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领导:上午好!受贵局之托,今天与在座各位领导共同探讨一下有关学生交通安全的问题,时间比较仓促,准备的不一定合乎要求,请各位领导见谅!我今天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一下:当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今年的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1-10 月 26 日以来,全国发生死亡 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 19 起,我省发生死亡 3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 43 起,我县发生死亡 3 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3 起。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全国发生死亡 10 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3 起。2011 年 7 月 4 日 3 时 40 分,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驾驶人梁伟驾驶武汉市海龙旅游客运有限公司鄂 AE3892 号大型普通客车,乘 载
2、 54 人(含 2 名幼儿,核载 55 人),由广州驶往天门,行至湖北省仙桃市境内随岳高速公路 229 公里加 300 米处,在违法停车下客过程中,被后方驶来的鄂 F1N210(鄂 FEA30 挂)号重型半挂牵引车追尾撞击,两车冲出高速公路护栏翻入边沟,并起火燃烧,导 致客车上 24 人死亡、货车上 2 人死亡,29 人受伤。经初步调查,鄂 AE3892 号大客车驾驶人梁伟在高速公路上紧急停车带内违法停车下客,且车身左侧占用部分行车道(约 0.5米),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鄂 F1N210 号大货车驾驶人赵天峰长时间连续驾驶,严重疲劳,加之凌晨时分精神困乏,未能及时发现并避让前方停车的大客车,
3、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7 月 22 日 3 时 53 分,山东省威海市交通运输集团一辆号牌为鲁 K08596 的宇通牌卧 铺客车(核载 35 人,实载 47 人)行驶至河南省信阳市境内京港澳高速公路 938 公里处时发生燃烧事故,造成 41 人死亡、6 人受伤。这起事故中,客运车辆携带危险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超员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10 月 1 日 15 时许,湖北省荆州市九州旅游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驾驶人熊浩驾驶该公司鄂 D14566 大型客 车,核载 35 人,实载 35 人,从湖北省荆州市开往神农架。当行至宜昌市兴山县境内 312 省道 129 公里加 800 米处时,车辆失控撞坏右侧波形
4、护栏冲出路面,坠入香溪河中,造成 16 人死亡,19 人受伤。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驾驶人违规出租并驾驶旅游包车,在雨天行经下坡湿滑路段时超速行驶且遇险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翻车。10 月 7 日 6 时 30 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马蹬镇邢沟村驾驶人邢建军驾驶豫 R6Q265 小型客车,核载 8 人,实载 11 人,行至社旗县桥头镇对武庄村路段时,与河南驻马店汽车运输总公司豫 QA8629 重型半挂 牵引车(空载)正面相撞,造成豫 R6Q265 小型客车 11 人死亡。据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面包车驾驶人无证驾驶车辆,越过中心双黄线行驶,未安全驾驶车辆且超员;大货车驾驶人未保持
5、安全车速,遇到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措施不当。10 月 7 日 15 时 50 分,河北省唐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冀 B99998 金旅牌大型客车,核载 53 人,实载 55 人,由河北保定市前往唐山市,当行至滨保高速公路天津境内 60 公里加 500 米处时,与前方鲁 AA356W 小型客车追尾后侧翻到路侧护栏并向前滑行 93 米,造成 35 人死亡,19 人受伤。车上多为返校的大学生。10 月 7 日 6 时 45 分左右,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安徽萧县境内共发生 7 起连环多车相撞事故,造成 6 人死亡多人受伤,涉及事故车辆 24 辆。其中一起特大交通事故致使一辆轿车上的 5 人中的 4 人
6、当场死亡,另有 1 起造成 1 人当场死亡,还有一名重伤者由于被卡在车体内,在消防人员实施切割救援时死亡。浓雾天气是导致连环事故的主要原因。今年的 10 月 7 日一天之内全国发生 3 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50 余人。今年的 7 月 19 日晚 8 点多,我县姚李下高速路口不远处,发生一起亡 4 人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超员、疲劳驾驶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二、中小学生易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中小学生易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一)中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行为无常。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道路和街道时,或蹦蹦跳跳,或嬉戏打闹,行走路线变化无常,想跑就跑,想走就走,任意穿行,行动突然;
7、有时骑车时还会勾肩搭背,甚至骑自行车大撒把或比试骑车技术,不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不顾前后左右,这样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由于现在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升学率的高低挂钩,因此学校把时间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传授;同时,交警部门由于警力有限,所以在宣传教育上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很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交通违法,对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三)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与中小学生的技能不相适宜。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的普遍使用,家长出于对自己子女
8、的爱和上下学的方便,往往毫不犹豫的就购买给学生,但却没有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交通法规就上路。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思维简单 ,思想幼稚,敢于冒险,什么都敢接触,什么都想尝试。基于这些心理特点他们就会贸然驾驶一些自己根本不能驾驭的交通工具,近年来中小学生驾驶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四)家长监护不力,缺乏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保护。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孩子结伴出玩时,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规,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时有发生。再就是一些家长自己对交通法规就知之甚微,更无从谈起教育孩子,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面前不遵守交通法规,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些都无形中
9、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避免和预防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教育部门应本着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中小学生的安全工作落实好坚持好,要加大宣传,耐心教育。联系当地交警部门派出宣传警力到学校与学校一起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各种各样易于中小学生接受的宣传方式,使孩子们学法、懂法、守法,从而自觉遵守交通秩序。通过“ 大手拉小手 ”,走进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避免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我们学校要将交通安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做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二)家长要严于律己,对孩子加强管理教育,切实担负起孩子的第
10、一任老师的责任。我们学校要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等与家长接触的时间,向家长们强调学生的交通安全,因为学生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家长应格外注意学生交通安全。交通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千万不能放松,正所谓“ 金贵银贵生命最 贵,千好万好安全最好 ”,家长应时刻对孩子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而不是放纵迁就和溺爱,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三)交警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中以“五进”活动为契机,针对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和方案。比如悬挂宣传挂图和事故案例图板,播放电视教育光盘,民警专题授课, 举办交通安全征文、绘画、辩论赛、演讲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印制一些宣传资料如致家长和学生
11、的一封信,让学生带回家,以“ 小手拉大手” 的形式, 带动整个家庭都遵守交通法规,切 实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安走过生活中的每一天。(四)交管部门与教育部门和社会协力合作,通力配合,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的长效机制。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明确规定了教育部门在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义务,但从目前来看这项规定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政府应该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制订相关法律,明确责任,使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为社会和学校的法定义务。道路交通安全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只要我们交管职能部门、家庭、学校、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相信中小学生交通违
12、法行为,交通事故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有关校车安全问题校车管理一直是我们交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部领导批示以及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精神,深入推进护卫天使行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交管部门决定自 10 月 20 日至年底,集中开展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一)明确整治重点。此次“校车 整治” 的重点是: 专用校车未按 规定喷涂校车统一标识、非 专用校车未按规定核发标牌、校车超速、超员、酒后及醉酒驾驶、无牌无证、假牌假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和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搭
13、载学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道路、校车运行路线。(二)集中开展学生接送车辆排查和检验。10 月底前,我们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联合组织对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进行一次摸底排查,特别是对无办学资质学校、民办学校以及私人提供车辆接送学生等情况要纳入车辆户籍化管理,详细掌握辖区内学生接送车数量、车辆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行驶路线等基本情况,健全完善学生接送车辆档案。对校车特别是学校专用校车和承租运输公司的非专用校车,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 2 号修改单规定的标准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GB24407-2009)和总队关于执行
14、国家标准(GB24315-2009)有关事项的通知(皖公交管2010105 号)的要求,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检查,对安全技术条件不合格的车辆要立即予以停运,不消除隐患禁止上路行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要立即予以报废。在办理新校车注册、转移、变更、转入登记时,要严格按照新国标规定的外观标识查验车辆。目前在用并已按省公安厅、教育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二号修改单的通知(皖公交管2007367 号)规定的“专 用校车外观标识 式样” 喷涂外观标识 的专用校车,于2012 年办理申请检验合格标志业务前必须按“校车新国标” 重新喷涂外观标识。(三)集中
15、开展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管理和教育。要严格落实学生接送车辆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备案制度,集中审查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和安全驾驶资历。对驾驶人不具备相应准驾车型 3 年以上经历、最近3 年内有记满 12 分记录,以及发生过致人伤亡交通责任事故、饮酒和醉酒后驾驶的,一律禁止驾驶学生接送车辆。要督促中小学、幼儿园落实校车驾驶人管理制度,对校车驾驶人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安全教育,并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切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对家长合租的学生接送车辆驾驶人,要组织到辖区交警大、中队接受一次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四)集中整治学生接送车辆交通违法行为。要结合辖区动静态交通
16、管理的现状,针对学生上学、放学时段交通事故易发和校园周边秩序混乱等现象,合理调整勤务模式,在早、中、晚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时段,依托护学岗,增设检查点,增派民警(协管员)在学校门口站岗执勤,维持交通秩序,护送学生上学放学。同时,要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严厉查处校车超员、超速、饮酒和醉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要继续加大对县乡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坚决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的行为。对执勤中发现的校车交通违法行为,要在依法查处的同时,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有关学校进行整顿,严肃追
17、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及学校师生的交通事故,要及时上报,依法从速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通报学校和师生,协助学校做好善后处置工作。(五)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要按照省公安厅转发公安部的通知(皖公网传2005128 号)的要求,会同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其它相关部门对学校及周边地区交通安全情况、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标志标线、交通护栏、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事故多发点、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根据摸排情况,在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同时,要运用交通工程理论和先进管理技术,合
18、理地改建、渠化学校周边道路路口,科学组织交通,提高通行能力。城区学校周边有条件的道路要设置上学、放学时段的临时停车泊位,方便接送学生的车辆停放。对周边没有停车空间且道路状况复杂的学校,要积极协调学校实行分年级、分时段上下学的办法,尽量避免形成人、车流高峰,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六)集中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积极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查获的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引导和呼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学生乘车安全,共同推进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要利用当地公安机关选派民警担任中小学校、幼儿园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有利条件,定期到辖区学校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要深入
19、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 ”活动,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张贴宣传画和挂图、制作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栏、发放安全常识小册子以及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节目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法律知识、交通安全常识,努力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交通习惯。 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根据客运车辆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教育,并采取举办交通安全教育课等形式组织校车驾驶人集中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其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杜绝交通违法行为。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面向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宣传使用报废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不符合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
20、机动车接送学生的严重危害,会同学校劝告家长不雇用无资质的车辆、驾驶人运送学生。对发现安全状况差、不符合标准以及没有校车标识的“黑车”接送学生时,主 动向公安交管部门举报 。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点对点教育,及时以组织学习、手机短信等方式,通报近期重特大交通事故情况,提示驾驶人安全守法、文明驾驶校车。(七 )、推动 学校落实交通安全管理 责任。各地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学生接送车安全情况,主动协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制度。要会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督促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严格落实内部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 校车安全做到亲自检查、亲
21、自安排,坚决杜绝各类隐患。要指导中小学校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员,专职对学生接送车辆运送学生的情况进行查验,发现超员或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的,要坚决制止。要定期汇总校车交通违法情况,通报学校采取管理措施。要不定期地深入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学校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非客运机动车接送学生,及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追究学校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交通运输、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机制,切实加大对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行为的整治力度。同时,重点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学生公共交通服务项目的政策和办法,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切实为广大农村学生上下学提供安全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要把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和校车管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切实做到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