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79807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波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标准化建设标准(试行) 一、组织管理(5 分) 1、所在街道(乡镇)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员,所辖社区(村)设立公共卫生联络员,协调组织开展相关社区卫生工作。 2、中心有专职分管领导,成立社区卫生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日常事务,每季度至少召开1 次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专题会议。 3、制定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计划,有年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与总结,并组织实施。 4、建立健全各项组织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上墙资料规范齐全(附后) 。 二、基本设施和科室设置(5 分) 1、设有预防保健部、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和办公室,配备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标识,整体环境简洁明快,布局合理,路标醒

2、目。 2、公共卫生用房面积不少于 400 平方米,设置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和妇女儿童保健门诊,有相应的康复、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等工作用房,设施设备配置合理。 3、免疫规划接种门诊有预诊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等,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要求;妇女保健门诊设早孕建册室、接诊室、检查室和侯诊区,达到规范化妇保门诊要求;儿童保健门诊设接诊室、检查室,临近设候诊区,达到规范化儿保门诊要求。 4、诊疗科室设置一般以临床一级科室为主,开设全科诊疗科、急诊科。 5、门诊大厅设立总服务台,输液室有空调和电教装置。 三、人员配备和培养(10 分) 1、每万服务人口配备全科医生至少 3-5 人,护士和医生比例 1:21:

3、1,每万服务人口配备预防保健人员不少于 3 人。 2、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卫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达 50%以上。 3、医护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中接受过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全科医学系列培训率达到 70%以上。 4、每年有不少于 5%的卫技人员到上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接受实践进修。 四、服务内容(30 分) 1、掌握社区基本情况 1.1、掌握社区概况(人口数量、构成比、疾病谱) 、死亡和疾病动态资料,熟知社区健康需求和社区主要健康问题。 1.2、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70%以上, 60 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达到 80%以上,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2、全面实施社区责任医生制 2

4、.1、在辖区范围内划分责任片区,确定由中心、站全科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 2.2、以小区或楼道为单位,公开社区责任医生的服务承诺、通讯方式和监督电话;编印社区卫生服务手册并发放到户,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指南;明确社区责任医生职责任务,提供家庭预防保健医疗服务。 2.3、以社区居委会(行政村)为单位,社区责任医生覆盖率达到 100%。 3、预防保健工作 3.1、建成规范儿保门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 90%以上。 3.2、建成规范妇保门诊,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达到 90%以上。 3.3、建成规范免疫规划接种门诊,五苗接种率达 95%以上。 3.4、实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按要求

5、开展重大传染病的监测管理、疫情处置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3.5、选择两种以上的重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 ,按规范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和随访,管理率达 80%以上,并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定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与指导。 3.6、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医保要求,开展辖区居民健康体检,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4、基本医疗服务 4.1、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做好社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设 24 小时急诊服务,根据需要开展巡回医疗和出诊服务。 4.2、严格执行药品进货、验收制度,药品使用规范。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物价政策和收费标准,价格公开。 4.3、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6、,有完整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病人记录。 4.4、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5、健康教育工作 5.1、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每年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咨询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 5.2、中心设立健康教育栏,定期更新内容;输液大厅等场所配置电教设施,定时播放健康教育片;候诊大厅设置健康教育资料免费发放栏,健康教育处方和资料不少于 15 种。 5.3、以居委会(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每季至少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活动。 5.4、做好辖区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健康教育活动覆盖率达 100%,指导重点机关、企事业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6、康复

7、和计生指导工作 6.1、与残联等部门合作,设立康复室,向辖区慢性病人、伤残和康复病人开放,提供康复服务。 6.2、与计生等部门合作,设立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专柜,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适宜技术服务,对辖区内居民进行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宣传和咨询服务。 7、中医药技术服务 7.1、设立中医科室,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7.2、配备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施和体现中医药特色的诊疗设备。 7.3、设立中药房或中成药专柜。 五、考核管理机制(10 分) 1、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的考核机制,实行中心与站在机构标识、药品采购、财务统计、业务培训、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

8、社会力量举办的站业务上纳入中心统一管理) 。 2、按要求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合理使用政府下拨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以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为导向的分配和激励机制,逐步实行绩效工资制,提高社区卫技人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3、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主动承担中心接诊病人需转上级医院的的导医转诊工作,及时做好上级医院下转病人的康复期医疗保健服务和随访管理,并逐步建立双向转诊信息互通机制。4、同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并按要求实施。 六、政策保障(10 分) 1、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经费按服务人口万分之三配备标准由财政全额补助。其他在职人员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金由财政全额补助。

9、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延伸下设的服务站业务用房由政府提供或租赁。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延伸下设的服务站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点机构。 4、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按每服务人口 15 元,经县(市) 、区考核后,按绩量化拨付到位。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健康体检经费按要求标准到位。 七、服务站建设(20 分) 1、按“十分钟服务圈” 要求,每 11.5 万服务人口或 1 公里左右半径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可以有中心延伸下设,也可有村卫生室转型或社会力量举办) 。 2、业务用房面积 80 平米以上,标识醒目,各项管理制度和上墙资料健全(附后) 。 3、按预防保健室

10、、全科诊疗室、注射输液室、药房等标准分室设置,配备空调和电教设施,布局合理,环境温馨。 4、按人口 20002500:1 的比例配备 1 名医务人员,至少配有 1 名以上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 5、实行 12 小时工作制。 6、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诊治,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实行上门服务和家庭护理,开通医疗咨询热线和医疗预约服务。 7、负责社区内的免疫规划、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传染病及慢性病等防治工作。 8、负责社区内妇女、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掌握社区育龄妇女及孕产妇动态数据,协助做好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工作。 9、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不同人群开展

11、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不少于 10 种。 10、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和残疾康复服务,推行“卫生、计生、康复”三合一服务。 11、按要求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社区(行政村)组织完成有关卫生工作。 八、居民满意度(10 分) 对辖区内居民满意度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晓率达 100%,对本社区责任医生的知晓率达 8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达到 80%以上,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80%以上。 附件: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制度和上墙资料 2、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管理制度和上墙资料 附件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制度和上墙资料 一、组织管理制度 (一)各类人员

12、岗位责任制;(二)技术人员培训、管理与考核制度;(三) “六位一体”的各项技术服务操作规程;(四)家庭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五)科室工作制度;(六)服务差错、事故防范制度及投诉调查处理制度;(七)会诊、转诊制度;(八)财务、药品、设备管理制度;(九)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十)全面质量管理、监督、考核与评价制度;(十一)社会民主监督与评价制度;(十二)传染病管理制度;(十三)慢性病管理制度;(十四)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制度;(十五)收费标准;(十六)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二、上墙资料 (一)社区区域概况;(二)机构平面布局图;(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图;(四)计划免疫基本情况图表;(五)妇女儿童

13、保健基本情况图表;(六)慢性病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基本情况图表;(七)社区疾病谱或死因构成谱;(八)服务公约和热线服务电话 附件 2 社区卫生服务站组织管理制度和上墙资料 一、组织管理制度 (一)全科医生工作职责;(二)社区护士工作职责;(三)慢病管理制度;(四)消毒、隔离制度;(五)健康教育宣传制度;(六)收费标准;(七)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八)档案管理制度;(九)药品管理制度;(十)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二、社区卫生服务上墙资料 (一)区域概况图;(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公示;(三)计划免疫基本情况图表;(四)妇女儿童保健基本情况图表;(五)慢病管理、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基本情况图表;(六)服务公约和热线服务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