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决策,一、决策的含义 二、制定决策的过程 三、决策的类别 四、决策陷阱 五、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一、决策的含义,狭义: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 广义: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 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决策能力是衡量管理者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选择你的人生伴侣?,二、决策制定的过程,1、发现问题 2、拟定方案 3、评价选择方案 4、实施审查方案,1、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发现差距,识别问题,明确奋斗目标,是决策的起点。 问题的识别和判断常常带有
2、主观色彩。 提高识别问题的准确性,必须把握客观事实。,2、拟定方案,足够多的方案 方案的差异性 方案的高质量 方案的可行性,3、评价选择方案,寻找满意答案 如何评价方案的优劣? 根据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出先后次序,并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把各个目标统一成一个标准。 定性东西的定量化,如何评价选择方案?,4、实施审查方案,选定的方案如得不到实施,仍可能是失败的。,三、决策类别,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 2、按决策的确定性程度 3、按决策的形态性质 4、按决策参与对象,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战略决策:事关组织兴衰成败,通常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经营方向等,决策权由最高层领导行使。
3、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政策,决策权主要由中层领导行使。 业务决策:属于日常管理活动的决策,由基层管理者负责进行。,2、按决策的确定性程度,确定性决策:在确定条件下,清楚地了解自我目标并对所作的选择的结果有精确的,可靠的了解。 风险决策:当对所作出的选择不能肯定地预测它的结果到底如何,但知道每一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大小。 不确定性决策: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者对他们的决策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其出现的概率了解很少。,3、按决策的形态性质,程序化决策:经常重复发生,按原定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即性、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
4、4、按决策参与对象,个人决策 优点:效率高、责任明确。 缺点:决策质量不高、可执行性差。,群体决策,优点 提供更完备信息 拟定更多的方案 更好地执行 缺点 成本高 责任不清 屈从压力 少数人统治,群体决策,决策群体的规模: 一般57人为宜(奇数)。 这样的群体大得足以使成员变换角色,却又小得使不善辞令者积极参与讨论。,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 决策速度 快 慢 决策参与 弱 强 适合于解决问题 新问题 现存问题 决策结果 独断型 妥协型 决策成本 低 高 选择能力 决断能力强 决断能力弱 实施能力 弱 强 责任明确 明确 差,决策方式的选择,决策问题的性质 参与者的能力 相
5、互作用的方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四、决策陷阱,1、加框效应 2、投入升级,1、加框效应,含义 决策者在涉及风险决策的条件下,对低概率事件进行过高估计的倾向,使得人们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 实质 主观认识的扭曲,没看到真正的输赢概率,降低对损失可能性的估计,提高对赢利概率的估计。,2、投入升级,含义 决策者为了证明其最初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向已经证明失败的地方增加新的投资,希望弥补过去的损失,并最终获利。 实质 人们对未来获得高额收益的期望,和即使在低概率条件下运气也会改变的信念相结合的产物。,管理小知识,决策失误的因素 一个客观因素:决策信息不充分 四个主观
6、因素:情感、情绪、价值偏好、思维惯性,五、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准确的收集、利用信息 不要轻信 不要轻易放弃相互矛盾或截然相反的意见 对专家意见要避免盲从 要注意信息的时间性和获取信息的代价 明智地把握决策时机和确定决策者 核心和关键、轻重缓急 克服决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急于求成、优柔寡断、求全求美 学会处理错误的决策 承认、检查、调整、改正,美国管理协会评出的12项最优决策,迪斯尼将动画片更名为“ 米老鼠” 60年代初,莫利斯创“ 万宝路”(西部牛仔) 1980年,特纳创CNN,24小时新闻 1924年,沃森将“ 计算制表记录”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1981年,盖茨向IBM发DOS软件许可证 SONY开发“ 随身听” 1984年,苹果开发PC,施乐丧失良机 1072年,威尼斯与热亚那合资商业航海 1903年,福特开发生产线 1492年,西班牙女王派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 1905年,西尔斯公司开发商品邮购业务 20世纪70年代,松下开发VHS视频技术,颁发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