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海水是蓝色浪花是白色2010-03-25 16:20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
2、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最短,散射和反射应当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完全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
3、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浪花是白色,因为光的漫反射。漫反射的阳光是白色的,例如白纸在阳光下(红纸是因为纸吸收了红色之外的光)。浪花里有无数小气泡,小气泡的界面是向着各个方向的,从而把阳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形成漫反射从而看起来是白色。例如,蛋清是无色透明的,但是搅拌成泡沫后就是白色的,再例如很多花瓣是白色,其实其中完全没有色素,只是分布着大量的小气泡而已。这都是大量微小气泡形成漫反射显白色的例子。类似的物理现象还有,冰糖是透明的,磨成糖粉就是白色的(因为细小的糖粉每一个颗粒都把光向不同的方向反射,从而形成漫反射。)玻璃也是一样。基本上,所有透明的液体,只要其中布满微小气泡,就会是白色,所有透明物体,磨成粉末,也必然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