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马蹄声牧童之歌教学案例道墟镇中学 吴伟华案例自述:要学好学会一首歌曲与掌握歌曲的节奏有密切的关系,歌曲的节奏是与歌词内容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适当的节奏紧扣音乐主题,能完整的表现歌曲的内涵,特别是民族音乐,更具有本民族特色,这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形式的有关,民族的生活积淀了民族的文化,我所要执教的新疆哈萨克族歌曲牧童之歌就具有典型的民族音乐特色,体现新疆本民族的文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奔驰在辽阔草原上马蹄声,我做了细心的引导和多方面的指导,创设情境,形象地再现马的脚步声,通过不断的相关节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模仿力,从而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教学案例:节奏练习。师:听,从遥远的
2、天山牧场传来了谁的脚步声?(师模仿小马跑的声音。 )-出示节奏 师:这是一匹悠闲、自在跑着的小马,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吧。(师生模仿马蹄声,读出节奏。 )师:这个小圆点在音乐中叫附点,读的时候,附点前的音符读长一些,附点后的音符读短一些、弱一些,老师是这样读的,你也来试一试。生:师:连起来读一遍 生: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读黑色的部分,你读红色的部分。师: 生:师:交换来读读。生: 师: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读法。 师:小马从遥远的天山向我们跑来,它的声音会越来越怎样?生 1:会越来越大;生 2:会越来越响。师:音乐上称为强,小马向远方跑去,声音又会越来越怎样?
3、生:会越来越小,师:音乐上称为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马蹄声的变化。(根据马跑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声音,带领学生体验声音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规律。 )师:小马渐渐远去了,小朋友想一想,小马在跑的过程中会一直保持同样的速度吗?生:不会,因为小马跑累了会慢下来。师:我们用不同的速度再来体会这个节奏,先慢再快,再慢下来。(根据教师的手势提示,学生模仿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马蹄声音的变化。 )通过声音变化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和巩固节奏,提高学生对附点八分音符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师:小朋友真聪明,姚老师听了真高兴,不由得想骑上骏马,唱起来。(教师弹琴唱:骑上
4、 骏 马 ,扬起 鞭;赶上 牛 羊,下河 滩。 )师:跟着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先学唱,再分小组、男女声、个人唱,教师奖品鼓励和表扬。 )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贯穿整节课的学习,为此我设置了相关的音乐情境,如:“ 走进新疆” 、牧童之舞等,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风格的音乐,最后部分的“ 民族歌曲欣赏” 就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5、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教学意图:作为学习一首新疆的儿童歌曲,除了会唱之外,我们还应能挖掘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加强音乐文化与姊妹艺术、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新疆歌曲,所以我设计了“ 走进新疆” 、小马的马蹄声音的变化、牧童之舞、民歌欣赏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品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在音乐实践中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富有兴趣,富有情感的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们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更好地体现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教学反思:这是一节融音乐欣赏、唱歌、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课,旨在通过多种方法、不同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喜悦的心情。综观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应该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节奏这一环节上非常感兴趣,对不同的马蹄声都能形象地掌握,并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感受节奏的力度强弱变化,对新疆音乐的节奏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快乐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