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公司所得税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经济正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去,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正逐步加深,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在税收管理和税种和纳税优惠政策的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以具体 A 企业为例,进行了所得税筹划研究,首先,进行了相关背景介绍,然后,对 A 企业所得税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角度进行了纳税筹划管理的研究,认为由于企业在进行无形资产研发过程中,需要发生较大的费用,但无形资产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各种费用,并不一定都能进行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这种情况下,就导致无形资产的资本化
2、和费用化的划分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将无形资产相关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或者是将应该资本化的费用进行费用化,这种情况下,为企业的盈利操作提供了条件,也可以为企业进行税收调节提供了相应的可能性。企业应积极的进行相应的薪酬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总体薪酬计划进行初步的设计,并对各个层级的员工进行大概的薪酬水平的确定。很对企业的薪酬管理规划的总体要求,根据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筹划管理的方法,对企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测算和筹划,并进行合理的薪酬等级和支付方法的确定。主要的薪酬管理的方法是按照月度发放的标准以及年终奖金的合理规划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设计。关键词:纳税筹划;企业所得
3、税;个人所得税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pa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speeding up, th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is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marke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is gradually deepened, but als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o
4、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me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exposed gradually, and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tax administr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ax categories and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Based on the A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the income tax planning research, firstly,
5、 the background, and then, on the two angles of A enterprise income tax from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 and personal income tax of the tax planning management, as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tangible assets, need large the cost of all expenses, but the form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in
6、, does not necessarily make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capital, this situation leads to difficulty of intangible asset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In this case, the company can be related to the capitalization of the intangible assets development costs for capital, or should be capitalized cost expe
7、nse, in this case, provid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profit of the enterprise operation, can also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ax regul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pay survey, and on this basis, the overall salary plan for enterprises prelimin
8、ary design, and all levels of staff p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general level. It is to the enterprises overall salary management planning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methods of management of personal income tax, comprehensive estimation and planning of enterprises pay levels and pay g
9、rades and pay a reasonab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main method of salary management is to manage and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nthly standard and the reasonable plan of year-end bonus.Key words: tax plann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personal income tax第一章案例介绍1.1 引言税收筹划历史悠久,在西方国家发展已经很长时间,并伴随着西方
10、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不断的发展。税收筹划不仅仅被政府所认可,而且逐步被会计主体所认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纳税人通常对税收筹划具有较强的意识,并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自身合理的经济安排来讲进行相应的避税活动的开展,进而减轻自身的纳税负担。同时,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防范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问题,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利益。进而获得最大的纳税权益。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经济正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去,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正逐步加深,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制度层面上的问题,在税收管理和税种和纳税优惠政策的制定方面存
11、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有效的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有序发展,不断的提高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在基于统一税率的角度出发国家重新修订了企业所得税法,从减轻个人纳税负担角度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标准。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实现公平正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税法规定和企业的会计制度规定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税法的相关制度变化较快,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税法的变化,按照国家相关制度规定来进行税收筹划,进而减少可能发生的偷漏税现象。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推动企业的纳税整体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为税收
12、筹划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纳税工作进行整体筹划,合理缴纳税款,降低税负,不仅对纳税人有利,对国家也是有利的,进而实现税收筹划“双赢”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 A 公司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手段,对企业所面临的所得税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1.2 案例背景1.2.1 行业概况2015 年,随着国家“提速降费” 、 “互联网” 、 “开放宽带接入市场” 、 “移动转售业务牌照试点”等监管政策的利好,在国家大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产业政策指导下,公司已经取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全国范围的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VPN、数据中心、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
13、务、网络托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移动通讯转售业务试点等牌照。行业管制逐步放宽,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宽带网络是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当前,互联网正以开放、融合的态势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新经济成为引领消费、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新引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宽带发展。2015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了“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提出应进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宽带及互联网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当前,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元化竞争不断加剧。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电信市场
14、快速走向开放,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支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迅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用户结构与消费结构调整加快,用户结构正加速从低带宽用户向高带宽用户转变,消费结构正加速从普通的宽带上网为主向以视频、游戏、教育等流量消费为主转变。数据流量的剧增以及国家政策层面的要求也加速了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进程。宽带运营商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愈发激烈,发展方式正从增量扩张为主向提高质量为主转变,创新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宽带市场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庞大的市场,中小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利用价格竞争策略、宽带提速策略和多样化的有特色的竞争方式,吸引了部分对价格敏感度高或存
15、在差异化需求的用户,争取到一定的市场份额。竞争主体逐渐趋于多元化,市场格局更为复杂,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1.2.2 企业简介A 公司作为互联网运营商,在进行业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的业务平台进行业务管理,并实现互联网网业务的增值,在进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互联网和电信业务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增值服务。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的业务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提升,并取得了稳步的发展。同时,公司的客户也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业务范畴也不断的扩大。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还通过积极的拓展云管理的手段,积极的拓展互联网宽带服务和在线教育等,来实现业务的全面构接发展,实现了网络化平台的全产
16、业链发展,竞争优势稳步提升。第二部分案例分析2.1 案例分析的目的、意义和思路2.1.1 案例分析的目的税收筹划管理是基于国家相关税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法律所规定的各种政策性减免措施以及延缓纳税时间等,从各种可以利用的纳税方案中选择有利于企业实际的各种纳税规划措施。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将税法规定的各种有利于纳税人的政策规定进行采用,而规避不利于纳税人的各种政策措施,从中找到最合适纳税人的政策空间进行纳税选择,进而可以达到少缴纳税款和延缓纳税的目的。企业税收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避税、节税以及实现纳税零风险。避税就是通过税法规定来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以达到免交税款的目的。避税需要企业在税收筹划时
17、精通税法和会计法规,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防止出现偷漏税现象发生。在进行具体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在国家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否则违法了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纳税筹集就演变为了偷逃税款的行为,不仅不能使得企业获取纳税上的政策优惠,反而受到国家的相关制度的处罚,抬高了企业的纳税成本。对于 A 企业而言,税收筹划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本文的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从 A 企业所得税税种的角度出发,而需要综合分析多种不同的税种。本文立足于 A 企业所得税税种,明确 A 企业的发展现状,帮助 A 企业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分析的过程中,对税收筹划相关案例进行深入的探究,将其融入到企业所
18、得税筹划理论中,这对税收筹划的研究有着一定的价值。2.1.2 案例分析的意义首先,实现降低税负成本和降低涉税风险的“双赢”作用。企业所得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税种,征收覆盖范围广,税额核算的难度较大,企业必定会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减少所得税费用。因此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全面落实税收政策,还能够帮助企业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如果不能客观正确的使用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可能导致在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出现了偷税和漏税的行为,这样不仅不能更好的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反而可能导致税务部门的罚款。因而,通过会计人员合理的税收筹划管理,寻找企业的最佳纳税方
19、案,进而在实现纳税收益的过程中,降低企业的涉税成本,进而实现税收筹划的双赢。其次,税收筹划有助于依法治税和完善税制的实现。对于企业而言,纳税是生产经营成本中的一部分,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经营成本,税收支出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但对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企业存在逃税、漏税等行为,税务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对企业提出上诉,如此一来,企业的品牌形象、公众形象都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在税法运行的情况下,对未纳税的行为进行筹划,从而达到降低纳税额或者避免纳税的情况。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企业通过调整经营业务的方式,使得部分业务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进而
20、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营销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再次,对我国税务管理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对纳税问题逐步重视起来,但我国税务管理长期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状况。企业往往依靠一般财务人员进行兼职进行纳税事项的处理,遇到政策性较强、情况复杂的涉税事项处理时往往无所适从。税务机关也鲜于帮助企业培训税收相关知识,导致企业往往对税收相关解释和规定的出台不能及时了解,在纳税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角色。而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税收筹划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防范企业的纳税风险,提高税务机关征收工作效率,对完善国家税收征管制度和对我国税务管理发展有重要意义。2.1.3
21、案例分析的思路本文在介绍了税收筹划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 A 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公司税收筹划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税收筹划过程中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效率低;资产摊销不合理;研发项目的阶段划分和会计处理不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办法: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法进行税收筹划;有效运用资产摊销法进行税收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公司所得税管理。希望这些措施对 A 公司的税收筹划工作有实际指导作用,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同时,还结合 A 公司的薪酬制度,对 A 公司个人所得税现状,并对公司员工薪酬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2.2 文献综述2.2.1 国
22、外文献综述税收筹划是国外税收管理的重要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税收筹划理论。迈伦斯科尔斯(1999)认为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应确保利益最大化为目标。Wells(2002) 认为税收筹划管理的目标也是税收管理的重要依据。Katrina Lewiston(2011)指出在进行纳税筹划管理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纳税管理的知识,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管理。David M.S (2012)认为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实施,来进行税收筹划的管理。Yasar Khan (2013)认为玉箫的纳税筹划应和企业的战略管理相互结合。Baldry(2003)对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23、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应加强税收业绩管理,将税收筹划业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兑现给经营者,进而可以促进经营者主动进行税收筹划,降低企业实际税负。Sinclair(2012 )认为税收筹划有时候是跨国界的行为,由于国家之间的对税法的规定不同,纳税人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转移利润的方式来达到规避纳税的目的。筹划调整,可以取得一定节税效果。Christopher(2011)认为,纳税人可能因为企业的具体区位不同而可能承担不同的纳税负担,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和其他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具体的税收筹划。2.2.2 国内文献综述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税务筹划研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健全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
24、。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我国才开始对税收筹划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世界筹划视点研讨方面:梁叶芍(2014)从对世界税收筹划的开展前史及现状动身,联系很多跨国公司世界避税事例,概括了世界税务筹划的首要思路与办法。第二,从税收筹划的理论研讨方面:王丽晖,(2016)指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在现有会计承认收益和税法核算税收的基础上,利用税收筹划来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进而为企业实现生产营销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从财务、办理视点研讨税收筹划方面:梁文涛(2016)等首要从公司财务办理的视点,进而打开与之对应的税收筹划的理论与办法;刘晓艳(2016
25、)首要从公司办理的战略层面动身,提出了公司应安身长时间利益,战略上思考公司价值最大化,将公司战略办理与税收战略进行了体系、全部的研讨。 还有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税收筹划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刘祥颖明(2016)指出企业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众多外界因素的干扰,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对外界干扰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优化现有的税收筹划。 2008 年,我国开始统一实施新公司所得税法,众多专家学者对新公司所得税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银样军(2015)提出: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积极响应新公司所得税法,充分发挥税收筹划的价值。此外,她还详细介绍了众多税收筹划的方法。胡伟(20
26、15)提出:基于免税收入与不纳税收入之间的差异性,强化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引导企业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税收筹划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选择符合企业经营现状的税收筹划方式。张凌燕(2015)提出:相比于传统的公司所得税政策,新公司所得税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各项条款、当地方针以及后期方针,有针对性的为企业介绍税收筹划的作用,鼓励企业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尝试多种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法。马启明(2014)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收入的筹划、扣除的筹划、亏损的筹划和税收优惠的筹划,为公司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筹划的方法和路径。文孟婵(2014)认为税收筹划是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下,利用税法的
27、各种优惠、减免政策和税种间税率差异,新的税制改变会给纳税主体、纳税人以及税收筹划带来诸多的改变,税务机关应结合新的税收特点对相关人员进行纳税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进而提高纳税人执行税法的能力。由于税法变动会变得频繁,因此,需要结合税务部门的政策法规变化的特点,争取最大程度地享受政策优惠,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孔泰(2016)紧紧围绕怎样进行税务筹划才是法律允许的,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才能使纳税人利益最大化,回答了税收筹划的合法性问题和税收筹划实际操作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国内学术界对于税收筹划的研究现状,我们能够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一,忽视了税收法理,无法结合具体事例来阐述税收筹
28、划的重要性,使得相关结论缺乏适用性;第二,没有将所有的税收筹划案例进行整理、归纳;第第三,缺少税收筹划事例库的整理、归类等。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案例研究的从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以上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为本文开展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何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并应用于具体企业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3A 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现状2.3.1 固定资产税收筹划固定资产是企业一定条件下,进行各种生产运营活动所管理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各类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既固定资产是具有一定的有形经济形态,在使用过程中所能实现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到企业,
29、并且其成本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进行较为客观的计量。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需要根据未来的价值磨损情况进行折旧的计提,并将所计提的累计折旧转移到相应的成本费用中去。而所计提的折旧可以作为企业的成本,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企业的折旧方法具有多种可选择性,目前按照税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和加速折旧的方法来进行折旧的计提,不同的折旧方法可能所计提的折旧额不同,并且分担到企业的成本费用上也不同。企业的成本费用的高低和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的折旧方法所体现在企业的成本分配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分配的具体金额也不同。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直接
30、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利润水平的实现,已经所承担的所得税费用的高低。目前,A 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如下方法:(1)除已经提足了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进行使用以外的情况,国定资产的折旧应按照平均年限法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计提,在确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以及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方面,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类别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2)采用融资租赁方法获得的固定资产,如果能够在租赁期满后,可以获得固定资产的的所有权,应在租赁期范围内按照相应的年限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的计提。如果对不能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后能否获得相应的所有权的情况,那么还可以考虑到租赁期和相应的资产使用年限情况,取期
31、限较短的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3)利用专项储备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成本情况进行相应的专项储备资金的冲减,并根据相应的金额进行合理的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的计提,在该固定资产未来使用的期限范围内不再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A 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以及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残值的预计。并在年度终了后,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情况以及相应的预计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有效的复核,如果和最初的估计之间存在差异,应根据差异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A 公司的固定资产的类别和经济使用寿命以及相应的残值情况如表 2.1 所示。表 2.1 A 公司 2016
32、年固定资产类别、折旧率等情况表类别 最高经济使用寿命 残值率(%) 年折旧率(%)房屋及建筑物 8 年 -50 年 0-3 1.89-11.80机器设备 8 年 -32 年 0-3 3.03-11.80运输设备 8 年-10 年 0-3 9.70-11.80电子及其他设备 5 年-7 年 0-3 13.86-20.00A 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为了企业一定期限范围内能够获得资本的增加以及相应的租金的获得等等而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持有,主要包括了已经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出租和进行资产的持有而等待资产增值后进行相应的资产或者相应的固定资产的转让的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应该按照相应的成本作为固定资产的入
33、账价值,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应按照相应外购的价格以及相应的税费情况作为入账价值。如果是企业自行建设的投资性房地产,其价值确定应按照固定资产能够达到使用状态前所能发生的相应的建造成本来进行计量。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在进行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预计的使用寿命情况以及相应的净残值情况进行相应的考虑,并进行必要的分摊。投资性房地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率及年折旧(摊销)率列示如表 2.2 所示。表 2.2A 公司 2016 年投资性房地产折旧表类别 预计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率(%) 年折旧(摊销)率(%)房屋建筑物 8 年-50 年 0-3 1.89-11.80投资性房地产的用途如果
34、发生了相应的变更,从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改成自用项目,A 公司应将投资性房地产项目转化为相应的固定资产项目获得是无形资产项目。如果自用的房地产项目进行相应的用途改变,改成成为资本增值为目的或者是进行租金赚钱为目的的,那么从用途改变之日起,A 公司应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相应的性质改变,改变为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在进行改变的转化过程中,应该以转换之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的依据,作为相应的入账价值进行计量。如果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的,或者是永久退出,或者是预计不能在未来的处置收益中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应该终止相应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其相应的出售和转让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应处置收入应扣除相应的账面价值和税费
35、后,将其差额计入企业的当期的收益中。2.3.2 费用税收筹划A 公司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相应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费用的高低。特别是不同的费用摊销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成本高低,进而影响到 A 公司的利润水平的高低。而企业的税前利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利润水平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影响。所得税费用水平的高低,应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的水平和相应的税率情况进行计算,进而计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水平。在税率既定的情况下,公司的所得税额主要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具有较为直接的关系,而应纳税所得主要是根据
36、企业的收入情况扣除相应的成本费用后来进行相应的计算。例如:A 公司的长期待摊费用在受益期内采用平均摊销的方法,摊销年限和 2016 年长期待摊费用情况如表 2.3 所示。表 2.3A 公司摊销年限表项 目 期初余额 本期摊销额 期末余额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262309.50 131154.75 131154.75合 计 262309.50 131154.75 131154.752.3.3 无形资产所得税筹划无形资产是指公司拥有以及可以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以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1)公司取得的无形资产时,应按照相应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买价格应该根据归属某个资产能达到预期期望而发生的支出
37、,来确定相应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当无形资产的购买成本超过了正常的信用条件下应延期进行支付的,其成本应该按照相应的买价来进行确定。如果企业通过了债务重组的形式来获得的无形资产,并且是通过抵债的无形资产,应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来进行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同时,将进行重组的债务账面价值和用于进行抵债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相应的当期损益的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具有一定的商业特点的需要,如果换入和换出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进行较为准确的计量的情况下,可以将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的无形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认价值确定为入账的价值;如果不符合非货币资产交换条件的,那么除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应的税费,
38、其他应计入收益、损失和成本等。如果无形资产是企业内部开发的,其相应的成本应包括了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无形资产的各种材料和人工费用以及相应的无形资产的注册费用和无形资产达到使用前可能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2)后续计量。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对于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范围内的无形资产,在未来能够获得一定经济利益的范围内,应该按照直线法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摊销,如果对于未来无形资产对企业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能进行合理的确认情况下,应将其看成是使用寿命不能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相应的资产摊销。2.4 所得税税收筹划问题及原因2.4.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效率低A 公司目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
39、是采用了年限折旧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的计提,固定资产所采用的直线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范围内,按照年度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折旧费用的计提,也就是说,采用直线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是根据使用的时间范围内,根据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损坏,而不是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过多而可能导致的固定资产的有形磨损而造成的价值减少。因为固定资产的服务能力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可能所能产生的服务成本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不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损耗情况,而是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范围内,平均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使用固定资产在一定范围内使用较为合理,在一定时间内固定资产的计提折
40、旧取决于:固定资产的原值水平、固定资产的一定范围内的预计使用年限情况、固定资产报废后所能获得的各种残值收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所能发生的各种清理费用水平。为了客观的去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情况,应在一定期限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折旧计提,并按月计算出应计提的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每月的计提折旧额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相应的月折旧率情况进行相应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A 公司 2016 年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如表 2.4 和 2.5 所示。表 2.4A 公司 2016 年固定资产原价表项目
41、 期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 本期减少 期末账面余额账而原价合 163.679.541.692.46 10,867,868.83 119,702,133.66 163,570,707,427.63计1、房屋及建筑物36,375,467,831.26 457,583.34 2,118,114.72 36,373,807,299.882、机器设备 49,792,251,803.84 5,767,702.30 94,473,425.50 49,703,546,080.643、运输设备 245.357.056.43 1,857,930.68 332,724.96 246.882.262.154、电子及其他
42、设备480.545.141.03 2,784,652.51 22,777,868.48 460,551,925.065、专用建筑物76,785,919,859.90 - - 76.785.919.859.90表 2.5A 公司 2016 年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表项目 期初账面余额 本期新增本期计提 本期减少 期末账面余额一、累计折旧合计28,327,506,972.40 3,144,390,603.76103,735,187.57 31,368,162,388.591、房屋及建筑物 4,003,332,290.28 490.133,207.54 2,115,840.72 4,491,349,657
43、.102、机器设备 15,222,124,684.14 1,734,829,765.5780,256,047.82 16,876,698,401.893、运输设备 165,126,783.42 9,006,155.80 322,698.11 173,810,241.114、电子及其他设备321,637,953.57 27,649,556.70 21,040,600.92 328,246,909.355、专用建筑物 8,615,285,260.99 882,771,918.15 9,498,057,179.14二、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35,352,034,720.06 132,202,545,03
44、9.041、房屋及建筑物 32,372,135,540.98 31,882,457,642.782、机器设备 34,570,127,119.70 32,826,847,678.753、运输设备 80,230,273.01 73,072,021.044、电子及其他设备158,907,187.46 132,305,015.715、专用建筑物 68,170,634,598.91 67,287,862,680.76三、减值准备合计四、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35,352,034,720.06 132,202,545,039.041、房屋及建筑物 32,372,135,540.98 31,882,457,64
45、2.782、机器设备 34,570,127,119.70 32,826,847,678.753、运输设备 80,230,273.01 73,072,021.044、电子及其他设备158,907,187.46 132,305,015.715、专用建筑物 68,170,634,598.91 67,287,862,680.76由表 2.4 和表 2.5 可知,A 公司的各项资产的组成部分中,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的年折旧额水平较大,其相应的计提水平分别为约 17 亿、900 万和 2700万,对企业的所得税额已经相应的营业利润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采用了直线法来进行相应的净利水平的计算,可能给人以投
46、入的资本总额水平的收入率在不断的提供的感觉。但随着固定资产的逐步使用,所发生的各种修理费用水平也逐步增加,到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后期,其所发生的各种修理费用水平和折旧费用水平可能远远高于购入固定资产的早期相关费用水平,可能导致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将逐步加大,影响到公司的利润水平的实现,导致总体利润水平逐步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司选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后,不能进行随意的政策变更,这样可能导致对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公司不能进行折旧方法在盈利期和减免期以及亏损期进行相应的折旧方法的选择,而不同的盈利条件可能导致了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分摊水平具有一定的不同,而相应的会计利润水平并没有发
47、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就使得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递延纳税的效果影响。三是公司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各类建筑材料的以及实用寿命保持在 40 年到 60 年之间,年应计提的折旧率保持在 1.67%-2.50%,而企业的各类机械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保持在 8-32 年,年折旧率为3.03%-11.80%,各类运输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保持在 8-10 年,年折旧率为9.70%-11.80%,而各类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在寿命 5-7 年,年折旧率为13.86%-20%。公司应采用年限平均法来进行各种折旧的计提,不能对所得税进行有效的延期缴纳,固定资产折旧所能体现出来的折旧效应并不明显。2.4.2 资产摊销不合理在
48、企业的实践互动中,A 公司需要对公司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以及其所拥有的低值易耗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摊销。按照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公司应采用不同的摊销方法来对资产进行合理的摊销,这样可能存在企业每期所能进行摊销的成本费用有所不同。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公司采用了不同的资产摊销方法,可能对企业一定期间范围内的成本费用造成不一样的影响,进而对企业一定期间范围内的应纳税额和收益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A 公司 2015-2016 年管理费用、2016 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情况和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明细如表所示。表 2.6A 公司 2015-2016 年管理费用表项目 2015 年 20
49、16 年修理费 49,247,115.68 38,008,606.91折旧费 7,450,500.38 8,895,285.57职工薪酬 54,569,633.66 54,433,148.85研发支出 1,795,508.56 960,551.37差旅费 4,273,021.15 5,582,018.09税金支出 22,508,033.43 16,283,722.12财产保险费 10,782,186.03 12,538,030.52聘请中介机构费 4,714,024.89 41,367,740.86无形资产摊销 6,531,991.11 2,169,490.27枢纽专用支出 16,615,000.00 17,193,580.00其他费用 28,320,205.23 31,481,145.18合计 206,807,220.12 188,913,319.74表 2.7A 公司 2016 年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表项目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减值准备 34,626,236.76 34,707,969.52应付职工薪酬 10,581,835.35 10,506,607.44交易性金融资产 53,550.00 54,350.00内部销售利润 1,845,325.41 1,908,063.23小计 47,106,947.52 47,176,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