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糖的种类.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79318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的种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糖的种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糖的种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起糖,许多糖尿病人马上会产生恐惧感,甚至对甜食也往往拒绝。其实,有不少糖或甜食-无糖食品,糖尿病人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糖是人类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它不仅使我们的饮食更加多滋多味,而且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糖为蔗糖,因其来源不同,又俗称白砂糖、白绵糖。蔗糖除了能给人们提供所感受到的纯正怡人的甜味感觉以外,每克蔗糖还能产生 4 千卡的高能量。 在社会已进入到高度文明的今天,饮食的需求已不单单是为了生存而获取能量,而更重要的是饮食已形成一种文化,一种能给现代人带来健康的手段。因此,过多摄取蔗糖,已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不健康的因素。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2、中国家,在其提出的“国民健康指南”中,无一例外地劝告国民限制对蔗糖的摄入。过多的摄入蔗糖,不仅易使人发胖,诱发高脂血症,尤其是对糖尿病人的病情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胰岛素的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糖代谢的障碍,出现血中葡萄糖(血糖)浓度增高。长期慢性过高的血糖会对人体的生理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而引发各系统(心、脑、眼、肾、神经、足、皮肤等)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目的是要稳定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使糖代谢正常。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日常生活中常常作为输液、口服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葡萄糖被摄入后会直接进入人体血液,无需机体代谢而使血

3、糖升高。糖尿病人如误食了葡萄糖会立即引起血糖升高。口服葡萄糖多数用于快速纠正低血糖病人的低血糖症。 蔗糖、麦芽糖(饴糖)是糖类中的双糖,它们被摄取后,会通过胃肠道中酶的消化分解作用产生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一个蔗糖会产生一个葡萄糖,而一个麦芽糖会产生两个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严格限制蔗糖及麦芽糖(饴糖)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对食品中蔗糖的含量甚为敏感,但向往那愉快的纯正的甜味刺激,而无法适应单纯低糖或纯粹无糖的食品。蔗糖,可谓让糖尿病人感受到“口欲、健康难两全”,望糖生畏、避而远之。糖尿病人真的要与 “糖”隔离、与诱人的甜味绝情吗? 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已告示我们,低热量甜味剂(或

4、功能性甜味剂),是两者矛盾的调和者。它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甜味的特殊需求,而且还不会使糖尿病人产生高血糖现象,是一类安全的、健康的甜味剂。不含有蔗糖(或仅含有微量蔗糖国家规定在 0.5%以下)、而使用低热量甜味剂制作的食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糖食品” 。这些低热量甜味剂往往在消化道内不被吸收,或不产生葡萄糖,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糖尿病人是安全的。 低热量甜味剂可理解为“可代替蔗糖而应用在功能食品或无糖食品中的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最主要的有如下数种,对于它们的性质、特点、体内吸收过程和对糖尿病人的影响,做如下介绍。 木糖醇:木糖醇在历史上,最初用途就是代替蔗糖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食品。食用木糖

5、醇通常是以玉米芯等天然植物为原料获取的,它被人体摄入后,引起血糖值的升高很少,一般不会引起不良的代谢效果。试验证明,木糖醇可以认为是糖尿病人的安全甜味剂。但是,木糖醇在人体肠胃中吸收的速度相对较慢,会引起渗透压的不平衡而出现暂时性轻泄和肠胃不适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在摄入量过大时出现,停止或减少摄入,这种现象即可消失;持续的摄取,人体对它的耐受性还会上升。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属双糖类多元糖醇,主要是通过麦芽糖的醇化(即氢化过程)而得。醇化完全的麦芽糖醇和麦芽糖有本质区别:麦芽糖醇在人体中的吸收率较低,其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大幅度波动,极适合制作成无糖食品供糖尿病人

6、或普通人群食用。而麦芽糖(即饴糖)却可以分解出大量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使用麦芽糖(即饴糖)制作的无糖食品,糖尿病人绝对不宜食用。还应注意,低质量的、或醇化不完全的麦芽糖醇还会含有一定量的麦芽糖,由此制作的无糖食品,糖尿病人应慎重食用。麦芽糖醇的甜度接近于蔗糖,口味纯正,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其物理性质与蔗糖相近,所以,常常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制作无糖食品。同等量的麦芽糖醇致腹泻作用较木糖醇、山梨糖醇小,且产生腹胀及胃肠不适的程度要轻。德国和荷兰的研究表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凡是可用蔗糖加工生产的食品均可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 果糖:果糖属单糖型功能性甜味剂,它不会直接影响血糖的升高,也不会导致

7、饭后的血液葡萄糖浓度迅速增加。只有数量很少的果糖代谢产物在低血糖水平时,才能转化成葡萄糖。糖尿病学家认为果糖是适合于糖尿病人较好的甜味剂。应该注意:高果糖浆与结晶果糖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严格地说目前的高果糖浆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葡萄糖,它不属于功能性甜味剂范畴,同样会引起血糖的显著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不应该食用含有高果糖浆的食品。 其他的糖醇类:赤藓糖醇、异麦芽糖醇等属于另一类的多元糖醇类功能性甜味剂。这一类糖都是由相应的糖经镍催化加氢而制得的。赤藓糖醇是小分子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 60-70%,热量是蔗糖的 10%。它不被机体内酶系统所代谢,不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健康人以

8、 1g/kg 剂量摄入 3h 后,其血糖水平和血液胰岛素水平没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赤藓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异麦芽糖醇的性质及对糖尿病人影响与麦芽糖醇相似,也是糖尿病人的安全甜味剂。这些多元糖醇(包括麦芽糖醇和木糖醇)在人体的肠胃中类似膳食纤维,不被肠胃所消化吸收。 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味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等,是另一类功能性甜味剂。合成甜味剂的优点集中体现在:(1)不参与机体代谢:大多数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经食用后原原本本的排出体外,不提供人体能量,不升高血糖,适合糖尿病、肥胖人和中老年人等特殊营养消费人群食用。(2)甜度较高:一般都在蔗糖甜度的 50 倍以上。( 3)不是口腔

9、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味不够纯正,甜味特征与蔗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使用时一般采用多种低热量甜味剂复配,以达到蔗糖的甜味纯正效果。合成甜味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批准使用,其安全性得到充分肯定,在我国也被批准使用。 阿斯巴甜属二肽类合成甜味剂,其来源是由氨基酸L-天冬氨酸和 L-苯丙氨酸缩合而成,故习惯上称其为“蛋白糖”。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类似蔗糖一样的甜味。其甜度近似于蔗糖的 160-220 倍,其最大的缺点是不稳定性,高温、酸、碱都会产生对它的破坏。世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世界病理学研究会等组织均先后发表评价,声称阿斯巴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甜味剂。 安赛蜜是

10、上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人工甜味剂。其甜度与对照物蔗糖液的浓度有关,3%浓度的对比约是蔗糖甜度的 200 倍。安赛蜜甜味单一,没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所具有的苦后味与金属味,它常与其它甜味剂复配使用。安赛蜜最大的特点是对热和酸性质稳定,即使在酸性饮料极限(40、PH3) 环境条件下也未发现甜味有任何的损失现象。用安赛蜜作甜味剂的范围很广,包括供糖尿病人的食品及低能量食品,并可作糖的替代品。 糖精钠作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其甜度为蔗糖的 300 倍, 糖精钠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可广泛用于各类食品中。尽管因其在食用方面受到过质疑,但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目前 ,美国、英国、欧共体及中国等 80 多个国家仍继续使用。世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也同意继续使用。 目前,使用低热量甜味剂制作无糖食品已经比较普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无糖食品琳琅满目,的确为糖尿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糖尿病人掌握了以上各种糖的特点,就可以准确区分哪些无糖食品是适合自己食用的了。当然,这不包括食用以自然含有蔗糖的食品原料(如含糖水果)、或使用饴糖等制作的不安全的“无糖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