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2011 年 7 月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 无关。2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一般指 业和 业。3现代农业是以 技术和 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4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执行管理职能和实现管理任务,运用各种旨在保证经济活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主要有 方法、 方法、 方法、 方法、 方法等。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 )。A保持不变 B同增减
2、C反向变化 D不一定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者和物质条件,以( )为目的的经济组织。A盈利 B提高产品质量C竞争 D就业3从商品供求关系的角度看,市场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 )需求:A. 大于 B等于C小于 D无关4某种商品价格增加了 10,需求量相应地减少了 5,则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 ( )A. 2 B-2C. 0.5 D-055根据农业部、监察部的有关文件规定,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过程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财务( )制度。A民主管理 B公开C集中管理 D村民管理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我吾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 )。A中西部
3、向东部流动 B东部向西部流动C农村向城市转移 D城市向农村转移2粮食安全是指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品,从而达到积极和健康生活对食品的需要及偏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有 ( )A自给自足 B依赖进口C. 自给自足与进口结合 D借贷3物质费用反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物质资料,包括( )。A直接物质消耗 B间接物质消耗C. 直接人工费用 D间接人工费用4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多种形式,如( )带动型。A “龙头”企业 B市场C合作经济组织 D中介组织5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一般具有( )等属性。A经济性 B非经济性
4、C盈利性 D非盈利性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产权2农业产业化3. 乡镇企业4. 经济效益5. 伏季休渔五、问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 农业经济效益形成有哪些特点?(15 分)2. 试述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的特征。 (15 分)3. 城乡收入差距是大家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你认为是什么样的政策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15 分)试卷代号:274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农村经济管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1 年 7 月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1多少2植物栽培 动物饲养3生物 信息4行政
5、 经济 法律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心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A 2A 3A 4D 5B三、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AC 2ABC 3AB 4ABCD 5AC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财产权力的简称,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与财产所有权相关的其他权力,即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其基本特征是:(1)明确性。(2)排他性。(3)有限性。(4)可分解性。(5)可交易性。(6)行为性。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
6、式的一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1)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2)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采取一体化的经营形式。(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培植主导产业和建立龙头企业。(4)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3所谓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从投资主体看,乡镇企业必须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从设立地域看,乡镇企业是以乡镇(包括所辖村)为企业的设立地域。从服农、建农看,乡镇企业必须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4经济效益是指
7、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讲求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生产数量既多质量又好的农产品。5伏季休渔,就是国家在鱼类繁育较集中的时期(通常是 69 月份),划定一定的海域,禁止在该海域内从事某一种或几种捕捞作业,使鱼类具备生长繁育的时问与空间。五、问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由于农业生产的特征决定了其效益形成也有它自己的特点。(1)效益形成受自然因素影响,从而风险性大。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物质技术装备还比较差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来说,自然条件好的年份,土地肥力高的
8、地区农业产出就多,产品成本也就较低,相对的农业的经营效益就比较好;而自然条件差的年份、土地肥力低的地区农产出就少,产品成本也就较高,相对的农业经营效益就比较差。所以考核农业的经营成果即效益形成时,必须考虑自然因素还有地理位置等的差别对农业经营效益的影响。(2)效益形成周期长,产品种类复杂。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其效益形成一般也是要在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结束时才能完成。农业基建投资如水利设施、土地平整、改良土壤等投资,其效益可以维持多年;农业中像林果业生产,效益形成要多年;另外农作物生产中又有不同的耕作方式,农作物的生产同时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等,都造成农业效益形成显示出一定的复杂
9、性。(3)农业生产对市场反应慢,适应性差。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集中反映,是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信号,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在调整结构上总显得滞后性比较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是与工业生产最明显的差别,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只要价格合算,企业又具备生产条件,就可以随时转产,很快适应市场需求。这个特点也是导致农业效益低下的一个方面。(4)效益项目繁杂、分散。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常常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植物、动物、徽生物等生产相互结合。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农林牧渔多业并举,而且在其效益形成过程中,有的生产项目投资见效比较慢,像林果业在投资相当长的时间内
10、才能显出效果,因此其效益形成时间长;有的生产项目投资见效比较快,像一些农产品加工业,甚至当年就可以见效。这就造成生产效益的形成既分散,又复杂。2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份有如下特征:(1)股份平等性每一股份代表一定的金额,每股的金额均等划分。(2)责任有限性股份合作制企业持有股份的股东,其投资风险仅限于他所认购的股份金额,对企业所欠债务没有连带清偿的责任。(3)股份流动性持有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的股东,一旦对企业投资,一般情况下则不能收回其投资,但是却能按企业章程规定通过对股权证书的买卖而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4)股份的有价证券性股份合作制企业因其不规范性和特殊性,一般情况下不发行股票,企业股份以股权证书形式存在,股权证书是标志股东身份和出资的证明书,是一种有价证券。(5)股份不可分性股份是构成股份合作制企业资本的最小单位,不可再分,否则无法依据它行使股东权。股份可以共有、共同分享权利,但必须由一个人行使股东权。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政策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份制度因素。(2)户籍制度因素。(3)财政二元分割体制因素。(4)教育体制因素。(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