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届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命题人: 审题人: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相 对 原 子 质 量 : H:1 C:12 O: 16 N:14 Cu:64 Fe:56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
2、光带,前者则没有2.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H +、Ca 2+、Fe 3+、N0 3- BBa 2+、Cl -、Al 3+、H +CK +、NH 4+、I -、HS - DNa +、C0 32-、K +、N0 3- 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和 101kp 的条件下,4.9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的分子数为 0.4NAB.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 0.1mol 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C.Na2O2与足量 H2O 反应生成标况下 11.2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2 NAD.标准状况下,2.24LHF 中所含电子数为 NA4.图表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某同学归纳的下表与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X Y ZA 胶体 混合物 淀粉溶液B 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 一氧化氮C 气态氢化物 化合物 液溴D 强电解质 强酸 硫酸5.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NO 2和 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B.Na2O2、H 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铁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铁罐储运D.NaClO 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化性;
4、Na +S 2FC.稳定性:HFHClHBrHI D.酸性:HClO 4H2SO4H2CO3H2SiO3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SO2:2NH 3H20SO 2 2NH4 SO 32 H 2OB.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 溶液与 H2O2 反应,证明 H2O2 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 2+5O2+8H 2O C.用铜做电极电解 CuSO4溶液:2Cu 2 2H 2O 2CuO 24H D.向含有 Fe2O3 悬浊液中通入 HI:F e2O3+6H =2Fe3 +3H2O8.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
5、薄层水垢 B.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C.用二氧化氯(ClO 2)为自来水消毒 D.液氨作制冷剂9.关于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晶体硅与金刚石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硅酸盐都不溶于水C.硅与酸、碱都不能发生反应 D.原硅酸和硅酸对应的酸酐都是二氧化硅1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氨气B.装置中 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装置左侧烧杯中 c(Cl-)减小11.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5H10O2,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水解得、两种物质,已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而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可能的结构
6、有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4 种12.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反应:CO 2(g)+3H2 (g) CH3OH(g)+H2O(g) H0,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 T)和压强( p) ,反应混合物 CH3OH“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 T)和压强( 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P3P 2 T3T 2 B.P2P 4 T4T 2C.P1P 3 T3T 1 D.P1P 4 T2T 31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d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
7、a 和b 分别是14.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用 l0mL 量筒量取 5.2 mL 稀硫酸; 用酒精洗涤粘有硫粉的试管: 用托盘天平称量 10.1 g 氯化钠晶体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溶液: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 CO2中的少量 SO2A B C D15.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 C26H22Cl6O8B.1mol 草酸二酯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时(苯环上卤素不水解),
8、 最多消耗 6molNaOHC.草酸二酯水解可以得到两种有机物D.1mol 草酸二酯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 10mola(干燥气体) b(液体)A NO 水B CO2 饱和 NaHCO3溶液C Cl2 饱和 NaCl 溶液D NH3 1 molL1 盐酸16.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 NO 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 3说法不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的 A 极为正极,电极材料为 PbO2B.该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 + 4NO3- 2N2+ 5O 2 + 4OH-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NO3- + 12H+ + 10e- N 2 + 6H 2OD.若电解过程
9、中转移 2mol 电子,则交换膜右侧电解液的质量减少 5.6g17.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D.SO2和 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18.有 FeO、Fe 2O3的混合物若干克,在足量 H2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比原混合物减轻 08g;将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欲使之完全溶解,需 1 molL-1的盐酸的体积至少为A0.05 L B0.1 L C0.2 L D1 L19.下图中,A 是一种正盐,B 是气态氢化物,C 是单质,F 是强酸。当 X 无论是
10、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 X 是强碱时,过量的B 跟 Cl2反应除生成 C 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A X B Cl2 C O2 D O2 E H2O 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 X 是强酸时,A、B、C、D、E、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可能是 H2SO4B.当 X 是强碱时,A、B、C、D、E、F 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 是 HNO3C.B 和 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 X 是强酸时,C 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20.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 2+与 C 原子的电子数相差 2。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C
11、A B DA.A 和 D 组成的化合物是弱电解质且水溶液呈酸性 B.与 A 同周期且与 C 同主族的 E 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常作催化剂。C.离子半径:CAB D.B 与 C 形成的化合物是冶金工业的一种原料2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A.图 1 可用于分离收集 CO 和 CO2 B.图 2 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 NaCl 晶体C.图 3 用于收集 NO D.图 4 用于氢氧化铁胶体和硫酸钠溶液的分离22.在 25、1.0110 5Pa 下,将 22gCO2通入到 750mL1.0molL-1的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 x kJ 热量。在该条件下 1
12、molCO2通入到 2L 1.0molL-1的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 ykJ 热量,则 CO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HC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CO2(g)+NaOH(aq)=NaHCO3(aq) H = -(2y-x)kJmol1B.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4x-y)kJmol1C.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2x-y)kJmol1D.CO2(g) + NaOH(aq) = NaHCO3(aq) H = -(8x-2y)kJmol123.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
13、作 实验现象 结论A 向 NaBr 溶 液 中 加 入 氯水 , 再 加 入 淀 粉 KI 溶液溶液变蓝 氧化性:Cl 2Br2I2B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H+的 浓 度 是 影 响 反 应速 率 的 唯 一 因 素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D 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气体中含有 Cl224.恒温恒容下,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MgSO4(s)和 CO(g),发生反应:MgSO4(s)CO(g) MgO(s)CO 2(g)SO 2(g)
14、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MgSO4)/mol n(CO)/mol n(SO2) / mol0 2.0 2.0 02 0.84 1.26 1.2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CO)0.6 mol/(Lmin)B.4 min 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 2.0 mol 的 SO2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 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 MgSO4、CO 均为 1.0 mol,则平衡时 n(SO2)=0.6 mol25.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反应,生成 Cu(NO3)2、CuSO
15、 4、NO 2、NO 和 H2O,当 NO2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实际参加反应的 Cu2S 与 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7 B19 C15 D29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0 分。26.(8 分)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1)图中甲池中 OH-移向 极(填“CH 3OH”或“O 2”) 。(2)写出通入 CH3OH 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 极(填“A”或“B” ) ,并写出此电极的反应式:_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5)当乙池中 B(Ag)极的质量增加
16、 5.4g 时,乙池的 pH 是 (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 500mL);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 1.60g 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 MgS04 B.CuS04 C.AgN03 D.AlCl327.(14 分)I化工工业中常用乙苯脱氢的方法制备苯乙烯。已知某温度下:反应:CO 2 (g) +H 2 (g) CO(g) + H 2O(g) , H = +41.2 kJ/mol;反应: (g) (g) 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 2,(1)请写出二氧化碳氧化乙苯制备苯乙烯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用 K1、K 2表示)(2)对于反应,恒温恒
17、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CO2 和 2molH2,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若再加入 1molCO2、 1mol H2,平衡不移动;C.若再加入 CO2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体积分数减小;D.若充入 He,平衡不移动,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都不变;(3)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t 1时刻通入少量 CO2; 请在下图中画出 t1之后的正逆反应曲线,并作出标注。t1+H2(g ) , H= +117.6 kJ/mol;Vt/sV 正V 逆II一定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为:N 2(g)+3
18、H2(g) 2NH3(g)。图 1 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 2 表示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 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3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图图 1 图 2 图 3(4)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5)由图 2 信息,计算 1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H2)= ,从 11min 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 n(N2)的变化曲线为 (填“a”或“b”或“c”或“d”)(6)图 3 a、b、c 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 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点,温度 T1 T
19、2(填“”或“=”或“”)28.(13 分)无水三氯化铁易升华,有强烈的吸水性,是一种用途比较广泛的盐。(1)实验室中可将 FeCl3溶液 、 、过滤、洗涤干燥得 FeCl36H2O;再 ,得到无水 FeCl3。(2)利用工业 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溶解 萃取、分液反应工业FeCl3 Fe2(C2O4)35H2O溶液 X 异丙醚水层草酸溶液分液醚层为抑制 FeCl3水解,溶液 X 为 。上述流程中 FeCl3能被异丙醚萃取,其原因是 ;检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中是否含有 Fe3 的方法是 。所得 Fe2(C2O4)35H2O 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为测定所得草
20、酸铁晶体的纯度,实验室称取 a g 样品,加硫酸酸化,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H2C2O4,KMnO 4标准溶液应置于右图所示仪器 (填“甲”或“乙” )中;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得 Fe2(C2O4)35H2O 含量偏低的是 。a盛放 KMnO4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29.(15 分)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合成聚氯乙烯(PVC)。已知次氯酸能跟乙烯发生加成反应:CH 2 CH2HClOCH 2(OH)CH2Cl。以乙烯为原料制取 PVC 等产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机物 B 和 G 的结构简式:B_,G_;(2)、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 (3)写出 D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 C 与 D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反应生成 H 的化学方程式:_。0 0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