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雪景画上传.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6130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雪景画上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雪景画上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古代雪景画赏析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十分喜爱雪,各种描写雪的诗句到处可见,而在我国的山水画中,关于雪景画更是为我国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国古代绘画中以雪景为题材的绘画数量众多。其中多涉及到山水、花鸟、和各种人物等题材。雪景画最早出现于东晋时期,到唐宋时期兴盛,再到清明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使它趋于成熟。白粉渲晕 再现积雪 古人用矿物质作为书画的涂料。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 ”据记载“王维辋川雪景古松上用粉作积雪” 、 “其雪用银泥打底,上更用粉细细点雪”(东图元览)。王维绘画真迹因年代久远,

2、时代嬗变,已不可见。但传世宋画中,我们可清晰看到轻粉渲晕表现积雪的特征。如王洗渔村小雪图卷 (北京故官藏) , “山坳石面都以墨青渲染,阴森之气凛然,树头、沙脚、峰顶、岚尖,纯用粉笔烘渍,自觉晃曜夺目”(清吴升大观录)。赵佶雪江归掉图卷 , “平远山峰以青墨烘晕天气,衬出有群山冻合惨凛气象设赭色缀轻粉作雪” 。宋画雪霁图(上海博物馆藏)以圆弧形的线条作山峰,用铅粉层层积染峰峦、村屋,在绢本底色的衬托下呈现银装素裹的景象。墨染晴天 烘托积雪 古人通过注重于墨染雪未覆盖的地方而以留白的方式来表现积雪。比如王维的雪溪图 , 雪溪图是以一种单纯的墨色作画的画法。用浓墨破淡用淡墨破浓,再加上雪处留白,保

3、留了雪后山溪的幽静的意境,更显出王维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古代雪景画所表现出的意境大多为孤独、宁静、清净、生命等意境,它们都表现出画家的心境和人格追求。意境是一个人思想反应的产物。意境的思想反映,需要画家具备独特的生活感受。而画家的画的意境恰恰是通过自己所处的时代,家庭社会背景,甚至是一个人一生坎坷的经历。把自己内心深处埋没已久的感情,用笔屏气一画,不仅画出了大好河山,更是画出了自己的内心,将感情的流露到了自己的画中。使人在欣赏这幅画时感到别具一格的美感,这就是一幅画的妙境。例如,唐、宋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雄伟壮阔的全景山水正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气派。著名的雪景画有:王

4、维传世作品 雪溪图 ,绢本、墨笔画。纵 36.6 厘米,横 30 厘米。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无款。有宋徽宗赵佶题签“王维雪溪图” 。 此雪溪图构图平远,可分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着素纱的木拱桥把人们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条结冰的大河,横卧在画卷中部,水平如镜,波澜不兴;远景,河对岸雪坡、树木、房舍等平卧于黑水之上,掩映于茫茫白雪之中,使画面更加深远。纵观全图,可使观者沉浸在一片宁寂的山村境界之中,仿佛有雪花飘落和行人脚步声悄悄传入耳畔。图 下 方 一座 木 拱 桥 将 观 者 引 入 白 皑 皑 一 片 冰 雪 世 界 , 树 木 凋 零 , 人 烟 稀 少 , 小 溪

5、的 两岸 有 茅 屋 四 五 间 , 溪 中 有 一 叶 篷 船 , 有 船 夫 撑 篙 而 行 。 情 景 冷 漠 萧 瑟 。 画 家用 墨 色 染 溪 水 , 以 映 衬 两 岸 之 白 雪 , 坡 石 有 渍 染 似 无 勾 皴 , 这 正 是 唐 代 山 水画 的 一 大 典 型 特 征 。 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 本图描写了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使人感受高雪气从山中升起,茫茫的大山中透漏出冬季的生机有冒雪出云之势。苍苍茫芒中形成大气磅礴、沉雄高古的气

6、韵风范。他的画不仅得山之骨气与质感,而且在纸张的空间出表现出一种深沉、内涵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的画,配上淡淡的色彩,才能够“托物”而“言志” 。而他的雪山萧寺图画中的山石枯木跃然纸上,不留空间。使人感到寒气逼人,身临其境。其中群山相拥,直指苍穹。而顺着沟壑逆向而上,密林中的萧寺又映入眼帘。古人这样评价这幅画:“溪出深虚,水若有声” 。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 “折落有势” ,山下寒树苍劲坚挺,势如铁帚,显示出范宽“写山真骨” , “与山传神”的精湛技艺。诗堂有王铎题“博大奇奥,气骨玄邈,用荆关董巨运之一机,而灵通神迈,尤为古今第一” 。到 了 南 宋 , 偏 安 江 左 , 国 势 日 微 , 消

7、 极 气 氛 笼 罩 朝 野 ,反 映 在 当 时 的 绘 画 作 品 中 , 便 是 一 种 沉 闷 、 压 抑 、 凄 凉 、 绝 望 的 情 调 。 如 夏圭 的 山 水 长 卷 , 虽 然 景 物 繁 多 , 却 已 不 再 有 北 宋 山 水 那 种 气 势 壮 阔 的 景 象 ,而 是 清 幽 冷 寂 、 淡 泊 萧 条 的 意 境 , 隐 隐 透 露 出 一 股 淡 淡 的 哀 愁 与 无 可 奈 何 的伤 感 情 绪 。 马 远 的 山 水 画 寒 江 独 钓 中 , 清 冷 静 寂 的 湖 面 上 , 停 一 小 舟 ,一 位 蓑 笠 翁 正 独 自 垂 钓 , 对 岸 山

8、势 险 峻 , 天 空 阴 沉 , 将 雪 山 反 衬 得 更 为 鲜 明 。近 处 挺 劲 的 青 松 被 积 雪 覆 盖 , 迎 风 傲 立 , 枯 树 低 枝 , 颇 具 生 机 。 除 一 叶 孤舟 和 老 人 在 垂 钓 外 , 周 围 一 片 空 白 。 但 这 空 白 并 不 是 虚 无 的 , 它 让 观 者 感 受到 江 面 四 周 的 空 旷 飘 渺 , 寒 气 凛 然 的 气 氛 画 境 。 而 且 还 觉 得 空 白 之 处 有 一种 语 言 难 以 表 述 的 意 趣 , 是 空 疏 寂 静 , 还 是 萧 条 淡 泊 , 真 令 人 思 之 不 尽 。更 与 “千

9、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的 意 境 相 应和 , 创 造 出 一 种 寂 寥 、 空 旷 , 充 满 寒 气 的 萧 瑟 境 界 , 也 体 现 了 南 宋 的 时 代 背景 , 一 种 忧 伤 , 淡 愁 的 情 怀 悠 然 而 生 。纵 观 历 史 , 雪 景 画 的 传 世 下 来 的 非 常 少 , 但 这 影 响 它 在 古 代 山 水 画 的 历史 地 位 。 雪 景 画 突 破 传 统 界 限 , 大 胆 创 新 。 利 用 涂 粉 、 留 白 等 艺 术 手 法 ,使 我 国 的 大 好 河 山 , 淋 漓 尽 致 的 表 现 了 出 来 。 将 雪 的 瑞 祥 留 在 了 画 纸 中 ,也 将 古 人 的 情 感 印 在 了 观 者 的 心 目 中 。 画 中 没 有 现 代 社 会 的 焦 虑 , 急 躁 与不 安 , 有 的 只 是 雪 后 的 的 宁 静 、 安 详 。 使 人 的 思 想 进 入 到 画 中 , 流 连 忘 返 ,不 知 是 心 在 画 中 还 是 梦 在 画 外 , 忘 却 了 时 间 , 留 住 的 宁 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