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本节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了三个活动:活动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变化的不同,认识溶解这一概念;活动二,通过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加深对溶解和不溶解的理解。活动三,通过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理解溶解的本质特征。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同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
2、是有一定认识的,例如,学生常喝糖水,生病后常喝板兰根或感冒冲剂等,类似这种情况学生们都比较熟悉。一部分学生也听说过“溶解”一词,但不知道就是口语中常说的“化掉了”,更不能准确地说清楚究竟什么是溶解,以及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溶解。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观察食盐
3、、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的方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五、教学准备:小组:烧杯 4 个、盛有水的水槽 1 个、食盐、面粉各 20 克、沙 30 克、滤纸 3 张、漏斗 1 个、玻璃棒 1 根、铁架台 1 个。六、教学过程为了重点突出探究的层次性,我始终以“溶解”为主线,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环节:(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开始,我以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一头小毛驴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很深,把它的盐淹没了,等它过了河后,觉得身上轻了许多,回头一看背上只剩下口袋了,盐到哪里去了呢?估计学生随口会说出(化了),我顺势引出“溶解”一词,那么水能溶
4、解哪些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溶解单元的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一环节我以故事入手,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 他们意识到生活中 处处有科学。同 时还能激 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为学生们能以饱满的热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设计实验,展开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实验活动活动一:食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我让学生利用我为他们提供的材料,自己尝试做实验 ,自行观察食盐、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并将它们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研讨和汇报初步渗透溶解的概念。活动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去猜测面粉在水里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猜测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
5、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活动三:探究实验过滤的过程在活动二的验证中学生们能很容易感受到面粉的溶解特征处于食盐、沙子两章。种物质的中间状态,但是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引出“过滤”顺理成我先拿出一张滤纸,给学生讲解它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之后我出示这样的课件:“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1 )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低。(2)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那边(3)烧杯紧靠
6、玻璃棒。播放完课件后,我把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演示完以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在实验中,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留在滤纸上的物质,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1、溶解了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2、不能溶解的物质通过过滤后,颗粒会留在滤纸上。(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的眼、耳、 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过滤这个难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播放 课件后的教师演示能为下一步学生分组实验正确操作提供帮助,确保分组实验效果的成功率,增强实验的实效性。学生们在实验活 动中,不但能加深 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协作精
7、神。)(三)课后延伸,开阔视野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去,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1、你还知道那些物质能够溶解?2、自己动手做一做油能溶于水中吗?3、上网查一查什么东西应用了溶解的性质?(这样的练习题的设计是对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综合培养,也体现了铃声止,而思维不止,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第 1 课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8、不忆江南?第 2 课 桂林山水 背诵课文第 3 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背诵喜欢的段落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P16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 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王士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黄庭坚)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P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语文园地三
9、:日积月累 P50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 P80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所向无敌第 17 课 触摸春天 背诵喜欢的段落第 19 课 生命 生命 背诵课文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 P97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民
10、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对于我来说,生民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第 21 课 乡下人家 背诵喜欢的段落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 P1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 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 驾)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 P136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 P16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第 23 课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