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胡夫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 231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写反义词:平整( ) 紧密( )2.这段话介绍了胡夫金字塔 和 的特点。3.面对已有四五千年历史的金字塔,你一定浮想联翩,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二) 周围静得(奇怪 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 明显)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 竟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
2、椋鸟开始归林了。 1 将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画去。2 破折号一般有两种用法:表示转折;解释说明。文中的“ ”属第种用法。3 文中“郁郁葱葱的竹林”和“高大的人工刺槐林”与灰椋鸟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比,你有什么感想呢?把它写下来。(三) 船长哈尔威 ,一个手势 ,一句话 ,随着 。人们透过 ,凝视着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 。面对死亡, 。1这部分应该怎样读?请用“ ”选择。语速:急促 平缓 适中 语调:庄重 沉重 悲哀 2“面对死亡,。”这句话最正确的意思是哪项,在括号里打“ ”。(1) 哈尔威船长不怕死。 ( )(2) 哈尔威船长是一名英雄。 ( )(3) 面对死亡威胁,哈尔威船长作
3、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一生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4 你认为“做人之道“应该指什么?(四) 从月球到地球需要飞行 75 小时 50 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 )失重(zhng chng )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h h ),然后像挤牙膏似(sh s )的把食物挤进嘴里。( )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 )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1 给文中加点的字画
4、去不正确的读音。2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 找出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再用上这些词写一段话。4这段话的段意是: 。(五)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过交响乐团的演奏爸,这可算得上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便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主要是依*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1.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典范( ) 倾泻( ) 和谐( )2.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乐曲 ( )的力量(
5、 )的目标 ( )的精神3. 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4. 从这个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六) 科学家发现( )海洋是个聚宝盆( )它蕴藏(cang zang )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煤( )铁( )铜( )锡( )锰( )硫等( )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zng cng ),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便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 屹立 耸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新近的海洋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1 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标点。2 画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6、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海洋是个聚宝盆?4 读读画“”的句子,用带点的词造句。5 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 6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除了这段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要想根除 的杂草,方法 ,那就是 。同样,要想铲除 的杂草, 的方法就是 。1文中的第一个“杂草”指 ,第二个“杂草”指 。2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时间是 ,地点在 ,讨论的问题是 。一年后,他们相聚在一起,找到了同一个答案,就是 。同时,也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 。你的理解是 (九) 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 集中)着十几只狮子,一只母狮在打哈欠伸懒腰,它满不在乎地(瞥 看)了我们一眼,便合上眼皮躺下了。在
7、一只鬃毛长得最(漂亮 美丽)的雄狮旁,好几只幼狮兴高采烈地打滚、玩闹。1文中括号里的词,用哪一个更传神,打上“ ”。2文中的母狮、幼狮都可爱极了。你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它们的特点吗?母狮 幼狮 (十)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1 文中的“飞来横祸”指什么?用“”画出。2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表现在 (十一) (十三) (十四) 然而,在 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 ,一朵花 ,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 ,又
8、长出一嘟噜。在 里,在 里,在里。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 一直到,无不 。这一点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1 将最后一句改为陈述句。 2 这一节主要写夹竹桃的 。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两个句子。3 用“无不”,“无不”分别写一句话。(十七) 从月球到地球需要飞行 75 小时 50 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宇航员们可以轮番工作、吃饭和休息。他们睡觉的样子和吃饭的方式很特别。( )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 )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
9、食物挤进嘴里。( )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 )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1 在文中的括号了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3 读画线的句子,并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十八) 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1月光下夹竹桃的 引起了我的许多幻想,先后幻想了 和 。2月光下夹竹桃的影
10、子有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1 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大海”是指 ,“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 ,而“游鱼”其实就是 。(二十)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1 写出这段话中画虚线的这句话的意思。2 “悲愤交加”的意思是 ,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 。3 用一个成语来概
11、括文中画“ ”的内容。4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 )A 不怕牺牲。B 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C一定要完成编写史书这部著作的决心。(二十一)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再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1 填空 这段话主要写了弟子们 。从 、 可以体会到弟子们摘麦穗的态度是认真的;从 、 又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不够开
12、阔;从 、 还可以看出他们不能当机立断。 2 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 (二十二) 在强强的想像中,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1 照样子,写词语 碧蓝碧蓝( )、( )、( )、( ) 普普通通( )、( )、( )、( )、 2 填一填 这段话是写强强对 的想像。想像中,那儿有 、有 、还有 。最让强强感兴趣的是 ,因为一张普普通通
13、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 。这段话表达了强强 。 3 发挥想像写一段话,用上下列词语。 翱翔 如同 闪烁 婉转悠扬 (二十三) 他们睡觉的( )和吃饭的( )很特别。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 )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 )睡。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 )在塑料袋里,再( )进水,把食品( )成糊,然后像( )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 )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 )。 1 将下列词语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方式、样子、捕捉、漂浮、悬着、捏、灌、挤、
14、放、飘。 2 用“ ”画出宇航员怎样睡觉的句子。 3 用“”画出宇航员怎样吃饭的句子。 4 这段短文的中心句是: 5 “像鱼儿觅食“写出了 6 读短文中有加点字的一句话,模仿它,写一段话。 (二十四)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不久,又看到了犀牛、鬣狗和数不清的黄牛。下午两点多钟,远处一辆游览车朝我们挥动一块红布(因为天然动物园里是禁止按喇叭的),原来是几位热心的荷兰游客在这里发现了狮群,邀请我们共享好运。只见不远处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几十只狮子,一只母狮在( )哈欠( )懒腰,它满不在乎地( )我们几眼,便( )上眼皮躺下了。在一只鬃毛长得最漂亮的雄师旁,好几只幼狮兴高采烈地打滚、玩闹。要一下子看到这
15、么多狮子,机会是颇不易得的。 1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2文中画“”一句中,括号里的文字表示对为什么挥动红布的注释说明。如果不使用括号,那这句话该怎么表达呢?请你写一写,注意句子间应连贯通顺。 3给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二十五)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 );但香气却( ),浓浓烈烈地(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 ),( ),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 )。我幻想它是( ),我眼前就( )。( ),(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
16、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请用“”画出文中一个过渡句。 3 短文第一句话中加点字词中的“此”是指什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写在下面。 4 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还能引起“我”的什么幻想呢?请你展开想像,模仿文中划线的句子写法,也来写一写。 (二十六) (二十七)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 18 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是肖邦的肺结核病复发了。1849 年 10 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弥留之际“的
17、意思是 ;肖邦临死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把这句话改成第三者转述的话。 。 3.用“弥留之际”造句。 。 4.“弥”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请用“弥”组两个词 、 。 5.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悲愤 (二十八) 第二天,女孩又遇到了那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先生( )你好( )( )小姑娘说( )( )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 )( )( )噢( )他只讲对了一半( )我是爱因斯坦( )半并不伟大(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1.在括号内加标点。 2.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8、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1)把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写一个反问句: (3)小姑娘为什么会这么说,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4)从爱因斯坦的回答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十九)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 70 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 231 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 2.5 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或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 60 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 10 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 30 年时间。 (埃及金字塔) 1、这段文字写出了胡夫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2、作者在介绍胡夫金字塔时采用了多种法,有 、 、 等方法。如描写 ,运用了 ;介绍 ,运用了 ;介绍 ,运用了 等等。 3、选一种你感兴趣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一下你熟悉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