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版权归学校所有,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学位论文作者签
2、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Master DissertationShandong Institute of P.E. and SportsPing Yu tennis training curriculum integrationFeasibility AnalysisbyLi-chao LiSports TrainingSupervisor: Professor Da-li GongJune.2013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原则的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高校通过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体育设施,
3、改善运动条件,增添新项目、新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特别是高校体育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之后,在众多选项课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个运动项目的课程赢得了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青睐;通过对全国 8 所体育院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研,从中了解目前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课的喜爱程度,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对课上所学内容的需求等,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视角阐述高校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必要性;由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又同属隔网、单臂持拍击球对抗性运动,在技术上有众多相似之处,根据运动技能学习的迁移理论,通过学习某一项技术,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然而,在众多体育院校中,难以找到一
4、位三项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都精通的体育生,他们有精通的单一技能,但缺乏同时精通三项运动的复合技能,于是,学校培养这种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大都只注重对某一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综合的培养,在隔网对抗类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人才的培养也同样如此,于是,培养出来的小球类运动项目方面的人才大多技能比较单一,然而,社会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数量正在逐渐上升;相应的,对单一结构的小球类人才需要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于是,单一技术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显现出来了,一旦学校不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
5、要性,当毕业生毕业面临就业时,选择的范围就会大大地缩小,被录用的机率也减小,所以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社会需要与学校的培养脱节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当改变培养的方式,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建立多门小球技能综合培训的综合教育模式。本文将结合高等院校毕业生专业特点,以增加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构建以岗位为平台,建立独具特色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课程融合体系,并对此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出此体系实施I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且分析该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要意义,以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需要接轨。关键词:乒羽网球专业;
6、课程融合;培养;可行性分析II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education further deepe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on health, college sports has been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school sports. All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tapping in
7、to a variety of resources, increased physicalfacilities, improve movement conditions, add new projects, new content to meet thediverse needs of students. Especially after the creation of the college physicaleducation elective form, in many elective course, the course of the three sports oftable tenn
8、is, badminton, tennis, won the majo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of all ages; 8sports institutions ping-pong ball, badminton, tenni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the research, students learn about love table tennis, badminton, tennis lessons,learningattitud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sson learned fro
9、m the national fitness and lifetimesports perspective elaborated Colleges table tennis, badminton, tennis necessity; TableTennis, badminton, tennis and belong to every network, arm-handed hitting combatsport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motor skill learningmigration theo
10、ry, by learning a technology, 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replication.However, in the many outstanding athletes,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master ofthree items of net antagonistic class athletes, they have a single technical proficiency,but the lack of composite technology, and proficient in t
11、hree sport so, school culture is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ur country the school teaching,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in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re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acertain kind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not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against the
12、 project in the net (table tennis, badminton and tennis) talents also similarlyso, so, in terms of small ball sports trained personnel skills as compared to the singlemost, however, the society of table tennis, badminton and tennis talents, the number isrising; the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single bal
13、l, talent structure needs are graduallyreduced, to is, a single technology talen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tabletennis, badminton and tennis. Compound talents.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talentsto emerge, if schools do not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pound talents cultivation,when
14、graduates facing employment, can choose greatly reduced, chances of gettinghired is also reduced, so many graduates in employment, often encounter a lot ofdifficulties.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roblem is due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cultureschool caused by out of touch.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
15、em, the school should change the training way, takethe social demand as the goal,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manyball skill integrated training.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graduate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III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llege
16、 graduate employmentchannels, to train suitable talents the society needs as the guidance, to construct thepost as the platform, establish table tennis, badminton and tennis professionalcurriculum integration system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ystem of scientific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n
17、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is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system 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make education better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Keywords: PingpangbadmintontableTennisprofessional;Curriculum integration ;Training;Feasibility Analysis.IV1 前言 11.
18、1 问题的提出 11.2 文献综述 2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3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发展趋势 . 31.4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预期结果 .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2.2.1 文献资料法. 42.2.2 调查法. 42.2.3 逻辑推理法. 53 技术路线 54 研究结果与分析 74.1 5 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74.1.1 贵校体育教育专业常年开设专修课程 . 74.1.2 在众多开设的专修课中,哪些项目没有必要开设 . 84.1.3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19、运动的认知情 84.1.4 对本学校课程设置和各方面工作的评价 114.1.5 您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 124.1.6 乒羽网课程设置方法 134.1.7 乒羽网课程融合设置的优势 144.1.8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难易程度 144.1.9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困难原因 144.1.10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能力 . 154.1.11 乒羽网学习中,何种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技能水平 . 164.1.12 乒羽网专业课程融合设置可行性程度 . 164.2 5 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对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174.2.1 贵校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 174.2
20、.2 强化开设以下哪些课程对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帮助 174.2.3 着重加强乒羽网专业课程对学生毕业的好处体现在何处 184.2.4 对贵校乒羽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作出科学评价 184.2.5 乒羽网专业教学实施情况 194.2.6 乒羽网专业教学实施形式 194.2.7 乒羽网专业课程考核形式 194.2.8 乒羽网专业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 204.2.9 乒羽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214.2.10 乒羽网专业紧密联系的措施 . 214.2.11 怎样实施乒羽网课程融合 . 214.2.12 乒羽网课程融合形成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 . 224.2.13 您对“ 复合型教育”培养模式的评价 .
21、 224.2.14 贵校乒羽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开设看法和建议 . 23V4.3 事业单位对小球类“ 复合型人才 ”看法 . 234.3.1 平时参加体育项目名称 234.3.2 参加锻炼考虑的因素 244.3.3 锻炼场所 254.3.4 单位对小球类教师的亲睐度 254.3.5 学校声誉和技能谁更重要 264.3.6 贵单位一直何种招聘模式 264.3.7 何种招聘模式优势更大 274.3.8 何种人才难培养 274.3.9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学校培养人才方面的建议 285 结论与建议 . 285.1 结论 . 285.2 建议 . 28致谢 296 主要参考文献 . 30附录 1: .
22、 33附录 2: . 36附录 3: . 40VI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1 前言1.1 问题的提出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积极参与身体锻炼,体育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并存的重要部分,提出“以人为本” ,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发展“终身体育 ”为目标,无疑为体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体育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由原来的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课程由原来的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因此
23、,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甚至关系到是否重新修订高校体育课程。课程融合不是指在原课程的基础上做简单的加减拼凑,而是融合不同知识体系,把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高度统一起来,来统一安排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三项体育运动项目,同属于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对全国 144 所具有体育院校的学生随机抽取 5 所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体育院校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课程的设置归结为:设施齐全的高校把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在没有选择专项之前是作为辅修课程分不同学期进行教学,当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专项,学校即不开
24、设另外两门课程来供学生学习;设施不齐全的高校,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其中一门或两门辅修课程。这样严重影响着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方面人才的发展,更不用说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社会角度来说,对10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得出:18家企事业单位需要招聘乒乓球专业的毕业生;21家企事业单位需要招聘羽毛球专业的毕业生;12家企事业单位需要招聘网球专业的毕业生;49家企事业单位需要招聘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的复合型毕业生。从调查中发现,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这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课程融合教学提供依据,使毕业生在就业的渠道中更加脱颖而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毕业生个人角度出发,
25、对全国144所具有体育院校的学校随机抽取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专项毕业生共400名进行调查,结果得出:315名乒乓球、羽毛球1;许乃霞 ,张宇在 “两结合、两融合 ”人才培养模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和网球都出色的毕业生顺利的找到了对应的工作;另外85名毕业生没有顺利找到对应工作或工作不理想。从中可以看出,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都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立足,使得毕业生了解到学好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三项运动至关重要。所以,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我国高等院校有必要更多的开设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辅修课程,以及选定了专项时还开设另外两门辅修课的学习,即所
26、谓的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使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综合学习,建立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课程融合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就业奠定基础,同时,为学校乒羽网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了准确了解和及时把握有关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前沿学术动态,本人检索了 CNKI 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电子书库。在这些电子书库进行检索时,当输入“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检索出相关文献共 2252 篇;当输入“球类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检索到相关文献共 5 篇;当输入“ 乒羽网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上述
27、检索结果说明:当输入“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检索出 2252 篇相关文献,说明针对课程融合的研究文献较多,是当前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当输入“球类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检索到相关文献 5 篇,说明针对球类课程融合的研究不是很多,可以认定,有关球类课程融合在课程中的应用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输入“乒羽网课程融合 ”关键词时,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证明没有人进行过相关方面研究,该内容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我国的教学体系从传统的单一教学逐渐转变成目前采用的课程融合式教学,是国内外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内的一些专家从课程融合出发,指出课程融合能带来的具体实效。李丹丹,肖月华,
28、龙露在高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融合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课程融合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以及有利于课程实训的组织【1】2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指出:通过“二结合、二融合” 培养模式的推广唤起教育界对培养高职生技术能力的高度重视和参与意识,形成一套比较适于高职教育学习的方法理论,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此来提高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2】;朱启红,夏红霞,李强,丁武泉,曹优明,谢志刚,谢云成在环境科学专业“ 以岗位为平台的理工融合” 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指出:按照新模式培养的学生既具有
29、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很受社会欢迎【3】。1.2.1.2 国外的研究现状王柏玲,李慧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借鉴研究一文中指出:美国很多大学不仅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非常重视,而且在实践中也有着明确的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专业,从而为未来的专业学习以至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4】;王晓平在英国经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拓展一文中指出:英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打破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努力营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大环境。这种“ 大学科 ”和“大环境”的整合
30、模式给师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信息通讯技能的掌握【5】;杨春梅在英国大学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实践及其启示一文中指出:英国大学在整个课程及其教学过程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这对专业教育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及培养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6】。1.3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对于课程融合的研究较多,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课程融合给教学带来高效益的事实。根据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课程融合的研究较多,但对球类课程融合的研究很少,对乒羽网课程融合的研究几乎为零。但是,根据目前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对乒羽网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提高,对复合型人才的
31、需求提高,所以,如何融合乒羽网专业课程,提高学生乒羽网专业的综合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4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的预期结果把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运动项目通过课程融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预期达到的结果如下:3(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1)使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辅修课程;2)高等院校学生选择了专项的同时,学校对其他两项运动项目同样开设辅修课程,使学生综合学习;3)培养更多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复合型人才。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山东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0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0名;广州体育学院
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0名;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0名;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80名(全部是男65人、女15人)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本人在研究期间不断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电子书库进行数据检索,以及在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资料室中查阅关于课程融合、球类课程融合等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2.2.2 调查法2.2.2.1 专家调查法针对高等院校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开展和课程设置情况,以及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专业人才培养等问题,本人走访了一些相关的专业教师进行
33、访问调查,从专家学者那里得到事实材料及建议,开拓研究思路。问卷的效度经有关专家检验达到 8.99(以 10 分制评定),具体内容:见表 1)表一: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评分 10人数 19.819.52928.618.318.2181平均数合计8.99102.2.2.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各高等体育院校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开课情况、课时安排,师资,场地设施及经费投入等情况设计了高等院校乒乓球、4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羽毛球和网球运动课程安排问卷,以及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课的喜爱程度,学习动机以及对课上所学内容的需求等方面设
34、计了调查问卷;以及教师对复合型人才的看法,对课程设置产生一些实际性的想法;并且对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人才需要情况设计了关于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复合型人才问卷,通过这三个问卷,使学校更好地进行课程安排,以及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要情况。2.2.3 逻辑推理法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把握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内在联系,内部矛盾、本质、规律,并组成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它们,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科学理论。3 技术路线5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确定研究方向检索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综述确确定定研研究究内内容容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题目确定研究计划导师指导
35、访问专家、调查确定研究方法专业生对乒羽网课程设置看法教师对乒羽网课程设置看法教师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看法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研究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推理法设计评价收集资料信息整理资料6导师指导撰写论文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4 研究结果与分析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4.1 5 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情况分析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课程设置后,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一直以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概括起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项课程设置;另一种是辅修课程设置。专项课程设置
36、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从而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好、更快的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辅修课程设置也是为了使体育教育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一专多能,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全面了解体育院校专项课程设置情况,笔者对具有代表性的5所体育院校进行调查,对这5所体育院校中的每所学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随机选取80名,其中男65名,女15名(共400人)进行调查分析,课程设置时间为2012年下学期-2013年上学期,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4.1.1 贵校体育教育专业常年开设专修课程对这5所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有效问卷395份,属于有效数据,调查显
37、示结果如下表所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常年开设专修课项目项目乒、羽、网球篮、排、足球健美操等体操类武术跆拳道类田径游泳其他开设学校8766853不开设学校0122035开设比例100%89%75%75%100%63%38%从表中可以看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田径在每所体育院校中都有开设7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专修班来学习。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大项目,不论是在大学、高中还是中小学,田径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将来无论到什么层次的学校去教书,田径都是需要哪来教学的,因此开设田径专业这门课程最多,也是最普遍的;作为隔网对抗运动的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同样全部开
38、设,由此可见政府以及学校对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的重视度,也说明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在现代社会中以及将来的发展中都是很热门的运动项目。篮球、排球和足球有7所体育院校已开设,也有1所学校没有开设其中一项、两项或三项,证明大球类运动项目比小球类运动项目稍冷门外,比起其他体育运动也是比较热门的项目。健美操等体操类运动项目和武术跆拳道类运动项目有6所体育院校同时开设,这些运动项目比起前面的运动项目来说学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并且比较冷门,如:体操、武术等,故有些学校并不开设这些课程。4.1.2 在众多开设的专修课中,哪些项目没有必要开设通过5所高等体育院校400名体育教育专业生对没有必要开设专修课程的调查,
39、回收的395份问卷中结果显示如下:项目乒、羽、网球篮、排、足球健美操体操类武术跆拳道类田径游泳有必要(人数)385378324319346318无必要101771764977无必要开设比例2.5%4.3%17.8%19.2%12.4%19.5%通过数据显示,健美操体操类、武术跆拳道类、田径和游泳运动项目的无必要开设的比例都高于10%,而球类运动无必要开设的比例在5%以下,说明现在的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生喜爱运动项目更倾向于球类,球类带给人类的观赏性以及娱乐性更大,在群众中的普及程度更高,也为全民健身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4.1.3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的认知情况8
40、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4.1.3.1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心中喜欢的体育运动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民健身运动蓬蓬勃勃开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从事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强身健体和调节学习紧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特别是高校体育课的内容由原来的统一安排改为选项课之后,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课程的选择更加广泛,也越来越有针对性。这样,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计划、师资就要围绕学生选课要求合理安排,一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负荷易调节的个人或只需少数人参与和竞争、趣味性强的运动则更易被大学生接受。通过对5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生“当
41、前你喜爱的运动项目排序” 问卷调查发现:在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们喜欢的运动项目排序为:列在首位的是篮球,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分列2一4位(见表)。表:体育教育专业生心中喜欢的运动项目排序名次运动1篮球2乒乓球3羽毛球4网球5健美操6足球7排球8武术9轮滑10田径11其他项目问卷结果(人次)80 73 70 65 39 21 16 10 8 6 7占有效问卷(百分比) 20.3 18.5 17.7 16.5 9.9 5.3 4.1 2.5 2.0 1.5 1.8由于篮球运动开展较为广泛,就锻炼而言它场地要求不高,趣味性强,可在整个场地运动、也可在半场锻炼,可以集体参与,也可以个人锻炼,甚至
42、还可以在没有篮框的空场地上个人做各种传接球游戏,达到强身锻炼之目的,因此,在学生喜爱的11个运动项目中列首位。通过调查列居第二位的是乒乓球运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配备了室内乒乓球台,一各个高校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旁还都设立了简易水泥乒乓球球台供学生健身活动,便利的活动场地、简单的运动设备使这项运动在大学生中更加普及。由于乒乓球运动具有球小、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它简单易学、娱乐性强、对抗激烈,打起球来乒乒乓乓其乐无穷。在比赛中,乒乓球球速快、线路活、旋转变化多,要求击球者眼睛紧盯来球,判断准、反应快,因此,使眼睛睫状肌得到充分锻炼、调节能力提高,使大脑与四肢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对预防近视和改善9山
43、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视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提高了练习者的力量、协调、灵敏等素质。因为乒乓球运动又是隔网桌上运动,所以避免了长距离、大幅度的奔跑和身体冲撞等不安全因素,在大学生中男生喜欢该项目的理由大多集中在技战术对抗激烈,对视力、智力的有利影响等方面上;女生因为没有身体直接接触、冲撞,运动强度可控性强,有利于身体发育而备加青睐,鉴于这些优点,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就娱乐和锻炼身体而言,羽毛球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它可在楼前楼后、操场边、甫路旁等“ 边角地带 ”活动,无论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也都可进行运动,方便的锻炼条件和较强的娱乐性使这个项目在
44、大学生喜爱程度上仅次于乒乓球运动排在第三位。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全面开展,网球运动凭借它的高雅、时尚迅速被大学生所接受。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这项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一些高校网球场地较少,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多数学生愿意利用在大学难得的学习机会了解、学习网球新技术、新知识,这也符合大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喜爱程度列各运动项目的第四位。由此可见,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在学生中有着较好的基础,主要因为这三个项目它们共同的特点决定,都是不受年龄,性别所限,可在同一场地按同样的规则来进行的运动,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具体情由于篮球运动开展较为广泛,就锻炼而言它场
45、地要求不高,趣味性强,可在整个场地运动、也可在半场锻炼,可以集体参与,也可以个人锻炼,甚至还可以在没有篮框的空场地上个人做各种传接球游戏,达到强身锻炼之目的,因此,在学生喜爱的11个运动项目中列首位。4.1.3.2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的动机体育动机是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它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行为起着重要的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功能,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46、。因此,学习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学习活动从而导致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一样,他们是否积极去学习、为什么去学习、乐意学习什么、学得怎么样,10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都与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跟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原因有密切的联系。学习体育也不例外,良好的体育动机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机系统,它能够对学生长期不断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从事锻炼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为此,对大学生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的动机是什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的动机内容人数强身健体71休闲娱
47、乐36社会需求97便于发展98明星效应65其他28总数395通过表8可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是多元化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便于发展的目的是首位,其次是社会需求与强身健体。可见学生想通过体育这个特殊的交往媒介来适应社会、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也突现了体育的社会交往功能4.1.4 对本学校课程设置和各方面工作的评价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公共课专修课任选课课时数安排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场馆设施学习氛围课外社团活动体育场馆管理制度36431358985712045178872538679801907915898989886125
48、120139681571001877890101321458921451240327810938291857525942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公共课、师资力量、场馆设施、课外社团活动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公共课、场馆设施和课外社团活动的满意比例更是达到了73.2%、70.4%以及69.9%,然而,它的不满意比例以及很不满意比例也分别为26.8%、29.6% 以及30.1%,这两者加起来的比例比前两项比较,比例相对较高;然而,满意度相对较低的课程设置为:专修课、任选课、课时数安排以11( (山东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乒羽网球专业课程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及教学水平,像乒乓球、羽毛球和网
49、球这些具有高技巧,需要不断反复的练才能达到自动化的运动项目来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若课时安排过少,教学水平不到位,很难培养出高技能的运动员。4.1.5 您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所谓复合型,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之人,从人才学、教育学的角度则称横向型人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但往往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与通才教育对应的是专才教育。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生是否了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教育专业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回收的问卷我们可得知:58人对“复合型人才” 非常了解,占总体的14.7% ;125人对“ 复合型 ”比较了解,占总体的31.6% ;134人对“复合型”了解一般,占总体的33.9%;60人对“复合型” 不了解,占总体的15.2%;18人对“复合型”极不了解,占总体的 4.6%。而且64% 的体育教育专业生认为他们需要“一专多能、多项能力共同提高 ”的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从一系列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生还是比较了解“复合型人才”,而且大部分都认为“ 复合型人才”在现代社会中更有实际性的效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人才发展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