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 务 学 习 笔 记(2011-2012 年第一学期)北庄完小学习时间:2011 年 9 月 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授课者或听课者都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听课很难说是一种单一任务的活动。但是每一次听课总会有所侧重,否则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干,不突出重点,效果就不会太好。为此,每个听课者在听课前都应首先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一、了解检查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
2、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后勤工作是否有漏洞,如桌椅是否齐备,无损害等。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二、指导帮助型听课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
3、的。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三、总结推广型听课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
4、美。四、实验研究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特别是领导对那些有志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乐于实验的教师,充分予以大力支持,感情鼓励。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因为不是实验研究,所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领导不要指责、埋怨,关于结论最好在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五、学习吸收型听课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
5、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六、考核评比型听课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学习时间:2011 年 9 月 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听课方式的选择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
6、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一、同备课,再听课式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二、先打招呼,再听课式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三、“突然袭击”式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长反映大,教学成绩差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不宜经常使用。四、重点反复式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有
7、时也是为了培养典型教师所开展的工作。五、指定内容式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六、个人备课调讲式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七、集体备课试讲式集体备课试讲式,虽然对教师压力大些,但有很多好处,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沈阳铁路五小每学期进行 14 次16 次。八、应邀式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
8、教学水平和能力。九、横向比较式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十、分层次,分别指导式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学习时间:2011 年 9 月 24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 怎样做听课记录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一)课堂实录包括: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
9、、第几课时等;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4、学习活动情况;5、教学效果。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二)课堂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3、课堂结构设计;4、教学方法的选择;5、教学手段的运用;6、教学基本功;7、教学思想;8、其
10、他。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
11、,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学习时间:2011 年 10 月 8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
12、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学习时间:2011 年 10 月 22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 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评价标准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
13、学密度合理。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2、
14、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1、教学有个性特点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学习时间:2011 年 10 月 29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 评课原则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二、坦率诚恳原则三、兼顾整体原则四、激励性原则五、差异性原
15、则六、讲究方法原则学习时间:2011 年 11 月 5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 评课形式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一、个别交谈式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二、集中讨论式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
16、员。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三、书面评议式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
17、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四、师生互评式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五、抽签答辩式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形式新、触及深。也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六、庭辩式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
18、方式。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七、自我评议式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学习时间:2010 年 11 月 19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高 效 课 堂 的 定 义高 效 课 堂 是 高 效 型 课 堂 或 高 效 性 课 堂 的 简 称 , 顾 名 思 义 是 指 教 育 教 学 效 率 或 效 果 能够 有 相 当 高 的 目 标 达 成 的 课 堂 , 具 体 而 言 是 指
19、 在 有 效 课 堂 的 基 础 上 、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和达 成 教 学 目 标 的 效 率 较 高 、 效 果 较 好 并 且 取 得 教 育 教 学 的 较 高 影 响 力 和 社 会 效 益 的 课 堂 。高 效 课 堂 是 有 效 课 堂 的 最 高 境 界 , 高 效 课 堂 基 于 高 效 教 学 。 课 堂 高 效 的 问 题 , 研 究 及 论 述 颇 多 。 但 有 个 基 本 的 描 述 , 即 : 以 尽 可 能 少 的 时 间 、精 力 和 物 力 投 入 , 取 得 尽 可 能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尽 可 能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可 以 从 以
20、下 两 个 方 面来 体 现 : 一 是 效 率 的 最 大 化 。 也 就 是 在 单 位 时 间 内 学 生 的 受 益 量 。 主 要 表 现 在 课 堂 容 量 , 课内 外 学 业 负 担 等 。 二 是 效 益 的 最 优 化 。 也 就 是 学 生 受 教 育 教 学 影 响 的 积 极 程 度 。 主 要 表 现 在 兴 趣 培 养 、习 惯 养 成 、 学 习 能 力 、 思 维 能 力 与 品 质 等 诸 多 方 面 。 只 有 效 率 的 最 大 化 或 只 有 效 益 的 最 优 化 的 课 堂 , 都 不 是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高 效 课 堂 ”。 只 有 二
21、 者 的 和 谐 统 一 , “高 效 课 堂 ”才 能 形 成 。 简 言 之 , “高 效 课 堂 ”至 少 在 教 学时 间 、 教 学 任 务 量 、 教 学 效 果 等 三 个 要 素 方 面 有 突 破 , 概 括 为 : 轻 负 担 , 低 消 耗 , 全 维度 , 高 质 量 。学习时间:2011 年 11 月 26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高 效 课 堂 的 要 素包 含 以 下 三 个 要 素 , 即 : 教 学 时 间 、 教 学 任 务 量 、 教 学 效 果 。 可 以 从 三 个 方 向 和 三个 层 面 进 行 定 义 分 析 : 教 师 层
22、 面 , 教 学 效 率 是 指 在 单 位 教 学 时 间 内 , 在 达 到 预 期 教 学 效 果 的 前 提 下 所 完成 的 教 学 任 务 量 。 学 生 层 面 , 教 学 效 率 = 教 学 对 所 有 学 生 的 一 切 影 响 的 总 和 学 生 所 用 的 时 间 总 和 。这 里 强 调 “所 有 学 生 ”, 旨 在 倡 导 关 注 学 生 参 与 学 习 活 动 的 人 数 , 即 全 体 性 。 所 谓 “一 切 影 响 ”, 是 指 “学 生 学 到 的 有 用 知 识 + 学 生 形 成 的 有 用 能 力 + 学生 养 成 的 良 好 非 智 力 因 素 +
23、负 面 的 影 响 ”。 时 间 方 面 ,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有 效 教 学 时 间 / 实 际 教 学 时 间 100 。 所 以 , 高 效 课 堂 源 于 有 效 课 堂 , 基 于 有 效 课 堂 , 有 效 课 堂 的 教 学 效 率 就 有 高 有 低 、有 正 有 负 。 教 学 的 成 果 是 “人 的 发 展 ”而 非 工 业 产 品 , 教 学 效 率 的 量 化 或 许 永 远 是 一种 奢 望 。 提 出 “教 学 效 率 ”的 概 念 , 不 是 为 了 “计 算 ”, 只 是 为 教 学 实 践 和 教 学 评 价提 供 比 较 正 确 的 导 向 , 理
24、想 的 方 向 。 当 时 间 被 用 到 极 限 时 , 教 学 必 然 从 有 效 走 向 高 效 。学习时间:2011 年 12 月 3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高 效 课 堂 的 案 例 典 范一 般 模 式一 般 模 式 亦 称 基 本 模 式 , 为 10+30+5; 分 为 三 个 环 节 : 预 习 指 导 +合 作 交 流 +达 标测 评 。 在 45 分 钟 的 课 堂 上 , 教 师 占 用 的 时 间 不 多 于 10 分 钟 , 包 括 新 课 导 入 、 分 配 任 务 、疑 难 点 拨 、 归 纳 提 升 、 组 织 测 评 。 课 堂 上
25、学 生 用 于 自 主 学 习 的 时 间 不 少 于 30 分 钟 。 高 效 课 堂 倡 导 的 合 作 形 式 是 以小 组 为 单 位 , 以 独 学 (自 学 )、 对 学 (同 质 对 子 合 作 )、 “群 学 ”( 小 组 学 习 )形 式 实 现新 课 改 的 自 主 、 合 作 、 探 究 。 5 分 钟 为 当 堂 达 标 测 评 时 间 。 当 堂 达 标 测 评 不 同 于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试 卷 测 试 或 者 作 业 ,而 是 通 过 学 习 小 组 , 组 织 进 行 对 子 之 间 的 “两 两 ”检 测 , 形 式 灵 活 多 样 , 既 可 以 采
26、 用当 堂 “小 纸 条 ”测 评 , 也 可 以 简 单 到 “口 头 ”测 评 。 学习时间:2011 年 12 月 17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一 般 模 式 下 的 杜 郎 口 经 验常 态 模 式 : 10+35 教 师 可 支 配 时 间 为 10 分 钟 ,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时 间 为 35 分 钟 。 三 大 板 块 : 预 习 展 示 反 馈 预 习 明 确 学 习 目 标 、 生 成 本 课 题 的 重 、 难 点 并 初 步 达 成 目 标 。 展 示 展 示 、 交 流 预 习 板 块 的 学 习 成 果 , 进 行 知 识 的 迁 移
27、运 用 , 对 感 悟 进 行 提炼 提 升 。 反 馈 反 思 和 总 结 , 对 预 设 的 学 习 目 标 进 行 回 归 性 的 检 测 , 突 出 “弱 势 群 体 ”, 让 他 们 说 、 谈 、 演 、 写 。 六 个 环 节 : 预 习 交 流 、 明 确 目 标 、 分 组 合 作 、 展 示 提 升 、 课 外 扩 展 、 达 标 测 评 。 预 习 交 流 学 生 交 流 预 习 情 况 ; 明 确 目 标 强 调 本 节 课 的 学 习 目 标 ; 分 组 合 作 教 师 口 述 将 任 务 平 均 分 配 到 小 组 , 一 般 每 组 完 成 一 项 即 可 ; 展
28、 示 提 升 各 小 组 根 据 组 内 讨 论 情 况 , 对 本 组 的 学 习 任 务 进 行 讲 解 、 分 析 ; 各 小 组 联 系 组 别 展 示 情 况 , 对 本 组 展 现 的 答 案 进 行 课 外 扩 展 ; 达 标 测 评 教 师 以 试 卷 、 纸 条 等 形 式 检 查 学 生 对 学 习 任 务 的 掌 握 情 况 。 学习时间:2011 年 12 月 24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杜 郎 口 的 预 习 提 纲 数 学 新 授 课 预 习 提 纲 : ( 1) 学 习 目 标 ; ( 2) 知 识 梳 理 ; ( 3) 做 一 做 ( 3
29、4 个 习 题 ) ; ( 4) 记 一 记 ( 重 点 知 识 的 梳 理 ) ; ( 5) 练 一 练 ( 25 个 习 题 , 也 可 以 是 典 型 例 题 ) 。 物 理 新 课 预 习 提 纲 ( 1) 学 习 目 标 ; ( 2) 知 识 过 关 ; ( 3) 学 习 反 馈 ( 5 个 以 内 的 习 题 ) 。 预 习 本 如 : 初 二 数 学 “旋 转 ”的 预 习 本 上 有 以 下 内 容 : 一 、 预 习 目 标 (写 了 5 点 ) 二 、 基 础 知 识 (双 色 回 答 、 有 6 点 ) 三 、 典 型 例 题 (用 红 色 笔 回 答 , 3 个 习 题
30、 ) 四 、 错 例 分 析 (6 个 题 , 每 个 题 有 四 个 栏 目 : 1 题 目 ; 2 错 解 ; 3 正 确 的 解 法 ;4 自 我 反 思 ) 五 、 实 践 应 用 (也 有 栏 目 : 1 题 目 ; 2 解 答 ; 3 分 析 ; 4 方 法 总 结 )学习时间:2011 年 1 月 7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高 效 课 堂 的 特 点 : ( 1) 三 高 : 高 效 率 、 高 效 益 、 高 效 果 ( 2) 三 动 : 身 动 、 心 动 、 神 动 ( 3) 三 量 : 思 维 量 、 信 息 量 、 训 练 量 ( 4) 三 特
31、点 : 立 体 式 、 快 节 奏 、 大 容 量 ( 5) 三 学 : 肯 学 、 想 学 、 学 会 ( 6) 减 负 : 轻 负 担 、 高 质 量 ; 低 耗 时 、 高 效 益 学习时间:2011 年 1 月 14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高 效 课 堂 的 五 项 策 略 : ( 1) 预 习 先 行 , 先 学 后 教 , 实 现 两 个 前 置 : 学 习 前 置 和 问 题 前 置 ; ( 2) 教 学 从 “学 情 ”调 查 开 始 , 根 据 “学 情 ”作 出 决 策 , 设 置 环 节 ; ( 3) 注 重 对 抗 质 疑 , 落 实 小 组 评
32、 价 ; ( 4) 注 重 当 堂 纠 错 , 及 时 矫 正 反 馈 ; ( 5) 课 后 尽 可 能 实 现 “零 作 业 ”, 如 需 布 置 , 只 布 置 发 展 学 生 思 维 、 引 导 学 生 探究 、 提 升 学 生 能 力 的 拓 展 作 业 。 业 务 学 习 笔 记(2011-2012 年第二学期)学习时间:2012 年 3 月 11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教学反思的写法一、什么是教学反思反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对过去的教学行为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判,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提示出行为背
33、后所隐含的观念和意识,促进智慧的生成和实践行为的进一步提升。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出陈陈相因的困窘,敢于解剖自己的教学,怀疑自己,改变自己,实现自我提高。二、教学反思的内在要求其一,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其二,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其三,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要求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学习时间:2012 年 3 月 18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教学反思的写法三、教学反思内容1、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2、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3、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4、教学设计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5、学生的表
34、现有了哪些进步?6、教学过程是否如你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7、反思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是哪些内容?为什么?8、思考是否能从教学过程中找到新的研究课题?学习时间:2012 年 3 月 25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教学反思途径(一)教学案例研究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生中,从师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以及调研活动中去发现有价值的、可开发的案例资源
35、;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资源信息。(二)教学反思日记反思日记是对教学、教育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要有感而发,有感而记。记什么:如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的教学情境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三)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类似于听课,但又不同于简单的听课,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教师之间通过相互观课、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双方的教学水平。要注重教学现场细节的记录与分析旁批。(四)教学后记反思在每一节课后,进行
36、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把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以及改进措施记下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使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教后记中要反思的内容可以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教学观念的反思、学生问题的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的反思等等学习时间:2012 年 4 月 1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什么是听课 听课是一般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听课是教学
37、的常规工作之一。听课是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及各种层面上的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职责与任务。 听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听懂课、听好课。因为听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修养和经验,另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听课技术要领,需要以原有教育思想和类型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和谈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为保证的立体性综合技能。 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手段,是途径。通过听课达到甄别认定课堂教学优劣的目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学习时间:2012 年 4 月 8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听
38、课的基本特点 1. 目的性 一般来说,听课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要求。 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听课者总是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并有选择和有侧重地听一部分课或学习哪些内容。如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课教师是怎样教的,如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等,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 2主观性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但听课活动中的主观因素很多。一是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听什么人的课,基本上是听课者自己确定的。二是听课者和被听课者以及学生都是有主
39、观意识的人,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因听课者的参与而发生变化。三是听课者的听课行为受他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对被听者的印象等的制约。 3. 选择性 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课就意味着选择。例如,学校要对年轻教师培养和考核,就会选择听年轻教师的课;要推荐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就会听部分优秀教师的课;要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就会不打招呼地随机听课。 4指导性 绝大多数听课活动在听课后要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认识和意见,而且在全部听课活动中,上级对下级、领导对教师、专家对教师及学校内部的公开课、研讨课等的听课占大多数,形成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学校或教师,要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及改进措施等。 5理论性 听课
40、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支撑。听课者即使听本专业以外的课,也要能听出一些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这本身就需要听课者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掌握一定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听课的过程中及听课后,听课者要进行一些思考分析,要对被听课者做一些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这也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 6. 情境性 课堂教学几乎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课堂是一种较为自然的情境,而听课又是在现场进行的一种活动。听课者和被听课者都处于一定的情境中,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就可能有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即使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上同一节课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价。我们获得的听课资料及有关的感
41、觉和理解是离不开一定情境的,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稳定性和偶然性。学习时间:2012 年 4 月 15 日学习地点:教导处参加人员:全体教师学习内容:评价教学目标的表述 目标的表述总的要求是应尽量准确、科学合理、便于检测,把教学目标表述得更明确、更具体、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理想的教学目标呢?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达到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适中、便于检测等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理想状态下的学习结果(包括知识、技能、智慧、情意、思想和品德等) ,而不是教师指令性地要求学生做什么,也不是教师对教学结果的一种假设与猜测。 比如“循环小
42、数”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制定: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操作、观察和检测,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要做到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要体现差异性、共存性,实现目标的最佳个性化、人本化。 (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水平。 (4)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学习领域、情感学习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几大方面,并做相应比较准确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