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启示类题目答法.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7761448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示类题目答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启示类题目答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启示类题目答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启示类题目答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申论中的启示类分析题(介绍经验,总结教训)2010-09-09 09:45:52 来源:贤才公考 张寒冰 浏览:87 次 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让考生谈谈所得 “启示”的试题频频出现,所谓启示分析,即总结从给定材料的案例中得到哪些启示,通俗地讲就是“这个例子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事实上,启示可以看作是常规 “对策题 ”的一种变形,只是从含义上说要丰富很多。既然是启示也是对策,那么首先就要从材料中来,所得必须有针对性,不能漫无目的地大谈空谈。那么,具体的实例多种多样,所得启示又必须从实例中来,那是不是就无规律可循了呢?并非如此,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些在启示分析中所应注意的大的答

2、题方向,供大家参考。1 注意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材料反映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的表面现象,那么离散的各材料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我们依靠逻辑思维去分析。在总结启示的时候我们便不能把目光停留在现象层面,所得应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到事情的本质,我们得到的启示才会有深度。2 注意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材料反映的是某时某地的某一具体事件,但我们并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应看到这一事件作为一个整体的某一部分所能反映出来的全局指导性意义。3 注意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运用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

3、意义。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的能动性要受到客观情况的制约。在申论考试中,解答对策评定类及启示类试题经常要涉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真题示例】我们以 2010 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 A 卷第二题为例: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 分)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该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 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解题分析】所给材料谈论了荷兰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海”

4、,我国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这一历史发展。材料虽然是以我国和荷兰为例的,但“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这些语句又提示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指导意义。所以在作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现象与本质、整体与部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几个方面总结这一现象带给我们的关于“人与环境”问题的启示。【参考答案】无论是“退耕还海”还是“退耕还湖”,都是牺牲人类经济社会的局部利益来复原、改善自然环境。这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开发要适度、合理,要符合自然资源的承受力,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反面)第二,对人类过去经济发展中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对自然地损害要敢于

5、承认和纠正,从协调经济、环境的角度出发,适当牺牲人类经济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恢复自然环境。无论这种错误多么微小,都要坚持改正。(正面)第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对发展思路、方式的错误进行反省和纠正,不断改进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第四回 分析问题的基本套路分析问题有五种题型,一是分析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二是分析评论某个特定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三是启示类题目,四是关系比较类题目,五是利用 SWOT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解答的题目。分析类题目答题步骤与思路如下:1.明析题意。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读懂题意。注意既要明确材料的中心,又要明确问题的

6、指向。2.回归材料。根据作答要求,深入把握材料,找准相关联的信息点。要注重发散思维,注意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准确。3.科学答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框架,区别不同题目类型,结合给定材料,科学设定答题顺序,规范答题。注意要点清晰、全面深刻、合乎逻辑,语言流畅,书写整洁。4.避免失误。尽量避免以下情况:(1)审题不细,没有准确理解题意。(2)照搬所背模板知识,不联系给定材料(抛开材料答题)。(3)凭理解和想象答题,答非所问(抛开问题答题)。第一节 分析和评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观点近几年来,申论考试对辩证思维、全面看待和把握问题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通常在材料中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看似矛盾的思路

7、、观点或理念,要求广大考生首先通过阅读,梳理和概括出思路、观点或理念分别是什么,然后对其进行简单评析。类似题目在近年的申论考试中大量出现。例如 2005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关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两种思路的考查;2006 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关于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考查;2006 年北京市社招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对矛盾的考查等等,都属于此类题型。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如何辩证地评价几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并且用清晰的逻辑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其中辩证分析的框架或模式尤为重要。因此,在考试中,只要能够学会使用以下分析模式,就能够形成明确的答题思路和清晰的问题答案。一、分析模式材

8、料中提出的两种思路观点理念分别是 A 和 B。A 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B 的积极性表现在在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不足。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把 A 和 B 结合起来,在方面发挥 A 的优势,在方面发挥 B 的优势,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二节 分析和评论某个特定的社会现象分析模式事件既有合理性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其合理性表现在;其不合理性表现在。问题的实质在于。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事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地制宜,要,不能一概而论。第三节 启示类题目一、分析模式启示类题目是近几年申论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

9、,如果不得要领,则很难把握。很多考生容易陷入胡思乱想和漫无边际的境地,从而抓不住采分点,得不到高分。实际上,这类题目相对于对策题和点评类的分析题是比较容易的,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白什么是启示。启示是已有体验引发的对未来的体会。启示总是基于已有事实而产生的,离开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启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冥思,就无所谓启示了。已有的事实往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的经验,另一种则是负面的教训。因此,回答启示类题目的第一步就是概括材料所涉及特定事实的经验和教训。需要强调的是,仅仅找出经验和教训是不够的,因为启示是基于未来的,所以必须要用对策的表达方式(“要”)表达出来。在概括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启示类题目还必须体现分析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揭示启示的实质。启示类题目实质上是概括+分析的结合。具体而言,解答启示类题目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概括特定事实的经验或教训,第二步是分析经验或教训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