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I 页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本系统是一个为适应当前各个行业对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迫切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经过分析和比较,我们决定使用 VFP 数据库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手段,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经过分析如此情况,我们使用 DELPHI ,数据库等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
2、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关键词:原型法,面向对象,数据一致性,数据窗口,人才管理系统。SummaryBuying and sell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development two aspects that typ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IS), its development includes primarily the backstage database establishes with support
3、and the head applies the development two aspects of the procedure.Establish the data consistency to the former request is strong with the complete, the that data safety good database.But request the latter very much the applied procedure function complete, easy usage etc. characteristics.Through the
4、 analysis such circumstance, we use the DELPHI, database etc. development tool, make use of its every kind of the tool of development 第 II 页that provide that face to the object, particularly is intelligence that data window way this on canning be convenient but Chiens manipulates the database turn t
5、he object, establish in the in a short time first system application prototype, then, start to the beginning prototype system proceeding need on behalf, revise continuously with improve, really arrive to become the customer satisfied canA system.Key phrase:Prototype method, face to the object, data
6、consistency, data window wa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buying and selling management system。目 录绪论-1第一章 选题说明-32.1 系统的初步调查-3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32.3 系统开发步骤-3第二章 设计思路-42.1 系统的初步调查-4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5第 III 页2.3 系统开发步骤-52.4 对本系统的分析-7第三章 系统设计-83.1 模块设计 -83.2 开发环境-83.3 功能模块-113.3 数据流图-123.4 数据库设计-143.5 详细设计-18第四
7、章 系统编码与实现-294.1 系统编码规则-294.2 部分运行界面与代码-29第五章 系统运行与维护-305.1 系统的配置-305.2 系统的运行-305.3 系统的维护-30第六章 开发总结-30附录:参考文献-31第 1 页绪 论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突出。一般来讲,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手段,为组织制定目标,应用组织的各种要素,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企业来说,人们按照一定的营销计划、人力、物力资源,对人员、物质、资金等加以计划和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即称为企业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活动中,把人、才、物作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但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和
8、社会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在生产经营及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把它当做企业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资源,人们称之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本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管理所需要的信息量急剧增长,同时对信息的处理要求及时、准确,这导致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信息时代”的开始,它使企业管理现代化成为可能。一定意义上说,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硬件方面,自 1946 年第
9、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庞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供研究使用的计算机到如今能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到每秒几百亿次;处理器从焊有上百万个电子管的大的惊人的电子板到只有指甲大小的集成电路;现在计算机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每三个月更新换代一次的惊人速度。软件方面,也已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发展到现如今的第四代语言非结构化、面向对象、可视化的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能从全局目标出发,对企业的
10、管理决策活动予以辅助。从工业发达国家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 年至 1965 年)单项数据处理阶段,也称电子数据处理(EDP)阶段。这是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应用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当时计算机硬、软件的限制,数据处理的性质只是使用计算机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进行简单的单项数据处理第 2 页工作,如计算工资、数据统计、报表登记、编制计划等。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集中式的批处理。第二阶段:(1965 年至 1970 年)综合数据处理阶段,也称事务处理系统(TPS)阶段。这个阶段计算机硬、软件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用户的分时系统,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对某一个管
11、理子系统的控制,并具有一定的反馈功能。如库存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已发展为面向终端的联机实时处理。第三阶段:(1970 年至今)管理信息系统(MIS)阶段。这个阶段是在企业中全面的使用计算机把各种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集中起来,构成了计算机化的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即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这个阶段的处理方式是在数据库和网络基础上组成分布式处理系统。它的特点是使用数据库和分时处理的计算机网络,并充分利用运筹学等数学方法,实现了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总的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性价比大幅的下降,使得其被大量广泛的使用。针对现实中的各种应用需求,相应的产生很多技术体系、
12、技术标准,如J2EE、 。NET,COM/COM+等。这又大大的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其影响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2)在企业特别是珠宝首饰行业开发人才管理系统的意义现在我国的企业特别是珠宝首饰企业的进销存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或半自动(由电脑处理一部分数据,由人工处理一部分
13、数据)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软件作为一有项有力的工具,只能当此种工具,与我们的实践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及使用价值。因此根据企业目前实际的人才管理情况开发一套人才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第 3 页第 4 页第一章 选题说明1. 1 课题背景在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负责整个企业的日常人才资源安排,人员的人才资源管理等等。以前都是人工进行操作。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人才资源处的人才资源管理工作量大大加重。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人才资源工作者急切希望能
14、够将大部分繁琐的工作交由计算机的处理,已减轻人工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而计算机的普及更加快了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的产生。上一代的人才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采用 Foxbase 或 FoxPro,系统开发环境也是数据库内置的开发工具。其特点是单机单用户方式,开发简单,能充分利用数据库的特性。其缺点是开发出的系统依赖性强,运行必须依托数据库环境;不容易升级与扩展;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并行操作;代码重用性差。原有人才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差的问题更加突出,而新需求的提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系统在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的要求更高。而原有的系统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缺点而无法在适应现有的需求了。因此,使用现在的新技
15、术,开发出适应新的需求的新系统的任务刻不容缓。1.2 组织结构在企事业中,其中和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由直接关系的有以下部门:人才资源处(或人才资源处)等:是使用综合人才资源系统的主要部门,对人员的人才资源管理主要由人才资源处承担,进行集中管理。1.3 业务流程分析人才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企业人才资源人员,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人才资源人员通过本系统完成相关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也是平常较为繁重的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各种相关的亲属等情况开课情况都记录在人才资源系统里进行管理。由人才资源人员在档案更新中完成对运行人才资源系统所需的基本数据的维护。包括这些信息的增、修、改等,变动都将在这
16、进行操作。系统开始投入使用,人才资源人员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相关人员的信息,主要信息包括系所的姓名及它的学历等。输入人员信息的过程是首先从系统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的系所,然后再它下面加入新的辅助信息。当人员情况发生变动后,人才资源人员要及时完成对库中的信息进行维护。如果发生人才资源的变动(如进和出) ,则可以在档案更新中进行处理,因为不同企业的员工数量不同,因此特别设立了一个档案查询模块,可以进行相关人员的快速查询,并可以根据某一个具体的条件,如具有相同属性的人员(如技术第 5 页职务或工龄等) ,进行同一类型的人员统计,并可以将结果通过打印输出,以便备案。1.4 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现
17、行系统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单机单用户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同时人才资源管理系统中信息的使用者大大增加,原有的单机单用户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原有的数据库也不支持多用户的网络运行环境。2.系统独立性差,原有系统一般都是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开发工具编写的程序,因此收数据库的制约比较大,编写出来的程序性能也不好。特别是无法支持如 Sql2000, MS SQL Server 等新的数据库。3.模块性差,由于不是一个完整的编程语言,故无法做到代码的模块化,给功能的扩展带来了巨大的不便。1.5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鉴于目前企业对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的需求与实际情况,新系统方案的重点放在系统的可扩
18、展性上,为了实现这一设计,新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新系统采用 Delphi 开发成功,充分利用该开发程序的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2.新系统从设计到实现都应遵循模块化,是用一致的接口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模块调用。模块的划分应尽量符合实际业务的划分,以保证以后新模块的加入尽可能少的影响现有功能模块的运行。3.新系统所具有的特性:通用性:用户可根据本单位的需求灵活设置人员类别及其数据库结构,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业务工作的需求。标准化:提供了丰富完善的人才资源管理内容,为各级人才资源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及数据交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先进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19、运行在windows 环境下,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第 6 页第二章 系统分析21 系统的初步调查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所谓好的管理基础,指的是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应该看到,我国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时间还不长,设计开发的实际经验也很不足。要使进销存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使用,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效益,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领导重视、管理人员积极性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企业公司提供资源、经费、人力和时间,要涉及管理体制、规章制度的变化、调整和大量数据的编码、表格形式协调等工作,这些公司管理的全局性问题必须在公司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
20、持下才能获得解决。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条件。 管理人员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直接用户,它们的积极性和配合程度,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和生命力。(2)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主要包括计算机硬、软件设备,不间断电源、空调等辅助设备和计算机房设施等,有条件的公司应尽量发掘和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费用可分为 开发费用和运行费用,前者包括设备购置、人员工资、培训和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支出等, 后者包括机器运行、维护和修理费,人员工资和水、电、纸张等日常开支。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才能顺利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当然,资金的投入也可以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在逐步取得阶
21、段成果的基础上补充更多的资源。(3)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开发小组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取决于开发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开发小组的人数因系统规模大小而异,通常包括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数据录入员和硬、软件维护人员。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从逐个子系统分期分批进行的,同时,已开发完毕投入使用的系统仍需不断维护、改进和完善,因此这个开发小组应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在正式的立项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现行系统进行充第 7 页分的调查研究,细致了解现行系统的现状流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系统的逻辑模型。详细的现状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信息
22、流程,为新系统逻辑模型提供基础。它是建立新系统的前期工作,也是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建立新的公司人才管理系统就必须对公司现行的人才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而充分的调查研究。采用主要的方式是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和对现有的政策进行分析。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两个详细的部分:分析开发新的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前面系统初步调查中已经作了详细的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可能性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三个方面。经济可行性研究是对组织的经济现状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估计。由于公司人才管
23、理系统是作为毕业设计由我们学生自己开发的,在经济上的投入甚微,系统建成之后将为今后实现公司人才管理提供很大的方便,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技术可行性要考虑现有的技术条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开发工作,软硬件配置是否满足开发的需求等。公司人才管理系统用的是 Visual Basic 开发语言,调试相对简单,当前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也完全能满足开发的需求,因此在技术上是绝对可行的。软件方面:由于目前单机模式相对发展成熟,故软件的开发平台成熟可行,它们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能高、价格低,完全能满足系统的需求。运行可行性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现有人员和机构、设施设施和环境对系统的适应性及人员培训补充计划的可行性。当
24、前我们公司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当普及,各类操作人员水平都有相当的高度,所以在运行上是可行性的。23 系统开发步骤一般说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可以划分成总体规划、系统开发和系统运行三个阶段,其中系统开发阶段还可进一步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工作环节。上述各个阶段排列成一个严格的线性开发序列,在每个工作阶段均产生完整的技术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和依据,每一阶段都应对文档进行评审,确信该阶段工作已完成并达到要求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轻易改变第 8 页前面经过评审的成果。上述开发方式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开发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可大大降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复杂性。国内外
25、许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国外曾有人对一些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工作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开发过程中各工作阶段所占全部工作量的比重分别达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模块调试:系统调试20%:15%:20%:25%:20%。由此可见,程序编写在开发工作中只占很小比例,而调试工作却占整个开发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系统开发就是编程”的习惯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另据统计,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阶段中,总体规划和系统开发阶段的工作量约占整个工作量的 2/3,而运行、维护阶段要占 1/3,这说明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后,仍应十分重视它的维护工作,以便使系统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26、。4、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系统规划是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因为新系统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首先应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调查,提出新系统的开发目标,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新系统开发能否进行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依据,这就是总体规划的任务。5、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为了了解现有系统的概貌、规模等基本情况,从而确认新系统的目标。该阶段需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现行系统的概况:当前规模、功能、工作效率、归属部门等。(2)管理流程及工作步骤:现行系统中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业务流程、各种数据在收集、整理、输入、存贮、处理和输出各个环节的具体加工步骤,主要单
27、据、表格的来源和去处等,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信息流程。上述各项内容在系统分析阶段中还需进一步作详细调查。(3)当前系统的薄弱环节:在调查中应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出其前因后果,这些问题往往是新系统中要解决和改进的主要问题。(4)各部门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目标持有的看法,以及对建立新系统的态度。第 9 页24 可行性分析在现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就可以提出新系统目标,即新系统建立后所要求达到的运行指标,这是系统开发和评价的依据。新系统目标应充分体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基本特点,直接为公司管理服务,同时,新系统目标应该和现行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可以分期分批实现。需要指出的是,新系统目标不可能
28、在总体规划阶段就提得非常具体,它还将在开发过程中逐步明确和定量化。新系统目标的提法不尽相同,例如: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提供新的处理功能和决策信息,等等。新系统的目标确定后,就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能否实现新系统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根据新系统目标来衡量所需的技术是否具备,一般可从硬件、软件的性能要求、环境条件、技术人员水平和数量等方面去考虑和分析,其中开发人员的技术力量应首先考虑能力与水平,并考虑近期内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技术人员。(2)经济可行性估算新系统的开发费用和今后的运行、维护费用,估计新系统将获得的效益,并将费用与效益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利。开发
29、、运行和维护费用主要包括:购买和安装设备的费用: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 机房、电源、空调等;软件开发费用:若由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开发,则该项费用可以计入下面的人员费用一项;人员费用:系统开发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等;消耗品费用:系统开发所用材料、系统正常运行所用消耗品,例如水、电费,打印纸、软盘、色带等开支;其它费用。系统的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考虑。对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则应着重分析其社会效益。例如,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提供哪些以前无法及时提供的信息,用户查询和使用信息的方便程度提高多少、速度增加了多少,对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第 10 页提供了多少帮助等等。(3)运行
30、可行性对新系统运行后给现行系统带来的影响(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方式、工作环境等)和后果进行估计和评价。同时还应考虑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补充,分析在给定时间里能否完成预定的系统开发任务等。按上述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后,就可整理并编制出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它是总体规划工作的阶段性成果。2.4 对本系统的分析通过使用本系统,能使人才管理部门加强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对其人才的基本情况(如工作、学习、培训等)及其它情况(如奖惩、离职等),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掌握本系统内人才情况,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人才为企业服务。本系统的开发,是典型的 Mis 开发,主要是对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变换,
31、及数据的各种报表形式的输出。采用流行的 DELPHI+SQL2000 体系,已无技术上的问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另外,对本系统的开发,只需一台普通配置的计算机,及专职的开发人员一名,人事管理人员一名即可完成对现行系统的分析,导出新系统,显然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系统设计3.1 模块设计根据本系统的需求,结合实际管理情况,本系统应用有如下功能模块:基本管理: 人才基本信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学习简历管理:学习简历信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工作简历管理:工作简历信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培训管理:培训信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离职管理:离职信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奖惩管理:奖惩信
32、息的管理,如新增、修改等;系统查询:提供对员工基本信息及其相关信息的查询;第 11 页3.2 开发环境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以 Borland 公司的可视开发环境 Delphi7.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使用 Microsoft Sql2000 2000 作为关系数据库,并在 DELPHI 编程语言中采用 ADO 数据库编程模型,配合功能强大的 SQL 查询语言实现建立关系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更新,较好地实现了预定的需求功能。3.2.1 Delphi 7.0 开发环境Delphi 是著名的 Borland(现在已和 Inprise 合并)公司开发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真正
33、的程序员用 c,聪明的程序员用 Delphi”,这句话是对 Delphi 最经典、最实在的描述。Delphi 被称为第四代编程语言,它具有简单、高效、功能强大的特点。和 VC 相比,Delphi 更简单、更易于掌握,而在功能上却丝毫不逊色;和 VB 相比,Delphi 则功能更强大、更实用。可以说 Delphi 同时兼备了 VC 功能强大和 VB 简单易学的特点。它一直是程序员至爱的编程工具。Delphi 具有以下的特性:基于窗体和面向对象的方法,高速的编译器,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与 Windows 编程紧密结合,强大而成熟的组件技术。但最重要的还是Object Pascal 语言,它才是一切的
34、根本。 Object Pascal 语言是在 Pascal 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易学。Delphi 提供了各种开发工具,包括集成环境、图像编辑(Image Editor) ,以及各种开发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如 DesktopDataBase Expert 等。除此之外,还允许用户挂接其它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如 Borland 公司的资源编辑器(Resourse Workshop) 。在 Delphi 众多的优势当中,它在数据库方面的特长显得尤为突出:适应于多种数据库结构,从客户机服务机模式到多层数据结构模式;高效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更先进的数据库引擎;最新的数据分析手段和提供大量的
35、企业组件。Delphi 发展至今,从 Delphi、Delphi 到现在的 Delphi5,不断添加和改进各种特性,功能越来越强大。Delphi添加了对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很多改进新特性,第 12 页扩展了数据库支持(ADO 和 InterBase 数据库) ,带有 Internet 支持的 MIDAS 改进版,TeamSouse 版本控制工具,转换功能,框架概念以及很多的新组件与新特性。3.2.2 Microsoft Sql2000 与 ADO作为应用程序与 OLE DB 连接的桥梁,ActiveX Data Objects (ADO)为 Visual Basic 6.0 下开发的应用
36、程序访问本地或远程数据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主要优点是易于使用、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ADO 支持用于建立基于客户端/服务器和 Web 的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在DELPHI 中,可以使用开发环境提供的 ADO 控件,数据库访问方法,对 SQL2000 中建立的关系数据库简单快捷的进行访问。3.2.3 SQL 查询语言及使用SQL 语言是结构化语言(Structure Query Language)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数据库查询和编程的语言,已经成为关系型数据库普遍使用的标准,使用这种标准数据库语言对程序设计和
37、数据库的维护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据查询。DELPHI 和其他的应用程序包括 Sql2000、Foxpro、Orcale、SQL Server 等都支持 SQL语言。SQL 语言的常用操作有:建立数据库数据表(CREATE TABLE) ,如本系统中的学生及成绩备份就用到该语句;从数据库中筛选一个记录集(SELECT) ,这是最常用的一个语句,功能强大,能有效地对数据库中一个或多个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并兼有排序、分组等功能;在数据表中添加一个记录(INSERT) ;删除符合条件的记录(DELETE) ;更改符合条件的记录(UPDATE) ; DELPHI 中的数据库操作对象
38、都提供了对 SQL 语句的支持。其一般的用法是以 DELPHI 的各种控件接收用户对数据库访问的请求,在事件响应程序代码中将其转换成对数据库的 SQL 查询语句,并以字符串的形式存在,然后将其传递给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对象,最终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3.3 功能模块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信系统的物理(技术)方案。具体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分解,不断下去,直到分解成含义明确,功能单一的单元功能模块,从而绘制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即 HIPO 图。此管理信息系统的 HIPO 图如下第 13 页3.4 数据流图离职信息
39、简历信息人才基本信息库简历增加离职管理基本信息学习简历 员工奖惩 系统查询信息录入 信息编辑人才管理系统工作简历 员工培训 离职管理第 14 页3.5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要在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DBMS)中,通过合理的逻辑设计和有效的物理设计,构造较优的数据库模式、子模式,建立数据库和设计应用程序,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1、概念结构设计在数据库设计中,先要对系统分析所得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系统的关系模式,可以采用实体联系图(简称 ER 图)的方法进行数据结构的描述。ER 图由实体、属性、联系三部分组成。ER 图的有关符号说明如下:实体 属性 联系姓名编号姓名 性别 所
40、属行业出生日期人才人才实体编号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说明人才编号学习简历人才信息 人才信息库图书名/号查询基本增加编号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说明人才编号工作简历编号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说明人才编号培训记录第 15 页实体间主要关系如下:编号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说明人才编号奖惩信息编号姓名 离职原因 说明离职去向离职信息人才信息学习简历拥有工作简历拥有培训情况拥有第 16 页2、物理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的原则如下:(1)尽可能的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2)结构设计与操作设计相结合。(3)数据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本系统是应用在单机系统上,为了便于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本系统只建立起一个数据库,在此数
41、据库基础上建立起如下 5 张表: 人才基本信息表 base_info 学习信息表 study_info 工作信息表 work_info 培训信息表 train_info 奖惩信息表 jc_info 离职信息表 lz_info用户表 admin下面具体介绍表结构:人才基本信息 表 base_info字段名 数据类型 宽 度 小数位数 是否索引 是否为空编号 数据型 6 / N N姓名 字符型 10 / N Y性别 字符型 8 / N Y出生年月 日期型 8 / N Y年龄 数字型 4 / N Y民族 字符型 4 / N Y政治面貌 字符型 4 / N Y身份证号 字符型 25 / N Y联系电话
42、 字符型 21 / N Y住址 字符型 30 / N Y职务类别 字符型 10 / N Y所任职务 字符型 10 / N Y拥有离职信息拥有奖惩信息第 17 页工作单位 字符型 30 / N Y所属行业 字符型 10 / N Y所属专业 字符型 10 / N Y技术职务 字符型 10 / N Y表 2-1该表的主键:编号;该表主要用来描述人才的基本信息;学习简历 study_info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宽 度 小数位数 是否索引 是否为空编号 数值型 4 / Y N人才编号 数值型 4 / N N开始日期 日期型 4 / N Y结束日期 日期型 52 / N Y说明 字符型 50 / N Y表
43、 2-2主键:编号;该表用来记录人才的学习情况;学习简历 work_info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宽 度 小数位数 是否索引 是否为空编号 数值型 4 / Y N人才编号 数值型 4 / N N开始日期 日期型 4 / N Y结束日期 日期型 52 / N Y说明 字符型 50 / N Y表 2-3主键:编号;该表用来记录人才的工作情况;培训情况 train_info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宽 度 小数位数 是否索引 是否为空编号 数值型 4 / Y N人才编号 数值型 4 / N N开始日期 日期型 4 / N Y结束日期 日期型 52 / N Y说明 字符型 50 / N Y表 2-4主键:编号;该表用来记录人才的培训情况;第 18 页奖惩情况 zc_info字段名称 数据类型 宽 度 小数位数 是否索引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