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 课:新式教育的开端一、学习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 2、记住: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3、知道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二、学习流程:第一板块:科举制度的废除1、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有哪些?2、清政府宣布停止科举考试是在哪一年?科举制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形成原因)1、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前提: 2、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标志: 3、中华民国成立后,对晚清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 ;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 。4、1922 年,中华民国参照 (国家)的学制,再次对学制进行改革。三、京师大学堂1、1898 年 7 月,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 ,1912
2、年改称 。2、1917 年,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动手试一试1、下列事件发生在 1905 年的是( )A、科举制度的废除 B、京师大学堂的开办C、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正式出版2、1905 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历时 1300 多年的( )A、跪拜礼节 B、缠足陋习 C、包办婚姻 D、科举制度3、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不包括( )A、考试内容不济实用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智C、录取程序不利于选择才俊 D、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冲击4、京师大学堂就是今天的( )A、天津大学 B、南开大学 C、清华大学 D、北京大学5、1917 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是( )A、李大钊 B、蔡元培 C、陈独秀 D、鲁迅6、1922 年,中华民国对学制进行改革,主要参照哪一个国家的学制(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7、下令废除科举制的是( )自主互动学习学案A、清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孙中山 D、广州国民政府8、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9、在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的校长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C、陶行知 D 、李大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