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776379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v35-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服务、信息服务、包装及标志、冷链保证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冷链物流从采购到接收地验收的全过程。编制说明:1、冷链物流的定义是冷链的物流,主语是物流。是规定在流通领域的水产品保证品质的服务要求。2、 根据物流原理,应体现水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流(信息服务)、物流(作业服务)、资金流(财务处理)、回收物流,同时形成增值效应(增值服务)。本规范作为单一产品的冷链物流规范,舍去了资金流的规定,由上一级标准统一规定。3、把质量管理的“实施与改进”用“冷链保证”代替更为贴切,使整个冷链系统进入闭环控制状态,形成增值的

2、优化服务质量提升。4、包装与标志应有运输方面的国标,也有零售方面的国标,在此归类规定。5、全过程是指从形成产品增值的环节开始,可以是从采购验收开始,也可以是从仓储或配送开始。目的地可以是超市,也可以是配送中心。6、关键性服务评价指标参照GB/T 24359-200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中第10章(重要服务质量指标)的7个指标,将货损率改为腐损率,另提出了水产品回冷发生率(纠正措施)和离链事件发生率(影响品质的行为),着重反映冷链物流的真实性。不是全部的冷链物流指标,如经营性指标。本标准作为资料性附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3、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编制说明: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20941-2007 水产食品加工组织良好操作规范GB/T 24616-2009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B/T 24861 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GB/T 23871-2009 水产品加工组织卫生管理规范GB/T 273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水产品加工组织要求编制说明: GB/T 27304-2008 食品安全管理

4、体系 水产品加工组织要求GB/T 27638 活鱼运输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GB/T 27638-2011 活鱼运输技术规范 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7年第98号) 3 术语和定义2GB/T 2486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 24861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编制说明: GB/T 24861-201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已经采用了活体水产品、冷藏水产品、冷冻水产品等术语,故不再定义。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物品在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下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

5、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编制说明:1、本定义根据下述两个标准定义结合形成。本标准适用于商业服务,因此,从采购验收环节开始。(1) 冷链( cold chain) 定义: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 GB/T 1835-2006, 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4.20 (2)物流 ( logistics )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GB/T 18354-2006 ,物流基础术语 2.22、

6、正在编制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条件评估中定义“农产品(食品)冷链 food cold chain: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的内容,没有包括包装、流通加工等环节,因此,还是采取本标准的定义为宜。3.2 允许离链时间 time allowed to leave the cold chain在冷链物流条件下,允许单批次或独立品(包装物)的低温水产品一次性脱离冷链环境的时间。编制说明:1、现行水产品加工类的标准中有“暴露时间”的概念(GB/T 1983

7、8-2005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4.5.1;GB/T 23871-2009水产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8.2;GB/T 27304-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6.2.1 (温度和时间的控制))2、在运输、装卸或分拣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用温度检测中心温度或表面温度来估算,操作性较差。而采用在温度检测条件比较困难下,双方同意后,可采用确定离链时间来保持冷链不断。3、英国企业有运输允许时间的规定,国内地方标准也有规定(DB31/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4、本标准对温度控制有要求,还有对时间控制要求。4 冷链物流服务流程

8、本标准所指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流程见图1。服务内容包括作业服务、信息服务、包装及标志、冷链保证 。3作业服务图1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流程图编制说明:针对流通过程中的水产品冷链物流环节,提出了储存、装卸与运输、中转配送和流通加工的作业服务,作为批发交易与终端销售,不作专门条款要求。信息服务、包装标志和冷链保证是物流质量的重要环节,其中,信息服务包括了网络销售和管理以及经济核算。 5 作业服务5.1 储藏5.1.1 活体品暂养5.1.1.1 设施条件应符合GB/T24861-2010中5.1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24861-201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5.1活体水产品暂养5.1.1.2

9、温度要求5.1.1.2.1 暂养池水温应预先保持与将运输时温差宜5的水体温度,其中蟹种温差宜5的水体温度。温度记录产品验收 质量判定冷链保证产品追溯与召回采购验收 发运预报 水产品追溯 作业跟踪 残损反馈 应急事件信息服务活体水产品 冷藏水产品冷冻水产品储存其它增值服务预包装 供方委托 废弃物回收 需方应急补货 临时服务包装与标志预包装 运输包装与标志 零售包装与标志装卸与运输 批发交易、终端销售流通加工(分拣、切割 ) 中转配送45.1.1.2.2 投入活体品后需要降温时,宜缓慢降温,降温梯度应5/h。编制说明: 引自GB/T24861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5.1.3。 5.1.1.2.3

10、 活鱼宜在 1014。5.1.1.2.4 罗氏沼虾宜在 1618;活龙虾宜在 1218;其它活虾宜在 1214。5.1.1.2.5 活蟹宜在 510。编制说明:1、活鲜鱼活虾运输方法(http:/www.tech- http:/ 。3 活蟹运输方法 (http:/ 其它活水产品宜在 04。编制说明:引自 GB/T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7.4.15.1.1.3 湿度要求应与活体品相适应的湿度环境条件。编制说明: 活体贝类或甲鱼或蟹类无水暂养,宜根据气候环境和其特点,以及暂养时间,保持相应的湿度。5.1.1.4 作业服务5.1.1.4.1 增加检测水温

11、的次数频率,保持水体清洁。5.1.1.4.2 增加水体含氧量,保持活体水产品合理活动空间,减少水面水生植物量。5.1.2 冷藏品5.1.2.1 设施条件应符合 GB/T24616-2009 中 7.1 和 GB/T24861-2010 中 5.2 的规定,相对湿度宜 90%95%。编制说明: GB/T 24616-2009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 中7.1 冷库设施和GB/T 24861-2010 (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5.2 冰鲜水产品保鲜 。相对湿度引自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8。5.1.2.2 温度要求5.1.2.2.1 水产品中心温

12、度应在冻结点温度以上至 4。编制说明: 引自DB31/T 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附录A表A.15.1.2.2.2 冷却间宜在 04,冰鲜鱼的冷藏间应在-11。昼夜库温度波动应1。编制说明:GB/T 27304-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中6.1.1.2(04);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8(-11) 、NY/T 1891-2010 (绿色食品 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中7.2.4(-11)。 5.1.2.3 作业服务55.1.2.3.1 库内作业库内应清洁卫生,堆垛整齐,定期消毒。不应存放可能相互污染或串味的食品。 应

13、有防霉、防虫和防鼠设施, 5.1.2.3.2 箱体作业应在水产品箱中冷藏,箱内放置碎冰,及时排除冰融化水,并清洗消毒。5.1.2.3.3 产品堆放库内水产品与库墙距离宜30cm,离排管宜30cm,离风道宜30cm,距离库体地面高度宜10cm,距离库体顶板宜 20cm60cm,保持一定距离,分垛存放,标识清晰。5.1.2.3.4 其它作业应符合 GB/T24616-2009 中 7.2 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23871-2009(水产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中9.2.2和DB31/T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中6.3.1。5.1.3 冻藏品5.1.3.1 设施条件应符

14、合 GB/T24617-2009 中 7.1 和 GB/T24861-2010 中 5.3 的规定 。相对湿度宜 90%95%。编制说明: 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 中7.1 冷库设施和GB/T 24861-2010 (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5.3 冷冻水产品冷藏。相对湿度引自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8。5.1.3.2 温度要求5.1.3.2.1 冷冻水产品中心温度应-18,其中金枪鱼 6 个月以上储藏期应 -45。编制说明: 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8;改自SC/T3117-200

15、6(生食金枪鱼)。5.1.3.2.2 冻藏库应在-18-25,速冻库应在-23-30 。昼夜库温度波动应2。编制说明: 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表3.0.8; NY/T 1891-2010 绿色食品 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中11.2.25.1.3.3 作业服务5.1.3.3.1 库内作业 应清洁卫生,堆垛整齐,定期消毒。不应存放可能相互污染或串味的食品。 5.1.3.3.2 产品堆放库内水产品与库墙距离宜30cm,离排管宜30cm,离风道宜30cm,距离库体地面高度宜10cm,距离库体顶板 20cm60cm,保持一定距离,分垛存放,标识清晰。编制说明: GB/T2387

16、1-2009(水产品加工企业卫生管理规范)中9.2.2和DB31/T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中6.3.1。该条可以与冷藏作业服务相关条款合并。5.1.3.1.1 储藏期6冷冻水产品在-15-18冷库储存,储藏期应 小于 9 个月。在低于-18贮存条件下,应根据贮存条件和产品特性适当延长储藏期。编制说明:引自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中8.1 和改自 SB/T 10379-2004(速冻调制食品)第10章。 5.1.3.1.2 其它作业应符合 GB/T24617-2009 中 7.2 的规定。编制说明: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

17、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中7.2冷库作业要求 5.2 运输与配送5.2.1 运输5.2.1.1 活体品5.2.1.1.1 设施条件应有与活体品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和水质环境。5.2.1.1.2 、温度要求应符合GB/T 24861-2010中4.1的规定。5.2.1.1.3 作业服务应符合 GB/T 27638 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7638-2011(活鱼运输技术规范)和GB/T24861-201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4.1活体水产品运输。5.2.1.2 冷藏品5.2.1.2.1 设施条件应符合 GB/T24616-2009 中 6.1 和 GB/T24861-2010 中

18、 4.2 的规定,冷间相对湿度宜在90%95%。编制说明: GB/T 24616-2009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6.1运输设备和GB/T24861-201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4.2冰鲜水产品运输,GB 50072-2010冷库设计规范中3.0.8 。5.2.1.2.2 温度要求5.2.1.2.2.1 虾体等小型水产品应保证其处于不脱冰状态,虾体温度应4。5.2.1.2.2.2 运输其它冷藏水产品的厢(箱)体内应在 04。5.2.1.2.3 作业服务 5.2.1.2.3.1 水产品箱体箱上应履盖专用遮阳遮雨工具,避免太阳照射、雨淋及外来物污染。5.2.1.2.3.2

19、 允许离链时间整箱水产品允许一次离链时间宜15min。7编制说明: DB31/T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规范)中8.75.2.1.2.3.3 其它作业应符合 GB/T24616-2009 中 6.2 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4616-2009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6.2作业规范5.2.1.3 冻藏品5.2.1.3.1 设施条件应符合 GB/T24617-2009 中 6.1 和 GB/T24861-2010 中 4.3 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6.1运输设备和GB/T24861-201

20、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4.3冷冻水产品运输。5.2.1.3.2 温度要求5.2.1.3.2.1 运输途中厢体应-18,装卸时升温厢体应-15,并在装卸后尽快降至-18。-18的水产品送到销售点时,其中心温度应-12。 编制说明: 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7.2.2(-12)。5.2.1.3.2.2 有特殊低温要求的冻藏品,应达到合同规定的温度要求。5.2.1.3.3 作业服务5.2.1.3.3.1 保温作业应采用“门对门”连接。水产品不应落地,不应滞留在恶劣环境温度下。5.2.1.3.3.2 允许离链时间整箱水产品允许一次离链时间宜30min

21、。编制说明: DB31/T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规范)中8.7。5.2.1.3.3.3 其它作业应符合 GB/T24617-2009 中 6.2 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6.2 作业规范5.2.2 配送5.2.2.1 供货方应根据客户的进货计划按物流要求实施配送。5.2.2.2 生产方送货或第三方物流配送应采用专用运输设备,定期回收、清洗、消毒。5.2.2.3 水产品应是来自符合 GB/T 23871 规定的产品。编制说明:引用 GB/T 23871-2009水产品加工组织卫生管理规范 5.2.2.4 应配备适用于

22、水产品销售温度要求的展示柜。5.2.2.5 在展示柜内码放销售的水产品应遵守展示柜冷藏的使用要求。5.2.2.6 展示柜的敞开放货区域不应受日光直射,其上方宜设置架空隔热板。编制说明: CCQI V 2.2.:冷链质量指标 85.2.2.7 产品质量不合格水产品应及时下架,将到保质期的水产品应提前处理或下架。5.3 装卸 5.3.1 应采用与产品相适应的设施、设备与措施,特别注意保障低于-45以下的散装大型鱼的作业安全。5.3.2 宜采用绿色无污染的装卸搬运工具,对产生废气的动力装置应加装过滤防护罩。5.3.3 合理选择装载、卸载流程及加固水产品措施。 应有防止破损散装鱼体表面的措施。编制说明

23、: CCQI V 2.2.:冷链质量指标 5.4 流通加工5.4.1 冷藏品5.4.1.1 设施条件加工区温度应在 1215间或按照合同要求确定。编制说明:1215改自DB32/T 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规范)中8.3.2。5.4.1.2 温度/时间要求(非加热工序)a)水产品中心温度21时,允许离链时间应2h。b)水产品中心温度 1021间,允许离链时间应6h。c) 水产品中心温度在 21 波动 :1) 21时,允许离链时间应2h;2) 10时,允许离链时间应4h。d)冷藏水产品加工 :1) 在环境温度4;有时超过 21时,允许离链时间应4h。2) 在环境温度 421 时,允许

24、离链时间应8h。e)在有面糊的加工过程中 ,面糊的温度应在 10以下 。a) 面糊温度在 1021之间的,允许离链时间不应超过 12h;b) 面糊温度在 21以上的,允许离链时间不应超过 3h。编制说明: 5.4.1.2 引自GB/T 23871-2009水产品加工组织卫生管理规范中的8.2,温度和时间的控制。5.4.1.3 作业服务5.4.1.3.1 应在冷藏品设定温度的理货间进行包装、分割(拣)、计量、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并按订单、品种、出货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编制说明:改自DB32/T 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规范)中8.3。5.4.1.3.2 应符合合同规定的工艺

25、要求和流程。95.4.1.3.3 应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和卫生,且不危害环境。5.4.1.3.4 应按时完成流通加工服务,按合同约定的允许范围进行服务过程的控制 。编制说明:引自 GB/T 24359-200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中7.4(包装与流通加工)。GB 19838-2005 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 。5.4.2 冻藏品5.4.2.1 设施条件 加工区温度应在 1215间或按照合同要求确定。编制说明:1215改自DB32/T 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规范)中8.3.2。同冷藏。5.4.2.2 温度/时间要求1) 在环境温度4;有时超过21时,

26、允许离链时间应12h。2) 在环境温度421 时,允许离链时间应24h。编制说明: 引自GB/T 23871-2009水产品加工组织卫生管理规范中的8.2,温度和时间的控制。5.4.2.3 作业服务5.4.2.3.1 应在冻藏品设定温度的理货间进行包装、分割(拣)、计量、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并按订单、品种、出货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堆放。5.4.2.3.2 应符合合同规定的工艺要求和流程。5.4.2.3.3 应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和卫生,且不危害环境。5.4.2.3.4 应按时完成流通加工服务,按合同约定的允许范围进行服务过程的控制。编制说明:引自 GB/T 24359-200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

27、量要求中7.4(包装与流通加工)。GB 19838-2005 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 。同冷藏。5.5 其它增值服务5.5.1 供方委托服务应按供货方要求提供水产品质量跟踪、次品追回、近到期水产品处理、代发通知、赠品等相关促销和水产品处理。5.5.2 需方应急补货服务应提供满足零售终端要求应急补货的物流服务。5.5.3 废弃物回收服务应提供满足环保、节约资源要求的包装箱等废弃物的回收服务。5.5.4 临时服务应提供上下游客户临时提出的其它物流服务。编制说明:改自YC/T305-2009( 烟草行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规范)中4.2.3 106 信息服务 6

28、.1 采购验收信息服务应有水产品订单信息、采购调运信息、发货信息、到货信息、拒收信息、盘点信息、流通加工等信息服务。编制说明: 规定了从采购到接收基本环节的信息服务。6.2 发货预报服务应有核对承运水产品重量、体积超限的确认信息服务和发运目的地信息预报服务。6.3 水产品可追溯信息服务应有保证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编制说明: 规定了流通过程中信息真实性的服务。6.4 作业信息服务应有作业环节中的各类有效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跟踪并及时反馈信息。编制说明: 规定了作业服务中的各类信息并形成管理系统。 6.5 水产品残损信息服务应及时反馈水产品污损、减少、品质下降和腐败的信息服务

29、,包括数量、重量、种类和价格等信息。编制说明: 规定了冷链体系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数量、重量、种类和价格等真实性信息。 6.6 应急事件信息服务应有与现场作业人员保持通信畅通、应对供电不足、断电故障、制冷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的沟通信息服务,包括应急处理预案、程序和处理结果等信息。编制说明: 规定了应急处理预案、程序和处理结果等信息服务。 6.7 其它信息服务。应有水产品信息跟踪、客户查询、电子单证等信息服务。编制说明: 规定了常规信息服务要求7 包装与标志7.1 运输包装与标志7.1.1 冷藏品运输包装与标志应符合 GB/T 24616-2009 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规定。编制说明: GB/

30、T 24616-2009 (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第4章运输包装、第5章运输包装标志7.1.2 冷冻品运输包装与标志应符合 GB/T 24617-2009 中第 4 章和第 5 章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4617-2009 (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中第4章运输包装、第5章运输包装标志7.2 零售包装与标志117.2.1 进入食品零售市场销售的水产品应进行预包装 。7.2.2 预包装标识应符合 GB 7718 的要求。编制说明: 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8 冷链保证8.1 温度记录 8.1.1 设施设备8.1.1.1 应采用相应环境下能正

31、常工作的温度调节、指示和记录储存功能的仪器仪表装置或人工定时温度记录。 8.1.1.2 长途冷藏运输工具除了应配备远程温度检测装置外,还应配备手持式温度检测仪定期检查水产品温度情况和交接验收时使用。8.1.1.3 所用的温度仪器仪表均应定期送有关部门交验。8.1.2 记录要求8.1.2.1 记录内容应详细,包括负责观察或测量人员、使用方法、参数要求和检查的频率,并应由监控人员和复核人员签署姓名和日期。编制说明:引自 GB 19838-2005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中4.3.2.4 建立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系统(原理4)。 8.1.2.2 温度记录仪应有记

32、录备份。8.1.2.3 温度记录仪一旦损坏,应有补救措施。8.1.2.4 人工记录应有防止人为编造的措施。8.1.3 记录有效与勘误更证 8.1.3.1 记录表应有记录人、记录时间、温度值、温度偏离值、核对人的有效性。8.1.3.2 发生记录登记错误需要修改时,必须在修改处作“更正”签章,核对人签名并标注签字时间。8.1.4 记录保存8.1.4.1 应保留在冷链过程中的温度记录,保留时间应超过水产品保质期。冷藏品的记录保存应在一年以上,冷冻品或保质期稳定的产品记录保存应在二年以上。编制说明:引自 GB 19838-2005水产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中4.3.2.7

33、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存程序(原理7);GBT 24861-2010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中第8章(资料记录与保存)。8.1.4.2 记录备份应归档备查。 8.2 水产品验收8.2.1 验收内容应按合同规定的服务内容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12a) 品名、数量、重量和质量标准及规定;b) 品质量检验检疫合格报告 ;c) 水产品运输途中的温度记录;d) 温度记录应同时提供给客户和有关委托方。 8.2.2 验收流程 8.2.2.1 出货的验收流程水产品出货的验收流程如下:a) 检查出库前的温度记录,核对水产品出库前温度要求是否一致;b) 核对水产品凭证,包括可追溯的温度历史记录凭证;c) 备妥水产品,

34、出库准备;d) 核对实物数量或重量,付货;e) 记录水产品出库时间和单位水产品(装卸工具以叉为单位;人工以箱为单位)的离链时间;f) 做好交接验收不合格品需要回冷的准备;g) 水产品出库后,更新台帐,信息储存备查。8.2.2.2 提货的验收流程提货的验收内容如下: a) 检测并核对出库温度记录和原始温度记录与合同规定是否一致 ;b) 核对水产品凭证与实物是否一致,包括数量和外观 ;c) 查验外包装是否有因升温产生的包装特有痕迹 ;d) 确认水产品出库时间和单位水产品(装卸工具以叉为单位;人工以箱为单位)的离链时间;e) 按照合同规定,确定是否需要水产品重新回冷;f) 做好运输工具的温度记录备查

35、;g) 水产品验收合格,做好记录后,在提货单上签字认可。8.2.2.3 运输的验收流程 运输的验收流程如下: a) 按照合同规定及时通知收货人到货时间和提货人的备齐有关单证 ;b) 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质量要求进行交货并做好可追溯的温度历史记录明细;c) 交付水产品时,应核对收货人证件,并主动提供收货人温度检查的便利条件;d) 经收货人按照合同或提货单要求核实水产品温度和外观、数量完好无误后,签字,确认提货;e) 确认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离链时间;f) 水产品在途温度、到达目的地后的等待装卸时间和可追溯的温度历史记录应记录备查;13g) 收货人发生水产品有异议时,应在保证水产品安全的条件

36、下,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处理。编制说明:改自GB/T 22151-2008(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中6.9和6.11 8.2.2.4 收货交付的验收流程收货交付的验收内容如下:a) 按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对水产品数量和温度核对检查 ;b) 查验外包装是否有因升温产生的包装特有痕迹;c) 确认水产品出库时间和水产品的离链时间和数量;d) 水产品在途温度、到达目的地后的等待装卸时间和可追溯的温度历史记录应记录备查;e) 按照“先进先出”和“产品保质期先到期先出”的原则合理安排货位;f) 签发规定票据以及台帐登记;g) 发生水产品有异议时,应在保证水产品安全的条件下,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处理。8.3 冷链

37、质量的判定8.3.1 水产品的温度验收方法 对水产品温度控制要求应有整个物流过程的清晰、简明的描述。水产品在运输环节中交接验收的测温方法,见附录 A。编制说明: 将 SB/T 10379-2004 (速冻调制食品)和DB31/T388-2007 (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合并修改。8.3.2采用允许离链时间的条件 水产品交接验收时,在不适宜对水产品温度检测的场合下,在合同中可选择允许离链时间作为验收参数。操作限值应严于关键限值。8.3.3 判定方法8.3.3.1 抽样8.3.3.1.1 运输环节应以每货厢为单位按附录 A 中的 A.2.2 确定运输设备的确定点,选取 5 个样品。小包装水

38、产品选取 5 个独立包装;裸体品(散装货)选取 5 条水产品。8.3.3.1.2 加工配送环节应以每批次为单位,选取加工配送中的 5 个单件水产品。8.3.3.2 判定规则5个样品实测值取平均值取整,不符合本标准中第5章的规定,则判该批水产品温度不合格。8.3.4 水产品追溯与召回8.3.4.1 水产品追溯 应符按GB/T 27304-2008中第8章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 27304-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中第8章(产品追溯和撤回)。8.1 产品追溯14应建立和实施追溯系统,确保从原辅料到成品的标志清楚,具有可追溯性,实现从原辅料验收到产品出库、从产品出库到直接销售

39、的全过程追溯。8.1 撤回应建立和实施不安全批次产品的撤回程序,应定期采用模拟撤回、实际撤回或其他方式来验证产品撤回程序的有效性。8.2 记录的管理应制定产品追溯和撤回记录管理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处理。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记录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中未作强制要求的记录保存时间应超过产品保质期,以保证追溯的实现。8.3.4.2水产品召回应符合GB/T 20941 -2007中第13章的规定。编制说明: GB/T20941-2007 水产食品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中第13章(投诉处理和产品召回)。13.1 应保留每一

40、批次原料的来源、验收、生产和销售记录。应对所有工序进行记录,以便于能够从最终产品追溯到该批次产品的原料验收记录。13.2 标签处应满足GB 7718 的要求,还应标明产品的唯一性批号,以便于能够将此产品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中区分出来。13.3 应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并预先制定查您召回计划。当产品被认定存在缺陷并应召回时,企业应立即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通知零售商从货柜上撤下该产品;根据产品缺陷等级,进入市场的方式、销售的区域,以及流通中的数量和已经销售的数量等,执行召回计划。13.4 一旦出现安全危害,同样生产条件下的水产食品对公共卫生有可能会产生相似危害,应全部找回,并报告有关部门。13.5

41、被确认对人体有危害的召回水产食品应销毁或用于供人类食用之外的其他用途,并保留相应的记录。GB/T 27306-200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餐饮业要求中第8章(产品追溯和撤回)8.1 产品追溯8.1.1 应建立从原辅料供应、加工制作、服务等到消费全过程的追溯程序。8.1.2 应建立病保持如下记录:a) 原辅料采购验收记录;b) 关键过程加工操作记录;c) 卫生检查记录;d) 人员健康状况记录;e) 检验记录;f) 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g) 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h)其他必要的记录。8.1.3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每班食品应留养。承担重要接待活动或团队供餐任务时,每班食品应留样,以备复检待查,留样食品应

42、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h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8.2 产品撤回8.2.1 应建立相应的产品撤回预案,确保发现食品中存在或潜在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迅速撤回问题食品。8.2.2 在加工或供餐环节发现可能存在潜在食品安全问题时,应立即撤回即将供应或已经15供应的食品。8.2.3 对于食品中存在的物理性危害或潜在生物、化学危害,应追溯危害的出现原因,查找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批次产品或半成品及原料,即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8.2.4 对于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但已经供销费者食用的食品,一经发现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阻止消费者继续使用,立即撤回可能存在危害的食品

43、,并做好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准备。8.2.5 应开展模拟撤回活动,并保存记录,确保产品撤回预案的可行性。8.3 应急措施的建立8.3.1 应建立应对可能发生潜在食品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程序和预案。8.3.2 应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处理应急状态的能力。8.3.3 必要时,应开展应急演练。8.3.4 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事故时,餐饮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a)立即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b) 协助救治病人和进行病原的调查,如实向调查人员提供可能与中毒事件有关人员的情况、食物来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存放条件、食用方法和进食人员等情况;c)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

44、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追回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d)配合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溯源和追踪调查、按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e) 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控制措施。GB/T 24359-200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中第8章(风险与应急管理)8.1 风险与应急管理应贯穿于服务全过程,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8.2 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8.3 发生意外事件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主动和客户进行沟通或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GB/T 24359-2009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要求中第9章(投诉处理)9.1 应给

45、客户提供方便可靠的投诉渠道。9.2 投诉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进行处理,无法有效处理的,应及时同客户进行沟通。9.3 所有投诉应有记录,并提供投诉处理的进度查询。9.4 投诉处理的结果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反馈给客户,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8.3.4.3 不安全品的处置应按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执行。编制说明: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是对国家不安全食品的强制召开规定,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物流服务环节中也可能产生问题产品,因此应有处置要求 。 8.4 关键性服务评价指标 关键性服务评价指标,见附录B。16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水产品交接验收的测温方法A.1 温度测量表

46、具 A.1.1 应选择与待测设备量程和准确度相适应的温度测量仪器,适合测量现场使用。A.1.2 测温表的测温精度应1根据需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A.1.3 在产品关键测温点上应配备带有打印(或储存、发送)数据 的温度测量设备。A.2 确定测温点 A.2.1 确定储藏设备测温点 应测量厢内最外部的水产品(箱)内靠外侧的水产品(箱)中的货袋(包)和该货袋(包)的中心温度值(品温) ,分别称为本批产品的外部温度和中心温度。两者的差异视为本批货厢的温度梯度。要进行 5 个样品测量取平均值并记录。 A.2.2 确定运输设备测温点 A.2.2.1 选择靠近货厢开门处的顶部和底部水产品(箱)的测温点。A.2

47、.2.2 较长厢体的制冷运输设备,应从五个部位各点选取5个样品测量取平均值并记录:a) 在开门处水产品(箱)的顶部和底部 ;b) 水产品的顶角( 远离制冷机组) ; c) 水产品的中心; d) 水产品前端面的中心(靠近制冷机组) ;e) 水产品前端面的上角和下角(能靠近回气口) 。A.2.3 确定陈列(展示)柜测温点 应从柜的最上层、柜的中部和柜的下部各取 1 个以上的货袋(包)样品,取平均值并记录 。 陈列(展示)柜在除霜时测温,应在记录中注明。A.3 测量中心温度 A.3.1 由直接测量产品内的温度读出。A.3.2 应在其最大表面中心下面2.5mm处测量。当待测样品有一边的厚度5mm时,测

48、量点应处于此厚度的中间。A.3.3 样品打洞A.3.3.1 打洞的器件应使用不锈钢的尖头器件,如探针、钻等,直径大于传感器探头约 0.5mm。17A.3.3.2 测温传感器的取出热电偶(或电阻)软质传感器的取出被冻住时,宜采用大于该传感器 1mm 的钻头打洞取出,并应作金属探测器检验。A.3.4 测温传感器预冷A.3.4.1 任选一个“预冷包裹” (简称“包裹” ) ,预冷测温传感器接近待测样品的温度值。A.3.4.2 应把传感器插在“包裹”中3min以上,待正式检测时取出。A.3.4.3 若样品与“包裹”有良好的接触,可把传感器放在样品与“包裹”之间预冷。A.3.5 测量水产品中心温度测量水产品中心温度步骤如下: a) 温度传感器从“包裹”中取出后,应立即插入待测样品内;b) 温度传感器应插到被测样品的中心部位;c) 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显示值;d) 测完中心温度后的传感器应放回“包裹”待用。A.4 测量水产品表面温度测量水产品表面温度步骤如下: a) 预冷传感器;b) 对于多层产品叠加的大型箱体,可割开箱体一侧,将传感器插入箱内产品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使其有良好的接触;c) 在测量箱内上部的产品表面温度时,应保证传感器与产品表面有良好的接触;d) 待温度稳渡后,记录被测样品的温度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