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69472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中国武汉题 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Relation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Satisfaction姓名 学 号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 张彩华 职称 副教授二 一 六 年 五 月分 类 号 密 级华 中 农 业 大 学 楚 天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Relation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Satisfaction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学生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 张彩华华 中 农 业 大 学 楚 天 学 院 商

2、学 院二 一 六 年 五 月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 期: 年 月 日1摘 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得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愈发严重。如何缓解就业压力,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后期就业满意度的联系在此背景下逐步得到重视。本人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途径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问题以及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联系。笔者将之前的理论联系自

3、己的想法,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形成以学生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管理方法。本文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满意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义的认识,发现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于高校在此基础上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研究2AbstractToday w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phenomenon

4、more serious. How to eas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well as career planning for post-employment satisfaction in this context links gradually attention. I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earch and other ways to question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as we

5、ll as links between. The author of the theory before their own ideas, the importance of career planning is proposed to form a student-oriented school education, supplemented by management.In this paper, our career planning and job satisfaction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to further deepen the sign

6、ific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knowledg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found that the lack of career planning, job satisfaction is not high. On this issue, I made a number of targeted solution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raining, etc. have a cert

7、ain significance.Key words3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Satisfaction; Research第 1 章 绪论(一)选题背景近年来,伴随着各大高校年年不断的扩大招生以及响应国家政策下的普及高等教育,从昔日改革时期的“统包分配”到 90 年代的“双向选择”再到如今的“自主选择”,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高等人才的不断增加也由此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数据统计表明,近年来,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从 2007 的 114 万到 2015 年的 630 万,与此相反就业率

8、逐渐降低,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见表 1-1)。根据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15 年,全国4809 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 230 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表 1-1 2008 年至 2015 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年份 毕业人数(万)就业人数(万)未就业人数(万)就业率(百分比)截止日期 数据来源2007 114 102.6 11.4 90% 12 月 31 日 经济参考报2007 年:100 万大学生待业2008 145 116 29 80% 12 月 31 日 新华社:我国高校2008 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 80%2009 212 148.5 63.7 75% 9 月

9、 1 日2010 280 204.4 75.6 73% 9 月 1 日2011 338 245.4 92.6 72.6% 9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2009 年至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的平均就业率2012 413 289 124 71% 6 月 31 日 国务院召开的 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2013 495 348 147 70.3% 9 月 1 日 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 559 391.3 167.7 70% 9 月 1 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统计2015 611 415.48 195.5268% 7 月 1 日 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

10、信息网发布的统计数据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人有经济实力去接受更高的教育,因此人们对自身的所要从事的工作的各方面要求也会高于以往。对于自我能力提升的愿望不断增强,对于工作同时就有了更高的期望。但是仅仅提高自己期望的同时由于自身水平有限的原因,并不能合理的考虑现实因素,在此现状下,因为眼高手低而找不到工作的事例频频发生。进一步加大了就业难的问题。虽然各大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正在逐渐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学生缺少长远眼观,仅单单关注当前工资水平以及公司名气。所以,在高等学校中,要注重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从而使大学生正视就业方面的激烈竞争,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

11、择适当职业,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我看来,将职业规划与满意度的结合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提高就业率,一步步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5对于大学生而言,最终的目的以及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成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我们一生中的绝大时光将要在职场中度过,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决定着人生的成败。故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就业满意度就显的尤为重要。而学校便肩负着对学生正确进行职业规划的重任。在海外的一些国家,很多学生自他们青年起学校就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规划课程,所以他们在很早的时候便对自己的的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而我国教育在此方面却大大的落后于其他国家。大部分的学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是太合理。所以很

12、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会格外的迷茫,找工作也不尽人意。调查发现有 7 成的毕业生由于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最后找工作时匆忙决定,最后工作满意度极低。所以此研究问题在当前背景下显得极其重要,对当代高校学生来说,早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优势,才有可能在日后找打心仪的工作,提高就业满意度。(二)研究目的及意义在此背景下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人生道路显得格外的重要。首先,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减轻就业压力。大学生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与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密切。我国初期对大学生实行包分配的制度,当时高级人才匮乏,不愁工作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

13、步,高校的扩招,高级人才供大于求。长久以来的人才市场机制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尤其对于长久以来只用考虑读书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来说,在抉择自己人生道路时更会感到迷茫与无助。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择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求职道路上才能缩小差距感与落差感。提高就业满意度。再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大学是学生进入职场的过渡阶段,大学阶段所接受的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的认识自身优势劣势,明确职业发展道路。用合理的方法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变得强大。(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分清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相关概念,然后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其与就

14、业满意度的关系,并且从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入手,寻找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找准原因后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方法。2.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自古至今有许多的研究方法,就像古人云:人无完人一样,每种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此论文主要运用以下 3 种方法。(1)文献法文献法主要是指通过对先人所记录的书籍进行查找、翻阅,以找到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文献法是自古至今一直流传的方法,文献法以其历史性与准确性而被广大学者推崇。6通过对古内中外有关文献的查阅,初步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取其精华。(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不同高校毕业生进行发放问卷,回收问卷了解被调查者的情况。在本文中,主要利

15、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对各大高校毕业生进行随机抽取问卷,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3)老师、学生座谈法通过走访人力资源相关代课老师、专家,了解当前大学生毕业现状。通过与学生的座谈交流,得到学生对目前就业情况的感受与认知,从面对面的交谈中寻找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的内容就是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合理引入大学教学系统,提高高校以及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从而在未来工作的竞争中脱引而出,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本文结构框架大致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第二章,引进

16、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三章,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研究方法。第四章,根据发出的问卷具体分析当前职业规划的问题与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第五章,针对第四章的研究结果下结论。第六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及建议。第 2 章 相关理论分析(一)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在美国就业指导之父帕金森首次提出就业指导这个概念以后,西方学者通过不断的研究,提出了以下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1)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萨柏是美国职业生涯理论之父。经过不断的研究将人的一生分为以下 5 个阶段。7成长阶段 014 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然后有目标的培养职业技能。探索阶段 1524岁这一阶段要开

17、始接触、选择工作。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尝试性的接触工作。出入职场,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建立阶段 2544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确定的工作进行巩固。若对自己初选择的工作不满意的话可以重新选择工作或者跳槽。每个人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变换的次数也不尽相同。还有的人因为比较满意最初的工作所以不会更换。维持阶段 4564岁此阶段人们差不多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阶段很少有人会跳槽,一般力求维持现状就好。衰退阶段 65 岁以上由于身体的原因,开始准备退休,结束职业生涯。(2)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帕金森在 20 世纪初期提出了职业-人匹配理论。这一理论的诞生拉开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帷幕

18、。此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了解自己以及胜任工作的要求之后,理性的将自身与要求对照,选择与自己最匹配的职业。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分为两种:一种是因素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所需专门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择业者相匹配;或者是需要一定的体力来完成或者一般没有人愿意做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的工作。另外一种便是(特性)匹配,这种就需要具有感性、敏感、特立独行等人格特性的人,适宜从事艺术创作等类型的工作。帕金森的职业-人匹配论因其适用性一直到如今还被广泛的使用,每种职业所要求的每个人的特性也不完全相似,职业-人匹配度越高,就业满意度就会越高,反之亦如此。(3)施恩的职业锚理论“职业锚

19、”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施恩教授提出来的。在这一理论中,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每个人以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等因素为基础,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在进入职场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以及生活经验的增多,人们的职业锚也会不断的成熟。我们仅仅根据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职业锚就是一个人的底线与中心,在不得不进行选择时绝对不会抛弃这一事物,也就是说不会触碰自己的底线。当一个人越了解自身的各个因素时就会越清晰的了解职业锚。但是由于职业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变换故很难做出提前预测。(4)霍兰德理论:职业兴趣与职业的关系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在研究职业兴趣与职业关系

20、时,提出了职业兴8趣理论。将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分为不同的 6 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而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着不同的适应的工作环境。像每个人的三观、兴趣爱好、需求等这些因素同时也会影响择业者选择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但前提是择业者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霍兰德理论的 6 种类型每种都与其他 5 种或多或少的有联系。图 2-3-5 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教育大大的晚于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初期时,许多留学生将国外的教育与研究带回国内,推动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最早是 1925 年邹韬奋先生将大量的国外文献进行整理与翻译。

21、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才逐渐被一些人关注。国家教育局开始在高校设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首个就业指导中心是在清华大学进行试点,后逐渐推至其他各大高校。由于当时我国教育整体的特殊性,大学生实行国家统包分配政策,所以那个时候,就业指导的作用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在 90年代国家取消大学生统包分配的政策以后,在高校的逐步扩招,加大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进行对就业指导的研究,掀起了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热潮。像林清文学者提出的知己知彼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型;詹发尚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得出的 6 大分析要素以及黄昌建边

22、慧敏等知名学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职业生涯是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而良好的规划又是职场取得成功的前提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的,9职业生涯规划是做出决定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根据前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认为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内部因素如性别所学专业等也需要考虑外部因素如家庭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等。(2)重要概念的界定1.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现状对自己的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与安排。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的完善自身,努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最终的目标。职业生涯

23、规划又可以划分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单位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的就业单位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故本文在研究职业生涯规划时只研究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就在于学生着手于现状,确定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打破固有的想法与格局,实现自身价值;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劣势,扬长避短,找准工作定位,最终实现职业上的成功。2.就业满意度:满意度是一种心理感知,是在实现某一目标后的显示与理想的差距,通过数字表达这一感受的的数字就为满意度。而就业满意度就是反映学生在工作前对于工作的期望值,通过对学生就业满意度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更好的从不同因素了解学生的心理,也可以反映出当前学生的就业质量

24、。第 3 章 研究设计(1)研究目的通过对江夏区周围几大高校毕业几年内已进入职场的学长学姐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大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以及调查大家的就业满意度,从中寻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及内部联系。剖析内外部因素是否会对满意度产生影响。通过 SPASS18.0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相关关系,发现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满意度与人口特征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由此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学校与社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让更多的学生有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不断的完善自身,不再毕业就失业;同时也让招聘单位在招聘时注意职位的相匹配,提高员工的就业满意度,

25、做到人才尽用。(2)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针对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等三所在专业设置侧重不同并且学校的层次也不尽相同的三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包括食生院(7 人)、商学院(82 人)、艺术设计学院(11 人)、信工院(6 人)、金融院(107 人)等 5 大学院的毕业生总共 213 人,其中女同学有 114 人,占 54.4%,男同学有 99 人,占 45.6%,发放问卷 225 份,回收 210 份,回收率 93.3%。样本分布均匀,故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详见表2-2 样本分布表表 2-1 样本分布表10分类 样本分布 比例女 114 54.4%性别男 99 45.6%食

26、生院 7 3.3%商学院 82 38.5%艺术设计学院 11 5.1%信工院 6 2.8%所属院金融院 107 50.2%城市 155 72.8%乡镇 27 12.7%生源地农村 31 14.6%2500 以下 4 1.5%2500-3500 11 4.6%3500-4500 31 14.5%4500-5500 48 22.7%家庭月收入5500 以上 139 66.2%小学 15 7%初中、高中 101 47.4%中专、大专 39 18.3%本科 48 22.5%父母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 10 4.7%(3)问卷说明在前期调查准备时期,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的一部分学生作为代表,通过面对面访

27、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所涉及的问题如下:(1)你是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规划?(2)是否知道为何职业生涯规划?(3)你认为未来你的就业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4)你认为你在选择工作时什么因素会影响你的选择?面对面访谈的目标包含了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应届生,一共 15 余人。通过面对面的访谈,设计出了最终的问卷,问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11(1)对应届生的大致情况进行调查在这一块总共设计了 6 个问题用以了解应届生的一个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性别、所属院系以及生源地等反映人口特征因素的指标。家庭月收入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反映学生家庭背景的指标。通过这两个方面,方便对差异性因素分类,从而找到问

28、卷相互间的问卷统计分析。(2)对与已工作的应届生的就业满意度的调查满意度指的就是实际情况与之前所期望的情况的偏差情况。此部分主要是对工作各方面满意度的一个调查,答案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极其不满意五个方面,并且每个选项相应的对应2、1、0、1、2 五个分数,并在最后根据所选择的答案相加,计算出总分情况,由此得出就业满意度的情况。表 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一览表人口特征 性别、专业、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情况等 职业生涯规划 在充分了解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决策后,所能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合理的规划就业满意度 就业的学生在就业和与期望的差值(四)研究假设根据面对面

29、访谈的结果,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1.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关系2.大学生的性别、专业、生源地、家庭平均月收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特征因素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5)研究框架首先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撘造了一个研究框架,其中的变量包括应届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外部因素以及就业满意度。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以及周围两所高校加起来能代表其他高校的三所学校进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之前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由此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的整体框架如图 2-2:文献研究研究假设职业生涯规划与

30、就业满意度描述性分析讨论与分析结论12第四章 调查结果的讨论与分析(一)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满意度的分析在持续的高校扩张招生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这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再是冒尖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难以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如今各大高校和社会都在反思为何会出现就业难的这个现象。其实根本问题就出在高校的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没有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设置专业,过多的高校设置热门专业,使得扎堆的现象频频发生。倘若高校可以做一定的社会调查并以此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设置课程而不是等到学生临近毕业遇到问题时才想着去解决。如今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前身是毕业包分配的部门演变而来,所以会缺少相关的就业指

31、导工作的经验。1.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分析(1)性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分析此分析主要是通过独立检验的差异性方法,从而分析学员的性别、高中毕业院校、家庭收入的情况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情况是否会影响就业满意度。首先是性别,研究结果如表 3-2,我们可知,性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表 4-2 性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标准差误男 96 .47 .050 .050职业生涯规划女 112 .51 .501 .048(2)专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通过对数据采用独立样本分析,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偏文类的专业与食生院等偏理的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32、结果如表 3-3.由此可见,专业偏文科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比专业偏理的学生更好。表 4-3 专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专业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理 101 .46 .501 .049职业生涯规划文 107 .63 .488 .048(3)生源地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发展迅速,如今城乡差异并不明显,经调查发现发现生源地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显的影响。调查结果如表 3-4.表 4-4 生源地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13生源地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城镇 178 .48 .500 .036职业生涯规划农村 30 .46 .507 .095(4)家庭平均月收入对职业生涯规

33、划的影响父母的收入不同,同样的也纳入可能会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因素中,我们将父母的收入作为变量,将父母的收入分为几个层次。根据调查的结果,清楚的可以看出来,父母收入的高低对于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明显的影响。表 4-5 父母收入的高低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父母收入 N 均值 标准差 F 显著性低等水平 4 .68 .578中等水平 88 .48 .503高等水平 117 .65 .474职业生涯规划总计 209 .59 .4953.834 .023(5)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经过调查发现,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也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越清楚

34、,实施的越好。表 4-6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父母的教育程度 N 均值 F 差异性小学 13 .47初中、高中 101 .37中专、大专 39 .53本科 48 .64培训情况硕士及以上 7 .702.296 .0622.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体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过半的同学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剩余的同学则没有特别的感觉,满意度不高也不低。表 4-8 整体的就业满意度情况14满意情况 频率 比率 有效率 累积比率很满意 19 8.8 8.8 8.8满意 101 48.0 48.0 56.7不满意 49 23.5 23.5

35、 80.2很不满意 12 5.2 5.2 85.4一般 31 14.6 14.6 100.0总计 213 100.0 100.0同样的,我们也从学生的性别、专业、高中就读的地理位置、父母的收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几个因素着手,寻找各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情况。(1)性别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由于男生的就业压力会比女生的就业压力高很多,所以在前期男生对于工作的期望会高于女生。虽然现在社会禁止在招收员工时存在性别歧视,然后性别歧视多多少少仍然存在,所以女性的就业满意度也相对不是很高。表 4-9 性别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性别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差男 96 3.18 1.069 .111满意度女

36、 112 3.26 1.125 .106(2)专业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专业的不同对于就业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表 4-10 专业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专业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理科 103 3.19 1.086 .108满意度文科 107 3.45 1.080 .106(3)生源地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同职业生涯规划一样,生源地对于就业满意度亦没有显著的影响。表 4-11 生源地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地理位置 N 均值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差15城镇 180 3.32 1.104 .083满意度农村 30 3.32 1.005 .187(4)父母月平均收入对于就业满意度

37、的影响父母的收入则对就业满意度有着明显的影响,父母收入较高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也越高,而中等水平与较低水平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不相上下。表 4-12 父母收入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家庭收入 N 均值 F 显著性低水平 4 3.01中等水平 88 3.01高水平 120 3.56总数 213 3.306.928 .022(5)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如表 4-13,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N 均值 F 显著性小学及以下 15 3.22初中、高中 101 3.16中专、大专 39 3.30本科 48 3.63研究生及以上 10 3.79总数 213 3

38、.321.962 .317(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结果的讨论1.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满意度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讨论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将职业生涯规划设为自变量,就业满意度设为因变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得出 4-14.由表 4-14 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满意度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表 4-14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就业满意度相关性分析就业满意度 职业生涯规划16Pearson 相关性 0.569*显著性(双侧) .000N 213并且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情况不尽人意,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认知、实施的人数都不是很多,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职

39、业生涯规划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当他们在接受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后,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人数增多,说明高校的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各高校在此方面的经验还是明显的不足,如果完全依赖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无法提高整体的就业满意度。故高校需要结合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增强自身能力。并且在前文中我们假设学生的性别、专业、父母的收入情况以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满意度有联系。经调查发现性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满意度均没有明显的关系;而专业和父母的收入情况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影响就业满意度;父母受教育的程度

40、则对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满意度存在明显的联系。可能是由于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的差距不再那么明显,农村居民逐渐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高中就读地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由于父母的收入高低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从侧面影响着学生。因为父母的收入越高,给孩子提供的基础就更好,所以孩子的认知以及实施情况比父母收入中等及偏下的子女情况更好。并且因为父母收入中等偏小的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更高故就业满意度不是很高。由此可见,学校和家庭应该在学生毕业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清社会现实,避免期望值过高,由此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三)职业期望描述性分析通过查

41、阅文献可以发现,就业满意度是人们在实际工作后与前期期望的一个差值。而职业期望又与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切合点,故在讨论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时也需要对职业期望进行分析。在这一小节,通过描述性分析对职业期望各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1.职业期望总体情况分析如表 4-15,职业期望的 21 个因素中,排名前 5 的的因素分别为:公平竞争、福利待遇好、有地方展示自己的能力、收入高、晋升空间大。根据刘雪莲的论文中对职业期望三个维度的划分,排名前 5 的因素中有 2 项属于外部因素,2 项属于内部因素,只有一项是声望地位维度。相反的最不重要的 5 个因素依次为:易成家立业、公司规模大、有出国深造的

42、机会、公司所处位置好、单位级别高。其中有 4 项是声望地位维度,只有 1 项为外在维度。故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认为一份好的工作更在乎发展空间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等外在和内在价值维度,而很少的关注工作稳定性强或者社会声望高的声望地位维度。由于如今是信息化时代,所以大学生可以很好地认清自我,追求拼搏与公平竞争,更在乎自身价值的实现。这有助于社会人才尽用,但同时在需求上造成一定的短缺。17表 4-15 职业期望的描述性统计N 均值 标准差 极小值 极大值收入高 213 4.07 .897 1 5福利好 213 4.00 .934 1 5工作稳定 213 3.90 1.165 1 5能学到更多 213

43、 3.96 1.011 1 5能出国深造 213 3.96 1.285 1 5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213 2.67 1.141 1 5能展示自己的能力 213 3.40 .902 1 5提供养老金住房公积金 213 4.18 .966 1 5工作环境好 213 4.22 .996 1 5符合兴趣爱好 213 3.70 1.020 2 5能公平竞争 213 3.99 .828 1 5单位晋升空间大 213 4.22 .876 1 5单位知名度高 213 3.30 1.198 1 5单位规模大 213 3.02 1.238 1 5能学以致用 213 3.69 1.149 1 5交通便利 213 3.

44、67 1.047 1 5工作不受约束 213 3.52 1.115 1 5工作挑战性高 213 3.35 1.141 1 5易成家立业 213 2.43 1.260 1 5单位级别高 213 2.76 1.245 1 5单位所处位置好 213 2.86 1.278 1 52.就业期望与就业满意度不合各因素分析在接受调查的 213 名应届毕业生中,其中有 70 人表示在已有的工作中实际工作的感受与前期期望相差较大,如图 4-16。调查结果表明,认为与自己期望相差太大的原因有实际收入、能否展示自己的能力、福利、竞争公平,晋升空间大。这五个因素主要属于内在价18值维度与外在价值维度。这与前面调查发现

45、的学生在找工作时比较看重的因素相差不多。故可以因此得出结论,由于应届毕业生对某些方面期望过高造成了最后的就业满意度不高。4-16 就业期望与就业满意度不合各因素频率表收入高 39 56.5%福利好 26 37.7%工作稳定 18 26.1%能学到更多 19 27.5%能出国深造 8 11.6%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14 20.3%能展示自己的能力 28 40.6%提供养老金住房公积金 13 18.8%工作环境好 17 24.6%符合兴趣爱好 19 27.5%能公平竞争 24 34.8%单位晋升空间大 19 27.5%单位知名度高 4 5.8%单位规模大 4 5.8%能学以致用 11 15.9%交通

46、便利 7 10.1%工作不受约束 17 24.6%工作挑战性高 7 10.1%易成家立业 5 7.2%单位级别高 4 5.8%单位所处位置好 12 17.4%19第 5 章 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通过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发放的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提高就业满意度需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并且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实时改变。从根本问题处抓起,深入研究,对症下药。加深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但是当今社会就业的趋势,还是各高校响应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故针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调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一)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近一半的学生并不了解自己选择

47、的专业,导致在以后步入社会找工作时,发现现实与理想完全是两个极端。从而大多数学生转行进入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同的工作领域。导致就业满意度不高。首先,高校可以在招生前通过校网、高校招聘会上对开设的专业进行详细的介绍,例如专业性质、专业前景、专业主要的课程设置。以及就业主要从事的方向。其次,可以在新生入校以后,进行针对性的专业介绍讲座,并且有组织性的组织学生们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量。如果学生有对其他专业的未来规划,经过测评,应当准许学生进行转专业等一系列改进办法。不断改进转专业的政策。最后,可以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在假期进行专业相关的实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有个过渡期。(二)加强职

48、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过规划,而是在大四时才匆匆考虑,这时才发现太晚。这反映出了大学生缺少系统性的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以及高校应该切实发挥自身职能,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等到大三、大四临近毕业时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是应当在学生初入大学校门时,就开设此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目标,有目标的去奋斗,去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并为之做好准备。其次,应当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定为必修课,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学生的独立判断做选择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三)设定就业咨询导师制由于很多学生对于

49、职业的选择有失偏颇,不能合理的、理智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单单仅靠课堂教育,还无法满足学生的问题需求,故此需要引入导师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咨询就业问题。并且导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学生的思想情况。首先,可以对每位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分配导师,由导师有针对的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指导内容。选择工作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知己,只有知己才能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优势,明确自己的目标。20其次,导师制是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导师的设立可以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也可以在校内寻找合适的老师来担任这一职务。导师的选择应当是双向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而交流方式有许多种。例如定期小组聚会、私下一对一面谈、qq、微信等社交网络。第 6 章 结束语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高校毕业生,其就业情况很大的关系了社会整体的就业情况。因此对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学生过渡到社会的重要时期,肩负着学生的就业重任。因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笔者在通过对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的学生研究发现了当前普遍高校存在的问题,并因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当前若高校能够很好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