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通常说的当指历法年龄,即一个人出生后按日历计算的年龄。自然人和法人都有年龄,但是,年龄对法人几乎没什么法律上的意义;而就自然人而言,因为其生理、心理、智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故对其法律上的人格、行为能力、责任能力等等有重要意义。显而易见的是,年龄对个体带来的变化不会是整齐划一的,因为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气候环境、个人际遇甚至不同的生理条件等等。可是,法律为了追求平等或者效率往往并不关心这些差异,而是在许多方面“一刀切” 。当需要按年龄标准区分自然人时,法律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明确规定“周岁” ;另一种是使用如婴儿、幼儿、儿童、未成年人、成年人、青年、老年人这样的概念,进
2、而再用“周岁”解释这些概念。关于第一种办法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这一刀就切在此处而非他处,比如成年的年龄为什么是 18 岁而非其他;为什么男人 22 岁以后才能结婚。关于第二种办法,实质上最后还是要回到第一种,但多了一个问题,即立法上对这些概念是否作出界定或者统一的界定。其中未成年人、老年人目前立法已有明文;青年,在07 年时国务院法制办作出解释;刑法中使用“婴幼儿” 、 “儿童”时并未作出统一界定,比如 240 条拐卖儿童罪。但第 262 条之一规定的“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被司法机关解释为“拐骗儿童罪” 。另查,1992 年最高人民
3、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第 8 条规定: 决定 和本解答中所说的”儿童” ,是指不满十四岁的人。其中,不满一岁的为婴儿,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不知这个文件在 97 年修订刑法后是否仍然有效(最近对这类问题颇感烦恼,希望有好用的数据库方便查找),但可以肯定,目前关于婴儿、幼儿、儿童的界定仍然沿袭这个解释。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比较常见的重要的关于年龄的规定,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的年龄那个阶段在法律上有何意义。一、胎儿继承法第 28 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
4、继承办理。相关:1.刑法第 49 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2.刑事诉讼法第 214 条(监外执行) 、 刑诉解释第 342 条(停止执行死刑)二、出生民法通则第 9 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说明:法律对孕妇和正在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有特别保护,可参考相关条文。三、6、7 岁义务教育法第 11 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四、10 岁民法通则第 12 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
5、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相关:1.合同法第 47 条(效力待定,纯获利益的除外)2.民通意见第 6 条五、12 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 72 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周岁;相关:上述条例第 73 条:在道路上驾驭畜力车应当年满周岁,并遵守下列规定: 六、14 岁刑法第 17 条第二、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6、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 236 条第二款: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根据刑法第 262 条第一款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构成拐骗儿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该条之一(修正案六第 17 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构成组织未成年人乞讨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该条之二(修正案七第 8
7、条)规定,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2 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3 条第二款,殴打、伤害不满 14 周岁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七、16 岁民法通则第 11 条第二款: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劳动法第 15 条
8、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刑法第 17 条第一款: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四款: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1 条第一项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刑事诉讼法第 152 条第二款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
9、也不公开审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84 条第三款: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八、18 岁民法通则第 11 条第一款: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宪法第 34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根据劳动法第 58 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该法第 64 条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
10、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刑法第 49 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34 条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98 条第二款规定,询问未满十八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相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 、最高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九、20 岁、22 岁婚姻法第 6 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
11、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十、23 岁、25 岁法官法第 9 条, 检察官法第 10 条规定,担任法官和检察官的最低年龄为 23 周岁公证法第 18 条规定,担任公证员的最低年龄为 25 周岁,最高为 65 周岁十一、45 岁宪法第 79 条第二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十二、50、55、60目前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似乎比较乱,需另外梳理。常见的三个分别是女工人 50 岁,女干部 55 岁,男 60 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3 条第二款规定,
12、殴打、伤害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5 条第一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类似规定还有该司法解释第 28 条第一款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规定,第 29 条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十三、70 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1 条规定,七十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十四、75 岁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25 条第一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类似规定还有该司法解释第 28 条第一款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规定,第 29 条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