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南方医院医疗综合楼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一 、建设单位简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 1941 年,座落在白云山东麓麒麟岗,占地 20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3 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 23 万平方米,展开病床 1806 张, 设置专业学科 50 余个。拥有最新型 3.0T 核磁共振、16 排CT、双源 CT、ECT、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适形调强放疗系统等一批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 4000 多件,设备资产总价逾 6 亿元。2008 年全年门急诊量近 199 万人次,5000 人/日,年住院量达 5.0 万余人次。二 、
2、工程项目背景资料南方医院原有外科住院楼条件落后,流程不合理,已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 拟在院内原外科楼的南面广场新建一栋医疗综合楼,将原外科楼的主要住院科室和手术部迁至新楼,新医疗综合楼规划床位数为 1400张(以实际建设为准)。新楼建成后,原外科楼内主要布局不变,拟将部分内科住院科室搬入,并考虑在部分楼层与新楼建立连接。该项目已得到广东省发改委立项批文(粤发改社函【2008】2675 号)。1、方位图:详见附图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与规划设计条件正在同步报批3、周边环境现状南方医院周边城市干道通达,交通便利。西面有广州大道,地铁站即将开通,东面广从路,北面靠近快速干线,南面靠近高速公路出入
3、口。拟建的综合楼项目位于我院中部,建设用地北面为旧外科住院大楼,东面为职工2饭堂,西面为医技楼等建筑,南面现家属区用房和实验楼可拆除。详见现状地形图。4、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附近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拟建地区场地自上而下地质各层依次为:第四系杂填土层(Qml)、冲积层(Qal)、残积层(Qel)、白垩系沉 积岩层(K)组成。第四系杂填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砂、 砖块 、混凝土碎块等堆积而成,冲积土主要为粉质粘土,残积土主要由泥质粉沙层、泥质砂岩等风化残积而成的粉质粘土。白垩系沉积岩层由花岗岩组成,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花岗岩带和中风化花岗岩。三 、 设计原则1、设计应遵循“ 创作精品、高起点、高品质、
4、人性化、数字化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的总原则 。与世界一流医院建筑水平同步, 设计理念先进、功能流程合理、空间组织严谨、环境优美宜人,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需求。2、设计应满足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广东省医院现代化目标和指标评价标准等医院建设有关标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 年版)的要求,符合广州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及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3、突出南方地区医院的特色,体现“重点突出、 规模运营、特色发展、质量取胜”的建院方 针 ,满足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功能要求和综合医院住院部的科学流程。本设计工程属于院内改扩建,故需与医院现有的建筑以及使用
5、功能进行整合,包括布局、流程、风格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正确处理新旧建筑的空间、流线、交通组织等关系。从总平面设计到交通流线3的组织,从各种功能用房的位置选择到平面布置等,均要满足医疗功能的分区和要求,以及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保证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和低运行成本。同时充分考虑平时能满足大型综合医院的合理运转,突发性重大疫情发生时能满足抢救病员的基本需要。4、 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设计理念。要求应用新的设计手法,创 造吸引人、关怀人的公共空间,美化诊断及治疗用房病房以及医护用房。要通过建筑装修的表现和环境设计,创造有利于病人诊治、康复、休养的安静舒适的内外部环境
6、,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同时,要注意改善 员工的工作条件,使其能够在较好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务。5、 要体现设计创新和节能意识,塑造生态化建筑。善于借鉴国内外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在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运行能耗等方面进行创新构思。要求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注重建筑体型和朝向的选择。采取适当的建筑形式,使新建综合楼整体布局紧凑、协调,有效节约用地。在 满足必要的医疗流程、卫生、安全间隔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医院内部工作流程的要求,使医院各部分密切联系,从而降低能耗,节 省能源,减 轻医护人员 的劳动强度,提
7、高工作效率。6、要体现发展意识和人文意识,协调现代化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及医院规划的可持续性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到医院未来发展及医院建筑、医疗设备不断增加的需要,要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要增强通用性和灵活性,以适应 医院功能和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将建筑艺术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融合,体现中国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医4学文化以及历史人文。不可盲目照搬国外医院模式,注重保持建筑群体形态和外观设计的协调一致,整体外观应与外部环境的完美结合。7、实现医院信息数字化建设,国家医改方案的实施和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医 疗信息共享、医院全面信息化数字化的实施,必将引起医院的工作流程、运营模式
8、发生极大的改变和创新,是医院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化经济市场对医院提出的挑战。希望设计师能以超前的医院设计经验,借鉴国外医院的先进模式,作出切实符合南方医院的科学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规划与建设的优化方案,使医院走在行业的前列,在信息数字化进程中全面发展。8、实行造价控制的设计方式。要求设计师以高度的责任感、科学的工作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这是医院关注的重点,要求在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及造价分析中得以体现。四 、 规划设计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我院的控制性规划正在同步报批当中,所以本项目应符合未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我院控制性规划的基本要求。目前按立项批文的要求大楼总建筑面积
9、 105500 平方米(按实际需求可以小于该面积),其中:地上二十一层,0.00 以上建筑控高 97 米,建筑面 积 86000 平方米,计划床位数 1400 张(具体各层功能及层数投标设计单位可根据使用要求及合理的医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13000 平方米,预计车位数 500 辆(考虑设置地下机械停车库的层高);主干道路南面现有建筑部分拆除,将规划为绿化广场,供病人休闲,地下设置一层停车场6500 平方米。在考虑规划退缩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充分地利用医院5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医院的人流、物流、车流。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必须考虑与门诊楼、医技楼、旧住院楼和后勤供应
10、在医疗流程、建筑物衔接上的合理匹配,相互之间交通便利,使得重新规划后的医院布局合理。在整体外环境规划方面,突出绿色、环保,使医院处于绿化环境之中,美化环境,调节生态,体 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意境。五 、建筑设计要求拟建医院规划为一栋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一层的综合性住院大楼(不是唯一的)。建筑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无障碍设计。1、整体建筑形态,因地制宜, 顺应地势,注重立意构思和内涵。要求素雅温馨、简 朴大方, 亲 切而具备现代化医院住院部的特色。强调独创性、合理性,力求创造全新的建筑形象,又兼顾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匹配,特别要处理好与旧外科楼的空间交通连接(不一定每层都连)。考虑建筑垂直距离和空间利用率
11、的合理配置,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以及人流拥挤对垂直交通造成压力,利于防灾避难,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应考虑广州的气候特征,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采光和建筑物周边绿化达到最佳程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2、公共区域,新楼首层除必要的功能用房外,需考虑设置供人员活动的共享空间。其余各层功能的公共区域主要是电梯厅,楼梯间,公共卫生间,谈话间、配餐室等。设 置要求宽敞、通 风。室外部分除综合楼和附属群楼必要的占地外其余作病人活动场地,特别是主干道路南面将规划为绿化广场,供病人休闲,地下设置停车场,所以要考虑主干道在新楼前面的部分下沉处理,使病人过到绿化广场时避开
12、主干道车流实现人车分流。63、辅助用房,新楼内除设置各科的住院病房及医疗设施外,还设置有麻醉科、手术部、放射科、超声科、腔镜中心、重症监护中心、 输血科等为住院病人服务的各种医疗辅助科室。将重症监护病房及手术科室靠近手术室。其他设计时按照辅助科室流程以及相关医院准入验收规范合理布局。地下空间作停车库(兼有人防功能)、设备用房及维修间、营养食堂。要求功能分区合理,联 系方便,避免噪声干扰。便捷合理地组织各功能区的人流疏散,以及各功能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在电梯设置上作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医疗抢救与消防疏散分流。4、病区设置: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每护理单元 50 张床位,主要以2 人房、3 人房 为
13、主。病区布局应注重合理组织护理单元流线,注重护理单元的采光与通风,为病人与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护士站设置在恰当的位置,要求视野开阔、便于治疗观察及病房管理,尽量缩短护士站与病房之间的距离,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医护工作人员用房应与病房有一定分隔,互不干扰,保证医患分流,使医护人员拥有良好的办公、教学环境,医 护办公教学用房尽可能对外开窗并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环境。病房内具有带淋浴设施的独立卫生间,在窗户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节能、通风且不便于病人攀爬。病区设置供病人晾晒衣物的区域和配餐区域。5、设计者对建筑外型、色彩、灯光、内部功能布局及空间环境应精心考虑,要求装 饰风格应与整体空间相协调;
14、装饰材料与原设施材质相协调,无明显修饰感;光色最好选择显色性好且略偏暖色的。根据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充分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简洁明快而又不失稳重,素雅柔和中体现时尚美观。病房内应充分体现人性化要求,突出营造亲切、温馨、舒适的7氛围,注意色彩、材料组合产生的视觉效果,营造家庭式气氛,并符合卫生学要求。其他,投标单位在提供方案设计文件中,不但要侧重外形的美观大方和柱网结构合理,说明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还要站在全院整体规划的角度去理顺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布局。尤其应该突出内涵,即按照医院住院大楼的流程去优化设计方案
15、,合理布局医疗功能用房以及医疗流程、详尽阐述布局特点。通过图形、文字、数字等方式清晰、明确反映交通组织(包括水平、垂直、各出入口的布局以及安全疏散设计和与其他建筑关系),无障碍、楼内人流(医患)、物流、洁污流程。医疗综合楼各楼层功能一览表楼层功 能 备注负二层地下车库、人防工程、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泵房、车库(需考虑机械停车库满足停车位的要求)负一层低压配电房、机房控制室、空调机房、 发电机房、 泵房、医用气体房等必须的设备用房外其余均用做车库。营养病灶首层首层设共享空间;设出入院手续办理处和出入院收费处、客户 服务中心、 (中心药房含药库和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放在旧楼)放射科:护士站、候诊厅 1
16、 处,工作人员更衣室 2 间,新建综合楼与旧住院楼之间需要设置建筑连廊进行8楼层功 能 备注登记储片室 1 间,DR 照片室 4 间,隔室拍片室 1 间,医生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护理办公室, 护理准备室各 1 间,洗片室 1 间,阅片室 1 间,库房 1 间等。超声科:候诊厅 1 处、腹部 B 超 2 间、 妇产科 B 超 2间、腹部彩超 2 间、心血管彩超及妇产科彩超各 1 间、介入超声室 3 间、医生办公室 1 间、示教室 1 间、更衣室 1间、主任办 公室 1 间、医生值班室 1 间、 储物 间 1 间网络中心:合理的连接,以保证新旧楼的交通顺畅。各楼层功能及面积的设置仅为参考,设计人员
17、可依据实际情况及医学流程的合理性进行调整。二层创伤骨科一、二病区三层脊柱骨病外科三病区、创伤骨科三病区四层脊柱骨病外科一、二病区五层心胸外科病区六层综合 ICU,重症监护中心 80 张至 100 张床位,设 3个 ICU 单元,每单元 30 张病床,每病区设正 负压转换病房一间;层流病房 3 间,为隔离负压病房,每间约为 20平方米;设 3 间 VIP 病房。参照广东省 ICU 建设标准、 医院 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进行设9楼层功 能 备注计。可靠近手术室楼层七层神经外科一、二病区八层神经外科三、四病区九-十一层麻醉科、手术室及手术室辅助用房设手术室 40 间,其中级(百级)特别洁净手术室 6间
18、,每间不小于 50 平方米,设置一间可装置 CT 或 MR的整体手术室;级(千级)标准洁净手术室 9 间(其中一间带 X-RAY 防护手术间 ),每 间不小于 50 平方米;级(万级)一般洁净手术室 10 间,每间不小于 50 平方米;(300000 级)普通手术室 13 间;感染手术室(负压手术间)2 间,每 间不小于 40 平方米;中央控制区(含护士站、病人交换区、复苏区约需 300 平方米)。医生办公室 1 间,护士长办公室 1 间,护士办公室1 间,医生休息室 1 间,护士值班室 2 间, 护 士休息室 1间,男女更衣室各 1 间,就餐室, 术前接待室 1 间,病人家属等待区 1 处,
19、库房 2 间,器材库 6 间, 标 本处理间,污物间 1 间,敷料器械准备间 1 间,每 24 间手术室配备 1 个刷手间、1 个麻醉准备间,每间约 20 平方米常规切片室 1 间,染色及免疫化验室 1 间,组织病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设施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手术室空调设计按一室一机考虑。房间设置、设施摆放、通道划分,医护人员与病员、家属之间的关系,要求高效有序。手术 室不仅能很好地10楼层功 能 备注理诊断室 1 间考虑手术室独立使用的消毒供应室就近设置输血科约 500 平方米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具体手术间数量分配可以在总数不变基础上调整夹层
20、六层与七层之间夹层放置层流设备、中央空调末端设备,可依据 结构和设备转换的需要进行设计,楼层间要有独立楼梯及专用电梯,十二层器官移植科和血管外科十三层泌尿外科一、二病区十四层肝胆外科一、二病区十五层普外科三病区、肝胆外科一、二病区十六层普外科外科一、二病区11楼层功 能 备注十七层小儿外科一、二病区十八层新生儿科、产科病区十九层产科二病区、妇科三病区二十层妇科一、二病区均按标准病区设置,要求每层设两个护理单元,每护理单元床位数不少于 50 张,建议设 3 人房、2 人房、1人房(1 间),主要以三人房为主,1 人房和 2 人房房间设置规格尽量按可以扩张至 3 人病床考虑。标准病房设置晾衣区,有
21、独立的卫生间。各病区建议配置的辅助医疗用房:医生办公室、教授办公室,一线医生值班室、住院总值班室,主任办公室,会议示教室;男、女更衣室护士长办公室、护士站、护士值班室;配药室、治疗室、特殊治疗检查室(视情况设置)、抢救室 1 至 2 间。污洗间及公共卫生间、配电间、储物间、垃圾间。使打扫工具从病员视线中消失。病人活动室(包含健康教育、家属接待、病人茶水间,标准病区中的妇科及围产医学中心宜设置在第十八、第十九层。 产科设置要求为:分三个功能区:产科、新生儿区设产房产前区爱婴区新生儿区。产房:要求按手术室标准设计。 (1)产12楼层功 能 备注应相对独立)配餐室(开水间)、平车轮椅放置处。公共卫生
22、间公共设施配置:电梯 台( 25 层),其中 台医疗专用梯, ; 台工作人员专用梯;2 台污物梯;2 台洁净梯专用送药、送饭梯。手术室间设专用梯(9 层)4 台, (25 层)1 台:洁净 1 台,污物梯 1 台,直达手术室的专用医用梯两台。每间病房配置洗手间、衣柜。 。特别说明:楼内电梯的设置,设计单位应依据规范及实际人流、物流需求合理配置所需电梯数量位置。功能用房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基本医疗用房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医护人员办公用房。对本设计任务书中不够合理的功能设置要求,投标设计单位可以进行优化,书面提出设置不合理原因,并给予合理建议。设公共谈话区、工作人员及病人健
23、康活动中心、多媒体室,可引入空中花园的概念。房按家庭化分娩室设置 5 间,其中隔离分娩室 1 间,均可成为紧急手术间。 (2)产房内设护士办公室1 间,能观察到产妇,设男女洗手间、更衣室和护士值班室。 (3)产前处置室 1 间,带洗手间。产科病区设治疗室、 摆药室各 1 间。储物室:病区 2 间、 产房 1 间污物间:爱婴区、产 前13楼层功 能 备注区和产房内各1 间。二十一层预留作为综合科,该层病区总床位约 80 张,其中单人房、单人套房的比例由投标设计进行合理分配,豪华单人套房 1 套。 (以单人套为主)备注1、上述各层功能用房及层数的设置仅供参考,各设计投标单位可依据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24、广东省现代化医院建设标准等对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区,注重医学流程。2、会议中心:500 人多功能会议厅 1 间、100 人多功能会议厅 2 间、50 人多功能会议厅 2 间。3、为学科联系方便,新楼应考虑与旧楼的有机联系,比如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呼吸内科与胸外科,心内科等。会议中心可考虑设置在群楼内,或周围区域,请 投标单位去优化。原外科楼未来分布地下层 配液中心,DSA,设备科用房一层 中心药房二层 康复医学科三层 呼吸科四层 呼吸科二病区、ICU五层 手术室(暂保留)六层 心血管一病区14七层 CCU 心血管二病区八层 神经内科一病区九层 神经内科二病区、ICU十层 耳鼻喉科十一层 眼科、口腔
25、科十二层 烧伤科十三层 整形科说明:原外科住院楼首层层高 4 米,每层 3.6 米,分体空调。六 、道路交通规划要求此项应重点设计,在满足医院总体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医院现有主干道路和主要医疗建筑的联系。利用新建建筑和医院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做地下停车场,缓解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合理设置出入口和交通道路,做到人车分流,方便管理和使用,也应考虑部分物流实现地下处理的可行性, 特别要考虑到医院内部由于河涌穿过,无法实现全院地下交通网联系,只能在部分分区联系,或者通过路面和架空联系,但同时要考虑美观。七 、各专业设计要求1、太平间交通要求医院太平间在院区的北面,要规划与病房的污物电梯出口的联系
26、,以及其他原有住院楼的尸体隐蔽、便捷的通过。2、结构要求结构设计应先进合理、经济适用、便于组合和施工。3、环保要求15把环保保护作为建设规划的目标之一,以建设绿色医院为理念,广泛采用环保技术与材料,本大楼的污水、污物、粪便等处理方案遵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价、核定处理方案进行,做到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 时 使用。医院在下列方面严格按国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标准进行实施:废水排放、污水管理;生物化学废物措施;放射性屏蔽措施危险品的安全处理和储存;卫生排废管理医疗安全消防和安全措施药品管理等。4、 设备要求: 设备分两类医疗设备和建筑配套设备。医疗设备的配置,应按综合
27、医院医疗器械装备标准(试行)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执行。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专科特长和所承担的任务,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医疗设备配置不属于本工程设计招标范畴,但是在新大楼内部功能布局上应该在位置、空间以及设备对建筑结构、特殊装修要求上给予考虑。其他要求:(水、电、气计量清楚,便于科室 结算)给水、排水:按 1400 张床位考虑,设计相应的变频供水系统。手术室、内窥镜洗手洗器械用水应有过滤装置,手术室的热水应有独立的供水管和恒温设置并与病区的其他热水系统分立。所有病区均要求采用感应或非接触自动水龙头开关,卫生间冲水采用脚踏式。排水管道采用污、废分流制
28、的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口径应加大一级并采取防堵塞、防渗漏、防腐蚀措施;应设置管道井和设备层。主要管道沟应便于维修和通风。空调:设置中央空调、通风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空调系统应依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合理分区,选择恰当地位置设立分液装置,便于节能、操作维修16以及管理,不同的部位应根据医院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一般或恒温空调。大楼内新风配比合适,即保证一定地新风比例,要求高效节能。手术室、ICU 等洁净用房符合应符合规范的要求,空 调的回风口应安装有效的过滤消毒设备,新风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排烟口及所有排气口,新风口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医用气体:利用原有的液氧站,实施中心供应系统,中心吸引及集中供
29、应压缩空气。手术室设医疗气体独立供应系统。氧气管路布局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强电:采用双回路不间断供电系统,由医院配电中心供电。防雷接地:整体建筑设可靠防雷设施,应按国家标准考虑等电位接地。弱电:弱电系统包括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物流传输系统、闭路电视系统(联通有线电视)、电话系统、广播系统(如紧急呼叫、广播寻人、背景音乐等)、多功能呼叫对讲系统、病房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如手术室、重症病房)、楼宇自控及安保监控系统、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计时预留全自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通道及位置。物流传输系统的站点见下表:医技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临床科室管理科室功能单元站点B 超、心 电图
30、护士站、放射科登记室、病理手术室、ICU、供应室、检验中心、中心药出入院手续办理处17科、输血科、及各护理单元的护士站房终极数量 各 1 个 各 2 个 各 1 个传输物品 药品、标本、血库、血液、单据标本、血液、药品单据病历、单据、资料备注:每个物流传输站点端应设置标准计算机接口和电话机接口网络系统:建设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多媒体系统,设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新大楼合适的位置设网络管理中心并考虑与社保中心的网络联通。弱电系统和网络系统采用综合布线技术,满足 OA、BA 系统的要求。信息化数字化见第三款第 7 条。垂直交通:垂直交通除满足消防要求设置必要的消防防烟楼梯外,主要以设足够数量垂直电梯解决垂直交通问题。建筑防火:医院属于重点防火单位,设计应满足现行的消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综合医院建筑防火与消防设施的要求。总控制室:在新大楼选择恰当位置设置总控制室,监控建筑设备运行情况并配置维修调度设施,同时与医院监控中心关联。附录 19合同专用条件可附加招标人制订的可为投标人接受的合同专用条件,但内容不得与18招标文件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