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9158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药材培训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药材培训材料第一部分:无公害中药材栽培关键技术第二部分:两种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2008 年 6 月2第一部分:无公害中药材栽培关键技术一、无公害中药材的发展背景(一) 无公害中药材的概念无公害中药材栽培,目的是采用栽培手段调节药用植物与产地环境关系,生产无公害的优质中药材。无公害中药材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药材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经有资格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的中药材产品。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研究表明:2000 年我国大陆中药产值 493 亿元人民币,合 60 亿美元,占世界草药市场的 20%25%;若论我国中药产值在世界中药(

2、而非植物药)市场的份额,则应在 50%以上。但我国作为植物药生产大国,由于农药、重金属残留等原因的影响,当年中药总出口额仅占世界植物药销售量的 3%左右。由此可见,农药、重金属残留等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污染已成为中药走向世界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有害物质污染,开发无公害优质生产技术,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中药材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外源性有害物质污染的来源和环节主要有: 药用植物生境的污染,包括土壤、地质背景和水源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放射性物质及大气有害气体污染等; 药用植物栽培和中药材仓储过程中的农药或驱虫剂的残留; 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辅料的污染; 中药

3、材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污染。因此,为了中药材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无公害化、绿色化,应从生产基地布局、生产技术等各个环节对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污染加以防范和控制。特别是在栽培过程中,常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研究并实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优质药材栽培技术,开发植物性农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新的育种技术,培育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将是无公害药材生产、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内容。(二) 无公害中药材产品法规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传统的草药治病在世界上重新得到了重视,但在其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各国目前尚没有一套统一的、完整的标准体系,基本上尚处在

4、研究和完善过程中。药用植物栽培种类多,规模小,生产者缺乏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的主动性,随意性强;市场流通中,大多数中药材散装上市,既无包装,也无标识,更无商标,一旦出现用药安全问题,很难跟踪溯源,追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管理方面,涉及中药材用药安全的法规内容不完整,执法主体不明确,更缺少对中药材安全监管方面的法规。美国 FDA 为了对天然药物生产制剂和原料进行控制,特别强调原产地的概念。1998 年,欧共体出台了芳香和天然植物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草案,从天然药物生产的源头抓起,以此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为保证常用生药的质量和种苗的3

5、稳定供给,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由日本特殊农产品作物协会对常用的药用植物如蛔蒿、当归、乌头、地黄等进行种苗特性调查,同时对三岛柴胡、芍药、番红花等进行药用作物产地的生态调查。1988 年开始进行了以提高药用植物栽培品质为目的的“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指标的制定“课题。目前已公布了黄连、地黄、大黄、当归、三岛柴胡、桔梗、红花、决明子、钩藤荆芥、芍药、番红花、苍术、白术、人参、牡丹皮等 25 种药用植物的栽培与品质评价指标。1992 年开始,日本各国立、公立大学联合进行了“汉药资源的品质评价与优良品种的开发研究“,研究的成果不断应用于药用植物栽培。同年,日本厚生省药物局编撰了药用植物栽培

6、和品质评价 ,被视为日本官方关于各种药材生产的指导性原则,相当于药用植物 GAP 中的操作规程。面对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质量的要求和中药走向世界的需要,2002 年 4 月 17 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它是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标准等作出的相应规定,亦是现代中药材生产基地的评定依据。通过 1 年多的实施,于 2003 年 9 月 19 日制定并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和中药材 GAP 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 ,对中药材生产过程有关的种植基地的土壤、空气、水等环境条件及采收加工和贮藏运输等都有了

7、较为明确的要求。因此,我国中药材 GAP 的实施是控制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物质有效措施之一。2000 年以来,我国其他相关部门还逐步制定和实施了有关农业无公害栽培的一些新法规、新制度,包括把一些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退出种植业领域,实施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等多项工作。如 2000 年国家农业部宣布停止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 5 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新增登记;2001 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 ;2001 年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2002 年农业部又宣布停止甲拌磷、氧化乐果、甲基异硫磷、灭多威等 11 种高毒农药的新增登记,停止批准高毒

8、农药分装登记,公布了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清单及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清单等。总之,规范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减少农药残毒和重金属等外源性有害物质污染是保证中药材安全性的重要条件,这些构成了药用植物无公害栽培的核心内容,同时培育无公害中药材也是实施中药材 GAP 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引入,中药材生产将逐步向绿色中药材、有机中药材方向发展。二、无公害中药材栽培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中药材是祖国药学的宝贵遗产,其栽培地的环境质量比一般食品的质量更为重要。因此,加强对药用植物栽培基地的环境质量监测及其所产中药材的有害物质检测、建立一整套绿色中药材基

9、地的环境质量和有害物质评价标准,是生产绿色中药材所必需的。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已经建立了相关机构及其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但国内外尚未见有绿色药用植物栽培及其环境评价的报道,暂可借鉴绿色食品的有关评价方法和体系进行。4中药材栽培过程中,一些农田以往使用农药的残留问题和栽培地的空气、灌水质量问题,以及为了提高产量、预防和防治植物病虫害不得不施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药材的农药、重金属残留和污染,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用药的安全性,限制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药用植物无公害栽培,栽培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首先要符合要求,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土壤、空气和农田灌水等。(一) 土壤国家

10、环保局 1995 年 5 月 1 日实施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2001 年 1 月 1 日实施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GB/T18202-2000,规定了农田土壤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控措施、数理统计、成果表达与资料整编等技术内容。综合污染指数全面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不同作用,同时又突出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按综合污染指数最终评定,划分质量等级。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2002

11、年 6 月 1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要求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土壤应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在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中药材 GAP 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2 年 7 月出版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研究与实践指南 ,其中“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部分参考指标“,可以作为药用植物无公害栽培时对环境指标要求的参考。(二) 空气国家环保局 1996 年 10 月 1 日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样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环境空气

12、质量标准分为三级。2000 年 12 月 1 日实施了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7-2000,规定了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的基本要求。农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可直接采用GB9137-1988和GB3095-1996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划分为三级;但当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区域空气质量比较,或同一个区域内空气质量在不同历史时段内比较时,应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划分为五级。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要求中药材产地的空气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部分参考指标指出:由于中药材

13、 GAP 生产基地大气监测 STP、SO2、NO2 和氟化物四项指标,监测工作量大,当前大多数中型城市和发达城市已开展当日大气温测工作,其数据可以直接采用。(三) 农田灌水水是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连接土壤-药用植物-大气这一系统的介质。根据药用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将其划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目前栽培的绝大多数属于中生药用植物,其生长发育期间除依靠自然降水外,需要灌5水满足其对水分的需要,因此,农田灌水质量对药用植物的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环保局 1992 年 10 月 1 日实施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适用于全国以地面水、地下水和处理

14、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2000 年 12 月 1 日实施了农田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6-2000,规定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的基本要求。在农田灌溉过程中评价水质,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以区域内灌溉水质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比较或与不同历史时段比较时应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要求中药材产地的灌溉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部分参考指标指出:中药材 GAP 生产基地水质,可酌情选取 35 个点,定点取样监测。对于附近存在化工企业、垃圾场、生活

15、污水排放口等情形的灌溉水源,应根据污染的特点,适当增加监测指标或增加取样点。在实行上述环境质量标准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删除对中药材质量影响不大的个别项目或放宽个别项目的标准,如甘肃、陕西等地区或其他风沙较大的中药材栽培区,可放宽大气质量监测中的总悬浮物标准。各地区、省、市应合理区划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地发展药材生产。选择环境质量优良、气候条件、生态条件适于本地区药材种植的区域,作为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三、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管理技术(一)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施肥技术1、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施肥原则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施肥原则应是: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

16、;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2、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施肥技术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施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施肥方式。应以底肥为主的原则,增加底肥比重。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壮苗,另一方面可通过减少追肥(氮肥为主)数量,减轻因追肥过迟距临近成熟对吸收的营养不能充分同化所造成的污染,还可提高中药材的无公害程度。生产中宜将有机肥料全部底施,如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偏低,辅以一定量无机氮肥,使底肥氮与追肥氮比达 64,施用的磷、钾肥及各种微肥均采用底施方式。(2) 注重肥料种类的选择。应以有机肥为主;宜使用的优质有机肥的种类有堆肥、厩肥、腐熟人、畜粪便、沼气肥、绿肥、腐殖酸类肥料以及腐熟的作物秸杆和饼

17、肥等,通过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培肥地力。农家肥以及人、畜粪便应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原则。禁止使用未经处理的城市垃圾和污泥,以减少硝酸盐的积累和污染。允许限量使用的化肥及微肥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P 肥(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K 肥(氯化钾、硅酸钾等)、Cu(硫酸铜)、Fe (氯化铁)、Zn(硫酸锌)、Mn(硫酸锰)、B(硼砂)等,掌握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 7364,不低于 1l。(3) 开展进行平衡配方施肥。为降低污染,充分发挥肥效,应实施配方施肥,即根据药用植物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有机肥、N、P、K 及微量6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

18、技术,做到对症配方。具体应包括肥料的品种和用量,基肥、追肥比例,追肥次数和时期,以及根据肥料特征采用的施肥方式。配方施肥是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的基本施肥技术,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如确实需要,可以有限度有选择地施用部分化肥。按照生产基地农田土壤的养分输入、输出相平衡的原则,做到N、P、K 肥以及微肥的均衡供应。 采用平衡配方施肥,首先应分析某种药用植物生长所在地的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同时测出该药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产目的确定适宜的施肥量。某种肥料需要量的估测,可用下式计算:肥料需要量(一季作物的总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中该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一季作物的总吸收量

19、=目标产量每千克产量养分的需要量3、充分提高无机氮肥的有效利用率 N 是作物吸收的大量元素之一,生产中需施用氮肥补充土壤供应的不足。但大量施用 N 化肥对环境、中药材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这是由于无机氮肥在土壤中易转化为 NO3-N 和 NO2-N,其中 NO3-易被淋溶而污染地下水。NO2-N 除影响作物生长外,还可经反硝化途径形成氮氧化物释放至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无公害中药材生产中应减少无机氮肥的施用量,尤其注意避免使用硝态氮肥。对于必须补充的无机氮肥,提倡使用长效氮肥,以减少氮素因淋溶或反硝化作用而造成的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在常规氮肥的使用中,

20、应配合施用氮肥增效剂,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硝化作用或腺酶的活性,达到减少氮素硝化或氮挥发损失的目的。(二)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中药材应立足于药用植物自身的保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注意调节植物体内营养。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而且有助于增强其抗病虫的能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在关键时期,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根据试验结果,氮素形态对西洋参黑斑病( Alternaria panax)有明显的影响,以NO3-N 为氮源,西洋参黑斑病发病轻,而以 NH4+N 为氮源发病则重。建议西洋参黑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区,以施用 NO3-N 为宜。高脂膜

21、是一种单层高分子膜,喷于植物体后,表面形成很薄的膜层,这层膜能抑制芒果蚜部分越冬卵孵化,而且“杀“低龄蚜效果明显,卵孵化盛期是施用适期,浓度以 100 倍为佳。应用高脂膜防治微型昆虫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中药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活性成分的含量,有些药用植物如人参、西洋参、金银花、枸杞等的病虫害发生频繁,过量施用农药,不但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过 FDA、WHO 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施用农药不当,使其活性成分降低。因此,进行中药材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生产无公害、优质的绿色中药材,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病虫害防治应本着预防为

22、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7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即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特别是其中以生物防治为基本手段的无污染新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在我国“六五“、“七五“、“八五“规划期间进行了全国性协作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成果可以有目的地引入、应用到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中来,并根据药用植物自身的特点开展生物防治研究、从管理及具体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促使我国中药材优质高产,以满足人类健康的需要。生物防治技术在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年轻的新领域,由于生物防治技术涉及的学科

23、众多,药用植物病虫种类繁杂其生物学特性各异,有许多工作有待今后深入开展研究。持续农业是当代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成功地管理各种资源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类需求,而同时保持或提高环境质量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容。其核心是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很显然,无公害生产技术在持续农业中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世界环发大会保护环境宣言中已指出,2000 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这对应用及研究无污染新技术无疑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天敌资源,已知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至少有 1 000 多种,其中许多是药用植物,如雷公藤是抗类风湿的药物,同时

24、也具有杀虫作用。诸如此类,将来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四、 无公害中药材栽培技术路线基地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环境质量检测:参照“绿色食品”标准,对大气、水质、土壤进行检测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产品质量检测无公害中药材认证:经国家指定部门,按程序要求进行示范、培训与推广:浙南各县五、无公害中药材栽培禁止使用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双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按新版中

25、国药典的规定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按绿色农产品的要求8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注:资料来源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194 号和第 199 号)第二部分 两种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第一节 温郁金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Ling 系姜科姜黄属植物,为著名的地道药材“浙八味”之一。其块根、根茎供药用。块根煮熟晒干是著名药材“温郁金”,味微苦、辛,性微温,能疏肝解郁,行气祛瘀,利胆退黄;主根茎煮熟晒干称“温莪术”,味苦、辛,性温,

26、能破血散气,消症积,止痛,据报道对子宫颈癌、子宫颈糜烂、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侧根茎鲜切厚片晒干称“片姜黄”,味辛苦,性温,能行气破瘀,通经络。近年来又从温郁金的莪术油中分离出一种新型抗癌活性物质榄香烯,已研制开发成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在浙南的瑞安、乐清等地栽培。一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大;断面中心柠檬黄色,外侧近白色,稍有香气,末端膨大呈纺缍状。叶片宽椭圆形,长 30-75cm,宽 14-22cm,先端渐尖或短尾尖,无毛,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花茎先叶于茎基抽出,穗状花序呈圆柱状,中下部苞片宽卵形,淡绿色。萼白色,3 齿裂;花冠白色,漏斗状,近顶端有糙毛;能育雄蕊

27、 1 枚,淡黄色;子房下位。二生态环境及生长习性适宜于较温暖而雨量调匀的气候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土层要深厚疏松,下层紧密,能保持一定湿润与肥效;土壤为中性或微酸性。温郁金适应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在浙南地区,年平均气温 17左右,最低温度不低于5,平均相对湿度 85%左右,年降雨量约 1550mm,年日照在 16001800h,无霜期 230d 左右,这种环境中很适应温郁金的生长。温郁金为营养繁殖,开花少,种子多不充实。生长期通常为 4 月至 12 月,约 250 天左右。4 月末至 5 月初出苗,同时抽出花茎,芒种前后开花。6-8 月是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枝叶繁茂,块根膨大,10

28、-12 月地上部分逐渐枯萎,块根日趋成熟。一般 4 月底至 5 月初陆续出苗,6-8 月生长旺盛,6-9 月为块根形成期, 10-11 月为块根膨大期,12 月地上部分枯死。整个生育期内要求雨水充沛且分布均匀,干旱对植株生长不利。9三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宜选择气候温暖、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沿江平原、河坝滩地及丘陵缓坡地带的冲积土或砂质壤土,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种前进行整地。将土地深翻 2025cm,耙细,拌适量腐熟的栏肥作基肥,筑畦种单行,畦基部宽 90100cm,高约 3035cm,畦面渐狭至宽 3035cm。(二)种植方法1 选种根茎繁殖,选当年生强

29、壮根茎,去须根,防水分蒸发,平铺在通风的泥地上,高约一尺。下垫黄沙,上盖摘下的细须根在密覆泥沙,防霜冻、腐烂或干瘪,翌年春分开始发芽,清明前后下种。产地把根茎分成老头、大头、二头、三头、奶头和小头等六类。老头即母种第 1 次生出来的根茎,大头是生在老头上的根茎,二头是生长在大头上的根茎,三头是生长于二头上的根茎,奶头、小头依此类推。一般选健壮而芽苞满,形粗短的二头、三头作种,根茎愈短愈好。栽种前将上年贮存的种茎取出,并剔除有病的种茎。2栽种按单行株距 3540cm、越沟行距 100120cm 穴植。下种切忌过深,穴径1015cm,穴深 69cm。每穴倾斜放种茎 1 个,芽朝上,用种量为1850

30、kg/hm21900kg/hm 2。下种勿过深,使根端生长郁金时能与沟面平线,以便于翻畦起土。栽后覆土 3-6cm。(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 在苗齐后全面松土 1 次,以后每隔半个月中耕培土 1 次,中耕防止伤及根茎要注意渐浅。植株封行后停止。2.施肥 栽种前应施足底肥,翻地时可施入焦泥灰 75000/hm2 和充分腐熟的栏肥2250037500/hm 2。齐苗后施入苗肥,用腐熟的栏肥 22500kg/hm2、硫酸铵 112.5150/hm2(或过磷酸钙 375/hm 2) 开沟施于株旁,并覆土 2cm。在 7 月下旬(大暑前后)进行第 1 次追肥,施入复合肥 7501000/hm 2;8

31、月下旬(处暑前后)进行第 2 次追肥,施入复合肥 500750 /hm 2。3.灌溉与排水 温郁金生长期内一般宜湿润,特别在 79 月生长旺盛期,需要较多水分。如遇干旱天气,应在清晨或傍晚灌水,保持土壤一定的水分。在雨季特别是台风季节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10 月以后一般不再灌水,以保持田间相对干燥。四主要病虫害及防治(一)病害温郁金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其病害少见,少量的病害主要为有叶斑病、根腐病。发病期主要发生在 68 月。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1.发病季节应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销毁,收获后清洁田园,烧毁残枝落叶,消毒越10冬病菌。2.化学防治应遵循最低有效剂量的原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

32、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及其混配农药品种。具体方法:可在发病高峰期每隔 10d 喷施 70%甲基托布津1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1500 液 1 次,喷施 2 次可基本控制病害。(二)虫害温郁金主要虫害有姜弄蝶、蛴螬、地老虎。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轮作倒茬,不宜连作,可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作物轮作。整地时清除枯枝落叶,合理种植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在满足温郁金生长需求的水分下,保持土壤干燥,防治土壤湿度过大滋生根病及虫害的发生。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持天敌和病虫在比较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同时,可使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农抗 120 等防治病虫害。3.物

33、理防治:整地时发现蛴螬、地老虎,应及时灭杀;夜间使用灯光诱杀姜弄蝶和金龟子成虫。4.化学防治:选用对口药剂是防治的关键,提倡交替用药;宜选一药多治、病虫兼治的防治方法;不应 3 种以上药剂同时施用或同种药剂连续使用超过 2 次。具体方法:在姜弄蝶害虫发生期(49 月) ,喷施 80%敌百虫 600 倍液或 2.5%敌杀死 5000 倍液,每隔 10d喷施 1 次,喷施 2 次,可基本控制;在蛴螬发生期(4,9 月)可浇灌 8%乐斯本 10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 15d 浇灌 1 次,浇灌 2 次可基本控制;地老虎害虫发生在 412 月,用 50%辛硫磷 1000 倍液或 48%乐斯本倍液浇灌

34、防治,每隔 10 浇灌 1 次,浇灌 2 次可基本控制。五采收及产地加工1采收冬至前后起土,先清理地上部分,将畦整个铲平(沟畦易位,便于操作) ,其根茎及块根全部起出,去净须根,洗去泥土,分别加工。采收时注意挖净留在深土部分的块根,避免损失。2产地加工温郁金:将块根加适量清水或已煮过的原汁放锅内煮,每锅煮约二小时以上,拣较大的一颗折断,用指甲掐其内心无响音,或粉质略为熟透。滤去残沥摊放竹帘上晒干,不能烘烤。翻堆时勿使其皮层破损,影响药品规格。温莪术:一般须将根茎煮沸后再煮二小时左右可熟透(竹筷轻戳能穿过横直径者为已熟) ,取出摊放竹帘上晒干。再置石臼内捣去皮层疙瘩,以基本光滑为度。煮后滤出液仍

35、可在第二锅煮时使用。片姜黄:即鲜侧生根茎切厚片(0.7cm 厚)晒干,筛去末屑即得。加工时须拣去去年做种的老根茎,不能入药,更不能再做种。浙贝母切片干燥法鳞茎挖取后洗去泥土,用刀把鳞茎切成 3-4mm 厚的薄片,晒干或稍用水冲洗浆液后,用蔬菜脱水机,在 60-70下烘 6-12 小时,至完全干燥后取出。折干率约11为 30%。第二节 金银花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半常绿缠绕灌木,以花蕾和藤入药,药材名分别为金银花和忍冬藤。同属植物还有红腺忍冬(L. hypoglauca Miq.) 、山银花(L. confusa DC.)及毛花柱忍冬( L. dasy

36、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亦均作金银花入药。金银花又名金花、银花、双花、二花、忍冬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功能;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瘟病发热等症。忍冬花蕾含黄酮类,为木犀草素(luteolin)及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并含肌醇(inosital )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异绿原酸,皂苷及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降低血脂等作用。忍冬主产于河南、山东,浙江等地也产。产山东(平邑、费县等)者称“东银花“;产河南(密县、封丘)者称“ 南银花“,是道地药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红腺忍冬主产于浙江、江

37、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四川等省区。山银花主产于广东、广西和云南等省区。毛花柱忍冬主产于广西。一植株形态特征金银花是半常绿藤本,茎细,多分枝,左缠,中空,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和腺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长卵形,全缘,嫩叶有短柔毛。花成对,腋生,初开时白色,后变为黄色,苞片叶状;花冠稍成二唇形,有清香。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 47 粒。花期5-10 月;果期 7-10 月。二生态环境及生长习性开花习性:金银花具有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习性。在不加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的情况下,一般第一茬花,在 5 月中、下旬现蕾开放,6 月上旬结束,花量大,花期集中。以后只在长壮枝抽生二次枝时形成花蕾,花量小,

38、花期不整齐。若加强管理,经人工修剪,合理施肥和灌水,则每年可控制其花期,使其较集中的开花 34 次。花蕾开放过程一般植株内膛长壮枝花蕾首先开放,外围短果枝开放迟。在同一果枝上,一般从基部以上 45 棚叶腋处(多茬花常见于 23 棚处)出现花蕾。花蕾自下而上,逐渐开放,每天开放一棚。一条结果枝一般开花 68 棚,最多达 14 棚。三栽培技术12(一) 选地与整地金银花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抗逆性较强。为便于管理,以平整的土地,有利于灌水、排水的地块较好。移栽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 3 0005 000 kg,深翻或穴施均可,耙磨、踏实。(二) 繁殖与育苗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是扦插育苗法。凡有灌水条件

39、者,一年四季都可扦插育苗,但一般多冬插、春插和伏雨季节扦插。冬、春季扦插育的苗,到雨季约半年即可挖出造林;伏雨季节扦插育的苗,冬、春季即可栽植。扦插圃地只要能保持地面湿润,成活率一般可达 90%以上。1插穗的选用选 12 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截成长 30 cm 左右的插条,约保留 3个节位。亦可结合夏剪和冬剪采集,采后剪成 2530 cm 的穗段。选用结果母枝作插穗者,上端宜留数个短梗。2扦插在平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 30 cm 定线开沟,沟深 20 cm。沟开好后按株距510 cm 直埋于沟内,或只松土不挖沟,将插条 1/22/3 插入孔内,压实按紧。待一畦或一方扦插完毕,即应及时顺沟浇水

40、,以镇压土壤,使插穗和土壤密接。水渗下后再覆薄土一层,以保墒保温。插穗埋土后上露 58 cm 为宜,以利新芽萌发和插枝。3插后管理要加强圃地管理。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松土除草。夏季扦插,经过78 d,芽即开始萌动,十多天后开始生根。冬、春季扦插,一般先生根后发芽。幼苗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防治。4移栽于早春萌发前或秋冬季休眠期进行。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 130 cm、株距100 cm 挖穴,宽深各 3040 cm,把足量的基肥与底土拌匀施入穴中,每穴栽壮苗 1 株,填细土压紧、踏实,浇透定根水。(四) 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中耕松土目的是抑制杂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温保湿、使土壤通气,为忍

41、冬植株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集约经营的丰产园管理要进行全面中耕。如系山坡、丘陵或山沟、地堰边栽培者,宜于植株周围实行穴状松土,直径为 6070 cm,近处浅锄,外围深锄。2适时浇水一般要做到封冻前浇 1 次封冻暖根水,次春土地解冻后,浇 12 次润根催醒水,以后在每茬花蕾采收前,结合施肥浇 1 次促蕾保花水,每次追肥时都要结合灌水。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以利忍冬植株新梢生长,可促进多次开花。3施肥忍冬是多年生、多次现蕾开花的药用植物,应做到一年多次施肥。研究表明,P 肥和 N 肥增产效果最好,平衡施肥和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更好。根据忍冬发育规律和采花蕾的需要,一般至少每年施两次肥料。第一次在封

42、冻前,多用堆肥或厩肥等有机质肥料,既有助于植株防寒保暖,又可促进植株早春旺盛生长,每株可用堆肥或厩肥 5 kg,同化肥50100 g 混合施入;第二次在头茬花蕾采摘后,每株可施用人粪尿 510 kg 或化肥1350100 g,以后根据培育多茬花蕾的实际需要,每采摘 1 次花蕾,则施用 1 次速效氮肥。施肥方法,结合深翻松土埋入土中,也可在植株周围 3035 cm 处,开环形沟,沟深1520 cm,将肥料施入沟中,将沟用土填盖即可,施肥后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在植株现蕾后,要喷洒 1 次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混合液,浓度为 0.5%。(四) 整形和修剪1整形整形能使树体有良好的立体结构,主次分明,各

43、级枝组配备合理,占有最大的结实空间,使树体呈理想的“ 伞塔形“ 。为了方便采摘和管理,树高和冠幅宜控制在 1.3 m左右。整形一般 23 年完成。(1) 单枝扦插植株整形。待新芽刚萌发后,在植株基部留饱满芽 23 枚,其余全部除去,并在饱满芽的上方 12 cm 处剪去老枝。新梢长到 30 cm 时,留一直立健壮枝,在1520 cm 处定干。入夏生长速度加快,主干出现 2 次芽后,将下部芽全部抹除,在上、中部的适当距离内留饱满芽 34 枚,培养主枝。主枝长到 20 cm 时,进行摘心抑制高生长,并在主枝上培养侧枝 34 个,当年可长到 810 cm,次年在侧枝上配备结果母枝后,冠形即可基本形成。

44、加强水肥管理,3 年后,主干高达 1520 cm,粗度达 34 cm,冠幅和树高均达 1 m 以上。(2) 带枝杈扦插植株整形。带枝杈扦插者,因枝体内所含营养物质较为丰富,萌芽力强,发新枝较多,发新枝较多,生长旺盛,树冠形成的较快,应随树作形。2修剪。忍冬的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可重剪,夏剪则轻剪。采用短截、疏剪、缩剪和长放 4 种方法。 (1) 冬剪。不宜过早,因为忍冬属半常绿性灌木,初冬季节,树体仍保留大部分叶片,在山沟被风向阳处,叶片能凛冬不凋。为充分利用光能,使树体贮藏较多的营养物质,冬剪最好在每年的 12 月下旬至翌年的早春尚未发出新芽前进行。金银花植株在日平均气温5左右,即进入萌芽

45、期,新梢开始生长,故冬剪不宜过迟。冬剪偏晚,消耗营养,则易损失树体贮藏的营养物质,影响树势。(2) 夏剪。在每茬花蕾采摘后进行。夏剪以短截为主,疏剪为辅。短截的轻重,要根据枝条的长势,尤其要看新梢腋芽的萌发的程度而定。多数新梢以 26 茎节处萌发较早,修剪时可留 35 个节间,徒长枝和长壮枝要重短截至瘪芽处,使整个树体枝条基本萌发一致,否则,徒长枝和长壮枝萌发早,短果枝萌发晚,造成现蕾时期不一致,花期不集中。初冬和早春金银花的主干基部和骨干分杈处,常产生不定芽,数枚或十数枚簇生。这类着生在植株中、下部的萌芽,每年早春萌发前即应抹除,这类未被及时抹除的萌芽,常发育成徒长枝和长果枝,浪费营养物质,

46、影响树形和树势。3修剪的方法(1) 短截。剪去枝条的一部分叫短截。忍冬的短截多为重短截,即剪去枝条的1/22/3。短截的轻重可根据枝条的质量及所处的位置而定。冬剪, 1 年生新梢留 34 个节间,夏剪留 45 个节间。14(2) 疏剪。将 1 年生的枝条或多年生枝条,从基部剪除叫疏剪。忍冬萌发和成枝力较强,枝量大。剪枝量应根据树势发育要求而定。一般占植株量的 15%30% 。要疏除病虫枝,干枯枝,纤细枝,交叉枝,缠绕枝,重叠枝等,疏枝对改善光照条件、缓和树势、促进果枝形成有一定作用。但疏枝不宜过重,过重则会形成大量徒长枝条,而影响产量。(3) 缩剪。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叫缩剪。一般缩剪方法是在

47、结果母枝的分杈处,将顶枝剪除。为了复壮树势,更新骨干枝,控制冠幅和植株高度,防止现蕾部位外移,必须进行缩剪,这样,才能使各级枝条不断更新,保持树势旺盛。 (4) 长放。即对 1 年生枝不加修剪,使枝条延长和加粗生长,而求得扩大树冠者,称之为长放。长放因没有剪口,对芽体没有抑制作用,故能减缓顶端优势,使枝条生长势缓和,停止生长早,有利于养分积累,使枝条加速生长。长放只限于幼树整形和培养骨干枝。四主要病虫害防治1蚜虫类主要是中华忍冬园尾蚜( Amphicercidus sinilonicericola Zhang)和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 Takahashi)以成、幼虫

48、刺吸叶片汁液,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卷曲发黄,花蕾畸形,产量降低。防治方法:在 4 月初蚜虫为害猖獗时,可选用 10%吡虫啉(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5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虫螨克) 6 000 倍液,每隔 710 d 用药一次,喷施 12 次即可控制。但采花前 1520 d 应停止用药。2忍冬细蛾(Hpyllonorycter lonicerae Kumata)该虫以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组织,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金银花产量和品质降低。 防治方法:防治重点是在 1、2 代成虫和幼虫前进行防治,可用 25%灭幼脲 3 号 3 000倍液喷雾,在各代卵孵盛期用 1.8%阿维菌素 2 000

49、2 500 倍液喷雾。3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ner)主要取食金银花蕾,每头棉铃虫幼虫一生可食10 到上百个花蕾,不仅影响品质,而且容易脱落,严重影响产量。该虫每年 4 代,以蛹在515 cm 土壤内越冬。防治方法:防治重点是 1、2 代,防治时期是幼虫 3 龄以前,因第 1 代数量直接影响以后各代的数量,因而在第一代幼虫盛发期前(5 月初) ,用 Bt 制剂、氰戊菊酯、千虫克、烟碱苦参碱等防治该虫。4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 carpulenta Motshulsky)该虫的幼虫称蛴螬。主要咬食忍冬的根系,造成营养不良,植株衰退或枯萎而死。成虫则以花、叶为食。该虫 1 年 1 代,以幼虫越冬。防治方法:用蛴螬专用型白僵菌 23 kg/亩,拌 50 kg 细土,于初春或 7 月中旬,开沟埋入根系周围。5金银花(忍冬)白粉病( Microsphaera lonicerae)主要危害叶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