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感期间行为习惯小常识我们在对待甲型 H1N1 流感上既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诚恐诚惶。甲型H1N1 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病毒,虽然该流感传播力比普通流感强,但同学们不必惊慌,甲型 H1N1 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用于治疗普通流感的药物对治疗甲型 H1N1 流感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包括甲型流感在内的所有传染病的流行都会受到气候气温、温度湿度、地域、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 人们的生活方式、行 为习惯 也是构成流行的重要因素。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从防控角度来说,控制好传 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就能够有效地遏制甲型 H1N1 流感的流行
2、。在日常生活中,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多喝水、勤洗手、少摸 脸,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可以预防患甲型H1N1 流感。预防普通感冒,主要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加减衣服,防止淋雨、注意营养、劳 逸结合、保持乐观的情绪。 一、养成良好生活好习惯在家和单位要多开窗、多通风;勤洗澡、勤换衣服,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 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多休息,多喝水;咳嗽或
3、打喷嚏时,用一次性 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 纸巾应处理妥当;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 用肥皂彻底清洗;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二、预防“ 甲流”应注意的几个行为习惯一些健康专家为此总结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等机构专家普遍认可的生活卫生贴士。 虽然许多建议并不陌生,但如果人们从这些细节认真做起,整个社会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流感蔓延的几率。三、甚么时候应洗手?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入厕后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1、勤洗手手是呼吸道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预防流感
4、,当务之急就是勤洗手。这一方法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只有洗得彻底、到位才能有效远离病毒。 专家说,人们应该尽量用温水或 热水洗手,使用肥皂 时,不 仅要涂抹手指和手掌,还要涂抹指甲下部、手腕周围和指 缝之间。双手互相揉搓足够长时间后再用清水洗净。除方法得当,手还需洗得勤快、频繁。专家说,不管有没有得流感,人们在饭前便后、打完喷嚏和咳嗽后都 应洗手。2、捂口鼻流感病毒传播的另一条传播途径是“人们打喷嚏或咳嗽时从口鼻中飞溅出的唾液”。专家因此建议,人 们打喷嚏时弯起手臂,用手臂挡住口鼻,防止唾液进入空气。3、少摸脸尽量少用手摸脸,因为脸上的眼、鼻、口能使病毒 绕过 皮肤这道天然保护屏障,直接侵入体内。
5、虽然人们很难完全杜绝手脸接触,但迪费迪南多安慰说,人们也无需为此担忧,因为 “只要坚持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就算把手直接伸进嘴里,进入体内的流感病毒也会大大减少” 。4、避患者考虑到流感特殊性,专家建议人们远离流感患者。流感病毒不会悬浮在空中,而是通过唾液等载体附着在物体上。任何流感病人接触过的物体,比如硬币 、扶手、门把手等家庭和 办公室物品都可能带有病毒,因此人们接触流感病人碰过的东西后就更容易被感染。对于那些流感患者,迪费迪南多建议他们“宅”在家中养病,这样既有助早日康复,又不会将病毒传播给 他人。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是保持个人 生的良好习惯,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传染病。 1、饮食宜清淡稀软
6、:因感冒患者脾胃功能常受影响,稀软清淡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可减轻脾胃负担。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面粥、米汤、蛋汤、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质或流质饮食。2、宜多饮开水:感冒者常发热、出汗,体内丧失水分 较多。大量饮水可以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使体温得到及时的散发。3、宜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补充感冒食欲不振所致的能量等供给不足。4、忌饮食不节:食物与药物一样,有 “四气“、 “五味“的属性,不同类型的感冒, 应选用不同的食物。如随便食用,饮食不节,不仅对感冒不利,还会使感冒迁延难治。如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等,因寒性收引,使粘膜、血管收缩,加重鼻塞、咽痛等症状。还忌过咸食物如咸菜、咸带鱼等,因过 咸凝湿生痰,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加剧,不利于感冒康复。5、预防甲型 H1n1 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因为加强体育锻炼,会使人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功能旺盛,从而增强体魄,自然也就提高了人的免疫力。保健室2009 年 11 月 3 日