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祝县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16 年 2 月)根据天祝县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和县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精心安排,狠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160 所,其中职教中心 1 所,高级中学 1 所,完全中学 2 所,独立初中 10 所,九年制学校 6 所,完全小学 64 所,小学教学点 40 个,幼儿园 36 所;寄宿制学校 59 所;双语学校 23 所;教学班 1081 个。在校学生 26097 名,其中职中 242 名,高中 5145 名,初中 6219 名,小学 10
2、660 名,学前班 687 名,在园幼儿 3143 名,特教班学生 1 名,学习双语学生 1200 名;寄宿生 10365 名。教职工 3322 名,其中专任教师 3021 名,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任教师 110 名。截至目前,精准数据大平台中全县各乡镇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8509 名,其中学前教育幼儿 891 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50 名,高中学生 1366 名,中职生 218 名,高职专科生 749 名,普通本科生 901 名。2二、主要措施与成效(1(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
3、整后的富余资源及其他安全、优质的可利用资源,在贫困村新改建幼儿园。2015 年,我县共投入资金 340万元,新改建松山镇阿岗湾村、松山镇鞍子山村、哈溪镇西滩村、华藏寺镇周家窑村 4 所幼儿园,建筑面积 1010 平方米,同时投入设备配备资金 20 万元,为 4 所幼儿园购置了教具、玩具和图书。其中,周家窑村幼儿园被列入了我县 2015 年精准扶贫贫困村幼儿园建设,投资 140 万元,建筑面积 340 平方米。配合县人大完成了对城区部分幼儿园和哈溪等 11 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幼儿园的视察工作,县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对西大滩幼儿园进行了综合督导,对打柴沟、哈溪镇幼儿园进行了督
4、导回访,在全县各幼儿园开展了“学前教育宣 传月” 活动。招聘农村幼儿园教师 53 名,有效解决了学前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举办了学前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选派 12 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兰州参加了培训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目前,全县学前一年、两年、三年幼儿毛入园率分别为99.65%、84.89%、66.41%,比上年分别 提高了 0.02、1.22、0.64 个百分点。二是全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按 照 就 近 、方 便 的 原 则 ,科 学 布 局 学 校 ,优 先 办 好 贫 困 村 教 学点 ,保 障 农 村 儿 童 就 近 入 学 。根据天
5、祝 县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3计划的实施方案安排,我县 2015 年精准扶贫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项目为 9 个贫困村校舍建设工程,项目投资 1047 万元,其中:校舍建设项目 3 项,建筑面积 2574 平方米,操场建设项目 6 项,建筑面积 20590 平方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全面改薄” 项目 105 项,投资 11833 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 27176 平方米,运动场 10.71 万平方米;为 116 所中小学和教学点配置了学生用床、课桌凳、食堂设备、安保设备及音体美术器材和图书。全县农村学生宿舍全部实现水暖供暖,使冬季取暖更加温暖、卫生、安全。120
6、15 年我县作为全省“全面改薄” 项目现场推进会观摩点进行了观摩,并在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人民日报等 18 家媒体对我县“全面改薄” 工作做了宣 传报道,全面改薄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以实施“ 全面改薄” 项目为 契机,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县政府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约 2173 万元,为中小学配置“ 班班通” 设备 712 套,计算机 2246 台,录播教室 10 个,实现了农村中小学“ 班班通” 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 组织全县 3033名教师参加了全国“ 一师一优课,一课 一名师” 活动,评选县级“
7、优课”105 节 参加国家、省、市 级“ 优课”评选。1 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被推选为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教育局在 2015 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州现场会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民族中学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为全国五个分会场代表之一作了交流发言。副省长郝远在视察时,对我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4分肯定。四是建立教育精准资助体系,提高贫困学生就学保障。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督促、指导各乡镇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教育扶贫信息的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了8509 名学生的电子信息档案,受益学生占全县贫困人口 4
8、6601 人的 18.26%。构 建 起 了 从 学 前 教 育 到 大 学 教 育 到 户 、到 人 的 教 育 精 准资 助 体 系 ,进 一 步 明 确 资 助 项 目 及 标 准 ,确 保 所 有 贫 困 家 庭 子 女 不因 经 济 困 难 而 失 学 。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75%,比上年提高了 0.1 个百分点。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标准从每日 3 元提高到 4 元,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 817.6 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 774.45 万元,学校公用经费 1943 万元,普通高中“三免一补”1056.73 万元,中职生减免学费和
9、国家助学金 90.8 万元。为 3028 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贷款 1686.74 万元,为 1117 名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金 78.53 万元,其中,为 234 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资助金 36.4 万元,为 57 名普通高中学生落实资助金 8.2 万元,为 2 名中职生落实资 助金 0.6 万元,为 381 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资助金 18.15 万元,为 506 名学前一年教育幼儿落实资助金15.18 万元。免除 850 名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的保教费 42.5 万元,为进入 121 名省内高职(专科)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 60.5 万元
10、。(二)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开展招生扶贫。一是进一步完善“ 政策公开、群众监督” 的招生工作制度,充分利用新 闻媒体、5网站、致家长的公开信、招生工作咨询电话等渠道,积极宣传各项招生政策规定。在高考前组织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深入解读各项招生政策,安排部署招生工作,使各项招生政策深入人心。二是落实各项招生扶贫政策,认真做好招生工作。2015 年,我县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共录取考生 64 人,精准扶贫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考生 8 人,省内高职(专科) 院校单独招生和推荐直升招生计划录取考生 352人。藏区“9+3” 中职 免费教育项目录取初中毕业生
11、16 人。在中职生“单 考 单招 ”中 106 名学生被高 职院校录 取。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中 44 名被省内外高等院校录取,3 名艺术生被对口院校录取。职教中心招生中职生 100 名。(三)加大贫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在教师职称晋升、荣誉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上向贫困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今年有 81 名教师聘评了中高级职称,725 名教师晋升中级、初级岗位等级,其中农村教师占 80%。二是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累计投入 1865 万元,修建教师周转宿舍 322 套,进行简单装修并配备了基本生活用具,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落实乡村教师岗位津贴,为 1778
12、 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 175.913 万元,为 331 名县聘 60 周岁以上代课人员落实工龄补助资金 80.9 万元。四是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291 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举办县级教师培训班 8 期,培训教师 853 名,其中贫困村教师 425 名;选派 17 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选派 2 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挂职担任副校长。五是着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认真6实施以培养选拔名教师、名校长和创建名学校为主要内容的“三名”工程,有 30 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农村乡镇骨干教师,评选县级骨干教师 78 名,县级学科带头人 19 名。(四)推动技术技
13、能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积极争取省上投资专项资金 100 万元,购置了汽车实训设备,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面落实省、市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支持汽修及电子电工骨干专业等一批社会有需求、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满足贫困村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不断加强“双师型” 教师培训和选拔培养工作,提高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今年有 41 名学生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 9 名学生获一等奖。协调扶贫、人社等部门,认真落实贫困家庭“两后生” 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任务,注重发挥“造血 ”功能,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
14、能培训。配合扶贫办实 施 贫 困 户 “雨 露 计 划 (两 后 生 )”培 训 1100 名 。三 、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意 见 建 议一是营养改善计划保障经费不足。根据全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15 年秋季学期视频调度会议及甘肃省学生营养办关于整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学生营养办2015 1 号)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国家补助的每生每天 4 元钱全部用于学生营养餐,加工营养餐产生的炊事员工资及日常开支不得占用补助资金和学校公用经费。由于县财政经费有限,仅仅为学校食堂炊事员每7人每年落实了 1 万元的工资补助,加工营养餐产
15、生的费用仍占用大量公用经费,造成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学校发展。二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得益于国家项目支持,目前我县基本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 2000 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但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部分农牧民居住地距离乡镇中心幼儿园较远,致使贫困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仍然偏低。随着移民搬迁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城区人口逐年增加,但目前城区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入园难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农村幼儿园附属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按照我县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安排,到 2017 年,在 1000 人以上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11 所,总投资
16、 1000 万元,但根据实际情况,所下达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四是省上未足额下达 2015 年省内高职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助金。至目前,全县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有 328 人,而省内高职院校摸底调查后报教育厅审定核拨资金的学生 178 人,因省内高职院校调查摸底和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学生未能及时向就读高职院校提交精准扶贫证明,致使 150 名学生遗漏而不能享受补助资金,尚缺省级资金 45 万元。四、下一步打算一是精准宣传教育资助政策。精准、全面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各学段学生对应享有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百姓享有政策的知晓权,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扶助教育政策深入人心。二是精
17、准兑现教育资助经费。按照相关资助条件和规定,精准、8全面、及时地向建卡贫困户子女兑现资助资金,保障学生享有助学经费的获得权,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三是精准培训生产生活技能。着力办好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学前教育三个重点专业,进一步与全省五年一贯制、 “2+2+1”、提前单独招生、推免招生、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和“3+4”(中职升本科)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对接,努力使职教中心80%的毕业 生升入高职专科,就业率达到 95%以上。依托天祝县职教中心及相关部门,实施“雨露计划” ,组织未升学的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等待业青年免费参加汽车维修、电工焊接等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百姓享有生存发展的继续教育权,提高他们科技致富、智力致富水平。四是精准实施学校建设项目。认真、科学制定“十三五” 教育发展规划,继续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2016 年,计划投入资金540 万元,完成华藏寺镇阳山村等 6 个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投入资金 452 万元,完成安远镇白塔村等 6 个贫困村校舍改扩建工程。着力实施好“全面改薄 ”等 6 大类 28 项教育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百日冲刺活动,合理配置师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保障学生享有优质教育的公平权,确保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