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2017 年高考政治考纲心得体会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出题方向,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但是其难度和深度并不太大。进一步说,即使要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扩展知识才能行得通。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政治复习必须让学生在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做到系统化掌握。这一环节的突破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因为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而只有把这些知识合理地有序地存放起来,才能加深
2、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在解答问题时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运用的原理和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不断地整合这些知识,自己首先把这些知识有条理、成系统地掌握。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真正领会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使用政治术语要规范。就建构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而言,在复习中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一、对知识点的把握要“全”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考试大纲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复习过程中只能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即以考试大纲为纲要,以课
3、本为根本,打牢基础,切忌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取舍。在学生掌握本课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辅以针对性强的典型试题,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会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运用不同知识点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技巧。如通过对历年来高考考点的分析与整合,针对 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我在复习高三政治常识第三课政党和政党制度时,把高考可能涉及的考点作了如下归纳、概括: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党的地位:执政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对党员干部政党制度、坚持和健全民
4、主集中制原党的执政方式与要求:科学、民主、依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三个代表”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其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二、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所谓知识线,就是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零散的识记肯定是不牢固的。即使知识点背得很熟,在解答具体问题时,由于信息库的知识点没有成线,处于零乱状态,就会因某些疏漏而遗憾
5、。如在复习“农业”这一知识点模块时,我把知识点归纳成如下图表:这样围绕“农业”把相关的知识点“点”、“点”相连,就形成了一条明晰的知识线,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三、对知识面的辐射要“宽”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知识层面。即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从纵向来说,经济生活的复习要把握知识“脉搏”,理清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以市场经济为中心。(“一个观念”即“资源节约和资源配置”的观念;“两种手段”即“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三种动力”即改革、创新和开放。“四个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6、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哲学生活抓网络: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生活抓线索:国家,民主,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社会和对外关系,以国家为中心。从横向来说,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把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
7、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都源自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阶段三个模块(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通过一个个知识模块框架表的构建,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范畴、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就能避免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出现知
8、识点遗漏、答题思路混乱等问题。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坚持做到章章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建构每一模块的立体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树,使学生既强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能在解题时随“点”随“到”,从而正确处理好学习速度与效益的关系。1.把握重点 凸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高考试题都是紧紧结合国家或当地的实际进行命题,一些试题的背景立足本地区的实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上海卷中对上海药品降价、上海市政协委员参加行风政风测评、上海市政府落实食品放心工程的考查。这一命题特点很好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拉近了考生与试题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去关心
9、身边的实际。如何来识别和断定考试的重点呢?我认为:第一,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就是高考政治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比如说物质概念就是哲学大厦的基础,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对整个哲学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关注热点,强化知识运用。我在复习中采取以重大时政热点连接小时政的方法,争取全面把握每一个问题。同时,每年的时政热点很多,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在重点时政上要花大功夫,下大气力,构建时政与热点的链接,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学生在全面复习过程中,必须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
10、并把它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实行“对号入座”。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隐性联系。对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卫生等热点问题,既要熟悉其时代背景、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引发的事件和导致的后果等,还要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侧面去设计问题,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解题技巧,更明确了重点时政可能会出现的命题方向,从而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第三,吃透考纲,明确复习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考试说明,不仅明确规定了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而且规定了试卷的结构、难度系数、考试方法和考查的知识范围等
11、。这为高考命题提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依据,也为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基本题型及其考查能力部分的主要示例,更为我们总复习提供了”拐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总复习之前,必须全面、认真且深入地研究当年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创新之处,明确方向,进而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大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当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必考点和新增加的考点是则是政治总复习的又一个重点。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依据,而且每年都使用加减法。认真对照考纲进行复习,凡是考纲不涉及的内容,一般不会考。复习备考应做到“练不离纲(考纲)”,习不离本(课本)”。复习时要
12、仔细分析这些考点,参照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涉及的频率,区分必考点、选考点和盲点。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花大力气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加倍重视,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焦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作为政治总复习的重中之重。第四,针对不同学生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加大复习的力度,有选择地做各地的交流试卷,排除偏、难、怪的试题,通过强化复习和适度的练习,培养学生重点把握试题内涵与要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明确方向 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政治试题的设计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把问题编制在特定的情景材料之中,都与大家的
13、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的重大时政有关。如何提高得分率?如何增强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考生十分重视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明确总复习的方向、把握命题趋势之后,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较为规范、科学的练习题,训练答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技巧,拓展思维能力,尤其是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取得满意的成绩奠定基础。在高三政治复习中,我发现学生解答政治试题失误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没有深刻领悟考点的本质以及内在联系。政治试题(尤其是高考试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直接再现,许多试题在教材中没有完全对应的内容,这就需要运用高考考点本质内容加
14、以分析,对教材观点进行新的整合,才能全面正确地解答试题。比如高考文综合全国卷第 38 题第三设问,共 12 分,需要整合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关系的知识。而许多考生仅问答了教材中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方面的知识,充其量只能得 23 分。第 39 题的第六设问,要求考生回答我国目前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对外开放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这就需要整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主权国家及独立主权、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基本国策、基本准则等一系列内容。而许多考生头脑中没有形成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失分。因此,在复习中,就要求以考试大纲为“纲”,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规定性,了解
15、它们的内涵、外延及其与其他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并注意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二、缺少解读试题信息、准确描述问题的能力。纵观近三年来高考文科综合下的政治试题,都突出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试题提供的信息决定着试题的方向和角度,决定着答案的内容与层次,考生能否正确地解读试题信息、准确地描述事物,不仅反映出考生的思维过程,更是直接决定着考试成绩的高低。如在解答“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时,应首先抓住中心词语“建设和管理”,在此基础上确定采取措施的主体是国家,然后再运用高三政治生活第一、二课的知识点来组织答案。而许多学生由于缺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果答
16、了很多与试题材料距离较远却不能成为得分点的答案。三、抓不住关键词,答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有的学生由于紧张,考试时审题不仔细,抓不住关键词,不能准确把握题意(尤其是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从而抓不住题目的主旨,只注重从不同角度回答,却忽视了答案的重点和主旨,结果答题角度面面俱到,该详细说明的不能详细说明,该重点突出的不能重点突出。如高考全国文综卷 I 第 38 题第(1)小题,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这里的“经济常识”和“经济发展”(经济意义)是关键词,有的考生由于审题不准,结果用哲学或政治学知识分析,造成严重的失分。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正确找准试题的方
17、向与角度,导致概念和原理的运用错误。正确使用原理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环节。有的个别学生由于没有看清试题规定的方向与角度,加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了使用学科知识的错误,答案严重偏离设问。如高考全国文综卷 I 第 39 题第七问,题目要求应该是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的关系,结果很多学生却答非所问,使用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原理。五、不了解时政热点,所答的内容缺少时代感。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高考的重点内容。时政热点问题往往作为政治试题的背景材料,它决定着试题的内容、角度、层次,也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有的学生仅仅问答了教材内容而未结
18、合材料分析,结果导致严重失分。面对学生的上述失误,我在复习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四点:一、重视对高考考试大纲中考点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正确的复习思路。复习中,我主要以近三年全国文科综合高考的政治试题作为备考复习的参考资料,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主要依据。我除了要求学生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性规定,了解这一考点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哪几个具体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它的适用范围等,还通过典型试题的训练,使学生在了解高考题型的基础上,从中寻找试题的生长方向、试题信息和命题趋势,从而形成正确的复习思路。二、培养学生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最重要的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9、。高考试题的题干均运用“新情景”编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重大的典型事件。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和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纵观近三年来全国文科综合高考的政治试题,可以看出政治试题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因此,在复习中,我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关注民生、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指导,关注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
20、、走和平发展道路;关注伊朗核问题与朝鲜核问题及六方会谈等。三、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要教会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思路),要教会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引导学生在解答典型高考试题的过程中悟出方法和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政治试题是通过提供一定信息来考核规定的能力目标与要求的。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2、培养学生抓关键词的能力。高考试题提出的解题要求通过所设置的问题体现,问题一般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以首先要提取出理论、实际和联结点三个部分的关键词。理论部分抓“范围关键词”
21、、实际部分抓 “ 主题关键词”、 联结点部分抓“方向关键词”。如 2006 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I 第 38 题第(2)问:“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其中,“ 运用经济常识”为范围关键词 ,“结合材料一、二”、“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为主题关键词 ,“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是方向关键词。而在选择题中,联结点部分更要抓住如经济、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哲学道理,措施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等“范围关键词”;根本、最根本、主要、重要等“形容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动词关键词”。3、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的
22、特点采取有效解题对策的能力。如解答选择题时,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一是“直观性原则”,即最能直接表达或说明题干意思的题肢入选,间接说明或引申意义的一般不选;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能从整体上全面说明题干意思的入选,只能说明局部意思的不选;三是“根本性原则”,即能从根本上回答或最为深刻地回答题干问题的题肢入选;四是“对应性原则”,即题肢强调的意思和题干意思对应或一致的入选;五是“角度性原则”,即两个或两个以上题肢都符合题干内容,则符合设问角度的入选;六是“合理性原则”,即有些选择题要灵活运用几项原则才能解答。当然,能否答好选择题,还取决于是否多做练习,并在练习中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增加经验和技巧。总之,在今年的高考政治复习中,我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近几年高考,加强对考点的系统性复习,强化学生对考点的理解和运用。这既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提炼,又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针对性练习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技巧,从而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不断地整合知识与能力,逐步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