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类型第26讲 物态变化.doc

  • 上传人:hskm5268
  • 文档编号:7750691
  • 上传时间:2019-05-25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1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26讲 物态变化.doc
    资源描述:

    1、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第 26 讲 物态变化2012 年考纲要求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2温度计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而液体常选用酒精、水银或煤油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名师助学

    2、使用温度计之前要做到“一看二清”:一是要看清量程;二是要看清“分度值”21 世纪网版权所有 ,物态变化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5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状元笔记要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首先应确定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变化后物质是什么状态;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来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对

    3、接 点 一 :熔 化 与 凝 固常考角度(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象【例 1】 (2012浙江温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冬季出现了极端严寒天气,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危害如极寒天气容易引发冻雨,其过程是液态的降水与温度低于 0 的物体(如电线、树枝)接触形成冰层,这一物态变化称为_解析 水滴落到温度低于 0的物体上,就会由液 态 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层,这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是凝固现象,凝固的过程要放热答案 凝固此题考查了物态变

    4、化知识,是一道基础题,我们要熟练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放热的情况【中考预测】1如图 261 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261A海波的熔点是 48 B海波在 BC 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 6 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 CD 段是气态解析 从海波的熔化图象可以看出,BC 段是该晶体的熔化 过程,此时对应的海波熔点是 48 ,BC 段尽管温度没有变,但是需要继续吸热,到 CD 段变成液态,海波在 6 min 时才开始熔化,故选 A.答案 A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17 页) 版权

    5、所有21 世纪教育网对 接 点 二 :汽 化 与 液 化常考角度(1)汽化、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探究水的沸腾规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蒸发与沸腾的区别;液化的两种方法【例 2】 (2012浙江衢州)如图 262 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图 262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解析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A 正确;B、C 、D 错误答案 A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中考预测】2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

    6、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解析 洗澡后卫生间里有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它们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玻璃镜面,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所以 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些小水珠会逐渐蒸发掉,因此 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答案 A有关判断物态变化的常见错误问题 1:有些同学误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问题 2:错误的把煮熟食

    7、物与火力旺等同起来21 世纪网版权所有【典例 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 (1)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2)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解析 烧水时,会从壶嘴冒出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当 这些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就放热发生液化而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雪糕的温度低,从周围吸热,雪糕周 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答案 (1)液化 (2) 从壶嘴冒出的 “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雪糕周围的“白

    8、气”是由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典例 2】 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 “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 ,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 小火”解析 水沸腾需要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需要 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 ,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故 选 C.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

    9、资料第 6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答案 C1.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是要明确 “白气 ”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其次要弄清楚产生“白气”的来源是水蒸气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需要从外界吸 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分别称为晶体的熔点和液体的沸点一、选择题1(2012浙江嘉兴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2(2012浙江金华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

    10、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3(2012湖南益阳 )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C气温

    11、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图 2636如图 263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 ,瓶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7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

    12、吸热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二、非选择题图 2648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 264 所示,用一个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将塑料袋口扎紧后,在下方开一个小孔,小孔下方放上接水的容器,利用植物中水的不断_和_,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以饮用的水了9(2012江苏扬州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265 所示,则_(A 或 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8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

    13、网图 26510昆明地区每年大约从 2 月到雨季来临前,植被非常干燥,极易发生森林大火。造成植被干燥,除了降雨稀少外,主要还因为_和_加快了植被中水分的蒸发。1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的缘故12(2012江苏泰州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图 26613(2012江苏无锡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 266 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

    14、成碘的 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14(2012湖南益阳 )用如图 267 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267 图 268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

    15、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 26 7 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白气”是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 268 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分钟15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1)错误的数据是_,正确

    16、的数据应该是_(2)该物质凝固后是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3)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16(2012江苏淮安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2)如图 26 9 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 269 乙所示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 ,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

    17、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 269课时跟踪检测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2012浙江嘉兴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

    18、点解析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答案 C2(2012浙江金华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 “白气”解析 A铁块熔成铁水,发生的是熔化,故 A 错误 ;B.湿衣服晾干,是汽化,故 B 错误 ;C.河水结成冰,是凝固,故 C 错误;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故 D 正确答案 D3(2012湖南益阳 )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登陆 21 世纪

    19、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解析 A物体吸热升温,且在一定的温度下 进行熔化,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B. 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C.随着 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且有一段 图象呈水平, 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D.随着时间的延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没有一定的凝固点,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答案 B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

    20、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解析 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和升华,冰雪融化属于熔化 过程,大雾散去属于汽化,故选 C.答案 C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解析 根据物态变化的过程可知,电灯丝变细是金属钨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大雾逐渐散去属于汽化现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做成的,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

    21、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如果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就会发生凝固现象,不能再使用;再根据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规律可知汽化要吸热,液化和凝华都要放热,所以应该选 B.答案 B6如图 263 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 ,瓶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白气”的本质, “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液态的

    22、,不是气态的水蒸气,更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一样是无色透明、看不见的干冰升 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的细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白气” 答案 D7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解析 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和凝 华是放热过程,故选 D.答案 D21 世纪网版权

    23、所有二、非选择题8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如何获得饮用水?”如图 264 所示,用一图 263图 264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个大塑料袋套在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将塑料袋口扎紧后,在下方开一个小孔,小孔下方放上接水的容器,利用植物中水的不断_和_,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以饮用的水了解析 本题创设了一个新情景,其物理知识还是紧扣水的物态变化,结合生物知识可知,植物有蒸腾作用,水分蒸发,用塑料袋套上后,水蒸气在塑料袋上液化成小水滴,

    24、这样就取到水了答案 汽化 液化9(2012江苏扬州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265 所示,则_(A 或 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图 265解析 A 图象中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 A 是晶体海波的熔化图象;B 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 B 是非晶体石蜡的熔化 图象A 图中可知:固态海波的初温是 20 、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 A 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昆明地区每年大约从 2 月到雨季来临前,植被非常干燥,极易发生森林大火。造成植被干燥,除了降雨稀少外,主要还因为_和_加快了植被中水分的蒸发。解析 影

    25、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昆明地区每年大约从 2 月刮风的天气多,气温较高,水分蒸 发的较快答案 空气流动快 温度高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1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的缘故解析 冷水蒸发吸热使手和馒头接触处温度降低,所以不会感到很烫答案 冷水蒸发吸热12(2012江苏泰州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

    26、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解析 云层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会迅速的吸热升华成二氧化碳,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滴,部分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 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热量,熔化成水,形成降雨答案 吸 熔化13(2012江苏无锡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 266 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 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热量

    27、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解析 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可见温度对碘的升华和凝华有影响答案 吸收 碘的温度14(2012湖南益阳 )用如图 267 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图 266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5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答下列问题21 世纪网版权所有图 267 图 268(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

    28、度上升速度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 26 7 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白气”是_(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4)图 268 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分钟解析 (1)用水浴法加 热既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也可以减缓萘的温度的上升速度,便于记录时间;(2)用秒表记录加热时间;(3)看到“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4)晶体萘的熔化时间是从第 10 分钟开始,第 25 分钟结束,故熔化时间为 15 分钟答案 (1)慢 (2)秒表 (3)B

    29、(4)1515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1)错误的数据是_,正确的数据应该是_(2)该物质凝固后是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6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_(3)从上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新的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解析 (1

    30、)表中数据温度是在不断地下降,其中第 812 分钟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故第 10 分钟的 69 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 应该是 79.(2)因为该物质 凝固过程在第 812 分钟温度是保持不变的,说明此物质是晶体,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物质的凝固过程(3)从表中可看出,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答案 (1)69 79 (2) 晶体 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温度不变 (3)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16(2012江苏淮安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31、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2)如图 26 9 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 269 乙所示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 ,4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登陆 21 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21 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 com 精品资料第 17 页 (共 17 页) 版权所有21 世纪教育网图 269解析 (1)液体温度 计的原理为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做成的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超 过了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应使用水银温度计;(2) 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的缘故;(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所以 4 min 时的温度为 96 .水沸腾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对应的温度即为水的沸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98 ;(4)画图象的关键就是瞄准点,连成线答案 (1)热胀冷缩 水银 (2) 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3)96 98(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6讲 物态变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775069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