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文化,1.文化及其特征 2.文化的分类 3.文化的构成与功能,“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在探讨如何“贩卖”中国文化时如是说。 “李白吃软饭、打群架、梦想在长安闹市拿刀砍人是个古惑仔”。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如是说。,第一节 文化及其特征,一、文化的涵义1、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的区别,A、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
2、后形成的。,B、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2、什么是文化?,狭义:社会成员行为的经验、习惯、规范及其中体现的精神价值。广义:社会成员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二、文
3、化的特征,1、创造性 相对于自然世界,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天然之火不是文化,钻木取火则是文化。天然荒地不是文化,开荒种田则是文化。 2、习得性文化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3、共享性 文化是群体共享的。人的社会化正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4、传承性 文化是跨代延续的;文化和遗传、血缘无关。 5、多重性 有害+中性+有益。 生命力最强的是哪部份? 中性就是文化中符号性、仪式性的东西。 例如:礼仪、服装等 “全盘西化”对吗? 稽首与握手、洋服与汉服,民国七大奇事之一:胡适的婚姻 “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 “谈政治不敢造反,谈恋爱不敢离婚” 胡适认为“父母所信仰,子女虽不以为然
4、,而有时或不忍拂爱之者之意,则容忍迁就,甘心为爱我者屈可也,其容忍也,出于体恤爱我者之心理,故曰:为人的容忍。”,“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 “当初我并不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罢了。假如我那时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 蒋介石评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一)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北京城墙 旗袍,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礼仪、制度、法律、艺术等等。这一层的特点是要借助物质来体现底层的文化。以前,娶媳妇要有盖头,这是从远
5、古时候抢婚演化来的。当时,抢婚的人怕抢来的姑娘照着原路逃回去,所以把姑娘脑袋一蒙,背着就走。可见风俗要借助着物质来体现。我们举行诗歌朗诵会,通过朗诵古诗、现代诗来激励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也需要借助物质,比如要借助麦克风,朗诵者也得稍做打扮。 吕氏春秋.慎大览中诗句“禹之裸国,裸入衣出。”,理念文化:思想、宗教、观念,内贾德与妻子 法国总统萨科奇与夫人,(二)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在我国,以下文化为多数社会成员接受和认同:注重家庭强调集体尊重老人、长者和领导为人含蓄重视“面子”重视纪念死者两性禁忌较多,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
6、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1)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2)职业亚文化: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如机关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农村文化 (3)越轨亚文化: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主文化: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文化的抵制和对抗。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它所反对的就是封建专制、旧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那么这种反文化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美国的“嬉皮士”文化,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嬉皮士”被视为一种文化 现象,甚至一个文化群体。表现 在
7、他们身上的是与主流文化 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套价值 观念和生活方式作对的 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听 摇滚乐、吸毒、过集体生活、 性开放等,成了“嬉皮士文化” 的主要特征。,(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非评比性文化:也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刀叉与筷子握手与拥抱,第三节 文化的构成与功能,一、符号 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物的东西。 1、语言 2、物质象征符号:枣、桂圆、花生 3、姿态和行为,西方:玫瑰高洁、坚强、谦虚 日本:菊花皇族的标志
8、中国:梅花,二、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关于是非、善恶、好坏、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的观念和倾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不同文化、群体、职业和阶层的价值观都存在差异。你认为价值观念与社会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三、规范体系,社会学家把对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想、如何体验的期望叫规范。 1、非正式规范:习俗、道德、民风民德 2、正式规范:规章制度、法律,习俗即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或意念,日久相沿而成的习惯。 习俗的内容 (1)做事的方式:男子不穿裙子、不留长发 (2)仪式(如典礼) (3)禁忌:西欧忌食狗肉,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 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
9、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 。,“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家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 “阿夏走婚”: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出去了,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注”(丈夫)来幽会。,四、物质文明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技术、工具、住宅、食物、服饰、书籍等叫物质文明。物质文明与人:人创造了物质文化并改变它,但它一旦产生又成为社会中一个固定的部分而对人产生影响。文化模式:相关文化丛整合成的整体西方:骑士文化日本:武士文化中国:侠士文化,民族服饰所代表文化意义,阿昌族 白族 维吾尔族,蒙古族 朝鲜族 壮族,五、文化的功能,1、认同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涵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