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量基础知识,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 袁玲莉,第一章 概述,一、计量与测量计量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活动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任何一个测量过程都包含五个要素: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被测对象。)测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计量也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测量包含计量,同时计量又是一种特殊的测量,计量是以实现单位统一为前提条件以量值准确可靠为核心的测量。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同时又是最高层次的测量。,第一章 概述,二、计量的分类1.科学计量(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研究,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精确地定义与实现
2、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工程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第一章 概述,3.法制计量涉及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法制计量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其目的是用法规或合同来规定保证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贸易结算等有关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因为它们涉及到公众利益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章 概述,三、计量的特点 1.准确性 2.统一性 3.溯源性 4.法制性,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分类 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文件-法律; 经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
3、人大批准的文件-法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文件-规章。,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二、计量中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计量法律-计量法;(是我国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最高准则。) 计量法规(管理和技术)-计量法实施细则;法定计量单位;新疆计量管理条例。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技术规范等; 计量规章-检定员考核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管理办法。,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三、计量法 (1)立法宗旨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区域:中国境内人员: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解放军、企事业单位、个人。工作:使用计量单位,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
4、,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进口计量器具,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进行计量监督管理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3)法定计量单位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计量基准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测量标准: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测量标准也称为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5)计量标准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其数
5、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部门和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 其它计量标准。,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6)强制检定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期定点检定。强检范围: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强检形式:定期定点。强检单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制检定的特点 1、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管理,指定机构执行。 2、固定检定关系。 3、周期由执行检定的技术机
6、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7)非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自己或委托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的一种定期检定。其特点是定期不定点。,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非强检与强检的不同 1、强检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非强检由使用单位依法自行管理。 2、强检的送渠道一般是固定的,非强检则有灵活性。 3、强检的周期由执行检定的技术机构确定,非强检由使用单位自行规定。 4、两者都具有法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有所不同。,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8)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检定系统表:
7、是指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所作的技术规定。计量检定规程目的: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组织: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范围:全国;地位:具有法定地位的技术文件。作用:统一测量方法,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一致,使全国的量值都能在一定的允差范围内溯源到计量基准以上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根据组织和范围的不同还有部门检定规程和地方检定规程用JJG表示,JJF表示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一起称为计量技术法规。,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9)计量纠纷的处理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的数据为准。 (10)进口计量器具进口计量器具必须向省级
8、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由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四、检定员管理办法 (1)检定员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员证件、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 (2)检定员条件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计量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所从事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3)检定员职责:执行计量技术法规,从事检定;正确使用、维护计量标准;保证计量检定记录和技术资料完整;承办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任务。,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4)检定员考核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被授权单位的检定人员,由授权单位组织考核;无主管部门
9、的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省级和非省级)。,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5)检定员的法律责任 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检定数据;出具错误数据、造成损失;没检定员证从事检定;未按检定规程从事检定;使用的标准器不合格。,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6)检定员出具数据的法律地位 计量检定员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章 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7)权力与义务十三条“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计量检定任务受法律保护。以暴力或威胁的办法阻碍计量检定人员依
10、法执行职务的,提请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十四条“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第三章 测量仪器,一、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是用来测量并能得到被测对象确切量值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主要特点:用于测量;本身是一种测量工具;能确定被测量值。,第三章 测量仪器,二、计量仪器的分类:测量仪器是计量器具的同义语,按其计量学用途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用计量器具;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实物量具、测量用的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测量系统;也可按输出形式、测量原理和方法、特定用途、准确工等
11、级等特性进行分类。,第三章 测量仪器,实物量具(单值和多值)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其特点是简单、不带指示器。 测量用仪器仪表(计量仪器)能将被测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示值或等效信息的测量仪器。其特点是有指示机构。能连续指示被测量值。,第三章 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仪器和其他设备。 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第三章 测量仪器,三、测量仪器的主要特性 示值:测量仪器所指示的被测量值。 标称值:测量仪器上表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该值为园整值
12、或近似值。 测量范围: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 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第三章 测量仪器,量程: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 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通常是指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不变的能力) 重复性: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测量仪器提供近示值的能力。 即多次测量同一量其示值的变化,第三章 测量仪器,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0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实际值 例:被检电流表的示值为40A,用标准电流表检定,其电流实际值为41A,则示值40A的误差为=II04041-1A实物量具的
13、示值误差=标称值-实际值 例:一工作玻璃量具的容量的标称值为1000mL,经标准玻璃量器检定,其容量实际值为1005me,则量器的示值误差为 =VV010001005-5mL,第三章 测量仪器,引用误差: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 / xN100% 某台标称范围为0150V的电压表,当其示值为100.0V时,用标准电压表检定所得到的实际值为99.4V,求该电压表在示值为100.0处的、xN、值。 100V-99.4V=0.6V 0.6/99.4 100% =0.6% 0.6/150 100% =0.4%,第三章 测量仪器,相对误差:示值误差与真值之比。/ 0100% / x100% 例:
14、用一电压表分别对A、B两电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XA=100.0V A=1.0V XB=5.0V B=0.2V试比较两电压测量结果准确度的高低。A= / A100%= 1%B= / B100%= 4%,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一、使用计量标准必须具备的条件 1.经计量检定合格; 2.具有正常工作需要的环境条件; 3.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 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二、计量标准的命名 计量标准应按JJF10221991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试行)来统一、规范其命名。根据该规范,标准统一地规范为两种基本类型: 1.计量标准装置; 2.计量标准器(或计量标准器组)。
15、 命名原则及方法见书33页“计量标准命名原则及方法”,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三、计量标准考核(包括对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对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 (1)目的:是对申请计量标准的测量能力;开展量传范围的资格确认。 (2)考核范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 (3)考核部门:主持部门、组织部门、承担部门。,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4)考核内容: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计量标准器必须经法定或者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应当通过校准、比对等方式,将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配套的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B
16、、具备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和完整的技术资料; C、具备符合计量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并确保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地; D、具备与所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应当配备2名以上获相应项目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人员,开展其他方式量值传递工作,应当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E、具有完善的运行、维护制度,包括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计量标准的保存、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制度,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F、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技术要求。,
17、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5)计量标准考核原则 (a)计量标准考核坚持逐项考评的原则。 (b)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采取现场考评的方式,并通过现场实验对测量能力进行验证; (c)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可以采取现场考评、函审或者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6)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应当递交的资料 (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2份;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份; (3)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复印件1份; (4)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件1份;,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5)计量标准器及配套的主要计量设备有效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1分; (6)开展检定或者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
18、的模拟检定证书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2份; (7)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证件或者校准人员资质证明复印件1份。,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7.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应当递交的资料 (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2份; (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 (3)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器及配套的主要计量设备的有效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1份; (4)如更换计量标准器或者配套设备应附上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一式2份; 注:自治区要求提交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5)随机抽取的2份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者校准的原始记录以及相应的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 (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测
19、量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1份; (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复印1份; (8)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证件或者校准人员资质证明复印件1份。,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四、计量标准重复性考核 1、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值,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在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中特别强调被测量一定要稳定,否则测量的是结果的重复性而非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稳定的被测对象是指被测对象的变化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 上级标准仪器; 随机误差相当小的测量仪器,如实物量具。,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2、怎样判断重复性结果是否满足有关要求,有关要求是什么? 有关规范中对计量标准的重复
20、性规定要求。 重复性应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 若无重复性数据,重复性应合理,至少小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第四章 计量标准考核,3、重复性测量次数的确定 测量次数n越多,实验标准差越可靠。但n大到一定程度时,可靠性增加的不明显,而资源浪费严重,失去了实际意义。JJF1033-2001规定:重复性测量次数应尽可能大,一般情况下应满足n10,特殊情况下至少应满足n5。,五、稳定性 1、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2、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 规定一定的时间用计量特性变化表示稳定性。通过定期观测测量仪器计量特征的变化,取最大变化
21、量作为该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规定一定的计量特性的变化量用时间来表示稳定性。先确定测量仪器变化的极限量值,再根据实际情况连续测量,达到规定变化量所用时间,3、1033中稳定性的规定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所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整套装置的稳定性,与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的测量系统有关。,4、稳定性考核方法 已建计量标准应有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其计量特性的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新建计量标准 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无规定的参照下述方法: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给出下表数据。取AmaxA1,A2,A3,A4AminA
22、1,A2,A3,A4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5、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已建计量标准按规定执行; 新建计量标准: 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小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 所用扩展不确定度一定是k=2时的U。,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1)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证书。判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合格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判定查明和确认。内容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证书。,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2)检定类型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后续检定、失准报废、定期报废) 后续检定: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
23、种检定。(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使用中检验)仲裁检定:发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3)、检定的特征 检定的性质:具有法制性和符合性; 检定的对象: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检定的依据: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检定的结果:必须出具有合格与否的证书。,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4)校准: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量值计量器具的量值实物量具、标准物质表示的量值,仪器仪表、测量系统指示的量值。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量值之间的比较,计量器具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5)检定/校准的区别,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24、6)量值传递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 (7)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与规定 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8)二者的区别:量值溯源是从下而上,企业可根据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自主地寻求具有较佳不确定度的参考标准进行测量设备的校准,甚至可以跨区域、跨国界与国家的或国际的计量基(标)准进行比对或校准,因而可以比较合理地满足使用要求。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尤其对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一直实行定点、定周
25、期检定,难免会形成计量检定机构的重复设置,且传递环节增多,从而会损失一些测量准确度。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多提倡量值溯源。,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第五章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9)量值传递框图国家;单位(三级三要素)三级:本级、上级、下级。三要素:计量器具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级别或MPE或测量不确定度。 级别之间要有比较方法或检定方法,要有溯源到的上级单位。,第六章 数据处理,一、数值修约 (1)修约间隔为1 小于5舍去。24.4999-24 大于5进位。24.5001-25 等于5,奇进偶舍。24.5 -2423.5-24 不能连续修约。23.46-232
26、3.46-23.5-24,第六章 数据处理,(2)适用于所有的修约间隔 如果为修约间隔整数倍的一系列数中,只有一个数最接近拟修约数,则该数就是修约数。 例:将1.015按“2”间隔修约至百分位。此时,修约间隔为0.02,与1.015邻近的数有1.00和1.02,而只有1.02最接近1.015,因此结果是1.02。同理,将1.02505按“5”间隔修约至十分位。此时,修约间隔为0.5,与1.02505邻近的数有1.0和1.5,而只有1.5最接近1.02505 ,因此结果是1.5。,第六章 数据处理,如果为修约间隔整数倍的一系列数中,有连续的两个同等接近拟修约数,则这个数中,只有为修约间隔偶数倍的
27、那个数才是修约数。 例:将1.500按0.2修约间隔修约。此时,1.4与1.6同等接近拟1.500。1.6为修约数。 将1.025按 “5”间隔修约至3位有效数字。此时,1.00与1.05同等接近拟1.025。1.0为修约数,第六章 数据处理,二、近似运算 (1)加减法规则:以小数点位数最少为准,运算过程其余各数均比该数多保留一位。最后结果小数位数则以原最少为准。如:20.37613-10.0500120.413-10.1(以13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23.3 (计算结果)23(修约成与“13”有相同的小数位数),第六章 数据处理,28.1+l4.54 +3.0007 281+1454
28、+3.00(以28.1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 =45.64 (计算结果) 45.6 (修约成与“28.1”有相同的小数位数) 76.3651-37.4 76.37-37.4(以37.4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 =38.97 (计算结果) 39.0 (修约成与“37.4”有相同的小数位数),第六章 数据处理,(2)乘除法规则:以有效位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修约成比该数多一个有效数字。最后结果有效位数与该数相同。如:求2.38470.76+41678的计算结果 2.38470.7641678 2.38O.764.17104 (以0.76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有效数) =4.3376
29、498810-5 (计算结果) 4.310-5 (修约成与“0.76”有相同的有效位数)已知圆的半径R=3.145mm,求周长CC=2R=23.14163.145=19.760664 19.76mm,第八章 不确定度,一、不确定要求 CNAL/AR11:2003测量不确定度政策; 目标明确,重要先行,循序渐进。实验室所有人员正确应用和报告测量不确定度,熟练操作人员评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第八章 不确定度,二、什么是不确定度用于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其值恒国正值。,第八章 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
30、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非统计分析方法。 影响量: 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有影响的量。,第八章 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结果由若干其它量得来时,该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量的方差和协方差加权的正平方根,权的大小取决于这些量的变化及测量结果影响的程度。 扩展不确定度: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期望测量结果以合理地赋予的较高置信水平包含在此区间内。 包含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作为合成不确定度乘数的数字因子。,第八章 不确定度,三、不确定度的表示不确定度的英文是
31、Uncertainty,译成汉语是不确定、不肯定的意思,而专用名词译成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用u(xi)、uc(y)、U或Up等表示。 一般用扩展不确定度U或Up表示,如 m=100.02147g; U=0. 72mg; k=2 m=(100.021470.00072)g;k=2 m=100.02147g;U95=0. 72mg; veff=9 m=(100.021470.00072)g;veff=9; p=95%,第八章 不确定度,四、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人、机、料、法、环、测、样、品八个方面 人:人员引入的u,如读数、操作等。 机:仪器设备引入的u,如等级别、变动性等。 料:试剂及易耗品的质量
32、引入的u。 法:检测/校准方法引入的u。 环:环境变化引入的u,如温度等。 测:测量的溯源性及被测对象的变化。 样:取样、抽样的代表性。 品:样品的保存、处置。 从以上八个方面书中引出了10个来源。在不确定度的来源中不包括系统误差。,第八章 不确定度,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实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第八章 不确定度,6、测量仪器计量性能上的局限性。 7、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8、引入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9、测
33、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第八章 不确定度,五、不确定度A类评定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表示不确定度A类评定用u(xi) 、ur、urel或urel(xi)表示。 观测列数据来源?重复性或复现性测量数据。,第八章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A类评定 贝塞尔法(基本); 合并样本标准差; 极差法; 最大残差法; 最小二乘法; 阿仑方差。,第八章 不确定度,六、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与A类评定的区别?B类不确定
34、度评定是根据经验和资料及假设的概率分布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也就是说其原始数据并非来自观测列的数据处理,而是基于实验或其他信息来估计,含有主观鉴别的成分。 因此,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而且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也很重要,实践经验也很重要。 信息来源?如下。,第八章 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信息来源 1.以前的观测数据; 2.对有关技术资料的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3.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仍在使用的极限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 5.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6.规定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
35、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第八章 不确定度,7.测量仪器的示值不够准确; 8.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不够准确; 9.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不够准确; 10.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11.化学分析中的基体效应,分析空白,干扰影响,回收率及反映效率等系统影响; 12.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 13.其他因素,第八章 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计算 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a为分散区间的半宽或扩展不确定度。k为包含因子,它是与分布状态有关的系数,分布状态不一样,k值也不一样。当无法或无需确定分布状态时,k一般为2或3。,第八章 不确定度,信息来源于
36、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已知扩展不确定度U和包含因子k,u(x)=U/k 例:实际值为1000.00032g的砝码,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U=0.24mg。则该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0.24/2=0.12mg,第八章 不确定度,、已知Up、p和veff。 查t分布表 例:实际值为1000.00032g的砝码,扩展不确定度U95=0.24mg,有效自由度veff=35,求该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解:根据1059要求,其分布状态为t分布,查表得:kp=t95(veff)= t95(35)=2.03u=U95/kp=0.24/2.03=0.12mg,第八章 不确定度,七、常见分布状态 分布数据散
37、布的“形状”。 分布状态分类 正态分布 三角分布 梯形分布 均匀分布 反正弦分布 两点分布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凸 囗 凹,正态分布 标准不确定度: 特征: 在一组读数中,较多的读数值靠近平均值,少数读数值离平均值较远。这就是正态分布的特征。 其特点是 单峰性; 对称性; 有一条水平渐近线。 在对称轴的等距离处各有一个拐点,1,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可估计为正态分布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的分布; 被测量量Y用扩展不确定度Up给出,而对其分布又没有特殊指明时,估计值y的分布; 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中,相互独立的分量 较多,它们之间的大小也比较接近时,Y的分布; 被测量Y的合
38、成标准不确定度 中,相互独立的分量 中,存在两个界限值接近的三角分布,或4个界限值接近的均匀分布时; 被测量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的相互独立的 分量 中,量值较大的分量(起着决定作用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时。,矩形(均匀)分布 标准不确定度: 特征: 估计值以p100的概率均匀散布在a区间内,落在该区间外的概率为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可估计为矩型分布数据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 数字式测量仪器对示值量化(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 测量仪器由于滞后、摩擦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 按级使用的数字式仪表、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 用上、下界给出的线膨胀系数; 测量仪器度盘或齿轮回差引起的不确定度
39、; 平衡指示器调零不准导致的不确定度。 影响量缺乏任何其它信息时,假设为均匀分布; 如果xi中的一个是均匀分布,且起主导作用,则y为均匀分布;,三角分布 标准不确定度: 特征: 估计值以p100的概率落在 a 区间内,靠近x的数值比接近边界的值多,落在该区间外的概率为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可估计为三角分布相同修约间隔给出的两独立量之和或差,由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 因分辨率引起的两次测量结果之和或差的不确定度; 用替代法检定标准电子元件或测量衰减时,调零不准导致的不确定度; 两相同均匀分布的合成。,常用分布与包含因子k、u(xi)的关系,例:一压力表的分度值为0.1Mpa,求估读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依据检定规程要求,应估读至分度值的1/5,则估读误差为0.1/5=0.02Mpa,半宽a=0.01Mpa,分布为均匀分布,k=3,u=a/k=0.01/ 3=0.0058Mpa,【例】 制造商给出A级100mL单标线容量瓶的允差为0.1mL。欧洲分析化学中心(EURACHEM)认为其 服从三角分布,则区间半宽度为a=0.1 mL, 包含因子 。由此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