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 题目名称: 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学生学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目 录机械设计任务书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1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1.1、确定传动方案21.2、电动机选择 31.3、传动件的设计 5机械课程设计第二阶段2.1 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172.2 轴的设计及校核172.3 滚动轴承的选择212.4 键和联轴器的选择22机械课程设计第三阶段3.1、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233.2、润滑方式、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选择24机械课程设计小结4.1、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25附 1:参考文献- 1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
2、内容题目 D3.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 1) 。图 2 为参考传动方案。动 力 及 传 动 装 置DvF动 力 及 传 动 装 置图 1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图 2 参考传动方案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设计条件:1)机器功用 由输送带传送机器的零部件;2)工作情况 单向运输、轻度振动、环境温度不超过 35;3)运动要求 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 5%;4)使用寿命 10 年,每年 350 天,每天 16 小时;5)检修周期 一年小修;两年大修;6)生产批量 单件小批量生产;7)生产厂型 中型机械厂2、设计任务 1)设计内容 1、电动机选型;2、带传
3、动设计;3、减速器设计;4、联轴器选型设计;5、其他。2)设计工作量 1、传动系统安装图 1 张;2、减速器装配图 1 张;3、零件图 2 张;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3、原始数据主动滚筒扭矩(Nm) :900主动滚筒速度(m/s) :0.7主动滚筒直径(mm) :320- 2 - 2 3 5 4 1IIIVPdPw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一、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1.1 确定传动方案(1) 、传动方案:方案:电动机直接通过带传动接在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上, 该方案的优点是圆柱齿轮的设计、加工制造容易,采用卧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2) 、减速器内部工作方式:展开式斜齿啮合和直齿啮合。(3) 、减速
4、器的总传动比为 34.47,其中带传动为 2,高速级为 4.73 低速级为 3.64。(4) 、部分面形式:水平剖分面形式。(5) 、轴承类型: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6) 、联轴器类型: HL 和 TL 系列(7) 、传动方案简图如下:- 3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1.2 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的计算已知工作机的扭矩 T 和卷筒转速 ,则工作机输入功率 :nP/950APn上式中:工作机的扭矩 T=900 Nm,卷筒转速 :n610/61.7/(3.1420)/minnvDr V 带传动效率: 1 = 0.96 4 对深沟球轴承传动效率: 24 =0.994 2 对 8 级圆
5、柱齿轮传动效率: 32 = 0.972 联轴器的传动效率: 4 = 0.99 滚筒传动效率: 5 = 0.96。421345A把上述值代入后得:=4.80kW90.7852P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P 的计算:本题中起动系数 ,故1.dk24.80dPk查表 16-2 得,Y 系列 1500r/min电动机的具体牌号为:Y132S4-2-B3 型额定功率为:5.5kW; 额定转矩:2.2;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2.23、计算总传动比并确定传动比1) 、计算总传动比 i在上面已经确定了电机满载转速为 =1440r/minn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为1440/41.78ni2) 、传动比的分配01ii
6、总取带传动比为=2 而 0i123ii而设高速级与低速级传动满足 =(1.3-1.4) 即:12i23i=41.78=0.82=4.80KWPP=5.28KW34.47i- 4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得123.ii4.733.6423i4、传动装置运动参数的计算1) 、各个参数说明:、 、 I、II、III 轴的转速( )n23 /minr、 、 I、II、III 轴的输入功率( )1PkW、 、 I、II、III 轴的输入转矩( )T23 N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 ) 电动机满载转o kWn( )/minr2) 、各个轴转速的计算:10/4/270/miir212.315.n33/6482
7、/ini3) 、各个轴功率的计算:12.8090APkW2357344.634)、各个轴扭矩的计算1190/90.2/.58ATPnNm22558102933/4.63/.7.3将以上数据列表如下:轴号 转速 输出功率 输出扭矩 传动比 效率电机轴 1440 5.28 31.0172 0.95轴 720 5.02 66.5854.73 0.96轴 152.22 4.82 302.3983.46 0.96轴 41.82 4.63 1057.305卷筒轴 41.82 4.58 1054.8871 0.994.7312i3.6431720/minnr5.348/i1.02PkW34.61.58ATN
8、m20937.- 5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1.3、传动件的设计1、V 带的设计1) 确定 V 带型号工作情况系数 KA 查表 4-6计算功率 Pc 由 Pc=KAP=1.2 x 5.5V 带型号 根据 Pc 和 n1 值查图 4.6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D1 和 D2小带轮直径 D1 查表 4.7大带轮直径 D2 D2=(n1/n2)D1=1440/720x100=200 mm 按表 4.7 圆整3) 验算带速 vv=D 1n1/60000=x100x1440/6000要求 V 带速在 525 m/s 范围内4) 确定 V 带长度 Ld 和中心距 a按 0.7(D1+D2) a02(D1
9、+D2) 初选 a0a0=600mm,初算带基准长度 LL=2 a0+ +21D0214a=2x600+ +26=1675 mm按表 4.3 圆整aa 0+ =500+(1800-1675)/22Ld5) 验证小带轮包角 1=180- (200-100)/662x57.316) 确定 V 带根数 zKA=1.2Pc=6.6 kwA 型D1=100 mmD2=200 mmV=7.54 m/s带速符合要求Ld=1800 mma=662 mm=171.31120P0=1.32P0 =0.17- 6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单根 V 带试验条件下许用功率 P0 查表 4.4传递功率增量P 0 查表 4
10、.5(i=200/100=2)包角系数 Ka 查表 4.8长度系数 KL 查表 4.3z= La0PC= =4.436.1.327981.7) 计算初拉力 F0F0= 25.qvKzvPaC= 26.10.7547498=141.45N8) 计算轴压力 QQ=2zF0 )2sin(1=2 x 5x 141.45.4 x 7.3si()=1410.43 N2、齿轮的设计1、高速级圆柱齿轮设计及计算(斜齿圆柱齿轮)1) 选择齿轮材料,确定许用应力由(机械设计课本)表 6.2 选 :小齿轮 40Cr 调质: 1260HBS( )大齿轮 45 正火: S( )许用接触应力 与齿轮材料、热处理方法、齿面
11、硬度、应H力循环次数等因素有关。其计算公式为:limnHNZSKa=0.98KL=1.01Z=5F0=141.45Q=1410.431260HBS- 7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接触疲劳极限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4 得:limH2li170/Nlim25H接触强度寿命系数 应用循环次数 N 由(机械设计课本)NZ式 67:10607213506hnjL212/4.i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5 得;1NZ2.3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则min1HS2170/HN25.360.5所以取 26/H许用弯曲应力 :FlimnFNXYS由(机械设计课本)式 612, ,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查(机械设
12、计课本)图 67,limF2lim1li2540/FN弯曲强度寿命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8NY12NY弯曲强度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9XX2lim170/HN25912.470N81NZ2.3min1HS270/N26.521./H2lim1540/FNli212NY1XY- 8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min1.4FS则: 1540/1.F2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 ,3110.3.2/vnP估取圆周速度 ,参考(机械设计课本)表 6.7、表3/tvms6.8 选取齿轮为: 2 公差组 8 级小轮分度圆直径 ,由(机
13、械设计课本)式 65 得1d2131EHdZuKTd齿宽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表 6.9,按齿轮相对轴.0d承为非对称布置小轮齿数 , 在推荐值 2040 中选1z12大轮齿数 : z214.7329i圆整取 104齿数比 u21/4.71z传动比误差 : /05u小轮转矩 : 1T658ANm载荷系数 K: AVmin1.4FS21385.7/FN202 公差组 8 级0.8d2129z4.71u合格 1658ATNm- 9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使用系数 查表 6.3AK1.25动载系数 由推荐值 1.051.4V取 .K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推荐值 1.01.2取 1.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14、 由推荐值 1.01.2K取 .载荷系数 K 1.25.1AV得 .8材料弹性系数 查表 6.4EZ219./Nm节点区域系数 查图 63( )H0120x,2.45Z螺旋角系数 cos重合度系数 ,由推荐值 0.750.88 取 0.78,Z 23189.2450.7891.8654.71610d齿轮模数 m 11cos/.cos2/.3。zm按表 6.6 圆整 m2.5m标准中心距 a 12()/cs.51/cos12。( ) ( )z圆整后取: 3分度圆螺旋角:1.25AK1.2V.K1.1.82K29./EZNm2.45H0.9Z.87149.6dmm2.5m132a- 10 -设计计
15、算及说明 结 果n12arcos()/arcos( .5( 21+9) /(3)) =1.6 mz小轮分度圆直径 : d1/cs.5/cs.36.dz m圆周速度 v : 1/60.720/n齿宽 b ,1.8534d大轮齿宽 : 2b小轮齿宽 : 12503)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由(机械设计课本)式 610 1FFaSFKTYbdm当量齿数 VZ331/cos27/cs1.62.9209o05V齿形系数 查表 6.5 FaY小轮 1.53大轮 28Fa应力修正系数 查表 6.5 SY小轮 1.6a大轮 280S重合度 : 1.3615.dm2.0/vsb=45mm245bm1012
16、.9VZ0512.3FaY2.8a1.6SaY2.80Sa- 11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 12(tant)(tant)2.51cos.36rcosan205.9.9(tan)t)22 zz解得: 1.6重合度系数 0.25.7/Y解得: 故 1.86.31620.897/453.2F254) 、齿轮其他主要尺寸计算大轮分度圆直径 : 2d2/cos.59/cos1.3625.4mmz根圆直径 : f13.2.7.ffdh25415246ff m顶圆直径 a138.dh22545274aa m5) 、 高速级圆柱齿轮几何参数项目 小齿轮 大齿轮模数 m 2.5 2.5齿数 Z 21 99压力
17、角 20 20分度圆直径 d 53.55 252.45齿顶高 ha 3.125 3.125齿根高f 2.5 2.5齿顶圆直径 da 47.3 246.21.60.72Y2196.58/FNm20325.4dm17.3f246d158.adm274- 12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齿根圆直径 df 58.55 257.45标准中心距 a 132齿宽 b 48 432、低速级圆柱齿轮设计及计算(直齿圆柱齿轮)1) 选择齿轮材料,确定许用应力由(机械设计课本)表 6.2 选 :小齿轮 40Cr 调质: 1260HBS( )大齿轮 45 正火: S( )许用接触应力 与齿轮材料、热处理方法、齿面硬度、
18、应H力循环次数等因素有关。其计算公式为:limnHNZS接触疲劳极限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4 得:li2lim170/Hli25N接触强度寿命系数 应用循环次数 N 由(机械设计课本)Z式 67:1060152.3016hnjL212/34Ni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5 得;1.08NZ2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则min1HS2170.8/756/HN253.所以取 263./H1260HBS2lim170/HN25815.0N241.08NZ25min1HS2756/N23.2./H- 13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许用弯曲应力 :FlimnFNXYS由(机械设计课本)式 612, ,
19、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7,limF2lim1li2540/FN弯曲强度寿命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8NY12NY弯曲强度尺寸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图 69XX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 min1.4FS则: 1540/1.F2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 ,31220.3./vnP估取圆周速度 ,参考(机械设计课本)表 6.7、表 6.81/tvms选取齿轮为: 2 公差组 8 级小轮分度圆直径 ,由(机械设计课本)式 65 得1d2131EHdZuKTd齿宽系数 查(机械设计课本)表 6.9,按齿轮相对轴.0d承为非对称布置小轮齿数 , 在
20、推荐值 2040 中选1z1232lim1540/FNli212NYXmin1.4FS21385.7/FN202 公差组 8 级0.8d- 14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大轮齿数 : 2z13.6483.72i圆整取 105齿数比 u21/.61z传动比误差 : /0.8.5u小轮转矩 : 2T239ANm载荷系数 K: AV使用系数 查表 6.31.25A动载系数 由推荐值 1.051.4VK取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由推荐值 1.01.2取 1.K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推荐值 1.01.2取 .载荷系数 K 1.25.1AV得 .8材料弹性系数 查表 6.4EZ219./Nm节点区域系数 查图
21、 63( )H0120,x123z28z3.61u合格 130298ATNm1.25AK1.2V.K1.82K219./EZNm- 15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2.5HZ重合度系数 ,由推荐值 0.750.88 取 0.78,23189.50.781.30298616.d齿轮模数 m 1/./23.9zm按表 6.6 圆整 m4m标准中心距 a 12()/48/10z圆整后取: 小轮分度圆直径 : 1d14239dmz圆周速度 v : 1/60152./60n齿宽 b ,1.897.3md大轮齿宽 : 2b小轮齿宽 : 12503)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由(机械设计课本)式 610
22、1FFaSFKTYbdm齿形系数 查表 6.5 a小轮 12.69FY大轮 a2.5HZ0.8719.dmm4m190a192dm0.73/vsb=76.632mm276.3bm1.12.69FaY- 16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应力修正系数 查表 6.5 SaY小轮 1.57大轮 26Sa重合度 : 12(tant)(tant)243cos03rcs)288(tanotan2zz解得: 1.7重合度系数 0.25./Y解得: 68故 1.392.1570.68/.3249F204) 、齿轮其他主要尺寸计算大轮分度圆直径 : 2d2483mz根圆直径 : f1921.547.3ffdh232
23、ff m顶圆直径 a192410dh233aam低速级圆柱齿轮几何参数如下:项目 小齿轮 大齿轮2.1FaY1.57SaY261.70.68Y21.3/FNm206423dm182fd3m10ad234m- 17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模数 m 4 4齿数 Z 23 83压力角 20 20分度圆直径 92 332齿顶高 ha 5 5齿根高f 4 4齿顶圆直径 da 82 322齿根圆直径 df 100 340标中心距 a 190齿宽 b 77.632 72.632二、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2.1、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1) 、减速器装备图采用三个视图及必要局部剖视图才能表达完整。根据传动件尺
24、寸大小,参考类似的减速器装配图,估计出待设计的减速器外部轮齿尺寸,并考虑标题栏、明细栏、零件序号及技术要求等位置,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合理的布局图面。2) 、在俯视图的位置上画三根线作为传动轴 1、2、3 的中心线,并绘出传动件的外廓。小轮宽度应大于大齿轮 5 10mm,二级传动件之间的轴向间隙 =8 15mm。33) 、画出箱体内壁线及减速器中心线。在俯视图上小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之间间隙和大齿轮顶圆之间间隙为 。14) 、按纯扭矩初步估算轴径。确定轴的跨距。先按纯扭矩确定轴径,在经轴的阶梯化吧跨距准确的确定下来。按照纯扭矩计算轴径时,用降低许用扭转剪切应力的方法来计入弯矩的影响。2.2、轴的设
25、计及校核1、轴 1 的设计计算1) 、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圆周力 12/658/3.tFTd径向力 ancos24tan20/cos1.36rt轴向力 9.t1.62) 、初步估算轴的直径选取 45 号钢材作为轴的材料,调制处理由式 8-2: ,计算轴的最小直径并加大 3%3/dApn以考虑键槽的影响。查表 8.6 取 A=1152486.3tFN9ra15.- 18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则 =22.623min1.05.2/70d高速轴工作简图如图(a)所示首先确定个段直径A 段: =25mm 由最小直径算出。1dB 段: =28mm。2C 段: =30mm,与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
26、)配合,取轴承内径3D 段: =38mm, 设计非定位轴肩取轴肩高度 h=4mm4dE 段: =46mm,将高速级小齿轮设计为齿轮轴,考虑依据课程5设计指导书p116G 段, =30mm, 与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配合,取轴承内径7dF 段: =38mm, 设计非定位轴肩取轴肩高度 h=4mm6第二、确定各段轴的长度A 段: =55mm。1LB 段: =55mm,考虑轴承盖与其螺钉长度然后圆整取 55mm2C 段: =29mm, 与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配合,加上挡油盘长3度(参考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p24)=B+3+2=16+11+2=29mm3LG 段: =29mm, 与轴承(深
27、沟球轴承 6360)配合,加上挡油盘长7度F 段: , =2-2=11-2=9mm69mL6E 段: ,齿轮的齿宽50m501B=25mmmind=25mm1d=28mm2=30mm3=38mm4d=46mm5=30mm7d=38mm6=55mm1L=55mm2=29mm3=29mm7L69m50- 19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D 段: =104mm。4L2、轴的设计计算1) 、按齿轮轴设计,轴的材料取与高速级小齿轮材料相同,40Cr,调质处理,查表 15-31,取 10A2)初算轴的最小直径 33min04.6dm182pA因为带轮轴上有键槽,故最小直径加大 3%, =45mm。根据减速i
28、nd器的结构,轴的最小直径应该设计在与轴承配合部分,初选圆锥滚子轴承 30209,故取 =45mmmind轴的设计图见草图,由下向上同一号轴知道:首先,确定各段的直径A 段: =45mm,与轴承(圆锥滚子轴承 30209)配合, =41mm。1d 1LB 段: =50mm, 非定位轴肩,与齿轮配合, =8mm。2 2C 段: =58mm, 齿轮轴上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75mm。3 3D 段: =50mm, 。4d43LmE 段: =45mm, =43mm。553、轴的设计计算轴的材料选用 40Cr(调质) ,可由表 15-3 查得 =1070A所以轴的直径: =50mm。因为轴上有两个键槽,
29、故最小mind30PA直径加大 6%, =50mm。in由表 13.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选联轴器型号为 LH4轴孔的直径 =50mm 长度 L=84mm1d轴设计图 如下:=104mm4L=45mmmind=45mm =41mm1d1L=50mm =8mm22=58mm =75mm33=50mmmind- 20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首先,确定各轴段直径A 段: =60mm, 与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配合1dB 段: =67mm,非定位轴肩,h 取 5mm2C 段: =77mm,定位轴肩,取 h=5mm3D 段: =67mm, 非定位轴肩,h=3.5mm4dE 段: =60mm
30、, 与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配合5F 段: =58mm,按照齿轮的安装尺寸确定6G 段: =50mm, 联轴器的孔径7d然后、确定各段轴的长度A 段: =43mm,由轴承长度,3,2,挡油盘尺寸1LB 段: =78mm,齿轮齿宽减去 2mm,便于安装2C 段: =10mm, 轴环宽度,取圆整值3根据轴承(深沟球轴承 6360)宽度需要D 段: =62mm,由两轴承间距减去已知长度确定4LE 段: =29mm, 由轴承长度,3,2,挡油盘尺寸5F 段: =57mm, 考虑轴承盖及其螺钉长度,圆整得到6G 段: =84mm,联轴器孔长度。7L4、轴的校核计算第一根轴:求轴上载荷=60mm1d
31、=67mm2=77mm3=77mmd=67mm4=60mm5=58mm6d=50mm7=43mm1L=78mm2=10mm3=62mm4L=29mm5=57mm6=84mm7L- 21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已知: NFpat 754,496,318r设该齿轮轴齿向是右旋,受力如右图: m25.48L137.,由材料力学知识可求得水平支反力: m6501372NMFHN垂直支反力: FmNNVNVa87,1360,1304492a 9823 2MMVV,合成弯矩 mNmNN1253,13498m,614032由图可知,危险截面在 C 右边W=0.1 =94693d= /W=14.49MPa7
32、0MPacaM轴材料选用 40Cr 查手册 a701MP符合强度条件!第二根轴和第三根轴的具体校核步骤省略,两根轴都符合强度条件。2.3、滚动轴承的选择1)高速轴(1 轴)上滚动轴承的选择m6501372NMFHN123640m985MN=14.49MPaca- 22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因为支撑跨距不大,故采用两端固定式轴承组合方式,轴承类型选择深沟球轴承,轴承的预期寿命为h。240hL由前计算结果所知,轴承所受径向力 N02.91rF轴向力 N637a基本额定动载荷 KN,rC基本额定静载荷 KN2.150r轴承工作转速 r/min4n初选滚动轴承 6206 GBT27694 (参见附
33、录 E-2)e =0.218./oraCFX=0.56 Y =2.09,r290径向当量动载荷 5.1pfNLPCYFXrrjsarr 14.20783)10426(8.19.69.).095.0()31631因为 jsr所以选深沟球轴承 6206 GBT27694 满足要求,相关数据如下:D=72 mm B=19 mm mm 37minad低速轴的轴承校核同上,具体步骤省略,符合强度。2.4、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1) 高速轴(1 轴)由前面的计算结果知:工作转矩 T=24.42 Nm,工作转速 r/min140n选择工作情况系数 K=1.75计算转矩 Nm7.2.75.1KTc选 TL 型弹
34、性套柱销联轴器。按附录 F,选用 TL4 联轴器,20783.14rPN6206 GBT2769442.7cT- 23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型号为: GB43238442568JAZC许用转矩T=63 Nm,许用转速n=5700 r/min.因 T,nn,故该联轴器满足要求。cT选 A 型普通平键:md251mL41L350)(40初选键:b=8 mm,h=7 mm,L=34 mm,l=26 mm参考文献5表 4-3-18,=110MPa,=90MPa由表 4-3-16, MPa47.216725.40dhlTp MPa39.8.2bl键的挤压强度和剪切强度都满足要求。2) 中间轴(2 轴
35、)上键联接的选择由前面的计算结果知:工作转矩 T=112.33 Nm选 A 型普通平键。高速极大齿轮连接键: mLd40,212135)5(初取:b=12 mm,h=8 mm,L=32 mm,l=20 mm键 1232 GB109679参考文献5表 4-3-18,=110 MPa,=90 MPa由表 4-3-16, MPa21.708403.1dhlTp MPa4.2.20bl键的挤压强度和剪切强度都满足要求。低速轴的键校核同上,具体步骤省略,符合强度。42568JAZC21.47p9.370.21p.4- 24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三、机械课程设计第三阶段3.1、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设计箱
36、体有关尺寸:箱体壁厚: ma83025.箱盖壁厚: 1箱座凸缘厚度: b箱盖凸缘厚度: 21箱座底凸缘厚度: mp05.箱座上的肋厚: 8.6箱盖上的肋厚: .11地脚螺栓直径: 6,2.03Mmda地脚螺栓数目: n螺栓通孔直径: 20螺栓沉头座直径: d45地脚凸缘尺寸: mL3,721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0M螺栓通孔直径: d51螺栓沉头座直径: mD260剖分面凸缘尺寸: c1,21上下箱联结螺栓直径: 0,6.98).5(2Mdd螺栓通孔直径: m92螺栓沉头座直径: D0剖分面凸缘尺寸: c12,51ma83025.1bm120p6.81.2,dmM6nd2045mL3,7
37、21dM5.1mD260c1,10Mmd92D0- 25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定位销直径: mdd64.65)8.07(32轴承旁凸台半径: R1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 0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mcK47)85(21剖分面至底面高度: aH0.轴承盖:1 轴:30247,8,.5921,6,DmdMe2 轴:30248.510,21,6,Ddme3 轴:302485.105,21,7,DdMme3.2、润滑方式、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选择齿轮采用脂润滑,工业闭式齿轮油,GB 5903-95,粘度牌号:L-CKB150,运动粘度 135165 mm/s(40),倾点-8,粘度指数大于 90
38、轴承采用脂润滑,通用钾基润滑脂,GB7324-94,代号 1 号,滴点大于 170,工作锥入度 3134mm(25,150g)密封用毡圈密封。四、课程设计小结在此次的机械课程设计中,通过对减速器的设计,我有了很多mc12,5136dR201m47K180H30247,8,91,6DmdMe30248,1,6Ddme302485,1,7DdMme- 26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的收获。首先,通过这一次的课程设计,我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的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了自己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减速器的所有组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
39、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减速器各传动机构以及机构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以及齿轮传动进行运动分析有了初步详细精确话的了解,这都将为我以后参加工作实践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培养了我对机械课程设计很深的学习兴趣。这次课程设计我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这是完全值得的。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此同时,又增强了我对积极求解的理解。在我的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边设计边查阅资料的形式,因为很多原理知识我都不懂,只有不断地翻阅资料,这样,我才能更加了解减速器的构成及其减速原理等等知识。在这次的减速器设计中,我显得很是幼稚不成熟,但是我从光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走上实际
40、的设计,并自己动手做出了自己的东西,我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我在这过程中渐渐明白了我学的那些专业知识有什么用,我要干什么,就像学步的娃娃,终于可以一点一点的走起来,虽然我现在走得不平稳,会摔倒,但是,我走出了这最难的一步,我相信我在以后的设计路上我会走得更加踏实平稳。另外,我想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学院里面能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自己动手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课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有利于我们学院的学生的实践素质的提高,增加学院的就业率,同时也能增加学院在学校里面对影响力。在最后,我要衷心感谢老师这个学期以来的悉心教导与鼓励。这次课程设计制作过程中老师始终在我们身边指引我们方向,让
41、我们学会怎样解决问题,但是并没有动手帮我们解决任何麻烦,我知道老师想教我的是遇到问题,怎样试着去解决,而不是帮我把问题解决掉,谢谢老师的良苦用心。相信我们每个人在这次课程设计中- 27 -设计计算及说明 结 果都学到很多,能到在出校门之后,遇到问题知道怎样去寻找解决之道,并从中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收获的不仅仅是书面的东西,更多的是生活中实践的问题。再一次衷心感谢老师!参考文献1. 唐大放,冯小宁等。 机械设计工程学II.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2. 王洪欣,李木等。 机械设计工程学I.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3. 刘鸿文。 材料力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李爱军等。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5. 甘永立。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第四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 任嘉卉,李建平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7. 程志红 机械设计 徐州 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