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DLTE无线网络规划,Content,1,无线网络规划流程,2,无线参数规划介绍,无线网络规划流程-各制式技术不同,流程基本相同,TD-LTE 常规规划方法继承TDS网络“点线面” 规划,按照TDL规划目标进行调整的规划方法,无线网络规划流程,覆盖规划,基于链路预算的覆盖预测:用于网络整体估计,如站点建设的数量级估计;只能考虑理想的站点拓扑结构;最终应用于网络的前期规划设计。,基于Unet仿真软件的覆盖预测:考虑了地物和规划区域特殊性;使用校正后的传播模型能够更准确预测覆盖效果;应用网络的前期和正式规划设计。,覆盖规划TDL链路预算,TDL 的D频段上下行以256kbps/1024kbps为
2、边缘速率,TDS以上行CS64k作为边缘业务,分别做链路预算的结果如右表:,TDL在D频段上覆盖半径是TDS A频段上覆盖半径的85,理论上覆盖面积比为71,即TDL LTE D频段相对于A频段多需要29%的站点数。D频段在密集城区站间距要求在250350米之间;在一般城区站间距要求在350450米之间。,无线网络覆盖标准分析-站间距,杭州中心城区F频段TDL网络选取不同站间距386M/486M/645M区域,拉网测试结果如图;RSRP对比:386M和486M站间距在5%的最差覆盖区域差别不大,但是会比645M站间距区域的RSRP大5dB左右。SINR对比:空扰下三种站间距下均满足95%区域S
3、INR3dB,但是486M和645M站间距在SINR10dB区域明显好于386M站间距的SINR分布。Throughput对比:综合覆盖和干扰的影响,486M站间距的吞吐量分布最佳。最佳规划站间距的研究正在与移动集团合作进一步开展选择一个区域,通过开关站点和优化工作构造不同站间距区域,对比分析网络性能。根据现有实验网的测试数据,推荐站间距标准如下:F频段城区场景建议站间距400-500米D频段热点连续覆盖场景站间距根据F/D的覆盖差异,建议站间距350-450米,386M站间距 486M站间距 645M站间距,覆盖规划TDL仿真预测,U-Net V3R7遵循一般网络仿真操作流程。建立工程后需要
4、进行网络建模,包括:导入电子地图设置天线/传模设置网元参数上述设置完成后,可以进行覆盖预测及Monte-Carlo仿真。,U-Net V3R7有RF参数自动优化的功能。以提升RSRP和SINR为目标,对扇区方位角,天线下倾角及RS功率等指标进行优化。节省人工调整的时间,深圳仿真覆盖预测,罗湖F频段仿真结果覆盖不达标区域主要集中于密集高层楼宇,除去高层建筑(40m),RSRP-110概率为98.8% ,RSRP-100概率为93%,则覆盖基本达标室分建设作为重点提升覆盖手段,罗湖D频段仿真结果D频段和F频段共站,覆盖不达标区域基本相同,主要集中于密集高层楼宇,除去高层建筑(40m),RSRP-1
5、10概率为89.6% ,则覆盖基本达标室分建设同样作为重点提升覆盖手段,龙岗F频段仿真结果龙岗深度覆盖问题区域主要为低矮建筑区(高度小于20m),大部分为住宅区 此类区域可通过增添宏站覆盖即可覆盖达标,容量规划,基于UNET仿真软件的容量仿真结果,基于系统仿真的容量结果:基于193的理想站点拓扑结构;只能考虑典型的传播环境;可以应用于网络的前期规划设计。,基于Unet仿真软件的覆盖预测:考虑了站点拓扑的不理想特性;考虑了站点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物对用户的影响;应用网络的前期和正式规划设计。,杭州LTE路测结果,截至5月17日,杭州LTE现网优化结果如右表所示(F频段,平均站距590米):从测试结果
6、看,下行平均下载速率在20MHz左右。,TD-LTE 常规规划方法继承TDS网络“点线面” 规划,按照TDL规划目标进行调整的规划方法,无线网络规划流程,继承TDS网络“点线面” 规划的TDL网络规划流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看,TDL在F频段上可以实现与TDS同覆盖TDL在D频段上覆盖可以通过TDS覆盖进行折算TDS网络规划可以借助现网的实测数据实现“点、线、面”联合规划,手段丰富规划结果更准确。TDL可以借助TDS规划,提升规划结果的质量,具体流程方法如下:,1、基于TDS“点、线、面”规划,2、TDL继承TDS规划结果,进行仿真,3、TDL的规划标准对结果微调,4、TDL规划结果输出,RS
7、RPSINR网络结构,站点继承参数配置仿真预测,加站规划加站细化,TDL F频段和TDS双模网络同覆盖分析,TDSL在 FA频段下链路预算的小区半径,TDL覆盖边界,TDS覆盖边界,实测分析:杭州现网测试结果表明:TDS与TDL共站址共天馈时,网络覆盖边缘基本重合。,理论分析:以边缘业务速率进行链路预算,TDS与TDL的覆盖半径相当;从仿真的结果看TDS弱覆盖区域TDL也同样存在。,前提和预测方法TDS网络与LTE网络共站利用TDS实测数据和工参信息:发射功率、天线增益、馈线损耗、穿透损耗、终端增益等值,计算出TDS的路径损耗,计算TDS与TDL路损差值根据LTE发射功率计算导频接收功率,从而
8、预测LTE覆盖水平。示例:假设TDS某点的测量报告的主服务小区A的RSCP为-80dBm,工参如上表所示,则计算A点LTE的RSRP计算过程为 RSRP=-80+(15.233)- 33.9*log(2585)- log(2010)+(15-15)(0-0)+(0-0)(20-20)=-101.5(dBm)则A点的RSRP为101.5dBm,COST231-Hata传播模型(密集城区场景),在密集城区组网的室外覆盖场景,用户更多会接收到绕射和反射信号。业界通常用COS231经验模型描述:,假定相同距离d,A/D在密集城区的室外传播损耗差异,对于室外打室内覆盖场景,还需要考虑不同频率的室内穿透损
9、耗和室内绕射损耗的影响。频率越高,穿透损耗越小,绕射损耗越大;通常,室内绕射占主导因素,差异至少12dB,针对2G以上频段无成熟的经验传播模型,先尝试用业界通用的COST231-Hata经验模型做近似估算,估算值偏乐观,仅作参考,TDL D频段覆盖由TDS覆盖折算的理论分析,TD-SCDMA网络连续覆盖规划指标MR:(点)基本目标:目标覆盖区域内弱覆盖小区总数的比例小于10挑战目标:目标覆盖区域内弱覆盖小区总数的比例小于5路测:(线)基本目标:目标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区域导频信号强度大于-80dBm挑战目标: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区域导频信号强度大于-80dBm仿真:(面)基本目标:目标覆盖
10、区域P-CCPCH RSCP-95dBm的覆盖率大于95%挑战目标:目标覆盖区域P-CCPCH RSCP-95dBm的覆盖率大于98%,TDS的点线面覆盖评估,优点:数据准确,信息丰富,优点:真实网络数据,体现现网用户覆盖、数据全面,缺点:无法检测到无覆盖区域,点:用户MR和投诉数据,线:网格路测数据,缺点:仅体现路面及周边区域覆盖水平,优点:评估全面,弥补“点线”不足,面:网规仿真数据,缺点:评估准确性、时效性欠佳,点:基于MR规划,评估标准:基于MR数据制作栅格化地图,PCCPCH RSCP- 95dBm的区域判定为弱覆盖,MR数据地理化分析,将MR栅格化覆盖地图,依据弱覆盖占比,在Map
11、info中进行渲染,线:路测数据评估,路测数据,城区典型三种建筑结构,穿透损耗实测如下:,某局点以-80dBm为界,路测覆盖率已达到95.28%,整体路面覆盖基本达标,从道路测试预测整网的覆盖:假设道路测试点处为楼宇,预测真实用户在“楼宇”内发起业务时的覆盖电平,考虑“楼宇”穿透损耗15dB,将基于路测PCCPCH RSCP判断弱覆盖标准从-95dBm映射为-80dBm。,路测数据分析,评估标准:PCCPCH电平小于-80dBm的路段大于50米线路为弱覆盖区,面:仿真数据评估,标准:PCCPCH电平-95dBm为限、覆盖率达到95%,仿真数据,仿真数据分析,网络仿真是指采用相应精度的电子地图、
12、与现网匹配的天线文件,现网工参表;通过建立相关预测工参,从PCCPCH RSCP电平分布图及统计覆盖进行预测。覆盖仿真时,已经考虑了室内的穿透损耗,可以将-95dBm作为判别标准,按照仿真标准,典型城市满足仿真标准,城区宏站站间距要求为300450米,点线面结合规划,实现TDS高质量规划结果输出,基于MR与投诉弱覆盖检测,精确寻找弱覆盖区域,基于MR数据规划,细化规划原则:站点布放尽可能规整 ,尽量符合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一般要求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天线高度不宜过高,控制在40米以下,或者与其覆盖范围内基本保持一致,且要求天线主瓣方向无明显阻挡。方向角尽可能规整,
13、同站两扇区夹角不小于100度,不大于150度。下倾角的设置不宜过小其他的实际因素,基于仿真规划,基于5M高精度地图仿真,寻找“点线”分析无法涉及区域,规划汇总,面,点,基于路测规划,线,基于ATU测试数据,进行路面弱覆盖分析,继承TDS规划结果,按照TDL规划目标进行规划调整,按照无缝连续覆盖的规划目标,借助TDS“点、线、面”的规划方法,可以得到比较准确和高质量的站点规模的规划结果。在此基础上,按照TDL的规划目标,对规划结果做进一步的调整,以输出满足TDSL双模网络要求的规划结果。具体流程包括以下两个步骤:TDL首先继承TDS的网络规划结果站点数量站址信息以TDL的规划标准对规划结果进行微
14、调,调整重点关注SINR、吞吐率规划目标站点增删:针对现已开通TDS站点,通过SINR、站间距等判断是否选择性开通TDL超高站降站高:同上,是否进行降低站高处理确定新增站点的站高、方位角、下倾角等信息:针对新增站点通过自规划确定上述信息综上,输出双模网络的规划结果,借助TDS丰富的规划手段,以TDL网络规划目标为要求,实现TDL高质量规划结果输出,第一步,通过TDL仿真评估TDS规划结果,输入:TDS现网站点+“点、线、面”规划站点输出:TDL仿真覆盖率/业务速率预测结果,第二步:TDL仿真规划调整,TDL仿真规划评估维度和调整方法,Content,1,无线网络规划流程,2,无线参数规划介绍,
15、无线参数规划工具,PCI码是LTE物理小区标识,方便终端对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进行区分。UE通过检索辅同步序列(SSCH确定小区组ID)以及主同步序列(PSCH确定组内ID),二者相结合来确定具体的小区ID。,PRACH码用于终端随机接入LTE小区,使用PRACH码随机接入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立,重新恢复上行同步的唯一策略。,LTE网络是快速硬切换网络,好的邻区规划是保证LTE网络性能的基本要求。,华为UNET仿真软件可以为参数规划提供准确便利的支撑!,PCI规划,PRACH规划,邻区规划,TD-LTE TA规划与配置TD-LTE PRACH规划与配置 TD-LTE 功率规划与配置
16、TD-LTE PCI规划TD-LTE邻区、时隙与频率规划,无线参数规划介绍,TA/TAL概述,TA(Tracking area,跟踪区)功能:,跟踪区(Tracking Area,TA)是LTE/SAE系统为UE的位置管理新设立的概念。其被定义为UE不需要更新服务的自由移动区域。,TAL(Tracking area,跟踪区)功能:,确保寻呼区域内寻呼信道容量不受限; 区域边界的位置更新开销最小,同时易于管理。,“多注册TA”是3GPP Release8协议规定的LTE位置管理方案,特点在于多个TA可组成一个TAL,这些TA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TAL(TA List)内移动时无需要执行位置
17、区更新,TA/TAL规划原则:,TD-LTE位置管理- paging,寻呼信道,寻呼相关配置,Paging DRX Cycle: 寻呼周期,后台可配置值为32、64 、128 、256帧 Paging Frame: PF为寻呼周期下对应的一个寻呼无线帧(10ms) Paging Occasion: 终端需要监听的PDCCH在寻呼无线帧上的子帧(1ms),寻呼消息是由逻辑信道PCCH承载,而最终承载PCH数据块的是PDSCH物理信道,LTE的寻呼是以TAL为单位下发的,即一条寻呼消息会在TAL下的所有TA中发送。,TD-LTE位置管理- paging,UE通过在对应的PO位置上监听PDCCH信道
18、是否含有P-RNTI。若PDCCH上携带P-RNTI,则通过PDCCH上的P-RNTI以及对应的频率资源和编码格式指示,即可读取对应的寻呼消息;若终端在PDCCH上未解析出P-RNTI,则无需去接收PDSCH物理信道,则依照DRX周期进入休眠。,用户对应PF的帧号SFN:SFN mod T= (T div N)*(UE_ID mod N)用户对应PO的子帧号i_s:i_s = (UE_ID/N) mod NsUE_ID = (IMSI后10bits)mod 1024 即UE_ID后10位bit相同的均使用同一个寻呼时隙每周期T的寻呼时隙数由Nb决定,每周期总的寻呼时隙数T*Nb,TA&TAL规
19、划,标准TA配置的限制,核心网USN对单个TA包含的基站数目的限制为100个eNB。 基于UE分布和移动行为的改变需要TA优化(重配置)的时候,改变所属TA的小区需要重启小区并中断业务。 标准TA配置下,TA包含的小区不重叠,每个UE只能注册到唯一的一个TA下。此时当TA边界的UE往返频繁移动时,会导致两个或多个TA之间的乒乓TAU 标准TA配置下,可能造成瞬时的网络负载增加(如火车高速跨越TA边界),降低目标小区的QoS并增加信令资源的拥塞。,TAL配置方案,TAlist方案特点在于多个TA可组成一个TAL,这些TA同时分配给一个UE。UE在TAL(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更新
20、。目前版本核心网产品中,只能实现静态的TAL,即当UE附着到网络时,由网络决定分配哪些TA(一张TAL)给UE(小区级),UE注册到所有这些TA中。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L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U,网络给UE重新分配一组TA(另一张和小区关联的TAL),新分配的TAL和原TAL不重叠。,TA&TAL规划,TA&TAL规划流程,寻呼容量分析,eNB侧寻呼容量分析,PDSCH负载,PDCCH负载,eNB寻呼负荷,目前我司eRAN3.0规格下eNB支持最大每秒500次寻呼,规划TAL大小时建议采用70%寻呼负荷,即每秒能处理的寻呼消息数为350pages/s,寻呼阻塞,eNB的寻呼性能
21、为上述四种参数关联寻呼性能的最小值:,在实际的密集城区场景中(以上海场景为例,2000个sites共10000000用户),考虑平均40%渗透率(来源于网规口径城区场景的平均渗透率)时,则每站平均用户数为2000。每个用户的平均话务模型值为 ,,此时eNB寻呼性能对TA List范围内所能包含的eNB数限制为:,在郊区场景中,我们考虑话务负荷跟城区的差异,适当减小单站估算用户个数,考虑平均20%渗透率时将单站平均用户数设置为1000个。,寻呼容量分析,TA&TAL规划基线规格建议,深圳TA/TAL规划结果,规划步骤:考虑室分,每个TA区包含站数小于60个;每个TAL下TA区站数基本均衡,总站数
22、小于300;TAL继承现有TDS跟踪区规划;使用MAPINFO软件完成规划。,TAL规划结果,TA规划结果,TD-LTE TA规划与配置TD-LTE PRACH规划与配置 TD-LTE 功率规划与配置TD-LTE PCI规划TD-LTE邻区、时隙与频率规划,无线参数规划介绍,PRACH概述,随机接入在LTE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立,重新恢复上行同步的唯一策略。随机接入过程和确定性的上下行调度不同之处在于其具有随机性,首先,UE在随机时刻选择前导序列接入;其次接入的结果也具有随机性,并不能保证100的成功。随机接入控制算法作用就是尽量保证随机接入成功性,把不确定性控
23、制在可接受的范围。,ZC根序列不同,那么生成的Preamble序列是正交的。通过在相邻的小区之间规划不同的根序列可以有效消除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冲突。因此在PRACH的参数规划中,ZC根序列的规划是最重要的一个参数。ZC根序列规划通过网络规划为多个小区自动分配合理的前导索引,保证高速小区优先分配检测性能较好的前导序列,且相邻小区分配不同前导序列以降低干扰。,PRACH格式,特殊子帧,上行子帧1,上行子帧2,上行子帧3,格式4,格式0,格式1,格式2,格式3,PRACH参数规划,PRACH根序列是采用ZC序列作为根序列(以下简称为ZC根序列),由于每个小区前导序列是由ZC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生成,每个
24、小区的前导序列为64个,UE使用的前导序列是随机选择或由eNB分配的 Format 03下,ZC根序列索引有838个,Ncs取值有16种,ZC序列长度为839; Format 4下,ZC根序列索引有138个,Ncs取值有7种,ZC序列的长度为139PRACH规划目的是为小区分配ZC根序列索引以保证相邻小区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从而降低相邻小区使用相同的前导序列而产生的相互干扰。,Ncs选择的约束,Ncs配置的Ncs值不宜过小,否则超过Ncs对应半径的用户由于无法被识别出正确的Preamble必然导致无法接入。Ncs也不宜过大,即超过基站需要支持的接入半径,会造成基站的资源浪费。Ncs的
25、选择和小区半径的大小、最大的时延扩展有关,满足如下的关系:,上面的公式,T preamble_s 为ZC序列的抽样长度,对于Preamble format 03,T preamble_s = 800 /839,对于Preamble format 4,T preamble_s = 133 /139,每小区产生64个Preamble需要的根序列索引数:,单个根序列产生Preamble序列个数计算(适用低速小区):,ZC根序列规划原则,ZC根序列索引和Ncs取值是生成前导序列所必须的参数。ZC根序列索引分配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优先分配高速小区对应的ZC根序列索引,然后对中低速小区分配对应的ZC根
26、序列。由于ZC根序列索引个数有限,因此如果某待规划区域下的小区超过ZC根序列索引的个数,当ZC根序列索引使用完后,应对ZC根序列索引的使用进行复用,复用规则为当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两个小区可以复用同一个ZC根序列索引。对中低速小区分配ZC根序列时只需要考虑Ncs,对高速小区除了考虑Ncs外,还需要考虑频偏。Format4子载波较宽,不需要考虑频偏。,罗湖及龙岗PRACH规划结果,罗湖区域小区PRACH规划结果,龙岗区域小区PRACH规划结果,TD-LTE TA规划与配置TD-LTE PRACH规划与配置 TD-LTE 功率规划与配置TD-LTE PCI规划TD-LTE邻区、时隙与
27、频率规划,无线参数规划介绍,LTE导频图案,TypeA符号:无RS的OFDM符号。TypeB符号:含RS的OFDM符号。,8天线映射两端口的方式,LTE前向功率分配,典型情况使用!这时候RS符号功率比业务符号功率高3dB,PA=-3.,LTE RRU功率和导频功率的折算,:表示当前小区的单根物理天线上的RS RE功率值。RRU实际发射功率:一般以单天线最大发射功率来表示。RRU总输出功率:从天线口看,RRU的总输出功率。假设机顶口的功率为8X5W的规格,那么 ,单根天线上的功率为:结合运营商的需求和产品特性算法。如果配置成2端口,且保证TypeA和TypeB符号上的数据RE功率是相等的,PB=
28、1,PA=-3 。若系统带宽为20MHz,共100个RB,那么,RS功率配置为如果已知道单天线上的RS配置功率 、 和 ,则单根天线的发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如果是8天线,则总输出功率为5*8=40W.注:以上公式默认TypeA和TypeB符号上的总功率是相等,这样保证发射功率利用率最大。,深圳参数规划,深圳功率规划,规划步骤:在网络建设初期,一般TDL站点和现有网络共站,如TDS网络,根据覆盖相同的原则,可以进行功率参数映射原则,作为TDL初始的功率设置;进行同站小区间TDS和TDL功率的映射;对功率超过要求的上下限小区进行调整。,参考信号RS发射功率典型配置(单天线5W),TD-LTE TA
29、规划与配置TD-LTE PRACH规划与配置 TD-LTE 功率规划与配置TD-LTE PCI规划TD-LTE邻区、时隙与频率规划,无线参数规划介绍,物理小区标识PCI是方便终端对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进行区分,保证在相关小区覆盖范围内没有相同的物理小区标识。LTE的小区搜索流程确定了采用小区ID分组的形式,通过检索辅同步序列(SSCH确定小区组ID)以及主同步序列(PSCH确定组内ID),二者相结合来确定具体的小区ID,每个小区ID组包含3个小区ID,分为168个组,最终确定LTE的小区ID数量为504个。,其中 取值为0167 , 取值为02,LTE PCI标识和规划原则,对主小区有强干扰的其
30、它同频小区,不能使用与主小区相同的PCI(异频小区的邻区可以使用相同的PCI) 邻小区导频符号V-shift错开最优化原则- -模3(2/4天线场景) 或 模6(单天线场景)原则 LTE导频符号在频域的位置与该小区分配的PCI码相关,通过将邻小区的导频率符号频域位置尽可能地错开,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导频符号相互之间的干扰 基于实现简单,清晰明了,容易扩展的目标,目前采用的规划原则:同一站点的PCI分配在同一个PCI组内,相邻站点的PCI在不同的PCI组内,如基站A的PCI为:33 34 35。,PCI规划原则,PCI mod 3=0,PCI mod 3 =1,PCI mod 3 =2,PCI 决定
31、了RS信号在频域的位置(PCI Mod 3决定了导频位置),No used for transmission on this antenna port,Port 0,Port 1,Reference symbols on this antenna port,基站2port:不同PCI对应的参考信号模板,相邻小区的导频位置错开在网络负载较轻时可获得更好的性能,RS位置,PCI冲突,实际组网规划中不可避免的要对504个PCI进行复用,若规划中复用距离过小,就会使一些非相关的导频信号产生干扰,在跟踪导频信号时就会产生错误。如果错误发生在移动台识别系统的呼叫过程中,就可能导致切换到错误的小区,严重时甚
32、至会掉话。常见的PCI冲突主要有以下两种,Collision,Confusion,相邻小区分配相同的PCI,导致重叠区域中至多只有一个小区会被UE检测到,而初始小区搜索时只能同步到其中一个小区,而该小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此情况为collision,某小区的两个相邻小区具有相同的PCI,这种情况下如果UE请求切换到ID为A的小区,eNB不知道哪个为目标小区。此情况为confusion,规划步骤:先规划邻区,保证邻区内无PCI重复;预留部分作为后期扩容使用;使用Unet软件进行规划,保证原则的实施;使用Unet进行复用检查,也可以进行人工检查模3冲突;,PCI 规划结果 PCI模3检查,PCI后期
33、优化方法:使用AFCC软件工具基于拓扑进行PCI和模3复用检查和优化;网络建设初期使用路测数据输入AFCC软件,可以进行PCI的mod3优化;网络建设中期,已有大量用户,可以使用MR数据输入AFCC软件进行PCI的mod3优化。,深圳PCI规划结果,TD-LTE TA规划与配置TD-LTE PRACH规划与配置 TD-LTE 功率规划与配置TD-LTE PCI规划TD-LTE邻区、时隙与频率规划,无线参数规划介绍,邻区和X2接口规划,LTE网络是快速硬切换网络,好的邻区规划是保证LTE网络性能的基本要求。LTE的切换测量是基于频点而不是基于邻区列表,因此可以尽量多配邻区。LTE邻区规划,有以下
34、几个基本原则: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并需考虑实际组网下的切换可能性,比如空旷场景下的波导效应的影响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扇区把B作为邻区,B也要把A作为邻区。在某些场景下需要设单向邻区可以通过Black list实现。对于站间距较小的城区场景,邻区可以多配但是要考虑数量限制并留一定余量。目前我司产品对于同频最大可以配置32个,异频邻区最大可配置64个,异系统邻区最大可以配置64个。因为LTE的邻区不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而且检测周期非常短,所以只需要考虑不遗漏邻区,而不需要严格按照信号强度来排序相邻小区。邻区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利用现网数据规划邻区 使用预规划软件规划邻区系
35、统自动规划邻区X2接口规划是基于邻区关系的,规划中把有切换关系的两个eNodeB之间配置X2链路。 X2接口也是双向的,每eNB最多支持32个。,深圳邻区规划,规划步骤:将TDS邻区转换为TDL的邻区,作为初始邻区,在这个基础上增加邻区作为TDL最终邻区;使用Unet软件进行规划,同时考虑覆盖预测和基于拓扑结构;在Unet软件中进行邻区合理性检查和手动增加和删除邻区;对邻区数超过32个的小区需要删除掉多于的小区,对于邻区小于10个的需要重点检查。,邻区规划结果检查,时隙配比,上下行时隙配置原则业务需求:先进行相应的话务分析,再根据所需的话务模型,定出具体的时隙配置比例.如果所需的下行数据比较多
36、,则选择下行symbol占用比较多的。上行业务需求比较大,就选择上行symbol多的。异系统共存:当存在异系统共存的时候,对特殊子帧配比也有相应的影响。,特殊时隙配置:根据小区半径、小区用户数、下行吞吐率综合决定,首先确定GP:小区半径即覆盖距离是决定条件。根据远端的上行和下行的时间差来确定GP的大小,从而确定时隙之间的配比。一般超远覆盖时所需要的GP要尽可能的大来满足超远覆盖所需要正确传输的环回时延(如采用3:9:2)。其次 在满足小区半径情况下,尽量减少GP符号数,以便下行有更多符号用于数据传输。其次确定UpPTS:一般用于上行SRS,由小区用户数决定。用户数少时为1,用户数多时为2,以便
37、基站准确及时估计各用户信道条件。最后确定DwPTS:上述参数确定后,取值唯一。异系统共存:如果需要和其他TDD异系统共存时,还需要对特殊时隙的配置进一步进行限制。,广覆盖典型配置:3:9 :2城区典型配置:10:2:2,频率规划方案,信道带宽:10MHz 系统频段:2.6GHz MIMO: OL-Switch 基站天线:2T2R 终端天线:1T2R 站间距:密集城区500m 传播模型:Cost - Hata PDCCH overhead: 3 OFDM symbols per sub-frame(1ms) PUCCH overhead: 4 RBs,系统仿真输入条件,(扇区频谱效率基站每扇区平均吞吐量/整网使用的频谱带宽),不同组网方式的吞吐量&频谱效率比较,从频谱效率方面考虑,建议室外采用同频组网.,感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