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克隆病.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76408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隆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克隆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克隆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克隆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较欧美少见。近十余年来临床上确诊患者呈上升趋势。男女间无显著差别。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壮年患者占半数以上。克隆病克隆病,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克隆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克隆病的症状克隆病症状比较多样,与肠内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常在数月至数年

2、以上。活动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中呈渐进性进展。少数急性起病,可有高热、毒血症状和急腹症表现,多有严重并发症。偶有以肛旁周围脓肿、瘘管形成或关节痛等肠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本病主要有下列表现。 (一)腹泻常见(87%95%) 。多数每日大便 69 次,一般无脓血或粘液;如直肠受累可有脓血及里急后重感。 (二)腹痛常见(50%-90%) 。多位于右下腹,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餐后腹痛与胃肠反射有关。肠粘膜下炎症刺激痛觉感受器,使肌层收缩,肠壁被牵拉而剧痛。浆膜受累、肠周围脓肿、肠粘连和肠梗阻、肠穿孔和急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巨结肠等均能导致腹痛。以急性阑尾克隆病为首发症状的仅占 1.

3、8%,但克隆病病程中出现一般急性阑尾炎的可达84%95%。 (三)发热占 85%-94%。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的吸收等均能引起发热。一般为中等度热或低热,常间歇出现。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脓性并发症时,多可出现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 (四)腹块约 1/3 病例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易与腹腔结核和肿瘤等混淆。 (五)便血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比,便鲜血者多,量一般不少。 (六)其他表现有恶心、呕吐、纳差、乏力、稍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等营养障碍和肠道外表现以及由并发症引起的临床表现。克隆病的临床诊断血液检查

4、:可发现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的迹象。近来,不少欧美研究报道,某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有助于鉴别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但其诊断价值在亚洲患者中尚待进一步证实。 结肠镜检查:利用结肠镜作全结肠及回肠末段检查,是诊断克隆病最敏感的检查方法。这一检查的风险主要为肠穿孔和出血。 钡剂灌肠检查:X 线钡影呈跳跃征象。这一检查不如结肠镜敏感和可靠,因此通常并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可用于不适宜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X 线小肠造影:可观察小肠的病变情况,有助于确定肠腔狭窄的部位。 CT:可同时观察整个肠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尤其对于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由于克隆病的累及范围广,其诊断往往需要 X

5、 线与结肠镜检查的相互配合。结肠镜检查在直视下观察病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病变特征的判断、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估计较为准确,且可取活检,但只能观察到回肠末段,遇肠腔狭窄或肠粘连时观察范围会进一步受限;X 线检查可观察全胃肠道,特别在显示小肠病变、肠腔狭窄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因此可与结肠镜互补。克隆病的治疗原则克隆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无并发症时处理原则是全身支持治疗和缓解有关症状。活动期宜卧床休息给高营养低渣饮食。严重病例暂禁食,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采用肠内或肠外高营养支持。贫血宜补充维生素 B12、叶酸或输血。低蛋白血症可输清蛋白或血浆。为控制肠道继发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和甲硝唑。药物治疗

6、可选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肾上腺皮质激素或 6-巯基嘌呤,对控制活动期症状有效。 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加强营养、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贫血和低白蛋白血症。必要时可输血、血浆、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甚至要素饮食或静脉内全营养(TPN) 。解痉、止痛、止泻和控制继发感染等也有助于症状缓解。应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应警惕诱发中毒性巨结肠可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叶酸以及铁、钙等矿物质。锌、铜和硒等元素是体内酶类和蛋白质的组合成分,具有保护细胞膜作用。克隆病的并发症克隆病 90%以上病例有程度不等的肠梗阻,且可反复发生。急性肠穿孔占 40%-60%。肛门区和直肠病变、瘘管、中毒性巨结肠和癌变等,国内相

7、对少见。肠外或全身性病变有:关节痛(炎)、口疤疹性溃疡、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炎症性眼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病、硬化性胆管炎和胆管周围炎、肾结石、血栓性静脉炎、强直性脊椎炎、血管炎、白塞(Behcet)病、淀粉样变性、骨质疏松和柞状指等;年幼时患病的可有生长受阻表现。克隆病的预防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脾肾虚弱、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的。现代医学认为克隆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结合中西观点,可从生活起居、饮食、精神调养、增强体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生活中注意“与人为善” ;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3.禁食生冷不洁食物; 4

8、.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5.精神调养克隆病的保健克隆病患者饮食方面目前主张:给高营养低渣饮食,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 B12 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应用完全胃肠内营养有利于克隆病的治疗,在给患者补偿营养同时,还能控制病变的活动性,特别适用于局部并发症的小肠克隆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有效控制克隆病。国外研究机构证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克隆病治疗有利。克隆病的预后本病为一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在其病程中都会出现一次以上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复发率甚高有,报道可达97%。本病的复发率与病变范围和病症侵袭的强弱等因素有关,而且死亡率还比较高。此外

9、,本病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复发率逐渐升高,而健康者的比率下降。近年来采用各种治疗措施对极少数病人是有效的,可帮助患者度过病情活动期的难关。克隆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小肠及回盲部疾病(1)急性阑尾炎:一般腹泻少见,右下腹痛比较严重,压痛及肌紧张更明显。发病急,病程短,有发热,血白细胞增加。但有些病例仍难准确地鉴别。当可疑急性阑尾炎,病情重且持续时,应剖腹探查,以免阑尾坏死或穿孔造成更严重后果。腹部 CT 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肠结核:与本病不易鉴别,X 线表现也很相似。在其他部位如肺部或生殖系统有结核病灶者,多为肠结核。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有助鉴别,如仍不能鉴别,可试用抗结核治疗。如疗

10、效不显著,常需开腹探查,经病理检查才能诊断。 、(3)小肠淋巴瘤:腹泻、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疲劳感更为明显,更易发生肠梗阻。症状多为持续性,恶化较快。腹部肿块与 Crohn 病比边界较清楚,较硬,一般无压痛。可有浅表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明显肿大。 (4)十二指肠壶腹后溃疡:十二指肠 Crohn 病常与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 X 线表现相似。胃及十二指肠型克隆病消化道造影(7 张) 但 Crohn 病的疼痛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有规律。纤维内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5)非肉芽肿性溃疡性空肠回肠炎:腹痛和腹泻是此病的突出表现。体重下降,吸收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更为明显。小肠活检病变为弥漫性,绒毛变平和增厚,基底膜炎症浸润,黏膜溃疡。2.结肠疾病(1)溃疡性结肠炎。 (2)缺血性结肠炎:为血管供血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起病较急骤,多先有腹痛,继之腹泻便血。病程为急性过程。结肠镜及钡灌肠造影有助于诊断。 (3)结、直肠结核:较回盲部少见。其特点见回肠、小肠结核。 (4)阿米巴肠炎:寻找阿米巴原虫有助于诊断,但慢性阿米巴肠炎难以找到阿米巴原虫。据报道,血凝试验是诊断阿米巴肠炎的有用方法。 (5)结肠淋巴瘤:参见小肠淋巴瘤。通过结肠镜及其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6)放射性结肠炎:与放射部位相一致,病变程度与放射量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