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明, 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成就的总和。文明史,就是人类的开化,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第 一 章 人类文明的开端一、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摩尔根: 蒙昧时期、野蛮时期、 文明时期恩格斯: 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 腊玛古猿,距今 1400 万年到 800 万年前南方古猿 距今 400 万年到 100 万年前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人类发展: 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早期猿人,亦称能人晚期猿人,学名直立人,习称猿人。距今 180 万年至 30(或 20)万年前早期智人,又称古人 尼安德特人,约 20-30 万年前晚期智人,新人。
2、约 4 万年前。山顶洞人;克鲁马农人人种的形成二、石器时代的文化旧石器时代,约 250 万年到 1.5 万年前。 石器的使用,火的使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中心: 西亚农业革命对人类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 第二、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第二、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第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人口数量的增加三、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家庭原始群: 乱婚2血缘家族: 群婚班辈婚 (血缘群婚)-普那路亚家庭(亚血缘群婚制)族内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 “望门居” , “从妇居”, “从夫居”四、原始宗教与文化1、原始宗教产生:大约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原
3、始宗教的特点表现形式: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原始艺术产生及其特点3、文字的产生:结绳记事;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开始。第 二 章 古 代 埃 及 文 明“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大约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在尼罗河畔出现了古埃及最早的国家。这时的国家地域很小,人口不多,古埃及人称为“斯帕特” (SPT) ,希腊人称为“诺姆” ,汉译作“州” 。古埃及文明的编年,按公元前三世纪曼涅托的分法,从美尼斯统一埃及开始到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共分为 30 个(或 31 个)王朝。现代学者以此为基础,将古埃及文明分为 9 个时期:1、前王朝
4、时期(金石并用时期,约公元前 45003100 年)2、早王朝时期(12 王朝,约公元前 31002680 年)3、古王国时期(36 王朝,约公元前 26862181 年)4、第一中间期(710 王朝,约公元前 21812040 年)5、中王国时期(1112 王朝,约公元前 20401786 年)36、第二中间期(1317 王朝,约公元前 17861567 年)7、新王国时期(1820 王朝,约公元前 15671085 年)8、后王朝时期(2131 王朝,约公元前 1085332 年)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 332公元 642 年)14 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形成和统一王国出
5、现的时期,57 时期是统一王国重建和帝国时期,89 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衰落和陷于外族统治的时期。一、法老治下的政治法老集军、政、财、神诸大权于一身。公元前 3100 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古王国( 3-6)时期的和平政治。第六王朝时,王权衰落,古王国终结,埃及进入第一中间期(7-10) 。公元前 2040 年,中王国形成( 11-12)13 王朝时,中央政权瓦解,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13-17) 。公元前 1750 年,希克索斯人入侵埃及。新王国时期( 18-20) ,帝国时期。图特摩斯三世创建了庞大的埃及帝国。埃及的衰落:公元前 12 世纪后陷于分裂和被入侵的局面。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
6、所灭。二、古埃及的社会和经济生活1、古埃及的社会生活古代埃及是一个有严格的社会身份与等级地位的社会。六个等级: 王室、僧侣和贵族;中等阶层;农奴;奴隶。古代埃及的基本社会单位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2、古埃及的经济生活古埃及经济的特征:古老的计划经济水利设施发达,农业、手工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公元前 2000 年后,商业也有了高度发展。产生了最初的货币经济。4古老的计划经济的作用及影响。三、古代埃及的文化1、古埃及的宗教宗教的演变: 从多神教到 一神教古王国时期:主神崇拜,太阳神拉 新王国时期: 底比斯的阿蒙神普通的埃及人还崇拜 奥西里斯神 奥西里斯神的传说具有象征意义埃赫那顿的改革 改革的背景:宗
7、教的衰落;国王与祭司贵族的矛盾十八王朝的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进行了宗教改革以对阿顿神的崇拜代替对阿蒙神的崇拜 埃赫那顿死后,改革失败。2、埃及的文字与科学成就文字:公元前 4000 年代末发明了象形文字。成为以后腓尼基文字的重要来源。天文学: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一年 365 天,12 月。 三个季节:泛滥季节、耕种季节、收获季节。 约公元前 1300 年,埃及人已知 43 个星座数学方面:奠定了算术和几何的基础。医学方面:解剖学、化学等;血液循环;医学分类3、埃及的建筑与艺术主要建筑代表形式:金字塔、神庙、宫殿、方尖碑金字塔的建造及其意义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分布于尼罗河两岸的萨卡拉和基萨,
8、现已发现的大小金字塔有 80 多座。 (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5方,是生命的源头,太阳在西岸落下,是灵魂升天之地。典型的金字塔呈角维体形状,斜面成 52 度缓缓升高,直入天际,反映了法老愿灵魂升入天堂的愿望)第三章 古 代 西 亚 文 明一、古代西亚的地理环境与民族构成1、地 理 概 况: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与埃及的比较2、民 族 构 成公元前 5000-4000 年,苏美尔人其他古代西亚民族属于闪-含语系的民族: 阿卡德人、古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腓尼基人、迦南人、以色列人等属于印欧语系的民族: 赫梯人、波斯人、米底人等与上述
9、两大语系无关系的民族:埃兰人、加喜特人、库提人、胡里特人二、苏美尔人的城邦与阿卡德王国1、苏美尔人的城邦公元前 3000 年代初,较大的城邦有:乌鲁克、乌尔、乌玛、基什、拉伽什等。“恩西”或“卢伽尔” 城邦首脑称为“恩西” (也称“帕达西” ,原意是“率领人们从事建筑的祭司” );“卢伽尔”原意为“大人 ”,后来也引申为“王” 。一般认为卢伽尔是强大城邦首脑的称号)改革:约公元前 24 世纪,拉伽什的乌鲁卡基改革。乌玛王卢伽尔扎西对拉伽什发动战争。试图统一苏美尔苏美尔城邦时代(约公元前 3500前 2300 年)2、阿卡德王国(约前 2371前 2191 年)6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城邦,建立了阿
10、卡德王国。公元前 2191 年,被库提人所灭。3、苏美尔城邦的复兴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纳姆(公元前 21132096 年)前 2006 年,被埃兰人和阿摩利人所灭。乌尔纳木法典这是一部保护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的法典。三、古巴比伦王国1、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约前 1894 年,阿摩利人的一支建立巴比伦王国。汉漠拉比(前 1792-1750)的统治2、 汉漠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漠拉比法典的特点:第一、实行同态复仇。第二、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第三、公开维护不平等的阶级制度。法典规定巴比伦人分三等:阿维鲁;穆什根努;奴隶。 第四、具有调整商业行为的规定。3、古巴比伦的衰落:公元
11、前 1595 年,被赫梯所灭。四、亚述帝国亚述位于底格里斯河的上游,公元前 3000 年建立城邦。崛起与前 10 世纪末。亚述崛起的内外条件公元前七世纪,亚述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大帝国。亚述是古代一个穷兵黩武的民族依靠强大的武力,四处用兵,实行恐怖主义政策。公元前 605 年,亚述被新巴比伦所灭。 “尼尼微”7那西尔帕二世铭文:“ 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掉他们的首级,我用他们的人头装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在城门前建筑了一座墙,包上一层由反叛首领身上剥下来的皮,我把一些人活着砌在墙里,另一些人沿墙活着插进尖木桩,并加以斩首。 ”五、新巴比伦王国1、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新
12、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迦勒底人。 公元前 1000 年代初,进入两河流域。公元 630 年,那波帕拉沙尔称王。后与米底人结盟,消灭了亚述,建立新国家。2、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统治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扩张。公元前 586 年,征服巴勒斯坦。 “巴比伦之囚”公元前 586 年进军巴勒斯坦,攻陷耶路撒冷,灭掉了犹太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采用亚述人的办法,拆城毁墙,焚烧神庙,把犹太富人,手工业者和普通居民数万余人掳至巴比伦,作为人质或奴隶达四十多年。这就是犹太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城内为米底公主修建了一座被后人称为世界奇观的“空中花园” 。公元前 538 年,新巴比伦被波斯所灭标志着
13、两河流域文明独自发展的历史的终结。六、波斯帝国1、波斯帝国的建立伊朗高原西部有埃兰人、米底人等。公元前七世纪,埃兰人被亚述所灭。而米底人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公元前 550 年,波斯人在居鲁士领导下打败米底人,建立波斯王国。居鲁士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小亚细亚地区、新巴比伦、中亚等地。冈比西斯于公元前 525 年征服埃及。公元前 522 年,大流士掌握大权后继续扩张,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2、大流士的改革8公元前 518 年,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第一、将全国划分为 20 余省 第二、统一税收与货币。 第三、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网。 第四、将波斯原有的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大流士改革的意
14、义3、波斯的衰落与灭亡公元前五世纪,希波战争。 公元前 330 年,被马其顿所灭。4、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波斯为西亚、北非文明作了总结,为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七、赫 梯 与 腓 尼 基1、赫 梯赫梯,约形成于公元前 19 世纪,前 16 世纪灭巴比伦。铁列平改革,确立王位继承制度。前 15-13 世纪,强盛的赫梯不断向外扩张。公元前 1283 年,赫梯与埃及签定了和约。前八世纪被亚述所灭。赫梯文明及其地位2、腓尼基因盛产染料而称“腓尼基” (原意为紫红之国) ,地域约当现在的黎巴嫩共腓尼基人是古代有名的商业民族,他们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
15、献最早的居民是胡里特人,公元前 3000 年,迦南人迁入,同化而形成。公元前 3000 年代末,形成许多奴隶制城邦。如乌加里特、西顿、推罗等。腓尼基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不断受到强邻的入侵。前 332 年,被马其顿占领腓尼基具有高度发达的工商业和航海业,是古代世界著名的商业民族。腓尼基也非常重视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9最著名的是“迦太基”八、巴勒斯坦 希伯来文明公元前 3000 年代,当地的迦南人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 16 世纪,希伯来人进入巴勒斯坦。希伯来人分为两大部落联盟: 北部的以色列和南部的犹太部落。公元前 13 世纪,腓力斯丁人入侵。 公元前 1025 年,希伯来君主国建
16、立大卫王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但在公元前 935 年,又发生分裂。公元前 721 年,以色列被亚述所灭。 公元前 586 年,犹太国被灭。九、古代西亚的文化1、文字楔形文字:公元前 4000 年代后期,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对周围地区影响很大。腓尼基文字的发明,更是西亚文字史上的伟大创造,对希腊、罗马文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文学西亚地理环境、民族构成、经济生活等及其复杂。吉尔迦美什史诗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大多都具有宗教和神话性质,对后世影响很大。 (苏美尔的传说)3、西亚地区的宗教宗教具有多样性特征。总的趋势是从多神教向一神教演进。(1)苏美尔人的宗教不发
17、达,但很独特。崇拜多神;不重来世(2)琐罗亚斯德教产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波斯东部地区。主张善恶二元论。 (善神是阿胡拉玛滋达,恶神是阿胡拉曼尼)10人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被定为波斯国教。产生的分支:摩尼教、密特拉教、诺斯提教等。(3)犹太教希伯来部落最初信仰多神教。公元前 6 世纪, “巴比伦之囚 ”时期,先知以西结宣扬一神教,犹太教开始形成。基本教义有三个方面:一神信仰;坚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救世主信仰。圣经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4、古代西亚的科学两河流域的天文学、数学最为发达。 苏美尔人的太阴历,每月 29 或 30 天。 古巴比伦人能够预测日食和月食。 新巴比伦时期,以 7
18、天为一周。 巴比伦人的数学知识非常丰富。5、古代西亚的建筑与艺术公元前 4000 年代中期,苏美尔地区有了寺塔建筑。拱门、拱顶和穹隆结构的建筑方式对两河流域影响较大。亚述的雕刻艺术较为发达。新巴比伦和波斯的王宫建筑非常壮丽。第四章 古 代 印 度 文 明一、哈拉帕文化1、古老的南亚次大陆次大陆的中心区域:印度河恒河平原种族极其复杂:达罗毗荼人,矮黑人,大月支,波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马其顿人,安息人等。2、哈拉帕文化北部的哈拉帕和南部的摩亨佐达罗哈拉帕文化的时间:约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1500 年11青铜文化,社会生产力相当发达。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两地是当时文明的中心
19、:城市建筑 哈拉帕文化已经有了文字。哈拉帕文化来去匆匆二、吠陀时代约公元前 2000 年代后期,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经典:梨俱吠陀 沙摩吠陀 耶柔吠陀 阿达婆吠陀梨俱吠陀: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 1500 年公元前 1000 年后三部吠陀: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 1000 年公元前 600 年。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 森林书 奥义书 。后期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 8 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开始形成。三、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1、种姓制度种姓,是指特定的社会等级。 “瓦尔纳”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贵族。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是由王族和军事行政贵族组成的显贵等级。第三等级是吠舍
20、。自由民阶层。以上三个等级都是“再生族”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一生族” 。职业世袭制;内婚制等。2、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支配着当时各阶层人的思想、价值取向和生活行为方式。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业力轮回”论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四部“ 吠陀 ”和三部解释性的书籍。四、列国时代1、列国时代(公元前 6 世纪4 世纪末)公元前 6 世纪初,次大陆北部形成 16 个较大的国家,主要有:摩揭陀,鸯伽,迦尼,居萨罗等。12列国时代后期,摩揭陀国称霸,建立难陀王朝。列国时代的社会状况列国时代的阶级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社会分化加剧。列国时代是印度历史上一个大变动、大震荡时代。2、百家争鸣列国
21、时代,宗教改革风起云涌。“外 道”(1) 、顺世论派梵语为“路伽耶陀 ”,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派别。主要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 反对灵魂不死、轮回转世等观念; 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2) 、耆 那 教 创始人是筏驮摩那,约生活在六世纪。“耆那”:战胜情欲者。 (耆 那 大雄)主要观点:世界是永恒的,不是神创的。最高理想是使灵魂脱离躯体,超越轮回坚持三宝:正信、正知、正行。耆那教反对以神为主宰的思想;否认种姓差别。3、佛教的产生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基本教义: 四 谛 八 正 道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佛教讲道的出发点。 人生有八苦。集谛,是讲产生苦的原因。 灭谛
22、,是说明佛教的目的是消灭苦。道谛,是讲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八 正 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教与婆罗门教最大的不同是主张众生平等。13早期佛教的作用及影响佛教的继续发展公元前 253 年,阿育王召集第三次佛教的“结集” ,推动了佛教的向外发展。大乘佛教的产生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五、孔雀帝国(约公元前 324187 年)公元前 327 年,亚历山大侵入次大陆西北部。公元前 324 年,旃陀罗崛多自立为王。逐渐推翻难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孔雀王朝是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的专制帝国。阿育王时期是孔雀帝国的极盛时期。公元前 187 年,孔雀帝国结束,巽加王朝建立。公元一世
23、纪时,贵霜王国控制了南亚。六、古代印度的文化1、文字公元前 3000 年,哈拉帕文化:印章文字公元前 11 世纪初,印度又出现了梵文。2、文学主要史诗:摩珂婆罗多 罗摩衍那其它民间文学作品:五卷书 、 佛本生经等3、自然科学成就天文学方面:知道“ 七曜”,编制了精确的太阴历。数学方面:发明了 10 个数字;按位计值医学方面: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后出现的奢罗迦本集第 五 章 希 腊 文 明一、爱琴文明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外向、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第一、只能形成小国寡民式的城邦第二、工商航海业居主导地位第三、有利于平等观念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24、。第四、善于开拓、求索2、克里特文明爱琴文明,是指南希腊与爱琴海诸岛屿上的早期奴隶制文明。克里特文明:约公元前 20001450 年公元前 17 世纪至 16 世纪,克诺萨斯王国的米诺斯王朝强大一时。约公元前 15 世纪中期,克里特文明突然衰落。3、迈锡尼文明是指南希腊的迈锡尼、派罗斯等早期城邦文明。阿卡亚人,约公元前 2000 年前后,建立奴隶制国家。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墓地文化。公元前 12 世纪,多利亚人征服迈锡尼。二、荷马时代(前 11 世纪9 世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荷马时代一度出现历史的倒退。氏族部落的社会制度再次盛行。铁器开始出现。三、城邦的形成和海外殖民1、希腊人的城邦从
25、公元前八世纪开始出现“城邦”如:米利都、以佛所;雅典、底比斯、德尔菲;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各自独立的城邦又具有紧密的联系希腊文化最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2、僭主政治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希腊平民与贵族斗争激烈。僭主,是指那些通过非法律途径取得政权的独裁者僭主政治的作用3、海外殖民15大殖民运动:前 8 世纪至前 6 世纪殖民活动的范围及特点后果和影响: 第一、缓解内部矛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第三、第三、促进了希腊与北非、西亚文化的交流四、两种典型的城邦社会模式1、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面积 8500 平方公里。 农业发达(1) 、
26、贵族寡头政治政治机构: 双王、贵族议事会、公民大会(2) 、阶级关系斯巴达人:奴隶主阶级。主要职责是从军作战,不从事生产。希洛人:是斯巴达人的集体所有的农业奴隶。斯巴达人对希洛人的统治是极其残酷的。皮里阿西人:没有公民权而有人身自由的小生产者。“在斯巴达,自由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奴隶则是最彻底的奴隶”(3) 、斯巴达人的社会生活征服:斯巴达男人唯一的事业。斯巴达的教育制度带有浓厚的军事培训色彩。斯巴达人的婚姻斯巴达的影响2、雅典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雅典位于中希腊东南的阿提卡半岛。前 8 世纪,形成了氏族贵族专政的国家。公民分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公元前 6 世纪,工商业阶层逐渐强大
27、,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1) 、梭伦改革公元前 594 年,梭伦改革,主要内容: 第一、取消债务奴隶制16第二、将自由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第三、设立四百人会议。梭伦改革的意义(2)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公元前 541 年,庇西特拉图建立独裁统治。在位 30 多年,促进了雅典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3) 、克利斯梯尼的改革公元前 509 年,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梯尼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建立 10 个地域部落代替原有的血缘部落。把阿提卡划分为 30 个“ 三一区 ”。建立五百人会议,设立十将军委员会。克利斯梯尼的改革的意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完成。(4) 、希波战争希腊的古典时代,开始与
28、结束始于战争公元前 6 世纪末,希腊面临着波斯帝国的威胁。公元前 490 年,波斯侵入希腊。 (马拉松战役)公元前 480 年,波斯再次侵入希腊。 (温泉关战役) (萨拉米战役)提洛同盟公元前 449 年,波斯与雅典缔结了和约。希波战争结束。(5)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 439 年,伯里克利当选首席将军。民主政治达到颠峰。主要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及历史局限性五、希腊城邦的衰落和“希腊化时代”1、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与斯巴达的矛盾与斗争: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双方的社会、经济、文化不同也是引起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伯罗奔尼撒战争:17公元前 431 年前 404 年伯罗奔尼撒同盟是希
29、腊城邦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公元前 338 年,马其顿征服希腊城邦。希腊古典时代结束。2、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及亚历山大东征腓力二世的改革公元前 337 年,科林斯会议。公元前 334 年春,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波斯。亚历山大先后征服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埃及、两河流域、中亚、印度等地。公元前 324 年,东征结束,定都巴比伦。地跨欧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形成。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病逝。3、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前 323 年前 31 年公元前 3 世纪初,帝国分裂为三个王国:马其顿(卡山德) ;埃及王国(托勒密王朝) ;塞琉古王国。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及其影响。六、希腊文化1、希腊的宗教“多神教”
30、:希腊神话。希腊宗教的最大特点:神人同形共性。希腊人认为人与诸神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希腊诸神的品质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希腊宗教的特点对希腊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古希腊的文学与艺术文学:成就斐然诗歌:荷马史诗 、 田功农时 伊索寓言戏剧:公元前五世纪,悲剧和喜剧的繁荣三大悲剧作家 悲剧(山羊之歌)爱斯奇里斯: “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囚的普罗米修斯 18索福克利斯:代表作俄狄蒲斯王欧里皮得斯:美狄亚 特洛伊妇女 (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家)喜剧的产生:酒神狄俄尼索斯 (狂欢队列之歌)“喜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骑士 蛙 和平艺术:建筑与雕刻希腊的圆柱主要有三种:
31、 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雕塑: 米隆的掷铁饼者 坡力克利特的持矛者像3、希腊的哲学概况:(1) 、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唯物主义:水;无限;无限的空气(2)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照规律燃烧着的、照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万物皆流,万物皆变 ”辩证法的奠基人(3) 、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 出生于萨摩斯岛,在克罗顿组成学术团体。世界的本源是一种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数”埃利亚学派:巴门尼德和芝诺世界的本质是存在事物都是静止的:“ 飞矢不动 ”(4) 、德漠克利
32、特的原子论出生于色雷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制度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 ”(5) 、智者学派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出现。19他们更关心社会问题。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安提丰、高吉亚。(6) 、苏格拉底(前 469399 年)“哲学的创造者 ”, “智慧”、 “泰然” 与“明净”的化身。“我的智慧是:我从不以为知道” “人只能认识自己”政治上: 反对民主政治,拥护贵族政治苏格拉底之死(7) 、柏拉图(前 427348 年)“阿卡德摩斯学园 ”“理念论” “知识就是回忆” “理想国”(8) 、亚里士多德亚里
33、士多德(前 384前 322 年) ,出生于色雷斯。公元前 335 年,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院”“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4、古希腊的史学三大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前 484424 年):出生于哈里卡纳苏城。 历史 (希波战争史 )修昔底德(前 460395 年) ,雅典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前 430350 年) ,雅典人主要著作:希腊史 、 远征记 、 苏格拉底回忆录 、 经济论 、 雅典的收入等5、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天文学;数学;医学:希波克拉特, “医学之父 ”6、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 4 世纪前 1 世纪(1) 、犬儒学派20代表人物: 安提斯泰尼、狄奥根尼 (崇尚自然)(2) 、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 341270 年)萨摩斯人。发展了德漠克利特的“ 原子论 ”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3) 、斯多葛派创始人是塞浦路斯的芝诺(前 336264 年) “画廊”世界由火而生,由火而灭;决定整个世界的是世界理性。人生应当追求的不是快乐,而是美德。(4) 、怀疑论派不可知论,创始人是皮朗否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认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5、 )自然科学成就数学方面:欧几里德, 几何原本物理学:阿基米德天文学:阿里斯塔克, “太阳中心假说 ”希帕库斯,发明天文仪 地理学:埃拉托斯特尼, 地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