腹泻已 1 年半,并伴大便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结肠炎。经用溃结宁 1 号直肠点滴,隔日 1 次;溃结宁 2 号口服,每日 1 剂。经治疗 20 天后症状消失,续服参苓白术散 3 个月。肠镜复查示肠粘膜充血,水肿消失,溃疡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5 体会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久痢” 、 “久泻” 、 “肠澼” 、 “脏毒” 、 “血痢”等范畴。本病发生多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有关。脾虚可生湿,湿盛可化热,湿热与血搏结,肠络败伤,血败肉腐。故脾虚湿蕴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湿热壅滞结肠是主要病理变化,本虚标实是本病的病
5、机。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常局限粘膜或粘膜下层,粘膜呈充血、水肿、出血及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有脓血、炎性渗出物。粘膜修复过程可有假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有大量疤痕形成时,可导致结肠短缩或肠腔狭窄。以上所见均与中医学的“瘀血” 、 “痈疽”相似。 医宗金鉴云:“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故治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自拟溃结宁 1 号和 2 号中,苦参、黄连、败酱草清热解毒燥湿、消痈排脓,特别是苦参,因气味极苦,口服多不乐于接受,故采用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据笔者临床观察,苦参为治本病的要药,不可不用,亦不可少用;乳香、没药、血蝎、儿茶可止血、生肌;明矾、蜜蜡解毒祛腐生肌;象皮止血敛疮;蒲黄活血化瘀;黄芪益气补中,托毒生肌;乌梅涩肠止泻;白芷胜湿止痛、排脓生肌;厚朴燥湿消积、行气以除后重;薏苡仁健脾渗湿排脓。冲服云南白药更能增强止血化瘀生肌之效;参苓白术散有健脾渗湿之功,故病情缓解后服用,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由于药证相符,灌肠与口服结合,取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