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6762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基于scor模型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分析及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沈益军日期:年月- 1 -日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2、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沈益军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乐美龙日期: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2 -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摘要物流,被认为是“ 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源 ”,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近年来,物流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的重视,已被作为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和发展的战略问题来考虑。出厂物流是钢铁物流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运行良好的出厂物流系统不但能够降

3、低物流运作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能够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系统柔性,降低出错概率,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本文首先总结了物流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发展现状,然后归纳了钢铁物流特别是钢铁出厂物流的特点以及国内主要大型钢铁厂的发展现状。接下来作者结合个人在宝钢出厂物流管理一线的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宝钢的出厂物流现状的特点,优劣势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一个好的出厂物流一体化管理体系不是简单地将有关管理业务拼凑在一起,而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平台将这些管理功能有机地集成为一体。目前在国内的钢铁行业里,没有一个钢铁厂建立了一个成熟的出厂物流信息平台,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文从对宝钢出厂物流流程作合理的流程再造入手,提

4、出了一个科学可行的信息平台框架,并对框架内的功能模块作了需求定义。在对宝钢出厂物流的分析中,目前理论上还缺乏比较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作者借鉴了供应链建模里的 SCOR模型,并把它的基本思想引入到了宝钢出厂物流的建模仿真中来,为以后能够深入地定量地分析宝钢出厂物流体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最后作者针对“ 铁路库集配载 ”环节中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数据,使用 ARIS软件,应用 SCOR模型的思想,对 “宝钢铁路库集配载”进行了分析和改进。该案例验证了本文基于 SCOR建模理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词: 钢铁 出厂物流 流程再造 SCOR模型- 5 -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Ab

5、stractLogistics, known as the enterprises third party profit source, is one part ofsupply chai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how to handle the logistics has been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ffect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big iron andsteel enterprises. The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is a v

6、ery important part of ironlogistics, a well-done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and management cost, moreover can reduce the customer response time, enhances thesystem flexibilit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making mistakes, the promote customerservice level.This pap

7、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then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ron logistic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major domestic steel enterprise. Next, the author using his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practice in the forefront of Bao-Steel factory logistics manageme

8、nt, concludes thecharacteristics of Bao-Steel factory logistics status,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detailedly.A well-done system for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isnot simply piecing all the correlative management business together, but with theadvanced in

9、formation technology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 management functions.At present in the domestic steel and iron profession, no one of mature leaving-factorylogistics information platform has been built. In view of this actual situation, thisarticle begins with a reasonable business process rebuilding

10、 of leaving-factorylogistics, proposing a feasible information platform frame, and making the demanddefinition to the frame function module.In the field of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there still lacked generic quantitativeanalysis method in theory. The author draws on the SCOR model in supply chainm

11、odeling lane, and introduce the basic thinking into the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after-depth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system.Finally, the author aiming a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real data of “railwa

12、ywarehouse loading“, using ARIS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COR thinking, analysesand improves the processes of the “railway warehouse loading“. The case verifies thereli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SCOR-based modeling.Key words: steelleaving-factory logistics- 6 -business process rebuild SCOR model基于

13、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第 1 章 引 言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总体上看我国钢铁业也正处在势头良好的景气时期,行业利润较高。但是就全球与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钢铁企业在处于良好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钢铁工业有“ 重工业之母”之称,对整个工业发展影响甚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外部条件。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看,进入 21 世纪,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

14、,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了 20%左右的高速增长,连续 9 年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钢铁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但是,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主要是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能力占有很大比重等。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资源、能源、环境、运输条件,盲目投资,竞相低水平扩大钢铁生产能力,加剧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1.1.1 行业背景2005 年,中国钢铁行业呈现出产量继续攀升、进出口基本平衡、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联合重组取得进展、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等特征。全年产钢量为 3.49 亿吨,比上年增长 24.6%;产品销售收入 2

15、3691 亿元,增长 30.09%;出口钢材 0.21 亿吨,增长 44.2%。全行业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板带材比例由 36.34%升至 38.56%。企业深化改革、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多数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集团基本完成了辅业改制1。总体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面临以下态势:1.钢材需求平稳,产能过剩。随着宏观经济温和降温,新钢铁产能继续释放,下半年国内钢市过剩问题可能更加严重,结构性供求矛盾将导致钢铁企业业绩继续两极分化。同时,在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粗钢产量增长的主角,产能过剩亦困扰着国际钢铁企业的经营发展。- 7 -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2原材料

16、价格上涨。这势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2005 年钢铁业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恐怕就是“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 ,一波三折,最终铁矿石年度供应价飙升 71.5%。2006 年宝钢作为国内钢厂矿石采购的牵头人,负责与国外的主要矿石供应商(如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矿业公司),但最终还是确定了矿石价格在 06 年的基础上提高19%;同时,石油价格高翘,不仅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同时也直接间接影响钢铁行业的成本、需求和景气度,钢铁企业必须对此早做研究和准备。3国外钢铁业巨头抢滩中国市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家,国际钢铁巨头当然对这个大市场垂涎三尺。2003年初,刚由日本两大钢铁公司N

17、KK和川崎制铁合并的JFE 集团宣布,将单独与日本大商社联手投资250 亿日元在中国建设钢厂。2005年1月世界钢铁巨头米塔尔并购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华菱管线更掀开了中国钢铁行业并购重组新的一页。在这两家公司之后,准备到中国大陆投资建厂的世界知名钢铁企业也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外钢铁企业进入中国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项目合作发展到股权收购,从后道工序生产项目发展到意图新建或收购全流程工厂,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与国内企业开展全面竞争。这势必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钢铁业界应积极应对。同时,宝钢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大型现代钢铁企业如浦项钢铁公司、阿赛洛钢铁集团等,宝钢与这些企

18、业特别是浦项钢铁公司在企业竞争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此外,随着国内、国际钢铁企业的重组与整合以及战略联盟浪潮的掀起,世界钢铁企业超大型化成为国际钢铁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在全球钢价进入下降通道,钢材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国际钢铁贸易中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活动开始增加。中国钢材出口量增价跌,转变为钢铁净出口,面临的反倾销风险加大。凡此种种说明,可以预见我国钢铁企业未来面临的行业竞争与生存压力将会越来越严峻,因此,为了求得长足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实现“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前三强” 的战略目标,宝钢迫切需要奋起直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宝钢应当采取加快技术创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改善工艺

19、技术装备等的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是为了迅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所采取的策略。这其中,控制、优化生产物流、降低生产成本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8 -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1.1.2 宝钢的发展现状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 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1.1所示。宝钢注册资本458亿元。截止2003年底,拥有全资子公司22家(其中境外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14家(其中境外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24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中

20、,钢铁业子公司11家,金融业子公司2家,贸易业子公司8家。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从2005年5月份开始,宝钢第四高炉投入生产运行。这使得宝钢钢铁产量将从1100万吨上升至约1500万吨。同时,十一五规划当中的项目正在陆续启动,09 年前将陆续完成二高炉原地大修工程、二炼钢挖潜改造工程、四号连铸工程、三热轧带钢工程、冷轧薄板厂综合改造工程、UOE 工程、马迹山港扩建工程、五冷轧工程、大方

21、坯连铸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宝钢(宝山分公司)的钢产量从现在的 1100 万吨提升到 1800 万吨的规模;同时,马迹山扩建工程建成后,马迹山港的吞吐量将达到 5000 万吨的能力,届时,马迹山港将成为亚洲最大、世界前列的大型港口。不仅能满足宝钢原材料进厂的需求,而且还能为中国部分港口提供原料中转业务。特别是宝钢十一五规划完成后,在宝山 20 平方公里的地方,建成规模达 1800万吨钢能力的钢厂,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国外钢铁行业专家以及物流专家曾预测,面积如此小的地方,建成规模如此大的项目,其物流顺畅是无法做到的。但宝钢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尽管宝钢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宝钢厂区地

22、理环境的先天限制,生产物流状况将进一步复杂化,这将给宝钢的日常运营和规划带来越来越多的困难,但是通过物流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实现先物流顺畅还是可能的。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厂区布局上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出厂物流及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 9 -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图 1.1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图1.1.3 研究对象物流,被认为是“ 企业的第三方利润源 ”,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指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的、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近年来,物流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的重视,已被作为决

23、定一个企业的兴衰和发展的战略问题来考虑。物流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以企业物流为着眼点,在宏观市场环境下,通过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3。目前,对钢铁物流的研究涵盖了企业物流的各个领域,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在企业物流外部,相关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对整个钢铁行业供应链的物流问题的研究。就本文着力讨论的钢铁企业生产物流而言,其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10-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面:把物流成本纳入到了生产计划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面向生产物流管理,讨论了生产计划的优化问题、控制方法以及物流一体化问题;从钢铁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制展

24、开对冶金生产及工艺、工序功能和钢厂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当然,对钢铁企业生产物流相关问题研究得最多的,还是从控制生产物流过程以降低能耗的角度所展开的对产能平衡、能流平衡和生产管理的协调问题的研究,以使得生产物流配合生产计划的编制、优化,保证生产顺利运行。然而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出厂物流也是钢铁物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厂物流是指产成品从车间开始经过卡车、平板车、火车、轮船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送达最终客户的手中的过程。本文以宝山钢铁集团的生产运作实际为基础,对钢铁企业的出厂物流一体化展开讨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1.宝钢生产物流的现状与生产物流系统的结构2.钢铁企业生产管理和生产工艺特点及其

25、与物流的关系3.宝钢生产物流体系运行现状分析4.出厂物流系统的流程再造5.宝钢物流一体化运作的 SCOR 仿真与优化分析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本论文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钢铁企业的出厂物流及一体化。为此,本文将结合生产物流管理的有关理论,从宝钢的生产物流这一连续性、时效性极强的复杂系统出发,通过分析这一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客观现实原因而必然出现的出厂物流,来探讨出厂物流与生产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宝钢的现有物流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对宝钢出厂物流体系的子模块功能及大体框架,最后使用 SCOR 模型和 ARIS 仿真平台对出厂物流体系进行仿真和优化分析,为研究钢铁企业的出厂物流体系提供一个具有可

26、操作性的方法与工具。本论文的框架如图 1.2 所示。- 11-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研究的背景、研究对象定义宝钢生产物流现状分析出厂物流流程 生产物流特点出场物流管理流程再造出场物流数据流程再造智能决策模块提出与功能定义SCOR模型引入SCOR模型建模分析结论1.3 论文特定概念的界定图 1.2- 12-论文框架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在本文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定义与概念,由于这些定义与概念目前尚不具备普遍性,为此,本文在这一节中将作出界定:1生产物流所谓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在企业内部的

27、实体流动4。2厂内物流宝钢的物流指厂内的生产物流、采购物流和销售物流的总和(如图 1.3)。宝钢厂水运水运汽车运输 胶带运输铁路运输辊道运输 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委外汽车运输注:白色箭头代表原料供应物流淡绿色箭头代表生产物流绿色箭头代表出厂物流图 1.3 宝钢厂内物流示意图3出厂物流出厂物流是指产成品从车间开始经过卡车、平板车、火车、轮船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送达最终客户的手中的过程。4物流一体化一体化管理的英语原文是 Integrated Supply Process,是指企业将生产、办公、生活等方面的某一非核心业务领域的运作和管理集成为一个整体,要么作为一个以管理业务为主的外包项目,由专门的一体

28、化管理供应商来提供该项目的全方位服务,要么专门针对该业务群成立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全面、专门负责该核心业务及其相关业务的管理事宜5。本文中的宝钢出厂物流一体化属于后者。一体化管理不是简单地将有关管理业务拼凑在一起,而是以提高管理效率、- 13-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降低管理成本为核心,结合先进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将这些管理功能有机地集成为一体。1.4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分为行业背景和宝钢的发展现状两个部分进行阐述。随后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对象钢铁企业出厂物流及预研究的内容。接下来,提出了文章的框架与研究的方法。在最后,对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定义和说明。

29、- 14-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第二章 概述2.1 现代物流理论概述与发展趋势2.1.1 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是物流发展的高峰时期,特别是 80 年代中期,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使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现代物流逐步展现在人们眼前。现代物流(logistics)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的经济活动过程6。其构成要素为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信息。它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职能部门,但却涵盖了一系列相关活动,范围从制造过程的采购开始到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为止。物流活动的总体

30、目的是实现高顾客满意度或者可感知的产品价值,必须由可接受的价格来提供服务而实现物流目标。所谓物流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物流系统目标,提高向消费者和用户供应商品的效率,而对物流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活动。其特征表现为以实现顾客满意为首要目标;重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重视实现企业整体最优化;现代物流管理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以物流供应链管理为中心;他是对商品的一元化管理。现代物流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有:一、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三、现

31、代物流管理可以使企业真正围绕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理想的” 服务7。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1.2 物流包含的内容物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随着物流从单纯的产品配送向综合物流直至向供应链管理阶段发展,物流包含的内容不断地得到增加、丰富;物流涉及的领域不断地得到扩大。现在看来,物流几乎贯穿着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概括地说,物流包含着采购、运输、存储、搬运、生产计划、订单处理、包装、客户服务以及存货预测等若干项功能。- 15-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个主要功能外,物流还包含诸如工厂和仓库选址、维修与服务支持、回收物品处理

32、、废品处理等功能。当然,不同的企业或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物流不一定会涉及到上述的方方面面。2.1.3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从美国、欧洲、日本的情况来看,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具有以下特征8:1物流的信息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现代物流要求企业之间的信息能够迅速的传递,生产资料和商品能够快速的饿流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为电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使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物流的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物流中心管理电

33、子化等等3839。近年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对电子商务直接向消费者供货的做法表示了极大关注。2物流的系统化物流过去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在提出了物流系统化、供应链管理 SCM 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速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地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人销售物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现代物流包含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物理交付的流通全过程,即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成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3物流的社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

34、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生产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除了一些主要部件自己生产以外,大都是外购,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或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或达到零库存。目前国外实行配送中心的产品已十分广泛,不仅有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连图书、光盘也配送。这种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不仅可以进行集约化物流,在一定半径内实现合理化物流,从而大量节约流通费用,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流动资金,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 16-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4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34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要求高度机械化、自

35、动化、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物流系统,运输的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物流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所以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高速公路、仓库等建设。为了减少运输费用,还大力改进运输方式与包装方式,比如发展集装箱运输、托盘技术、提高粮食与水泥的散装率,研制新型的装卸机械等等。5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35按照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解决的是商品价值的实现,经过商流,商品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商品生产地域与销售地域的位移,解决的是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的变更,所有权没有改变;信息流解决的是流通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但在现代社会,不同产

36、品形成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业态,比如生产资料不仅有直达供货与经销制,即买断,还有代理制,还有配送制,与人民生活有关的产品还有连锁经营。这就要求物流随之而变化,许多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2.2 钢铁企业生产管理和生产工艺特点及其与物流的关系钢铁是生产生活的基础物资,钢铁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钢铁行业按订单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钢铁行业本来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见长的。近十年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客户对钢材的品种、规格(如板材的宽度、厚度、镀

37、层和机械性能指标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客户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特点。这种局面下,钢铁企业对用户需求的预测越来越困难,为了减少库存,节约成本,最有效的运作策略是将传统以预测为主轴的推式系统(Push System)改为以需求计划(Demand Planning)为主轴的拉式系统(Pull System)。企业生产将减少预测性生产,而变成主要按订单生产(MTO);生产模式也由过去大批大量生产方式改变成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模式下,企业的销售部门应该对生产部门的情况非常了解,掌握生产线的实时数据,避免签订不合理合同,避免出现合同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交货期根本无法保证等问题;生产调度人员-

38、17-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要能够及时掌握生产的历史情况和现时数据,方便根据实际产能进行小订单合并,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对生产部门进行科学指挥与协调;而生产部门也需要及时掌握当前的各项订单情况、生产计划指令,能够快速准确地根据销售合同和调度计划安排班组生产。加强成本管理和综合调度是钢铁行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宝钢的仓储能力非常有限,近年,特别是 05 年下半年以来出现库场能力严重不足,物流组织顺畅的情况下,还可以勉强支撑,但当产能放大,而且宝钢还没有全天候码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的时候,宝钢产成品不能正常出厂(雨天宝钢产品不能出厂),影响非常大;同时,宝钢为了满足

39、用户需求,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提出了零库存的物流管理要求,因此推式系统在宝钢建厂初期是推行以预测为主轴的推式系统,随着国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宝钢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钢铁管理模式。2.2.1 钢铁企业生产工艺特点未来钢铁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质优价廉、准时到货。为此,国外许多钢铁企业都在设备以及过程级自动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建设集成化的家算机生产管理系统(CIMS),实现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整个流程的计算机控制。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在线化、集成化,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管理,使物流和信息流尽可能同步,前后工序紧密相连,保持物流的一贯性

40、,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物料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10。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主要有:1. 从产品特点看钢铁企业的产品都是以天然矿为原料生产出作为机械或其他行业的原材料,因而也叫“一次产品 ”。钢铁企业的产品按照形状来分,可分为管、板、型、卷、线等五大类。不同形状的产品对生产计划的影响很大。在生产主产品时,有大量副产品生产。宝钢目前的产品品种较多,主要大类有初轧坯、连铸坯、线材、电炉坯、2050 热轧板卷、1580 热轧板卷、三热轧板卷、宽厚板、新酸洗板卷、2030 冷轧板卷、1420 冷轧板卷、1550 冷轧板卷、1800 冷轧板卷、五冷轧板卷、彩涂板卷、钢管、ERW、UOE 、

41、冷轧薄板等品种,同时,宝钢还将产生氧化铁红、焦炭、化工产品、水渣等副产品。品种较多。- 18-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2.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产品生产批量大,并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以及燃料同时进入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到最终的钢铁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整个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质都在不断改变。在物流转换过程当中,不仅有热金属流的产生,而且伴有能量和水的大量消耗。物流、能流、信息流要进行综合管理,而且要求同步。由于宝钢的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成品也是绝大部分依靠铁路和水路装船出厂,厂内较多物流量很大,04 年宝钢物流运输总量突破一亿吨,05 年达到 1.2

42、亿吨,06 年达到 1.4 亿吨,物流运输的量非常大,物流运输的成本也非常高,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内钢铁企业的钢制品竞争能力加强,钢铁本身的利润越来越薄,因此公司也在持续寻找不断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方法和策略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近年来也将物流提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来重视和研究,主旨也是借此挖掘物流的利润,发现物流这个二十一世纪的金矿。3. 从生产工艺过程看生产过程是多阶段的,工艺路线基本是单一固定的。前后工序物流要协调一致,时间节奏要匹配。由于工厂设计以及用户订货对不同产线的具体要求,造成了产线之间的在制品以及半成品的内部驳运过程,宝钢每月的交叉物流和厂内物流及工艺线物流运输的量非常大,占运

43、输总量的比例在 50%左右,比例非常高。4. 从设备的角度看生产需要集中在几台大设备或者流水线上,单机设备大,功率大。设备操作与维护都由人工负责。设备布置有串、并、混联三种方式,构成连续的生产布置。2.2.2 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近几年全球的钢铁市场产量与消费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而钢铁原料及产品的国际贸易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从而,钢铁物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以往更多关注,成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效益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从宏观来看,当前世界上的钢铁物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钢铁物流需求的规模远远大于世界钢铁产量- 19-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根据国际钢铁研究所(IIS

44、I)发布的年度数据,全球钢产量在最近几十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04 年全球钢产量首次超过 10 亿吨。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如北美、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钢铁的物流量往往是生产量的数倍。例如,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大量的钢材交易,是世界上钢材贸易量最大的区域,2002 年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交易量达 784 亿吨,而 2002 年欧盟的钢材产量只有 1.5 亿吨左右。北美的钢材国际贸易以进口为主,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北美内部国家及欧盟等,交易的数量仅为欧盟国际贸易量的十分之一。日本是钢材的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中国及亚洲其他主要国家,很少进口。作为生产原料的铁矿石方面,中国、日本和欧盟是

45、世界上三大铁矿石进口国和进口地区,而中美、南美及大洋洲则是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地区。从这些可以看出,钢铁物流有着很大的需求潜力11。2.钢铁物流运输模式以洲际的远洋航运和内陆的公铁运输方式为主欧洲的港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如德国的汉堡、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这些港口依靠着欧盟的巨大市场,定位于货物集散、大进大出的物流分拨功能,在钢铁物流的运输中发挥着很大作用,特别是欧盟从中南美和大洋洲进口大量铁矿石,都是以海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使得欧盟铁矿原料进口的港口作业成本相对较低。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钢材运输则以铁路运输为主,欧盟成员国之间建立了十分发达的铁路网络以及铁路信

46、息基础设施。日本是一个典型的海运首家,其所用的原材料要从大洋洲、中南美以及亚洲其他国家进口,而生产出来的钢材绝大部分都出口到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还有少量出口到美洲,海运是其钢材国际运输的主要方式。有数据显示,在日本的海运货物中,钢铁货物占海运总量的 20左右。而日本钢铁的国内运输则以卡车为主。宝钢所有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以水路运输的方式进厂的,在马迹山港没有完全建成之前,宝钢的原料矿石主要是通过宁波的北仑港进行中转,再转运至厂内原料码头进行卸船进厂的。2004 年马迹山港建成投产后,宝钢的原料铁矿石基本从马迹山进行中转转运进厂的。马迹山港建成后,克服天气、电力、台风等恶劣气候的影响,顺利实现了年吞

47、吐量 2500 万吨的水平,突破了码头设计 2000万吨的能力。同时,宝钢原料码头年原料吞吐量达到 3800 万吨,总的原料进厂- 20-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量将达到 6300 万吨的能力,占宝钢运输总量的 50%以上。同时,产成品出厂量达到 1500 万吨,汽车运输量达到 2287 万吨3.物流外包和物流共同化是主导的物流组织形式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物流的组织形式与我国有些不同,他们很少有使用自有设施承担物流作业,而是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物流公司12。一般专业做钢铁物流的企业往往其前身是大型钢铁企业的物流部门。像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一些钢铁物流企业是从

48、钢铁公司剥离出来的,比如美国钢铁集团旗下的美国钢铁物流公司,日本最大的钢铁物流公司日铁物流株式会社也是日本钢铁集团旗下的。另外,在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往往有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航运企业。这些企业运作规范、网络健全,并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运力,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应。从事钢铁物流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有美国的 Transtar 物流公司、欧洲的 Stinnes 公司等。此外,物流组织形式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应用物流共同化,即不同企业之间的运输合并和设施共用,以更有效地利用物流资源。4.回收物流越来越得到重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钢铁行业的一个难题。在全世界对环保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钢铁

49、回收物流日益得到重视。废弃物的采集、回收、储存、运输、加工处理等环节构成了钢铁废弃物的回收物流系统。在钢铁回收物流系统中,对废弃物的采集回收、拣选分类以及加工处理是确保降低污染和资源再利用的关键13。在日本、美国等国家,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炼铁、炼钢工艺的改进,以减少废弃物的生成,或者将转炉渣与其它工业废弃物结合再利用,制成绝缘材料。除了通过工艺和技术上的改进来实现环保目标外,发达国家还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这一目标。很多钢铁企业实施 EMS 计划,即环境管理系统,并用 ISO4401 系列标准来规范钢铁企业的行为。从微观上来讲,制造业物流管理主要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等。由于钢铁企业生产周期相当长,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至少在 60 天以上,故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交货周期、在制品库存、生产运营成本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全球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依照钢铁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固有的业务特点,构筑高效的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显得格外重要。- 21-基于 SCOR模型的宝钢出厂物流体系分析与改进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模式分为两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