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81164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索 教学思想方法: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出发,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识图、绘图,理论联系实际等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自然地理奥秘的过程,亨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与愿望,更好地学习对自己、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达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是极其重要的。重点介绍了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具有深刻影响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之一大气运动的基本

2、状况(大气热力环流的产生发展演变)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完成从地理现象到地理成因的探索,从感性知识到理性思维的提升。从第一单元对学生地球观的感知培养到从第二单元开始的自然地理组成要素分析,再到第五单元(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整体综合,本节内容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又作为大气运动的开篇,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通过学生对活动的自主探究,完成对地理基本分析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结果原因,发现地理问题收集、分析、整理材料解决问题地理语言表达) 。热力环流过程分析方法和原理可以迁移到自然界存在的其他形式的热力环流,同时又是理解众多大气运动理论的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考虑,结合高中新课

3、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热力过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亲生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中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方法鉴于模块一教材的基础地位,从高一开始,学生开始接触

4、系统的地理理论知识,但是在此之前,学生头脑中对地理学科特征、地理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认识很少或者很零碎,在学习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故确定其为重点。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 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这些内容原理性强,学生对大气运动的了解又较为抽象,因此确定这些内容为本节难点。二、说教法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 知其所以然 ”,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探索自然原因,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乃至整个地理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

5、段把一些抽象的运动过程演变为直观的动态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最快时间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归纳比较法学生同时比较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与相对于地面的同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差异,常易混淆。另外,热力环流的另一难点是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地理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形成分析自然要素形成的一般方法。三、说学法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还较薄弱,特别是在探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上存在较大困难,尽管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及结论的

6、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学法指导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策略:通过实验活动、多媒体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等方式,落实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提升学习地理的热情,关注身边的生活。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区【导入新课】:课前准备,师生分享,创设情

7、境,活动引入通过课后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本节课课前收集有关大气现象的相关材料,做好课前准备,分组进行活动,分亨交流。【活动】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此时户外的天气情况?你能够说出几个有带风字的成语吗?你们组找到了哪些有关于大气现象的材料?(图片、视频、文字等)师生分亨:教师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与学生一起分享。台风“派比安” 影响香港市内交通(57 秒)有关于天气状况的诗词:夜雨寄北李商隐;春夜喜雨杜甫:凉州词王之涣阅读材料:子午工程【教学预测】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材料的能力,了解身边生活中的地理。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因时间关系,可建立共亨文档,以便学生课后下载,使用。【设计理念】让学生全体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上台展示,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更加集中注意力进入到课堂内容里。活动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过渡】原来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存在密切关系的大气中复杂的天气现象冷、热、风、云、雨、雪、霜等都与大气的运动有关。【结论 1】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