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缆工艺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75493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缆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成缆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成缆工艺操作规程一.设备的组成及用途 本设备是由绞笼、绕包头、钢带头、牵引机、引线装置以及电器控制部分等组成,主要用于绝缘线芯的成缆及钢带铠装用。 二.工艺准备 1. 将工具,量具放于工具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 2. 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修理人员维修 3. 按生产计划准备好半成品材料,并检查半成品是否经检验合格 4. 按工艺要求更换好绞笼、绕包、铠装、牵引的档位,并按工艺卡选择好模具 5. 按生产计划准备好上线盘,并检查收线盘是否完好,将完好的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 6. 将牵引绳一端放在成缆模座处,另一端经绕包、钢带头,绕过牵引 34 圈后,将线产,端固定在放线盘上 三

2、.工艺操作规程 1. 将绞笼开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上紧抱闸,将绝缘线吊装至放线架上并拧紧装盘螺丝,然后松开抱闸,调节好放线张力,将线芯经导线孔、预扭压轮拉至模具前。然后按以上方法依次装好其它线芯 2. 将填充绳装好,并和线芯一起穿过分线板,拉至模具处并和线芯扎在一起 3. 将线芯与牵引绳接牢,其接头部分的径不得超过外径的 10% 4. 扇形线芯需予扭的方向与绞笼的方向相反,予扭量与成缆节距有关,主要以进入模具不翻身为宜,上紧预扭压轮 5. 点动将缆芯开过模座后,装上模具,当开至绕包头时,停机依次装上包带或钢带、线芯粘牢调节绕包、钢带导杆位置,使其间隙或重叠合乎要求 6. 当缆芯经过计米轮时,将计

3、米轮回零,开始计米 7. 当缆芯至牵引轮时,停车,对产品进行检查是否合符工艺要求,确认合格方可开车 8. 当线端到达收线盘时,剪掉不合格部分,并将线端固定在收线盘上,然后开机 9. 开机后应经常检查成缆,绕包,钢包的状况,如有问题应立即调整 四.质量要求 1. 成缆外观必须完整,成缆外径、成缆节距、绕包重叠,钢带的间隙应符合工艺要求 2. 绝缘线芯严禁有机械损伤 3. 收线排列应整齐有序,不得有交叉,搭线现象 五.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见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1 绕包重叠太大或太小或发皱 1. 包带在绕包上的紧及导杆的角度不对 2. 包带高度不对或绕过头的转速太低重叠

4、1. 调节包带的松紧及导杆的角度 2. 按工艺要求调节好绕包关转速 3. 3. 包带宽度过大或绕包转速太快 同上 2 成缆外观外径不均匀及不完整1. 绝缘线芯不均匀 2. 包带绕包过松 3. 成缆结构排列不合理 4. 配模不正确 5. 填充量不够 6. 填充接头过大 1. 绝缘线芯选择在合格范围内 2. 增加包带的张力 3. 接工艺卡要求排列 4. 接工艺卡进行选模 5. 增加填充量 6. 接头处剪去不合格部分 3 扇形反身1. 预扭量不足 2. 模具选择不当 1. 增加预扭量 2. 接工艺卡先模 六.交接班及工艺记录 1. 接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 2. 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 3. 下班前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 4. 如无人接班或休息应切断电源,关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