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参观报告11 月 29 日,清晨六点,我便起床,为的是随支部众多同学一起参观焦庄户地道战遗址。本来入冬以后天就冷,这天雾霾又相当严重,以至于看不到一点阳光,天气基本可以说是冰冷刺骨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在七点钟准时到达集合地点,一同前往目的地,好在车上空调开的暖,我们又都很期待,所以路途还是很愉快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位于北京市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从学校到这里,一个小时就到了,很快。走进展馆,地道战的历史便清晰地展示在眼前。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始建于 1964 年秋。焦庄户地道网全长 11.5 公里。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 1943 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
2、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懂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到了 1946 年村里共挖了 23 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利用地道、地雷同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从 1943 年到 1948 年共战斗 150 余次,击毙击伤敌人 130 多人,俘虏敌人 100 多人,击毁敌军车一辆 ,缴获武器 100 多支,子弹 3500 多发和
3、敌电台一部。在展厅参观过后,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次地道旅行,地道内空间十分狭小,只够两个人侧身穿过,有些地方又很矮小,只能弯腰经过,可以想见,以前的战士们在作战时该有多艰难。可即使是这样,又不得不佩服那时候的人们可以想到这样一种作战方式,可以在敌人猝不及防时,给予致命一枪,敌人很可能还没找到子弹出处就一命呜呼了。下面是两种地道入口的剖面,一个是在马圈的食槽下,一个是水井下,都是相当隐蔽的入口。下图是民兵挖地道所用的工具,非常简陋,可见那时候作战的艰难。因为进入地道不让拍照,所以从网上找了张地道内部的图片。这次参观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作战时人们的聪明才智,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想到如此高端的作战手段,感觉这是活在当下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或许是那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聪明才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只是想收钱人劳动甚至实习生的成果,更应该化历史为动力,不忘国耻,奋勇争先,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昌盛贡献力量。2014 年 11 月 30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