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Mg24Al27 Cl 35.5 K39 Fe56 Cu64 Sn119第卷 选择题 (共 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铝、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B长期摄入肉、蛋、鱼偏多易导致血液偏酸性C碘酒中的碘因有还原性而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碘盐、铁强化酱油等营养强化剂适合所有人食用【答案】B
2、【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对胃的刺激性过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 A 错误;B 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品,过多摄入易导致血液偏酸性,故 B 正确;C 碘单质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 C 错误;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血色病患者不能食用铁强化酱油,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仅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苯和甲苯B仅用氯化铁溶液可区分苯酚稀溶液和甘油C仅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可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D仅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区别液态的植物油和动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苯与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甲
3、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鉴别,故 A 正确;B 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甘油不反应,可鉴别,故 B 正确;C 卤代烃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离子,应水解后鉴别,故 C 错误;D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为植物油,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鉴别的相关知识。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镀件油污 Na2CO3 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 CaCl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 NH4Cl 混
4、合使用K2CO3 与 NH4Cl 溶液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氮肥肥效D FeCl3 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 能从含有 Cu2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钠溶液反应考点:考查了盐类的水解、漂白粉、高锰酸钾溶液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的相关知识。4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 X 为直流电源,Y 为铜棒接正极,则 Fe 棒上镀铜B若 X 为直流电源,Y 为碳棒接负极,则 Fe 棒被保护C若 X 为电流计,Y 为锌棒,则 SO42 移向 Fe 棒D若 X 为导线,Y 为铜棒,则
5、 Fe 棒发生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若 X 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Y 为铜棒接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池,Fe 棒上镀铜,故 A 正确;B 、若 X 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Fe 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 B 错误;C、若 X 为电流计,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 Zn 作负极,阴离子 SO42- 移向负极Zn,故 C 错误;D、若 X 为导线,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 Fe 作负极,Fe 棒发生氧化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5某 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K 2SO4 和不溶于水的杂质。
6、为了提纯 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始滤液常温下 pH7 B试剂为 Ba(NO3)2 溶液C上图过程须经 2 次过滤 D步骤目的是除去 CO3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除去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流程可知,需要加入试剂 I 为过量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后获得含氯化钡、氯化钾溶液 X,然后加入过量的试剂为碳酸钾溶液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钡,过滤,得到含氯化钾和碳酸钾混合液的 W,再加入试剂为过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钾,最后通过加热浓缩、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A碳
7、酸钾溶液水解显碱性,pH7,故 A 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 I 为 BaCl2 溶液,不能引入新杂质,故 B错误;C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选择试剂除去杂质还需要 2 次过滤,共 3 次,故 C错误;D步骤中加入试剂 为过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 CO32 ,故 D 正确;故选 D。考点:考查了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的相关知识。6若往 20 mL 0.01 molL1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 2 的电离平衡常数:c 点b 点Bb 点混合溶液显酸性:c(Na )c(NO2 )c(H )c(O
8、H )Cc 点混合溶液中:c(OH )c(HNO2)Dd 点混合溶液中:c(Na )c(OH )c(NO2 )c(H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HNO 2 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而 c 高于 b,所以电离平衡常数:c 考点: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相关知识。7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 2NO2(g)O 3(g) N2O5(g)O 2(g)。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象如下列选项,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平衡后升温,NO2 含量降低0 2 s 内,v(O3)0.2 molL1 s1v 正 :b 点a 点b 点: v 逆 v 正恒温,t1 时
9、再充入 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 2 的含量增大,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0-2s 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0.8mol/L-0.4mol/L=0.4mol/L,故 v(NO 2)= =0.2mol/(Ls),v(O 3)= v(NO 2)0.4/mols 1=0.1mol/(L s),故 B 错误;C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 b 点温度高于 a 点,故 V 正 :b 点a 点,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左移,故 b 点:v 逆 v 正 ,故 C 正确;D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正反应速率瞬
10、间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8. 常温下,向 20 mL 0.2 mol /L H2A 溶液中滴加 0.2 mol /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其中代表 H2A,代表 HA ,代表 A2 )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V(NaOH)20 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 )c(HA )c(A2 ) c(H ) c(OH )B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按 21 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NaHA 溶液中:c(OH )c(H
11、 )c(HA )2c(H 2A)D向上述加入 20 mL NaOH 溶液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减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象知,当 V(NaOH)=20 mL 时,发生反应为 NaOH+H2ANaHA+H2O,溶质主要为 NaHA,HA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水和 HA-都电离出氢离子,只有 HA-电离出 A2-,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c(Na +)c(HA -)c(H +)c(A 2-)c(OH -),故 A 错误;B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按体积 2:1 混合后,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2A 和水,Na 2A 是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电
12、离,故 B 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得 c(OH -)+2c(A 2-)+c(HA -)=c(H +)+c(Na +),根据物料守恒得 c(Na +)=c(HA -)+c(H 2A)+c(A 2-),所以得 c(OH -)+c(A 2-)=c(H +)+c(H 2A),故 C 错误;D 二者恰好反应生成 NaHA,加水稀释 HA-电离和水解,但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但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 pH 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考查了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 pH 的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的相关知识。9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
13、溶解 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H 2SO4 浓度为 2.5 molL 1BOA 段产生的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 3 =3Fe2 ,BC 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D原混合酸中 NO3 物质的量为 0.1 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OA 段发生反应为:Fe+NO 3-+4H+=Fe3+NO+2H2O,AB 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 n(NO 3-)=n (Fe)= =0.
14、2mol,因为溶液分为两部分,所以原来溶液中 n(NO 3-)=0.2mol2=0.4mol ,故 D 错1.256/gmol误;故选 D。考点:考查了硝酸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10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 g NaH 中阴离子所含电子总数为 NAB标准状况下,22.4 L 苯中含有 CH 键数目为 6NACCO 2 通过 Na2O2 使其增重 a 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NA/28D常温常压下,14.9 g KCl 与 NaClO 的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 0.15 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24gNaH 的物质的量= =1mol,而 1
15、molH-中含 2mol 电子,即 2NA 个阴离子,故 A24/gmol错误;B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 22.4L 苯物质的量不是 1mol,故 B 错误;C将 CO2 通过足量Na2O2 中,2Na 2O2+2CO2=2Na2CO3+O2,固体增重的是 CO 的质量,即当 1mol 二氧化碳参与反应时,增重 1molCO 的质量即 28g,故当固体质量增重 28g 时,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1mol,生成 0.5molO2,氧元素化合价-1 价变化为 0 价和+2 价,电子转移总数为 NA 个,CO 2 通过 Na2O2 使其增重 a g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故 C 正确
16、;DKCl 与 NaClO 摩尔质量都为 74.5g/mol,物28AaN质的量 n= = =0.2mol,KCl 与 NaClO 中都含一个阴离子,0.2mol 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mM14.975/gol的数目为 0.12NA,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11在含有 Ag 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 NH4Fe(SO4)2 作指示剂,用 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 Ag 。已知:AgSCN( 白色 s) Ag SCN ,K sp1.0 10 12Fe3 SCN FeSCN2 (红色),K 1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 A
17、gSCN 白色沉淀B当 Ag 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 SCN 与 Fe3 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C上述实验采用相同指示剂,可用 KCl 标准溶液代替 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 AgD滴定时,必须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防止 Fe3 水解,影响终点的观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AgSCN 的溶度积常数很小,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 AgSCN 白色沉淀,故A 正确;BFe 3+SCN-FeSCN2+(红色),K=138,比较大,故正向反应容易进行,故当 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 SCN-与 Fe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故 B 正确;C硫氰化钾和铁离子形成红色溶液,氯化钾和
18、铁离子不反应,故不能用 KCl 标准溶液代替 KSCN 的标准溶液滴定 Ag+,故 C 错误;D铁离子易水解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滴定时要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中和滴定的相关知识。12醋酸钡 1(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下列是有关 0.1 mol/L 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其中不正确的是Ac(Ba 2 )c(CH 3COO )c(OH )c(H )Bc(H )2c(Ba 2 )c(CH 3COO )c(OH )Cc(H )c(OH )c(CH 3COOH)D2c(Ba 2 )c(CH 3COO )c(CH 3C
19、OO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H 3COO-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由(CH 3COO) 2Ba 可知,则有c(CH 3COO-)c (Ba 2+),c (OH -)c(H +),正确的顺序应为,c(CH 3COO-)c(Ba 2+)c(OH -)c(H +),考点: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的相关知识。13N 2O5 是一种新型硝化剂,一定温度下发生 2N2O5(g) 4NO2(g)O 2(g) H0,T 1 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 0 500 1 000 1 500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A500 s 内 N2O5 分解速率为 2.96103 mol/(Ls) BT 1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125,1 000 s 时转化率为 50% C其他条件不变时,T 2 温度下反应到 1 000 s 时测得 N2O5(g)浓度为 2.98 mol/L,则 T1T2,则 K1K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500s 内 N2O5 的浓度变化量为 5mol/L-3.52mol/L=1.48mol/L,故 N2O5 分解速率为=2.9610-3mol/(Ls ),故 A 正确;B.1000s、1500s 时,N 2O5 的浓度都是 2.5mol/L,说0.4851/molLs明 1000
21、s 时反应到达平衡,则:2N2O5(g) 4NO2(g)+O 2(g)开始(mol/L):5 0 0变化(mol/L):2.5 5 1.25平衡(mol/L):2.5 5 1.25故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 =125,N 2O5 的转化率= 100%=50%,故 B 正确;421. 2.5/molLC其他条件不变时,T 2 温度下反应到 1000s 时测得 N2O5(g)浓度为 2.98 mol/L,浓度大于2.5mol/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应为降低温度,故 T1T 2,故 C 错误;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T 1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1,T 2 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22、K2,若 K1K 2,说明 T2 温度与 T1 温度相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应降低温度,则 T1T 2,故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平衡常数计算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4以 H2、O 2、熔融盐 Na2CO3 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 Fe(OH)2,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P 端通入 CO2。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 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B不可以用 NaOH 溶液作为电解液C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 2O 2e =H22OH D白色沉淀只能在阳极上产生
2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左边装置是原电池,为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 I 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 II 为正极,负极反应式为 H2-2e-+CO32-CO2+H2O,正极反应式为 O2+4e-+2CO2=2CO32-,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考点:考查了电解原理及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的相关知识。第卷 非选择题(共 58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8 分)15(14 分)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 CN 和 Cr2O72 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CN 被 ClO 氧化为 CNO 的离子方程式为:_。(2)步骤的反应为 S2O32 Cr 2O72 H SO 42 Cr 3 H 2O(未配平),则每消耗 0.4 mol Cr2O72转移_mol e 。(3)含 Cr3 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