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 1 节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1物体的_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2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被研究物体的_、_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就可把整个物体简化为一个_的点,这个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_的物理模型将物体看做质点是有条件的例如,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_(填“可以”或“不可以”)忽略;在研究列车沿平直轨道运动的速度变化时,车厢各点的运动情况_(填“相同”或“ 不同”) ,可用车上任一点的运动代表列车的运动,这时_(填“可以”或“不可以 ”)把列车看做质点3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
2、考,这个被选定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也称为_4我们坐在校园里,欣赏毛泽东的一句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静止不动,是因为选取_为参考系,而“坐地日行八万里” ,是选取_为参考系5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如图 1 所示,0 点表示开始计时,03 表示 3 s 的时间,即前 3 s23 表示第 3 s,不管是前 3 s,还是第 3 s,这都是指_.3 s 所对应的点计为 3 s 末,也为 4 s 初,这就是_图 1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质点一定代表一个小球D质点不一定代表一
3、个很小的物体7坐在火车里的乘客,总感到车厢外的树在“向后跑” ,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乘坐的火车 B远处的山C车外的树 D太阳8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AK341 次列车 18 时 30 分到达济南站B火车因故晚点 12 分钟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19 时开播D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质点的概念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2在
4、以下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对某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知识点二 参考系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甲车内的旅客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旅客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表示(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4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下列有关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B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
5、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如果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知识点三 时间和时刻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 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 5 s 初时,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 s 末到 5 s 初这 1 s 的时间D物体在第 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 4 s 末到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6下列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天津开往德州的 625 次列车于 13 时 35 分从天津出发B某人用 15 s 跑完 100 mC中央
6、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 19 时开始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 80 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方法技巧练】一、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方法72009 年 10 月 1 日,我国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建国 60 周年国庆大阅兵,气势恢宏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建设好现代化祖国的信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正在列队通过天安门的女子方队的队形时,可以把队员看成质点B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歼 11 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C欣赏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通过天安门的壮观场面时,飞机可以看成质点D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的时间时,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
7、质点8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车车轮只做平动B火车车轮的平动可以用质点模型分析C计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D计算火车经过一座桥的时间时,可将火车视为质点二、巧取参考系来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 乙 v 甲 ,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 乙 v 甲 ,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 乙 v 丙 ,丙匀速下降,且 v 丙 v 甲D以上说法均不对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
8、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2在下列情形中,可以将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B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研究刘翔在男子 110 米栏比赛中的跨栏动作时C研究“嫦娥一号”卫星在绕地球飞行及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飞行的姿态时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研究一端固定且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
9、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4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取参考系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的速度向正东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C车站平行停靠着两列火车,甲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乙火车,当他看到乙火车动了,一定是乙火车开动了D我们平时说楼房静止,是指楼房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是不变的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
10、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间为 800”是指时间间隔B火车站公布的旅客列车运行表是时刻表C体育老师用秒表记录某同学完成百米短跑的记录值是时间间隔D “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 14 周,耗时 21 时 23 分钟是时刻7下列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在整个 90 分钟的比赛中,甲、乙两足球队 “互交白卷”B他每天都看电视节目“新闻早 8 点”C列车到站时间晚点 5 分钟D高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 2 小时8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 2 000 m 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
11、虫” ,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9地面的观察者看雨滴是竖直下落的,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水平向前运动 B水平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甲为参考系,则乙是静止的B甲、乙两人均以相同速度向正东方向行走,若以乙为参考系,则甲是静止的C两辆汽车在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行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若观察结果是两辆车都静止,则选用的参考系,必定是其中的一辆汽车D两人在公路上行
12、走,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选择其中任一人作为参考系,则两人都是静止的1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12.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列车从广州到长沙、武昌、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列车时刻表T15 站名 T161819 北京西 145800350041 郑州0842083605490557 武昌0328032009150921 长沙235
13、923511625 广州 1652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 1 节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答案课前预习练1空间位置2形状 大小 有质量 理想化 可以 相同 可以3参考系4地面 地心5时间 时刻6D 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无关,故 A、B、C 错误,D 正确7A8BD A、C 两项中的数据指时刻,B 项中火车晚点 12 分钟是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D 项中“三十八年 ”是感叹这一段时间之易逝,是时间间隔课堂探究练1AD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尽管不是 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反映,是为了研究问题 的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它突出了事物
14、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题得到了简化2AC 研究学生的骑车速度或探测器的飞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可以看成质点但当研究学生的骑车姿势时,学生的身躯和四肢就构成了研究的对象,故不能把学生看成质点当火星探 测器在火星表面探测时 ,探 测器的动作直接影响探测的效果,所以探测器不能看成质点,故正确答案为 A、C.点评 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 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一般来 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时,物体就可看做质点3D 乙车
15、相对甲车内的人没有运 动,说明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相同;以甲车内的人为参考系,树向东运动,则以树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运动,所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故正确答案为 D.点评 描述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 选定一个参考系,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参考系一旦确定,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也唯一确定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 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 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4ABD 两车的速度相同时 ,其相对位置不变,以其中任一辆车为参考系,另一 辆车是静止的,故 A 正确;若第三辆车丙与甲、乙两 车同向同速行 驶,以丙 车为参考系时,甲、乙两车均静止,故 B 正确
16、;若一人在甲车中走动时,他与乙车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则乙车是运动的,故 C 错误 ;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甲车与乙车间的距离增大,甲车相对乙车向西运动,故 D 正确5AD 根据时刻和时间的概念可解答本题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是同一时刻,即第 4 s 末就是第 5 s 初.5 s 时指的是 6 s 初这一时刻.5 s 内指的是前 5 s 这一段时间第 5 s 内指的是 4 s 末到 5 s 末这 1 s 的时间 ,故正确答案 为 A、D.点评 时刻是某个瞬间,时间是某段过程,对应时刻是物体所处的状态,如同在该时刻拍摄的一张照片,对应时间是物体 经历的一段过程,如同在该时间内拍摄的一段录像时
17、间与时刻可以在“时间轴”上表示出来,其中 “时间”是一个 线段,有一定的 长度, “时刻”是一个点6B 选项 A、C、D 中的数据都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指的都是时刻;而 B 中 15 s 是与跑完 100 m 这一运动过程相 对应,指的是 时间间隔,故答案选 B.点评 时刻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某一时刻与物体的某一位置相对应,在 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 时间间 隔则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是两个时刻之间 的间隔,在 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线段7BD 研究女子方队的队形时,队员的体形不能忽略,因此不能把队员看成质点,故A 错;研究从天安门上空飞过 的歼 1
18、1 飞机的机群数量时,完全可以忽略飞机的大小和形状,因此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故 B 对;欣赏飞机的飞行表演时 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故 C 错;研究女兵方队从东华表起正步通过天安门,到达西 华表的 时间时,需要考 虑队列的长度,因此不能把女兵方队看成质点,故 D 对8BC 车轮整体上随 车做平 动,但 车轮上各点又绕车轴转动 ,若研究车轮随车整体的平动时,可用质点模型分析,故 A 错, B 对;由于火车本身的长度相对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很小的,可忽略不计,而相对一座桥其长度是不可忽略的,故 C 对,D 错方法总结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 视为质点如地球比较大
19、,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就变成次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来看待然而,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间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但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了9AB 甲、乙、丙三人在观察其他物体的运动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热气球为参考系的,应根据参考系的定义来判定甲、乙、丙的运动情况,楼房和地面连为一体,是同一个参考系,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 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在匀速下降,且乙下降的速度 v 乙 大于甲下降的速度 v 甲 ,即 v 乙 v 甲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性:(1)丙静止(2)丙匀
20、速上升(3)丙匀速下降,且速度关系为 v 丙 v 甲 综上可知,选项 A、B正确课后巩固练1C 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与物体本身的体 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主要是看其大小和形状能否可以忽略,故 A 错;质点有质量,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所以不同,故 B 错;研究运动员长跑的运动速度时,可以忽略运 动员的大小和形状,故可看做质点,故 C 正确;表演者跳舞时其身体的各个部分动作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 质 点,故 D 不正确 2C 当研究木箱的翻转时 ,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 A 错;在研究刘翔的跨栏动作时,不能忽略其肢体的 动作及形状,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 B 错;研究“嫦娥一号”绕地
21、球及月球的飞 行轨迹时,其大小和形状均可忽略,可看做质点,但研究它的飞行姿态时,就不能看做质点,故 C 对, D 错 3BD 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 问题中是否属于次要的、可忽略的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研究物体的 转动时,物体各点运动的差异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做质点,故 A 错 杂技演 员走钢丝时要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保持平衡,也不能看做质 点, C 错据此可判断只有 B、D 项正确 4ABD 5.A 6.BC 7.ACD8D 子弹与飞机虽然都飞 得很快,但若飞行速度很相近,则飞行员和子弹几乎相对静止,那么飞行员就很容易抓住子 弹, D 正确 9D 乘客是以列车为参考系看雨滴运 动的,雨滴在下落的同时还相对列车向后运动,故乘客看到的雨滴是倾斜落向后下方, D 正确 10AB 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 A、B 正确,D 错误C 选项除可选其中一辆车为参考系外,也可选与两车速度相同的第三 辆车为参考系,故 C 错误11D 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 树木向西移动,说明乙车向东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综合这两点可知,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D 正确12见解析解析 广州到长沙、武昌、郑州和北京西站分别需要的时间为:6 小时 59 分,10 小时 28分,15 小时 44 分和 22 小时零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