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填空题1某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 方向,P=UI,当 p0 时, 该元件为 型,p US (B) U XC时电路呈感性,即电流( )于总电压。(A)超前 (B) 滞后 (C)同相16已知某电路的电压相量 =141450V,电流相量 =5-450A,则电路的有功功率 PUI为( )。(A)705W (B)0W (C)500W17若 i1=3 sint A, i2=4 sin(t90 0 )A,则电流 i=i1+i2 的有效值为( )(A)7A (B)5A (C)1A18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容性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相位差为 ( )。(A)090 0 (B)-900 0 (C)-90
2、090 019 某 感 性 负 载 额 定 电 流 为 I N , 并 联 电 容 后 接 额 定 电 压 U N,若 所 并 联 的 电 容 使 电 路 发 生 谐 振 ,则 电 源 供 出 的 电 流 I 与 其 额 定 电 流 I N 的 关 系 是 ( ) 。(A) I IN (B) I I N (C) I I N20当 5 电阻与 8.66 感抗串联时,电感电压与总电压的相位差为( )。(A) 300 (B) 300 V (C) -60021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A) u=iX (B) u=L (C)i=Ll dtidtu22 在直流电路中( )。(A
3、)感抗为 0,容抗为 (B) 感抗为 ,容抗为 0 (C)感抗与容抗均 为 0 23如图所示的交流二端网络 ,u=100 sin( t-160 ) (V),i=100 sin( t+60 )2o2o(A),可判定其性 质为( )。(A)感性负载 (B)容性负载 (C) 交流电源24 在额定工作时,40 瓦日光灯与 40 瓦白炽灯比较,所需视在功率( )。6(A)日光灯比白炽灯多 (B)日光灯比白炽灯少 (C)两者相同25 如图所示,等效阻抗 Z 为( )。(A)0 (B)10 (C)40 (D)26一个电容与一个 4uf 的电容串联, 总电容为 3uf,则该电容为( )(A)1uf (B) 2
4、uf (C)7uf (D)12uf27 与 的相位差是( )Vttu)106sin(5)(Atti)156cos(3((A)25 (B)5 (C) -65 (D)- 2528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上的伏安关系式中,下列正确的是( )。(A)IC=XcUc A (B) A CUtic)((C) (D) VAtUti um)2sin()( Ij129在交流电的相量法中,不能称为相量的参数是( )。(A) (B) (C) (D)IEZ30纯电感电路中无功功率用来反映 电路中( )。(A)纯电感不消耗电能的情况 (B)消耗功率的多少 (C)能量交 换的规模 (D)无用功的多少31在 R、L 串联电路中
5、,下列计算功率因数公式中, 错误 的是( )。(A) (B) (C) (D) UcosSPcosZRcosPScos32 , ,则 与 的关系为:( )Ati)1034n(21Ati)85314n(21i2(A) 超前于 ; (B) 滞后于 ; C) 与 同相。2i 2i33关于感性负载并联电容的下述 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可以提高总的功率因数;(B)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可以提高负载本身的功率因数;7(C)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负载的工作状态也发生了改变。34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上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P 为:( )(A)P=UI; (B)0; (C)P= LXI23
6、5一 个 信 号 源 的 电 压 US = 20 V,内 阻 R0 = 400 ,通 过 理 想 变 压 器 接 RL = 4 的 负 载 。要 使 负 载 电 阻 获 得 最 大 功 率 ,则 变 压 器 的 变 比 K 应 为 ( )。 (A)100 (B)10 (C) 536R,L 串 联 电 路 与 电 压 为 8 V 的 恒 压 源 接 通,如 图 1 所 示。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闭 合,当 电 阻 分 别 为 10 ,20 ,30 ,50 时 所 得 到 的 4 条 曲 线如图 2,其中 20 电阻所对应的 曲线是 ( )。utR() utR()37储能元件的初
7、始储能在电 路中产生的响应 ( 零输入响应 ) ( )。(A) 仅有稳态分量 (B)仅 有暂态分量 (C) 既有稳态 分量,又有 暂态分量38在 图 示 电 路 中,开 关 S 在 t = 0 瞬 间 闭 合,若 ,则 uC0V( )。iL0(A) 2 A (B) 1 A (C) 0 A S10 V iFuC1 mHLUS+ +39图 示 电 路 在 开 关 S 断 开 后 的 时 间 常 数 值 为 ( )。(A) 0.5ms (B) 0.1s (C) 0.1msS10 Vkk5 H+ L40图示电路在稳定状态下闭 合开关 S,该电路将产生过渡过程,这是因为( )。(A)电路发生换路 (B)
8、换 路使元件 L 的电流发生变化8(C)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 路S1 2S RL Ru+41R,C 电路在零输入条件下,时间常数的意义是( )。(A)响应的初始值衰减到 0.632 倍时所需时间(B)响应的初始值衰减到 0.368 倍时所需时间(C)过渡过程所需的时间42R,C 电路在零状态条件下,时间常数的意义是( )。(A)响应达到稳态值的 0.632 倍时所需时间(B)响应达到稳态值的 0.368 倍时所需时间(C)过渡过程所需的时间43R,C 电路外部激励为零,而由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 )响应。(A)稳态 (B)零输入 (C)零状态44如 图 中 ,开 关 S 闭 合 后 已 达
9、 稳 定 状 态 ,在 t = 0 瞬 间 将 开 关 S 断 开 ,则 = ( )。u0(A) 10 V (B) 8 V (C) 8 V S10 Vu L1 HUS+ +45在对称三相负载中,功率因素角是( )。(A)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B)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C)线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D)相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46 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线的作用是( )。(A)构成电流回路 (B) 获得两种电压 (C)使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对称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负载作星形联结时,必然有中性线;(B)负载作三角形联结时,线电流必为相电流的 倍;3(C)当三相负载越接近对称时
10、 ,中性 线电流越小。948 已 知 某 三 相 四 线 制 电 路 的 线 电 压 , , VU0BA138= VU0CB178=,当 t = 12 s 时 ,三 个 相 电 压 之 和 为 ( )。VU0A C38=(A) 380 V (B) 0 V (C) 238049 某 三 角 形 联 接 的 纯 电 容 负 载 接 于 三 相 对 称 电 源 上 ,已 知 各 相 容 抗 XC = 6 ,线 电 流 为 10 A ,则 三 相 视 在 功 率 ( )。(A) 1 800 VA (B) 600 VA (C) 600 W50 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与负载均为三角形联接,当电源不变时,而负
11、载为星形联接,对称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三计算题1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阻。(3)(2)(1)102图示电路中,已知: IS = 1 A,I = 1 A ,R1 = 3 ,R2 = 3 ,R3 = 1 ,US1 =2V,US2 = 4V,求 US3。U UI URR RIS 3 13 2S 2S 1S +- +-+-3.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出各元件的未知电流或电压,并 计 算各元件吸收的功率。(a) (b)4已知电路如图所示,求:(a) 电流 Ix、Iy 和电压 U1;(b) 将电流控电流源的控制电流 Ix 改为 Iy、再求 Ix、Iy 和 U1。5已 知
12、图 示 电 路 中 的 B 点 电位为 2V,R = 4 。求 A 点 电 位 。UR6 V-4 V BS10 VA+-6图示电路中,已知:U 112V, U212V ,R12 k,R24k,R 3=12k。求: (1) S 闭合后 A 点电位 VA;(2) S 断开后 A 点电位 VA。11UURRRS A1212 3. .+-+- -7已知:U S1=-2V,US2=5V,US3=6V,US4=8V。求 图示电路中 A、B、C 点的电位。UUUUABCS 1 S 2 S 3 S 4+ -+-+- +-8用节点分析法求电路中的 ua、ub、uc (图中 S 代表西门子)。9试求电路中的 u1
13、。10电路如图示,当开关 S 在位置“1”时,毫安表 读数为 40 mA;当开关 S 在位置“2” 时,毫安表读数为60 mA。问:开关 S 在位置“3”时,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1211用 叠 加 定 理 求 Is 两 端 的 电 压 U,已 知 Is=5A, Us=-20V。 12试 用 叠 加 定 理 求 如 图 所 示 电 路 中 的 电 压 Ux 和 电 流 Ix。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iS =6A 时, A 1 i;当 iS =-3A 时, 0 i。若要使 Ai1, Si应为多少?14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1R, , , A, V, V。求:(1)电流 ;(2)A2R53454
14、2SI51SU62SI点电位 。(3)各 电源的功率。AU15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U S = 90 V,IS = -2 A,R1 = R2 = 20 ,可 变 电 阻 R 的 变 化 范 围 是 5 15 。求 电 流 I 随 R 改 变 而 变 化 的 范 围。1SU1R2R3R4R5RSII2SU+-+13UUI RRRS 1 2 IS+16图 示 电 路 中 ,已 知 :US1 =6V,US2 =2V,US3 = -8V,US4 = 6V,IS = -2A,R1 = 9, R3 = R4 = 2,R2 = R5 = 3,R6 = 6。求 电 流 I 。UIRR RRSS 11 2
15、3 4 R 5 UUURIS 2 S 3 6S 4+ + +17在图(a)电路中,测得 U212.5 V,若将 A、B 两点短路,如 图(b) 所示,短路线电流为I10 mA,试求网络 N 的戴维 南等效电路。18用戴维南定理或诺顿定理求 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流 i。19如图所示电路中,线性网络 N 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式为 I = (3U+6) A,求支路 电流 Ix。1420图示网络中,已知 u1(t)=10cos(1000t+30) V, u2(t)=5cos(1000t60) V,电容器的阻抗ZC=j10。试求网络 N 的入端阻抗和所吸收的平均功率及功率因数。2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
16、314sin20tVuAti)4531sin(2,试求各仪表读数及电路参数。Ati )9314sin(222如图,已知 试求,6,8,4,32211 XRXR ,314sin20tVu。i和21,23在图示电路中, R=12,XL=9,正弦 电压有效值 U=U2。求:(1)容抗 XC ;(2)若电流,求电压 u,电路的有功功率 P 及功率因数 。A)37sin(0t15RXui uXC2+ +L24在 图 示 电 路 中,已 知 ,调 节 电 容 C,使 电 流 V60314sin250)( tui 与 电 压 u 同 相,并 测 得 电 容 电 压 UC = 90 V, 电 流 I 0.5
17、A。(1) 求 参 数 R,L,C;(2) 若 R,L,C 及 u 的 有 效 值 均 不 变,但 将 u 的 频 率 变 为 f = 200 Hz ,求 电 路 中 的 电 流 i 及 有 功 功 率 P,此 时 电 路 呈 何 性 质?RLCuCu+ +25在图示电路中, ,R1=40,R2=24,XL=32,XC=20。求图示电流相量V602U及电路的总有功功率,无 功 功 率 、视 在 功 率 和 功率因数 。R R1 231 2I.I .I .I .CLj jU. XX-+26两 阻 抗 Z1 和 Z2 串 联, 施 加 一 正 弦 电 压 u, 今 测 得 两 阻 抗 的 电 压
18、u1 , u2 波 形 如 图 示。求:(1) 电 源 电 压 u =?;(2) 画 出 包 括 所 有 电 压 的 相 量 图。27如 图 所 示 的 电 路 ,Us=50V,Is=-2A,R=10,L=8H,求 K 闭 合 后 电 路中 的 电 流 iL。162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已知 V, V,10SU502S, , 。求 换路后 的全响应表达式,并分解成零 输入响应和HL510R502)(tiL零状态响应,画出相应的三条响 应曲线。29 图示电路原已 稳定, t=0 时将开关 S 闭合。已知 R1=12k,R2=6k,C=10F,IS=30mA。求开关闭合后的
19、电容器的电压 uC。SI RCRuS C1 2+30如 图 所 示 电 路 在 换 路 前 已 建 立 起 稳 定 状 态 ,试 求 开 关 闭 合 后 的 全 响应 uC (t),并 画 出 它 的 曲 线 。31某 工 厂 有 三 个 车 间,每 一 车 间 装 有 20 盏 220 V,40 W 的 白 炽 灯,用 380 V 的 三 相 四 线 制 供 电。(1) 画 出 合 理 的 配 电 接 线 图;(2) 若 各 车 间 的 灯 同 时 点 燃,求 电 路 的 线 电 流 和 中 线 电 流;(3) 若 只 有 两 个 车 间 用 灯,再 求 电 路 的 线 电 流 和 中 线
20、电 流。1SU+- 2SU1R 2RLiLu)0(tS+-+-1732有 一 对 称 三 相 负 载 每 相 的 额 定 电 压 是 380V,每 相 负 载 复 数 阻 抗Z=60+j80 。接 对 称 三 相 电 源 线 电 压 uBC 380 (+300)V。2(1)该 三 相 负 载 应 如 何 连 接 ? (2)求 负 载 的 相 电 流 、线 电 流 ;(3)求 三 相 负 载 的 有 功 功 率 、无 功 功 率 。(4)画 出 用 两 表 法 测 三 相 有 功 功率 的 接 线 图 ,并 求 两 块 表 的 读 数 。33线 电 压 Ul = 380 V 的 三 相 对 称
21、电 源 上 ,接 有 两 组 三 相 对 称 负 载 ,一 组 是 接 成 星 形 的 感 性 负 载 ,有 功 功 率 为 11.49 kW,功 率 因 数 = 0.6;另 一 组 是 接 成 三 角 形 的 电 阻 负 载 ,每 相 电 阻 为 20 ,电 路 如 图 所 示 。求 各 组 负 载 的 相 电 流 及 总 的 线 电 流 I A,I B,I C 。IA .IB .IC . RRRZZZABC IA . IA .ICA .IAB . l lY34在如 图所示电路中,对称三相 电源的线电压为 380 V,对称三相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40 kW,cos = 0.85(感性),B、C 两端线间接入一个功率为 12 kW 的电阻,试求各线电流相量、 、 。 AIBCI35求图示电路中 、 间的等效电感 。ABABLS-U 1. MR 1R 2jw L 2jw L 1* *ABL 1L 4L 2L 310H2H15H 11H20H 5H36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 , , ,6152L3M18求电流 和电压 。,012,1VUCscIabUAVM-Us.-L2L1CabIc.U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