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李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2012年9月,主要内容,法律制度规定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开展情况和要求 存在问题和建议,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朊病毒,等 化学污染:重金属、真菌毒素 农药和兽药滥用:超标和禁用农药和兽药使用 非法添加和添加剂滥用,风险分析框架 Risk Analysis Framework,法律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2、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实施细节提出明确要求 监测定义 监测目标 监测计划制定原则 监测计划的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定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9,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目的,全面了解食品污染状况和趋势 发现食品安全隐患,确定监管重点食品和环节,为食品安全监
3、督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用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修)定 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早期识别、预警、防控,10,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目标,建立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覆盖市(地)、县,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有害因素监测体系,2019/5/25,11,12,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加强监测资源的统筹利用,进一步增设监测点,扩大监测范围、指标和样本量,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水平和能力。统一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规范监测数据报送、分析和通报等工作程序,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2019/5/25,13,1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十二五 规划目标,
4、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监测点由344个扩大到2870个;监测样本量从12.4万个/年扩大到287万个/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哨点医院由312个扩大到3120个,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汇总单位由274个扩大到3236个。,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开展情况和要求,卫生部食品化学污染物监测网(2000-2009),监测区域17个省: 江苏、福建、广东、北京、重庆、吉林、山东、浙江、陕西、河南、湖北、上海、广西、河北、辽宁、海南和四川,卫生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网 (20022009),监测区域22个省:监测区域: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
5、东、广西、河北、四川、宁夏、湖南、甘肃、安徽、辽宁、江西,18,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落实和实施(2010以后),卫生部牵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6部门制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制定制定地区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监测工作在全国31个省和新疆建设兵团开展,监测内容,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 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监测: 食源性疾病监测: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食物中毒报告系统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应急监测:针对突发事件或回应社会关切,计划制定流程,卫生部办公厅发文 征集国务院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地卫生行政
6、部门、风险评估委员会、标准审评委员会和有关食品行业协会等建议 根据监测的目的、优先的原则,结合监管部门等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计划(草案) 组织召开计划(草案)审定会:专家、监管部门等研讨 形成计划(征求意见稿),再次征求各有关各方意见 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21,食品污染物风险监测计划制定原则,综合考虑现有监测技术机构条件、能力和经费,遵循优先选择原则 选择健康危害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以及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的食品; 易于对如婴幼儿等特殊人群造成健康影响的食品; 流通范围广、消费量大的食品; 以往在国内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受到消费者关注的食品; 已在国外导致健康危
7、害,并有证据表明可能在国内存在的食品。 本着及时性、代表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原则; 结合国务院关于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加强乳制品、食用油、肉和肉制品、酒类以及禁用农药、“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工业染料和水产养殖环节中禁用药物,采样,数据审核、上报、维护、备份,月度、中期报告,总结及年度报告/风险评估,质控措施 能力考核 能力比对,技术培训 实践操作,问题数据上报、通报,会商分析,问题研讨、技术交流,组织实施,注重实施方案的顶层设计 针对性:基于食品安全状况、存在的主要风险和监测目的,与地方实际的结合 确定监测点:是指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在风险监测中设定的用于采集监测食品样品的县、区级的监测行
8、政区域。 结合国家计划的任务量,分解各监测点任务(数量、项目)结合监测经费,规定各省实际监测的样品数量,各地原则上不得低于国家计划规定的任务量,地方安排的监测任务应同时上报,实施方案(1),依据规定确定监测技术机构,明确任务 相同检验项目建议尽量集中在13个监测技术机构,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培育核心实验室 采样要求 制定可操作实施的采样要求 采样表应信息完整,具体明确 质量控制方案 培训方案,实施方案(2),采样点,县(区),采样点,超市/商店/小卖部,种植基地/养殖场所,食品生产/小作坊,农贸市场/集贸市场,餐饮单位/小吃店,采样单位,各地应根据国家计划制定采样方案及操作细则 注意国家计划中针
9、对不同样品有不同采样要求 采样信息记录完整、准确,具有溯源性 如采样地区位于重点污染区域,应予以注明,采 样,按照计划规定的方法及实验室检验规范开展工作 新方法的验证 阳性样品的复核 违禁物质检测阳性需确证 异常结果进一步分析原因 实验室系统误差的评价,实验室检测,建立数据审核制度:要求、流程 配备专职数据上报、审核人员,三级审核 按照网络上报系统要求进行上报 按时上报 发现问题、隐患,数据及时上报,网络报告结合书面报告,结果上报,质量控制,制定工作手册: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 加强技术培训:采抽样、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技术、食源性疾病、数
10、据报送及管理、质量控制及管理等。组织国家级培16次,共培训1034人次;省级CDC组织省级培训244次,共培训12889人次 考核:重金属、农药、致病菌实验室比对:参与国际实验室间比对、参与国内实验室间比对 督导检查:自查基础上督导11个省市,纳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全程控制:方案制定、监测机构准入、采样、检验、结果审核、分析和上报 强化机构准入和过程控制 加强针对性培训,注重培训效果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省级疾控应加强监测检验机构的质控考核,质量控制,了解进展和需求 针对性检查,突出重点 注重问题研究 自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加强督查,监测任务执行和完成情况 监测发现的问题食品,问题环节
11、及危害程度分析 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报告与总结,严格执行国家监测计划规定的任务 地方监测方案增加的任务应同时上报 严格按照国家监测计划规定的时间上报,加强国家监测计划执行力,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监测食品种类,发现的问题,重金属污染 禁用农药和兽药 真菌毒素的污染 非食用物质的滥用 食品添加剂滥用 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各类即食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普遍,食源性致病菌,熟肉制品 蛋制品 速冻熟制米面制品 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 生食/半生食动物性水产品致病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12、阪崎肠杆菌病毒、寄生虫 卫生指标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计数,婴幼儿食品 糕点、饼干等 中式凉拌菜 鲜榨果/蔬汁 米粉/凉皮/米线/盒饭,37,全国食品污染物填报系统,应急监测,目的:回应社会关切,应急评估,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依据。 2009 问题奶粉: 三聚氰胺 2010 乳和乳制品激素:圣元奶粉和其他品牌奶粉及人母乳样品 2010 紫砂食、饮具容器:在北京、浙江、福建、广东、江苏五省市抽检了标示为紫砂的食饮具容器244份,监测指标铅、镉、钴、钡、锰、铝、铁、铜 2011 食品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 2012 食用明胶和含明胶食品:铬 2012 婴幼儿配方食品:汞,食源性疾病监测,根据WH
13、O的估计,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数十亿人,发达国家发每年约有1/3的人次感染食源性疾病,如美国估计每年约有4800万例食源性疾病患者,其中12.8万人入院治疗,3000人死亡。 是指通过摄食途径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疾病总称,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和其它食源性疾患。,40,近期关注的其他国家食源性 疾病事件,美国香瓜引起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疾病发生事件:2011年9月,报告病例近百人,涉及15个州,共有20余人死亡 2011年7月,美国23个州暴发了阿贡纳沙门氏菌疫情 德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事件:2011年5月,16个州共发现约1000余例疑似和确
14、认EHEC患者,在瑞典、丹麦、荷兰和英国等国家也发现了疑似病例。德国至少329人因遭感染而罹患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近期关注的其他国家食源性 疾病事件,美国: 2009.1 花生酱污染沙门氏菌事件,自去年9月以来,美国共有43个州发现沙门氏菌疫情,染病人数达到410人,并有3人被怀疑在感染沙门氏菌后死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感染沙门氏菌的患者都食用过花生酱,并且大多数人食用的都是国王坚果公司的5磅重罐装花生酱。 2006 年9月:O157:H7型大肠杆菌 污染菠菜事件,美国26个州,共计200余人染病,其中92人入院治疗,3人死亡。,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食物中毒报告:食物中毒在国家、
15、省、地市和区县 2547个疾控机构实施上报。所有调查处置完毕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有报告不及时、漏报率高。 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每省10家哨点医院,2012年达到465家,44,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45,食源性疾病主动
16、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收集门诊和住院腹泻病人的症状与体征记录、临检结果、粪便或肛拭标本。 实验室监测。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进行复核、分子分型和耐药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当确定食源性疾病暴发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6,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建设,构建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预警网络ChinaFoodNet) 建立我国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 建立我国食源性致病菌基因分型系统 启动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的关联性分析系统的研究 初步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47,哨点医院监测,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人群调查,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试点工作,4
17、9,人群调查: 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四川6个省份设置20个监测点,开展为期12个月的急性胃肠炎社区人群调查,共调查39686人。急性胃肠炎月患病率为4.4%,年发病率为0.58次/人年。 估计全年监测地区(覆盖人口达1 377万)共有799万人次感染急性胃肠炎,其中,食源性感染为216万人次。,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试点工作,50,哨点医院监测: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四川7个省份共选择32个监测点的103家医院,共收集14 678份粪便或肛拭标本。非伤寒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5,志贺氏菌检出率为0.3。 在连续开展12个月监测的上海、江苏、广西
18、、四川4个省份,沙门氏菌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率为497/10万,副溶血性弧菌为546/10万,志贺氏菌为42/10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试点工作,51,流行病学研究: 上海和江苏在监测地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副溶血性弧菌散发感染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71例散发感染病例和142名按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区匹配的对照。结果表明,食用贝类可能是我国人群副溶血性弧菌散发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异常病例/事件报告的培训 加强异常病例/事件报告医院和CDC协调合作 加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能力建设,食源性疾病监测,存在问题和建议,计划执行力 不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启动晚 不按计划要求时间上报 监测点配置
19、不合理 监测点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样品区域代表性的要求。,存在问题,采样 不按规定采样,样品信息不完整,缺乏代表性 部分监测点的采样时间过于集中,采取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次采样的方式进行采样,无法满足样品采集时间和频率的要求。 两个机构采样时衔接不畅,存在问题,数据上报 不及时 填写不规范、有误,出现无关数据 审核把关不严,出现无效数据 发现隐患未能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质量控制 未纳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全程质控不到位 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存在问题,数据利用 监测能力 基础薄弱、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平衡 队伍不健全、能力有差距 经费不足,保障机制有待加强,存在问题,食源性疾病监测: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漏报或不报 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范围理解有偏差 填写信息不规范,存在问题,提高认识:法定职责、依法履职、责任意识、质量意识 能力建设:人员队伍、设备、经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重点建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监测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统一制定国家计划,统一监测数据报送、统一方法、同一质量控制和同一数据分析。围绕十二五规划制定监测计划目标,下一步工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