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人员骨干 基础理论讲义,制图基础,什么化工设备 ?,画法几何基础,机械图样是由视图构成,所有技术图样中的视图,都是按照画法几何中的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将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投影面的正上方,用一组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线进行投影,在投影面上得到的投影图形。,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 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或直线,它的正投影为平面的真实图形。 2、 与投影面垂直的平面图形或直线,它的正投影为一直线段或一点。 3、 与投影面倾斜的平面图形或直线,它的正投影为与原图形相似的图形,且线段比原来的长度短。,一、基本视图,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 右视图由右向左
2、投影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影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影,主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组合体的三视图组合体三视图通常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的对应关系,二、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1、 平面立体:由若干个平面所围成的几何体。,2、 曲面立体: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形所围成的几 何体。,3、 平面立体与三视图,4、 曲面立体与三视图,5、 截交线、相贯线,相贯线:指立体与立体表面的交线。,7、读图的基本要领在机械图样中,机件的形状是通过几个视图来表达的,每个视图只能反映机件一个方面的形状。因此,仅仅由一个可两个视图往往不一定能唯一地表
3、达某一机件的形状,读图时要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如下图所示:,主视图相同,但实际上是五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主视图和俯视图都相同,但实际上是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在读图时,一般都要将各个视图联系起来阅读、分析、构思,才能想象出这组视图所表示的物体的形状。,综合起来想整体:在分别想出各部分的形状后,即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这是一个前后对称由一个长方形底板、一个长方块和一个U形柱组成的机件,形体2和形体3的宽度相等,前后表面平齐连接在一起,叠加到底板上。,底座的整体形状,3,2,1,1,2,3,2. 应明确视图中的线框和图线的含义,视图中每个封闭线框,通常都是物体
4、上一个表面(平面或曲面)或孔的投影;每一条图线则可能是平面或曲面的积聚投影,也可能是线的投影。因此,必须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对照分析,才能明确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封 闭 线 框的四种含义,图 线 的 三 种 含 义,两 个 相 邻 线 框 的 两 种 含 义,二、以叠加为主的组合体视图的阅读,读此类组合体的视图主要采用形体分析法。通过对所给视图的投影分析,先分别读懂组合体的各组成形体,再综合各组成形体间的表面过渡关系和相互位置,想出该组合体的整体形状。,采用形体分析法读图的一般步骤: 1. 分析视图,划分线框; 2. 根据所分线框,找出对应投影,想象各基本形体的形状; 3. 综合起来想出组
5、合体的整体形状。,步骤1 分析视图划分线框:从反映底座特征的主视图入手,分析其它视图与主视图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视图主要反映了哪部分形体的特征。,按主视图中的实线线框,可初步划分为两个封闭线框,上部的形线框和下部的长方形线框。而形线框又可设想从中间分界分成左、右两个长方形线框,这样就将主视图分成了三个线框,即将底座分为三个部分。,步骤2 对投影,找特征,想象各基本形体形状:按投影关系,找出各线框所代表的基本形体在其它视图上的对应关系,并抓住它们的特征视图,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形体1是两端挖U形槽,四角倒圆的平板,形体1的空间形状,步骤2 对投影,找特征,想象各基本形体形状(续 1),形体2是顶部挖去一个小半圆的长方块,形体2的空间形状,步骤2 对投影,找特征,想象各基本形体形状(续 2),形体3的空间形状,形体3是中间钻孔并有键槽的U形柱,步骤3 综合起来想整体:在分别想出各部分的形状后,即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关系想象出组合体的整体形状。,这是一个前后对称由一个长方形底板、一个长方块和一个U形柱组成的机件,形体2和形体3的宽度相等,前后表面平齐连接在一起,叠加到底板上。,底座的整体形状,练习题:根据三视图画出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