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778747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复习 第2单元 第9课时单元综合提升(孙逸豪推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时 单元综合提升考点一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真题1】 (2009北京卷,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符合题意。否认了联系的条件性;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A B C D 答案:B 【真题2】 (2009江苏卷,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 200万吨水

2、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A B C D,解析:京沪高铁的巨大投资将带动钢材、水泥的需求,供就业岗位,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符合题意。答案:C【高考回眸】 从近几年高考看,各地对该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如下:,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题型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也有结合其他知识进行命题的综合性试题,主要依托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体现

3、高考突出能力立意,贴近生活,注重时代性的命题特点。【解题指导】 上述真题1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划分材料层次,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与教材原理相结合进行分析,最后对照题肢,选出正确答案,这是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的重要方法。如真题1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引起一场龙卷风。与原理对接:第一层次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第二层次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就本题而言,利用排除法解答也比较容易。分析题肢可以发现,分别是对联系的错误认识。在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的过程中,考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由于不能准确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而不能与原理相结合。这需要考

4、生在审题时先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对照原理逐层分析。由于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题肢中存在的知识性错误不能准确辨析而导致误选。这警示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注意辨别易错点和易混点。,考点二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真题】 (2009全国卷,39)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5、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解析:解答本题,要分两步:第一步,把材料划分为两个层次并概括中心意思;第二步,与教材原理相结合。如下表:,答案: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而各个部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衡的。三国时期荆州地区因其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整体中的关键部分,制约全局的形势,是兵家必争之地。整体统率部分,任何部分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整体及相关部分的联系。现在荆州地区的发展受

6、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该地区带来发展的有利条件;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方法点睛】 巧解材料分析题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常犯的错误是原理与材料相脱节。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具体表现为:要么就事论事,随便对材料进行分析;要么就是从理论到理论或空谈理论。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审题。第一,审材料。可以采取分层法、主干法、倒读法。具体说要注意两点:抓题眼、划分材料层次;概括每一层次材料的中心意思。第二,审设问。要注意两点:分析设问所要求运用原理或观点的知识范围;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考点三 运动是物质

7、的根本属性 【真题】(2009江苏卷,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解析:该诗句体现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正确。运动是无条件的,A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错误。 答案:C,【技巧点拨】 如何解古诗文材料型选择题上述试题是一道古诗文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1)读懂诗文并概括大意;(2)在正确概括诗文中心意思的基础上与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即运用原理分析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如上题

8、诗句的大意是:人的一生少年的时光怎么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成农田的时候。与哲学原理建立正确的联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发散思维】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个唯一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认识物质即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考点四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真题】 (2009全国卷,30)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

9、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 B C 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故错误;中观点认识到了致富道路的特殊性,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错误

10、的。答案:B【考情分析】 该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考查考生对规律的客观性的认识【易错警示】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为人的预定目标服务,但这并不是创造或改变了规律。,考点五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真题】 (2009全国卷,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

11、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错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起决定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错误。答案:B【反思领悟】 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热点问题为载体,运用矛盾的

12、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矛盾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出矛盾着的双方;其次在分析材料时要分析矛盾双方在什么条件下相互依存和在什么条件下相互转化;最后要从方法论上进行总结,即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考点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真题】 (2009四川卷,32)今天,麻醉剂已经广泛运用于外科临床手术,但据医学统计,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这表明 ( )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解析:麻醉剂已经广泛运用,但在临床实践

13、中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B。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A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错误;D的说法颠倒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答案:B【技巧点拨】 巧解“表明”类选择题上述真题是一道用“表明”来连接题干与题肢的关系型选择题。考生在解答关系型试题时,一是要明确材料表达了什么意思;二是要将材料意思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看材料主旨所表明的知识原理。,考点七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真题】 (2009福建卷,35)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

14、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解析:“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中国农村改革”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央从小岗村改革的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故选B。答案:B【思维拓展】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事物的共同性质与特殊性的关系,也是一般与个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

15、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则是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是整体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不能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混为一谈。,考点八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真题】 (2009天津卷,13)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天津市主要经

16、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联系材料,说明市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采用自然分层和意义分层相结合的方法,把材料分成下面几个层次:市政府推出发展经济的四项重要举措;在这些举措中,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是重点;政府还采取了改善民生、征求群众意见等举措。然后根据设问的要求,把每一项举措与哲学观点相结合。答案:市政府的举措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改善民生的举措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技巧点拨】 如何解答体现类主观题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它的呈现方式一般

17、包括背景材料和设问两部分。解答此类题可采用归纳法,即通过对具体的、个别的或特殊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情境所包含的基本原理,遵循从特殊(个性)到一般(共性)的思维过程,即材料观点分析法。 考点九 内因和外因 【真题】 (2009四川卷,35)2008年11月,成都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1月起,返乡农民工等三类人员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价值500元的就业培训券。持券人员可自主选择各类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政府为此拿出7 500万元,惠及群众15万人,培训后的就业率将达到60%。,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8、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A B C D解析:市政府决定并采取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提高技能才,实现就业,这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市政府的做法是农民工实现就业的外因,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才是实现就业的内因,在市政府采取举措的前提下“培训后的就业率将达到60%”,这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答案:B,【解题技巧】 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除了对材料进行分析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根据原理层次分析材料。比如上题,就需要明确几点:(1)找出内因和外因;(2)根据原理的三个层次分别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考点十 量变和质变 【真题】 (2009全国卷,28)美国科研人员做过

19、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B C D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向质变转化是有条件的。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知,是对事物发展的实质的错误认识;的说法忽视了量变到质变的条件。正确,选C。答案:C【指点迷津】 量变是质变的

20、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质变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是以量变为基础,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而引,起质变的量变,只有在达到一定程度,即量变积累达到最高点时,质变才会发生。因而认为有量变就会有质变的观点是错误的。【解题反思】 上述真题是以“青蛙效应”这一哲理故事为背景材料的,属于哲理故事类选择题。此类题型一般是以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为背景材料,背景材料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哲学道理。在命题形式上多用“体现”“说明”“揭示”等词语连接。考生在解题时要先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概括大意,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将题肢与哲学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考点十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 【真

21、题1】 (2009广东文基,18)“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解析: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但是,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又表明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从有缓流也有急流、有暖色也有冷色、有高音也有低音、,有欢乐也有痛苦可知,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

22、选B答案:B 【真题2】 (2009江苏卷,27)“512”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一词蕴涵的哲理是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 B C D,解析:“多难兴邦”一词蕴涵的哲理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矛盾的角度看,多难与兴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事物的发展趋势上看,由多难到兴邦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B。答案:B【误区警示】 误区:把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发展的道路混为 一谈事物发展的趋势和事物发

23、展的道路两者是不能等同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它的“总方向”,而不是事物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或某一步的方向。正因为事物在某一具体阶段或某一步可能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所以,事物发展的道路才是曲折的。,【反思领悟】 从2009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可以发现,有四个省区的试卷考查了该知识点。而考查这一知识点的材料和设问有一个共同点,即材料中都包含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内涵,题肢中都有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观点。因此,当考生发现材料中包含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内涵,题肢中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表述时,毫无疑问该题肢必选。,高考时政材料题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 (教师用书独具)一直以来,高考

24、政治试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最近几年尤为突出,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的试题占了高考政治试题的绝大部分,这类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时政热点信息、综合调动运用考点知识、描述政治经济现象和问题、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时政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一般通过“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和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考查的主观性试题体现出来。因此,熟练掌握时政材料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是高考获胜的关键所在。但是,在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对此类试题的解答并不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不懂党和国家政策、获取信息不准确、答题漫无边际问题二:不会调动原理知识、描述阐释片面、

25、理论与实际脱节下面一一讲解:问题一:不懂党和国家政策、获取信息不准确、答题漫无边际问题描述与分析阅卷时我发现考生在做这类试题时,由于审题不仔细,获取信息能力有限,或者对时事材料不熟悉,不懂党和国家政策,不知道时事材料本身所体现的热点问题,作答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作答,根本不看材料信息反映的什么时事问题,不能根据时事信息结合设问进行分析,导致答题单调片面,漫无边际,因而丢分严重。,典例精析与诊断: 【例】 (2009辽宁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

26、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材料二 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

27、,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解析:本小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把握考点是考查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即政府工作原,则和职能。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可以看出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这道题关键是对政府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熟练,再结合材料进行做答就行。答案: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在当前经济困难的特殊时期,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注重经济的平稳增长,是政府坚

28、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支持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是通过经济调节、经济服务等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关注“三农”、提供社会保障、增加扶贫资金等,属于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范畴。(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解析:本小题以发行消费券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属于“意义型”的题,需要把握好主体,对谁有意义,而设问中已给出了有效信息“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所以注意从这三个角度“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来联系现实分析积极影响及局限性,要注意角度的全面性。答案:积极影响

29、: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的作用。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局限性:“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误点诊断:出现这类问题,一般是平时复习备考时,不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不懂得党的最新政策,不注重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现象,只在意死记考点知识,答题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想象答题,或者是在选择题中寻找类似的语句作答,因为没有依据时事材料信息,答案偏差

30、太多,甚至出现错误。所以,在备考中不可忽视加强时事专题的研究和复习。,问题二:不会调动原理知识、描述阐释片面、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描述与分析出现这类问题的考生是最普遍的,他们往往知道时事内容,也能够提取一定信息,但是却不会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阐述,要么答案整个是时事热点语言,要么是时事语言和政治原理分离,不能有机结合,导致答案的理论和实际脱节,出现了“两张皮”和“头重脚轻”的现象而丢分。,典例精析与诊断: 【例】 (2009浙江卷,41)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

31、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 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材料二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

32、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2)“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3)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政府宗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科学发展观,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两个修养,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试题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国家关

33、注民生问题,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完善这一政策,综合考查了中学政治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角度新颖,紧跟社会热点,时代性强。,第(1)问, 原因类型的题目。界定了政治生活模块,行为主体是党和政府,所以答原因先考虑行为主体的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其次再考虑实施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的意义。第(2)问,考查模块界定为文化生活,体现类型的题目。第(3)问考查模块界定为生活与哲学,启示类型或者说是措施类型的题目。这两问都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特别注意第(2)(3)问,组织答案的方式就是:材料分析教材理论。,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

34、的政府。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执政党和人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既可以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成长,也为农村干部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2)“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

35、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3)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小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误点诊断:考生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对时事材料和热点一知半解,不知道或找不准调动什么政治原理进行论述和阐释;考生

36、明白时事与考点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不会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少数考生以为答案阐述的热点语言越多越好,越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而得高分。其实,时事材料题就是强调运用所学的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原理来分析、探究和解决时事材料做反映的问题,这才能考查和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是命题者和阅卷者看重的方面。所以,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加强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分析解决时事热点材料题的能力,为自己的高考加上重要的筹码。,解决方案与指南牢记时事材料型题的基本思路:认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 息,把握时事材料的主要观点;寻求时事热点与原理知识的结合点;组织答案时一定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 直击高考与警示时

37、政材料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时政材料题不论怎么设题,一般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解题做到“三清两归”,具体方法是: 1三清(1)弄清时政材料有几层含义,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组织答案要点、选择恰当的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客观依据。根据段落或标点符号“;”、“。”等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一层次一个观点。(2)弄清设问所要求运用的原理、观点或理论知识的范围,这是答题的方向。依据设问中的关键词、限定词,弄清是运用经济、哲学方面的知识,还是运用政治常识知识。(3)弄清设问要求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做”。把设问和材料联系起来,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评价这一时政

38、材料。 2两归(1)回归教材,紧扣题意作答。如果是客观题对照选项直接选择。如果是主观题作答时,一要注意把握答题角度,抓住,中心和关键,切忌离开材料和设问泛泛而谈;二要在构建答案时,通常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三要体现辩证思维,要全面、准确、发展地看问题;四要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使用标准的政治术语,并注意书写规范。(2)归结到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上。即做到观点、材料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根据观点分析材料,通过材料推导并上升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上,决不能把课本知识的简单堆砌。并且恰当地使用“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科技创新”等熟知的时政术语,增强政治学科的时代特色。,点击此处进入 单元综合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